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海兹曼: 大众新能源汽车 核心零部件将本土化

电车汇

关注

电车汇消息:针对目前中国新能源汽车的热潮,大众中国总裁海兹曼(Prof.Dr.JochemHeizmann)1月23日在北京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中期努力目标是纯电动汽车,而新成立的江淮和大众的合资企业将主要是面向中国的大众化电动汽车市场。

“许多车企,包括大众汽车集团在内,接下来的重要任务是实现更高的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占比,这并不只是为了简单地达成配额要求,我们更希望通过这一举措能够达到油耗指标。”海兹曼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到2020年以后,中国政府将逐步取消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届时大众公司应该如何确保客户的购买意愿是很重要的。

海兹曼认为,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和安全上的要求,是希望其与内燃发动机汽车达到一样的水平。而另一个新能源车在中国普及的重要条件是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即充电的便捷性,同时还需要车辆能够符合预期的续航里程。“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希望新能源汽车的总体拥有成本能够与同级别内燃发动机汽车基本持平。”

目前,新能源汽车发展有纯电动、插电式混合动力、燃料电池等多条技术路径,而在京沪等一线城市,政策分别对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的新能源车有不同的侧重和照顾,其中北京侧重纯电动,上海则照顾插电式混合动力。根据乘联会的最新数据,2017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共销售56万辆,其中纯电动乘用车销售45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累计销售11万辆。

对此,海兹曼表示,目前中国还是纯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并不完备的地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能带来更加优越的灵活性。并且,每一辆达到欧5排放标准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在环保效益、性能上都要比达到国六排放标准的内燃发动机汽车更高效。

不过,海兹曼对第一财经记者透露,根据大众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的中期发展目标,还是纯电动汽车,“我们绝大部分的精力都集中于研发不同类型、不同续航里程的纯电动车型。”

2017年6月1日,大众汽车集团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根据该协议,合作双方将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

海兹曼表示,大众与江淮汽车正式成立的合资企业,也就是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企业,将完全专注于纯电动汽车生产,会推出一个新的本土品牌。

对于2019年即将施行的中国“双积分”政策对国际车企的挑战,海兹曼表示,大众已经加大了新能源汽车本土化生产的力度,包括通过与江淮汽车成立的合资企业开展纯电动汽车生产,此外,大众还计划与上汽大众、一汽-大众在2019年推出全新新能源汽车产品,包括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对于将于2018年推出其首款新能源新车型的江淮大众在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方面如何实现和上汽大众以及一汽-大众之间的平衡与协调问题,海兹曼表示,这三家合资企业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将会涵盖不同的细分市场,大众与江淮汽车的合资企业主要是面向大众化电动汽车市场。

在新能源汽车在华的供应商方面,海兹曼透露,目前大众在这方面正和BAT等中国互联网企业进行深入探讨。他认为,新能源汽车想要在中国具备竞争力,所有的电子零部件都必须本土化,而要达成这一目标,大众需要联合本土的供应商,包括合资企业和全资子公司生产的本土产品。“未来,大众在中国市场上推出的量产型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将是完全本土化生产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