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生物医学相关器械比例逐年提升,成长为新兴价值领域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医疗器械产业涉及医药、机械、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材料科学等众多领域,综合了各种高新技术成果,将传统工业与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技术和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等高新技术结合起来,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知识密集、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具有行业壁垒高、波动小、集中度持续提升等特点。

(一)产业环境

医疗器械是医疗器械产业的终极产品。我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认为医疗器械是指单独或者组合使用于人体的仪器、设备、器具、机器、用具、植入物、离体试剂、校准物、计算机软件、材料或其它物品;其效用主要通过物理等方式获得,不是通过药理学、免疫学或者代谢的方式获得,或者虽然有这些方式参与但是只起辅助作用;医疗器械应用范围广阔,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监测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1、中国老龄化加剧与居民健康意识水平提升为医疗器械产业发展创造市场需求红利

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居民健康意识提升使得健康医疗市场的整体规模持续扩张,医疗器械作为健康医疗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直接受益于市场红利。根据数据统计,2017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亿人,占总人口的17.3%,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亿人,占总人口的11.4%。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达到2.48亿人,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与此同时,受健康意识提升影响,2018年,家用医疗器械占比29.6%,较上年占比提升2%。

2、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发展迅猛,发展要素供不应求

我国医疗器械产业在政策红利和市场红利的加持下发展迅猛,各类资源要素的供给能力呈现明显不足。据《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预测,我国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人才到2020年人才需求约为80万,缺口25万;到2025年该领域人才需求总量为100万,人才缺口高达45万。除此以外,由于医疗器械企业营运模式与传统企业具有明显区别,早期研发投入资金需求巨大,市场上可提供的资金供给呈明显不足态势。

3、我国医疗器械产业整体研发投入水平较低,但创新意识在逐步提升

相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我国医疗器械企业仍主要集聚在低附加值的中低端领域,企业规模呈小而散的形态,研发投入能力较弱。2017年我国主营业收入前20名上市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总额611.52亿元,研发投入31.47亿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平均为5.15%,同比2016年增长0.64%。而发达国家医疗器械产业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在8%~10%之间。但同时也需要肯定的是,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研发投入占比也在逐年上升,行业创新意识正在觉醒。

(二)医疗器械价值链分析

1、医疗器械市场整体营收规模保持高速增长,行业价值显著提升

2018年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463亿元,同比2017年前三季度增长14.1%,医疗器械上市企业净利润达到79亿元,同比2017年前三季度增长32.5%,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均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图 3  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上市企业规模及增长

2、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价值创造能力远高于低端市场,市场结构优化趋势明显

2018年前三季度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7.13亿元,同比2017年前三季度增长19.15%。而同一时期,低端医疗器械上市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55.87亿元,同比2017年前三季度减少9.71%。市场结构优化趋势明显,未来我国医疗器械市场中,高端医疗器械比例将逐年增加,成为主要部分。

图 4  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市场结构情况

3、生物医学相关器械比例逐年提升,成长为新兴价值领域

2018年我国生物医药相关医疗器械前三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12.51亿元,同比2017年同期增长19.35%。2014-2018五年间,生物医药相关的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增长近一倍。未来,随着生物医药科技的持续突破,与生物医药相关的医疗器械市场份额将继续攀升。

图 5  2014-2018年中国医疗器械设备市场结构情况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