科学中国人2018年度人物材料科学领域提名人
1、白朔
白朔,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任中国金属学会炭素材料分会委员会委员等。1970年12月生,辽宁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多年来,他主要从事特种炭材料的研制与应用工作。他创新性采用稳态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制备出大规格的各向同性热解石墨材料,并对其结构、性能及生长机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还通过工艺控制及热处理技术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调控,材料的制备技术和在航空、航天、电子、机械等领域的应用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近年来,先后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原国家“863”项目和多项国防军工项目。已发表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获得授权专利20余项。获得国防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
2、曹暾
曹暾,大连理工大学光电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教授。1978年7月生,辽宁人,英国布里斯托尔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微纳构件的研究,注重理论探索与实验证明相结合,在构件的理论研究、纳米加工及技术应用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在可调谐微纳光电子集成器件方面,他进行了大量独创性研究,提出了相变集成光电子器件,同时开展了其在气体传感和医学检测等领域的应用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辽宁省教育厅等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48 篇,近5年发表的论文被引用1000 余次,他引900 余次,单篇最高他引170+次。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计划”“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计划”“辽宁省青年拔尖人才计划”等。
3、陈广学
陈广学,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2月生,河南人。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他就投身于地图制图、印刷包装及物联网应用等方面的科学研究。近年来,在绿色印刷包装材料、3D打印、印刷电子及智能包装等方面的创新研发与推广应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彩色3D打印领域,他带领团队围绕大幅面纸基材全彩色3D打印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和工艺技术创新,系统解决了3D打印的颜色再现及“台阶效应”等技术难题;在印刷包装领域,他积极研究和推进绿色印刷与智能包装新技术,致力于微透镜3D印刷领域的发展,填补了国内形变2.5D印刷显示领域的空白。先后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家专利90余项,获专利授权26项;相关成果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10项。1993年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4、甘胜华
甘胜华,上海聚友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82年1月生,江西人。北京化工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工工艺研发和差别化聚酯材料合成制备领域的研究,先后开发了废聚酯制品回收再利用高值化技术、差别化聚酯产品、聚酯酯化废水中有机物回收技术 等多项成套技术,多项技术成果都已实现了产业化。科研成果为降低环境污染,节约资源,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了示范作用;对减少对石油的依赖程度,建立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主要发明人之一,他申请了10多项国内外专利。2016年度被中国化纤协会评为“全国化纤行业科技创新人物”,2017年度荣获化纤协会“优秀工程师”奖,2018年荣获中华国际科学交流基金会“杰出工程师奖”。
5、胡胜亮
胡胜亮,中北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教授/副院长。1978年6月生,河北人。天津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专注于“光转化材料与应用”研究,开创了长脉冲激光合成纳米材料的新技术,发展了多色荧光碳点的制备方法及其性能调控的新策略。已主持或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10多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以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50多篇;作为第一发明人拥有12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专家的广泛认可和肯定,单篇引用最高他引550多次,被多本国际著名高影响因子综述期刊进行了专门评述;已荣获山西省高校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山西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等多项奖项;先后入选了“山西省三晋英才”“山西省三晋学者”“山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 “山西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31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等。
6、黄富强
黄富强,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首席研究员。1968年12月生,江苏宜兴人。
提名理由:
他在新型能源与环境材料的结构设计与性能优化方面做出突出贡献。提出了多功能化合物结构设计的新概念,制备出系列高性能新型光电材料,发展了铜铟镓硒太阳电池制备新方法并实现成果转化,研制的光催化污水高效净化新技术实现产业应用,发明了突破碳基双电层储能理论极限的氮掺杂高导电少层碳,研制出国际领先的储能器件,成功应用于某重大项目,并入选XX成果展。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杰出青年基金、XX重大项目等40余项课题;在Science等一流期刊上发表SCI论文450余篇,25篇高被引论文;获得国内外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均排名第一)等奖励。
7、黄科
黄科,西安交通大学教授。1983年7月生,江西人。法国巴黎高等矿业学校博士。
提名理由:
针对复杂构件成形制造过程中组织性能的预测和控制难题,通过实验研究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他系统地研究了高、低层错能金属结构材料在冷加工、热加工及其后续热处理整个制造过程的微观组织演变机制和机械性能调控,拓展了通过控制金属结构材料中的第二相粒子尺寸、空间分布以及相对于再结晶的析出事件来精确调控金属材料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方法,为最终实现金属结构材料成形成性一体化的整体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近五年,在Prog Mater Sci、Acta Mater等成形制造领域知名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2017年获西安交通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A类支持。
8、蒋洋
蒋洋,中国建材集团凯盛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国际玻璃学会原子模拟和模型技术委员会委员。1972年11月生,湖南人。清华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组织攻关实现了薄膜太阳能电池背电极玻璃等高技术产品的国产化制造,在新能源材料、特种玻璃的研究与开发、环境友好型材料的评价体系等方面硕果累累,获得多项国内外专利,多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取得显著经济、社会效益。一他同时也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管理者,擅长把科研和产业化及实际应用同步结合起来、把科研和科技组织管理高效结合起来、把研究开发和设计与工程密切结合起来、把跨国并购引进与自主集成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在担任企业负责人的经历中,通过这些思路推进科技管理工作,所属各单位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为行业创新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曾荣获光华龙腾奖第八届中国设计业“十大杰出青年”,中国建筑学会“当代中国杰出工程师”等称号。
9、李保卫
李保卫,内蒙古科技大学党委书记、教授。中国金属学会常务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1960年9月生,陕西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白云鄂博共伴生矿清洁、综合、高值化利用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首创了共伴生矿产资源协同高效分离的前瞻性技术,提出了共伴生元素对矿物材料制备工艺—结构—性能的联合协同作用机制,研发了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的高性能稀土固废高熵材料及其成套技术和装备并建设了示范工程,为大型钢铁稀土企业转型升级及固废资源化行业发展提供了技术基础,促进了矿业、冶金、材料等学科发展。主持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发表高水平论文100多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8项,制定国家标准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进步奖一、二等奖等。
10、刘碧录
刘碧录,清华大学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心副主任。1983年6月生,甘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他是国家基金委“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综合性国际杂志“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Advanced Materials”的Associate Editor。主要研究方向是石墨烯等低维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器件应用,在碳纳米管的手性控制制备、石墨烯等二维原子晶体的规模化制备、低维半导体材料生长机理及其在电子、光电、传感、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迄今在相关方向发表70余篇论文,引用10000余次;相关成果被国际同行撰文评价为“重大进展”“重要突破”“令人惊奇的发现”等,多篇论文被选为ESI高引用论文,H因子为45;获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项,曾获中国科学院院长特别奖,入选“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B类。
11、刘礼华
刘礼华,法尔胜泓昇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任中国金属学会材料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材料学会理事等职。1965年9月生,江苏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桥梁拉索技术开发及应用、新型金属线材制品基础理论及应用、光通信材料及记忆合金产业化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发的耐久型超高强度桥梁拉索成套技术和智能型缆索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我国大跨度桥梁建设水平。建立了我国首个钢丝制品技术数据库,并开发了一系列高品质钢丝、钢丝绳产品。还开发了全火焰水解法光纤预制棒工艺及装备,形成全套核心技术并实现产业化。曾主持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计划等多个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荣誉。
12、刘攀
刘攀,上海交通大学特别研究员。1983年5月生,湖北人。北京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多年来研究先进材料显微结构与性能与原位纳米力学。针对低维金属小尺寸效应以及能源催化材料表界面效应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原子层次显微结构分析与原位材料物理化学特性表征技术,系统研究纳米结构金属、纳米多孔金属以及金属空气和钠离子电池等体系,阐明了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能间的构效关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上海市教委、科委项目,国际融合项目共4项。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82篇,6篇ESI高被引论文。发表的论文多次被Nature Mater、PHYS.ORG、MaterialsView等进行亮点报道。获授权发明专利美国3件、中国9件。2016年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7年入选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2018年成为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
13、刘孝波
刘孝波,1965年1月生,重庆人,四川大学博士。电子科技大学材料与能源学院教授,四川大学兼职教授,中科院首批“百人计划”专家,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提名理由:
为打破耐高温高分子材料的国际垄断局面,他10余年深耕不辍,在电子科技大学首次创立了芳腈基聚合物研究方向及研究平台,发表SCI论文380余篇,被引用4500余次,申请中国发明专利79项,授权38项,出版《聚芳醚腈》专著一部,贡献了世界聚芳醚腈行业80%的学术成果,促进了我国聚芳醚腈、腈基树脂及复合材料等研究的快速进步。他注重复合材料新概念、新机制阐释的同时,还联合成果转化企业在四川建成全球首条具有完整自主知识产权的规模化聚芳醚腈生产线,以年产千吨级的产业化速度持续助推国家战略性新材料发展。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重大项目子项、四川省杰出青年基金及特种高分子应用技术开发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四川省科技发明奖二等奖。
14、邵洋
邵洋,清华大学材料学院副研究员。1979年3月生,天津人。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自踏入非晶合金研究领域以来,他将全身心放在非晶合金塑性形变载体剪切带的微观结构、形成和演化以及对材料宏观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中。在剪切带微观结构的表征上采用准原位制备剪切带的方式,有效避免了非晶合金剪切带透射电子显微镜样品制备过程中带来的可能假象,首次通过实验表征观察到剪切带的三明治结构,并指出剪切带内部结构的不均匀性,澄清了长久以来对剪切带内部结构均匀性的猜测。在对剪切带内部结构的进一步表征中,首次通过实验直接成像的方式观察到剪切带内部结构中的纳米孔洞,及其演化后各个不同阶段的微观形貌,对剪切带内部是否存在纳米孔洞做出了回答。从事科研以来,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15、石锋
石锋,山东科技大学教授。1975年11月生,山东人。天津大学博士(2003.08)。
提名理由:
多年来他在电子陶瓷和储氢材料领域潜心研究,研发了多个电子陶瓷及其元器件,帮助多家企业解决了生产中的难题。开发了非化学计量储氢合金,储氢容量超过2.2wt%,热力学动力学等综合性能优异,并成功解决了储氢容器中存在的传热传质难的问题,相关技术被有关企业采纳,同时研发了山东省第一辆燃料电池自行车。主持或者承担原国防科工委军工(含重点)、原“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横向课题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40多篇;授权发明专利8件;主编英文著作2部,参编英文著作2部;2010年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11年初荣获山东省青年科技奖,2012年获山东省自然科学学术创新人才奖, 2018年独立获得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16、宋继中
宋继中,南京理工大学新型显示材料与器件工信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教授。1984年12月生,河南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光电子器件研究,针对现有量子点面临的技术难题,确立了“量子点发光显示”这一材料与器件相结合的研究主题,在新体系、器件效率提升、应用开发三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他提出了该体系量子点表面态及缺陷态的调控思路,发展了“混合溶剂纯化”“有机—无机杂化钝化”等策略;发展了可规模化合成高效量子点的“三配体协同”方法,提出了改善稳定性的“相调控”等策略,显著提高了量子点抗热、湿、老化等性能。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江苏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主要创新性工作已发表SCI论文55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中国照明学会“第四届中国LED首创奖”金奖等多项荣誉。
17、苏陈良
苏陈良,深圳大学教授,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中国化学快报青年编委。1982年10月生,浙江人。浙江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致力于纳米催化材料原子水平设计与调控,并将之应用到医药分子及精细化学品合成中,取得了多项特色性创新成果,是领域内有影响力的青年学者。研制出媲美金属活性的多孔石墨烯催化剂,将石墨烯催化活性提高了10倍以上;分子水平揭示了碳催化活性位点,并以此创建了多个石墨烯催化模型,推动了石墨烯基碳催化发展;原创性提出的氘代新技术,被认为是制备氘代药物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并以此研制了抗肿瘤等多种氘代药物。主持国家、省市级项目多项;发表SCI论文60余篇,4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被爱思唯尔评为杰出贡献审稿人,授权美国、国际及中国发明专利共3项。入选深圳大学“荔园优青”、深圳市“孔雀计划”高层次人才、广东省特支计划科技创新青年拔尖计划、深圳市“鹏城学者”特聘教授。
18、王东
王东,深圳大学材料学院AIE研究中心主任。1985年10月生,山东人。法国波尔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结合“聚集诱导发光”材料在癌症诊疗一体化应用的显著特色与优势,他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发展了一系列简便高效的方法,制备了多种红色、近红外“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这些分子的染色性质大大优于市场上的类似产品。他还设计合成了可以选择性“点亮”癌细胞而对正常细胞没有染色效果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这类分子在癌症的早期诊断和癌细胞示踪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此外,部分合成的“聚集诱导发光”分子还具有优异的活性氧产生性能或高的光热转化效率,这些分子在癌症的多模态诊疗中有重大应用价值。目前,申请人在细菌对癌症的致病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令人振奋的进展
19、王建锋
王建锋,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兼任湖南省高分子类人才培养负责人。1983年9月生,湖北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兼具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在仿生复合材料方面取得了突出的科研成果,在动力锂电池用碳纳米管导电剂的产业化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技术贡献,实现了纳米复合水凝胶模量、强度、韧性和驱动性能以及石墨烯薄膜导电和导热性能的突破。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湘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创新人才项目1项;共发表SCI 论文24 篇,单篇最高被引用242次,总被引用1000余次;获得5项专利技术授权;获2012年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2年度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十佳研究生学术论文奖。
20、张斌
张斌,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兼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分会青委会委员等职。1982年8月生,甘肃静宁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博士。
提名理由:
他以机械表面薄膜润滑为研究方向,提出了多元跨尺度碳薄膜微纳结构调控新方法,发明了双金属元素微掺杂碳基薄膜体系;提出恒流双极对称脉冲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制备纳米结构碳薄膜的新方法,并研发了涡旋水道柱状磁控溅射、高功率脉冲离子源辅助磁控溅射等装置,实现了低摩擦碳薄膜的产业应用。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国际合作交流项目、中科院科技网络服务计划等项目11项;发表文章60篇,其中SCI文章46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4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甘肃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创新奖等荣誉。
21、张福成
张福成,燕山大学教授、副校长。全国政协第十二、十三届委员会委员。1964年8月生,吉林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多年来一直从事钢铁冶金与加工技术研究,在贝氏体和奥氏体钢成分设计、冶炼和热加工工艺优化及组织性能调控方面取得了多项系统的创造性技术成果,多项技术成果获得广泛应用。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重点攻关项目以及企业攻关等科研项目50余项;获授权国内外发明专利5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各1项,获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各1项,获河北省突出贡献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项,其他省部级奖6项。
22、张虎
张虎,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1982年5月生,河南人。北京科技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一直从事新型稀土功能材料的基础磁性及磁热效应的相关研究工作,具有丰富的科研和工作经验。其研究的磁制冷技术是基于材料本身的磁热效应来制冷的一种绿色制冷技术,具有绿色环保、高效节能、稳定可靠的优点。作为负责人,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发表高水平SCI论文近70篇,论文被引900余次,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2项(授权5项)、国际专利2项。受邀参加过多次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并曾多次做邀请报告。
23、张涛
张涛,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副教授。1982年6月生,山东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饱含着一名青年科研人的探索热情,在特种纤维与装备领域探索不辍,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性科研成果。在研究中,他发明了BCN超轻吸波材料,为新一代高温宽频吸波材料打下了技术储备。发明了湍流成网非织造技术,解决了陶瓷纤维(获金属纤维)非织造材料破碎率高、制备难的行业难题,开发了国内第一条湍流成网非织造智能生产线,并申请相关专利,该技术与山东能源集团产业化合作,使航空航天、军用等非织造预制体材料制造装备实现了国产化,填补国内空白,为提升国防提供了高性能的增强体材料。从事科研多年来,主持了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在Carb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相关科研论文,2016年获山东省高校科学技术奖、2018年获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24、张雄军
张雄军,北玻电力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1974年6月生,湖南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硕士。
提名理由:
他自1999年从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毕业后一直在一线从事复合材料工艺技术研发及生产工作,获得了一系列创新性成果。他研究解决的复合材料自然老化防护技术、高强度高透波复合材料技术、特高压电力复合材料技术和复合材料杆塔技术等技术解决了困扰当期复合材料工程化应用的技术难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为我国的国防军工、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高技术水平的产品和技术支持。他先后主持承担了20余项国家原“863 ”项目,“九五”“十五”“十一五”重点科研项目;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篇;获得国防发明专利 2 项,授权发明专利18项,实用新型专利17项;11项技术获得国防科学技术奖等专业技术奖励。
25、赵玉涛
赵玉涛,江苏大学教授,副校长。担任中国有色金属学会理事、全国工程材料标准委员会委员等职务。1964年8月生,江苏人。东南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从事高性能铝合金、金属基复合材料和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际上率先设计和开发了合成高性能铝基原位复合材料的Al-Zr-B-O新体系及其系列新材料,发明了磁化学合成原位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新技术,建立了磁化学原位合成模型和机制,形成了磁化学原位合成的基础理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原国家“863”计划等项目30余项;国内外刊物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8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96件,成果应用于航天工程、国防军事及节能汽车等领域,打破了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先后获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一等奖,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荣誉。
26、赵跃
赵跃,上海交通大学信息技术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兼任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国际电工协会超导分会工作组成员等职务。1981年2月生,辽宁人。北京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10余年来紧跟高温超导材料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前沿,解决了制约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国产化批量制备的一系列关键基础科学和技术问题,大幅度地提高了带材的性价比。除此之外,他作为上海超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技术负责人,使得我国该类带材的工程化制备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并积极地推动了高温超导技术的应用和国际国家相关超导带材标准的建立,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积极广泛的社会效益。他在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30余篇,授权中国发明专利14项、美国专利2项。他的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获评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上海市青年拔尖人才等称号。
27、郑洪河
郑洪河,苏州大学能源学院教授、苏州市低碳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化学物理电源学会理事等职务。1967年7月生,河南人。湖南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围绕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关键材料的微纳设计和材料表界面控制等重要科学问题,他致力于从材料设计和结构调控入手,提高电极的能量和功率密度;从关键材料的表界面行为调控,提高电池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耐久性。近年来,他陆续提出了多个创新性理论方法,开发出一系列处于国际领先地位的新型电解液溶剂和添加剂体系,实现了具有明显经济效益的成果规模化应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150篇,已授权国内外专利17项,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入选江苏张家港企业领军A类人才。
28、郑咏梅
郑咏梅,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兼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等职。1964年10月生,吉林人。吉林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她从事仿生微纳米梯度界面及其动态浸润性研究,发现和揭示生物界面动态浸润性新现象、新机制,研究表面的憎水性、防覆冰性、防霜性、及集水特性、液滴传输特性的调控,开创了仿生研究新领域,探索了仿生应用研究。揭示生物表面微纳米结构效应在浸润性调控的机理;探究生物表界面梯度微纳米结构效应引发的动态浸润性调控的原理和普遍规律。承担或主持国家重大科技973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面上项目、高等学校专项博士点基金等国家级和省级项目6项;在Nature、Adv。 Mater等国内外期刊发表了108 余篇 SCI 论文,他引3554次,单篇最高他引510次;出版英文专著1部;获国际仿生工程学会在仿生研究上的杰出贡献奖,国际先进材料协会在先进材料科学与技术上杰出贡献奖牌,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仿生复合结构表面材料集水特性的应用研究”科技成果证书(AAAA级)等。
29、朱星宝
朱星宝,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院院长助理。1982年1月生,山东人。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潜心锂电池研究领域,提出一种“新型固态锂—空气电池”,该电池用30μm厚LATP薄膜作为电解质,用LATP多孔层作为支撑体,通过进一步电子导体和催化剂浸渍沉积形成三维固态空气电极,有效解决了传统固态电池存在的内阻高、界面少的问题。该电池在氧气中0.15mA/cm2电流密度下放电容量达14000mAh/g,最大放电电流达13mA/cm2,持续循环近150天衰退不足3%。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等项目;现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5项;入选国家第三批“香江学者支持计划”,获美国ECS颁发“Norman Hackerman Award”。
30、诸葛飞
诸葛飞,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1975年11月生,江苏人。浙江大学博士。
提名理由:
他长期从事神经形态器件及芯片的研究工作,相关研究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浙江省基金重大项目等资助。在改善神经形态器件稳定性、澄清器件微观工作机制、降低器件功耗、解决芯片电流串扰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研究中,采用轻微氧化的硫化锌(ZnS)薄膜构筑了Cu/ZnS/Pt忆阻型突触器件,该电子突触表现出超高的电灵敏性。在Ti/ZnO/Pt忆阻器件中,实现了纯电子忆阻行为,揭示了氧化物基忆阻器件中金属导电丝的生长方向。迄今为止,在Advanced Materials等知名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50篇。因优异的科研成果,入选2018年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骨干人才,并多次受邀请在国际相关学术会议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