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新奥尔良警方测试天网 帕兰提尔老大哥正看着你

爱活网

关注

2013年的5月和6月,新奥尔良市的谋杀率高居全美第六,奥尔良教区检察官对数十名中心城区贩毒团伙 “3NG”和“110er” 成员提出起诉,他们被控犯下25起谋杀以及数起预谋谋杀和武装抢劫。后续调查由美国烟酒枪炮及爆炸物管理局、FBI及当地机构继续跟进,随后对包括Lewis在内的“39er”帮派提出指控,内容包括参与毒品交易以及数起谋杀案。

现在看来,这一系列案件或许会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为根据当时新奥尔良警方总监Serpas的说法,新奥尔良警察局破案时用来识别贩毒团伙帮派成员的工具来自于一家硅谷公司帕兰提尔(Palantir)。该公司与新奥尔良警方合作并提供软件,能够帮助警方追踪与帮派成员存在关联的个人、整理其犯罪史、分析他们的社交媒体、并预测他们施暴或成为受害者的可能性。但具体到对“39er”帮派成员Lewis的审判时,检方提供了弹道学证据、秘密线人证词以及其他信息来源总共60000多页文件,却没有提到破案过程中与帕兰提尔的合作,也没把他们提供的软件作为证据。这是一个秘密项目,而随着The Verge的一篇调查报道发布,这一秘密也浮出水面。

硅谷独角兽与奥尔良警方的秘密合作

说起这个秘密项目,先得扒一扒它背后的公司帕兰提尔。这家2004年成立的公司最初投资人及唯一客户就是美国中情局CIA,关于它最著名的成就有两项:一是在情报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美军在2011年成功击毙本拉登。二是帕兰提尔协助多家银行追回了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藏匿起来的数十亿美元巨款。如今,包括五角大楼、摩根大通以及好时巧克力集团这样的政府、商业金融、制造业机构都在使用帕兰提尔的产品,他们是如何做到这些的呢?靠的便是大数据分析,而和新奥尔良警方的合作也是基于此。

帕兰提尔为新奥尔良警方开发了一套“警务预测”系统,它使用了一种社交网络分析技术,能找到数据库中孤立的人物、地点、车牌、武器、地址、社交网络留言等信息之间的联系,输入一个查询词组,即使是部分的车牌信息、地址、手机号,或者是一个人的绰号,帕兰提尔的软件都能从独立的数据库中抓取有联系的相关信息,然后根据地理信息、犯罪记录等信息,对可能发生暴力犯罪的区域、可能的施暴者、受害者做出预测,供警方分析人员使用。

要准确预测,需要大数据,新奥尔良允许帕兰提尔使用他们在全球最大法务和公共记录关联数据库LexisNexis 上的执法账户,其中内容包括数以百万可搜索的公共记录、法庭文件、许可证、地址、电话号码、社交媒体等数据。看到这里,或许你会发出疑问,在崇尚隐私保护的美国,一家私企为何能够如此轻易地获取大量公民私人信息?答案是:没人知道。

绕过公共采购程序 免费服务也能获利

是的,在The Verge展开调查以前,即使是新奥尔良的市议员以及一些检察官都不知道警方正使用警务预测系统,帕兰提尔在为该市工作的事情只有市长办公室及警察局的少数人知情。整个项目始于2012年,牵头的是曾经做过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的政治顾问Carville,该项目已经三次延长,最后一次延长至2018年2月21日到期,目前状态未知。

其实类似的警务预测系统在美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它无论在哪里实施都会引来争议。但帕兰提尔为新奥尔良警方免费提供系统,获取了慈善地位,所以这一协议无需通过公共采购程序,而鉴于新奥尔良政治上市长强势的传统,市议会也无权过问警察局的项目。

那帕兰提尔作为商业公司为新奥尔良警方提供服务真的是“无偿、慈善”的吗?对新奥尔良他们的确免费,但帕兰提尔利用了在新奥尔良的项目获得了另一些执法机构价值数百万美元的合同,而在新奥尔良测试的警务预测系统同时也售往海外。

比如在2016年,丹麦警方及情报机构与帕兰提尔签署了一份时长84个月的服务合同,内容包括利用帕兰提尔的预测技术来识别潜在的恐怖分子。丹麦媒体报道,合同价值分别高达1480万美元和4140万美元,而该项目中帕兰提尔还将用到执法部门的数据库,包括车牌记录仪、监控探头、警方报告等一系列的信息。为了购买帕兰提尔的软件,丹麦立法机构还必须通过欧盟数据保护条例豁免。另外,帕兰提尔与以色列情报部门也有类似合作,用来预防约旦河西岸的独狼行动。可以说正是在新奥尔良的测试帮助帕兰提尔获得这些国内外订单。

既然应用如此广泛,那这套警务预测系统效果一定很好?

效果莫衷一是 但隐私入侵令人担忧

通过数据挖掘来预测犯罪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一项研究的影响,这项研究将暴力视作一种通过惯量网络传播的传染病。但也有大学教授表示,试图根据过去的数据来预测未来谁会做什么是毫无道理的。还是以使用帕兰提尔警务预测系统使用时间最长的新奥尔良为例,为帕兰提尔与新奥尔良牵线搭桥的Carville自然是力挺该项目,他表示自从项目开始以来,谋杀率大概降低了三分之一。但新奥尔良警察局前总监Serpas却认为帕兰提尔和警方合作头两年,该城市谋杀和暴力犯罪明显减少,但之后预防的效果开始减弱。

或许统计样本不够,或许6年时间仍然太短,对于实施效果,各方莫衷一是,但该项目对公民隐私的侵犯却是不可否认的。美国南方在隐私方面向来保守,即使路上新增交通摄像头都会让他们感到不安和愤怒,如果民众事先知道帕兰提尔的所作所为,结果可想而知。这或许也是新奥尔良警方极力避免项目被曝光的原因,但现在,双方的不信任将进一步加深。

拥抱技术进步 监管不能缺

事情到了这一地步,无论该项目是否会继续下去,对类似项目加强监管或许是唯一的办法了。彭博社在事件曝光后分析到,在大数据时代,将软件算法或者AI引入到类似警务预测软件中是不可避免的,计算机在处理大量数据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或许目前预测准确率未必高于人类判断,但运用技术本身就是未来的趋势之一。只是在涉及敏感隐私问题时,公众必须有知情权和监督权。在未来,人类和技术间的冲突或许还会加剧,类似的情况将越来越多,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公民,提前做好准备总是必要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