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编年史 电动车普及率曾远高过内燃机汽车
电车汇

电车汇消息:说起电动车,大家总觉得是近二三十年的产物。但其实电动汽车的历史并不比内燃机汽车短,它也是最古老的汽车之一,甚至比奥托循环发动机(柴油机)和奔驰发动机(汽油机)还要早。它已经存在100多年了,其发展也是起起伏伏。虽说现如今是燃油车的天下,但历史上电动车普及率曾远高过内燃机汽车。
一份来自1900年的统计显示,当年美国登记的机动车中有38%是电动车,而汽油车仅22%,剩下的40%是蒸汽汽车。而同年美国制造的汽车中,汽油汽车936辆,蒸汽汽车1684辆,然而电动车高达15755辆。电动车的发展经历了什么?小编今天就来翻一翻电动汽车的编年史,看看它的百年发展历程。
1832年到1839年 第一台电动车诞生
第一辆电动车是由苏格兰商人罗伯特·安德森在1832到1839年之间发明(准确时间不明)。这辆电动车主要是将干电池装在了马车上。随后,荷兰教授斯特町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设计了一款小型电动车,他的助手克里斯托弗·贝克制造组装了这台电动三轮车,电磁感应原理在这辆电动车上的应用开启了新技术在电动车的应用之门。

1942年,美国人达文波特和戴维森一起制造出第一辆有真正实用价值的电动车,他们首次使用了不可充电电池。1847年,法莫制造了第一辆以蓄电池为动力的、可携带两人的无导轨电动车。他把电动机装在一个轮车上,由48节格鲁夫电池供电。这是美国第一辆为世人所知的电动车。

Gaston Plante于1865年在法国研发出性能更好的蓄电池(可充的铅酸电池),其同乡卡米尔·福尔又在1881年对电池进行了改进,提高了电池容量,为电动车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奥地利发明家Franz Kravogl在1867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推出了一款双轮驱动电动车。法国和英国成为第一批支持发展电动汽车发展的国家。
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 电动车的崛起
正逢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就是俗称“电气革命”的汽车行业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有着不小的建树。尤其是80年代,1881年,特鲁夫制造了由一台电动机和六节铅酸蓄电池组成动力装置的电动三轮车。其加上乘员后的总重量达160公斤,时速仅12公里。这辆电动车在巴黎举行的国际电器展览会上展出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1882年,阿顿和培理也制成了一辆由铅酸电池供电、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三轮车,车上还配备了照明灯。这辆电动车的总重量为168公斤,时速提高到14.5公里。
当然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繁荣,美国人民的收入快速增长,汽车开始流行起来。Werner von Siemens制造出了无轨电车。电动汽车在十九世纪末开始走进人们的生活。1895-1905的十年间,电动车销量远远超过其它动力的汽车,而这要归功于当时电动汽车相比同时代的其它动力汽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没有震动,没有难闻的废气(零排放),也没有汽油机巨大的噪音,并且易于操控,这也使电动车逐渐成为上流社会喜好的城市用车,甚至成为了身份的象征。

1894年,两人合作成立了莫里斯&萨罗姆电动客车与货车公司,推出了电动运输车。该车由当时的小货车改造而成,后轮大前轮小,总重1928公斤,所用动力源由60个总重726公斤的酸性电池组成,总容量达到100安时,使用通用电气公司的3马力电动机,短时使用功率可达到9马力,车速通过电压控制。

1897年,美国费城电车公司研制的纽约电动出租车实现了电动车的商用化。20世纪初,安东尼电气、贝克、底特律电气 (安德森电动车公司)、爱迪生、Studebaker和其它公司相继推出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相比同时代的其它动力汽车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它们没有震动,没有难闻的废气,也没有汽油机巨大的噪音。汽油机汽车需要换挡,令其操控起来比较繁杂,而电动车不需要切换挡位。虽然蒸汽机汽车也不需要换挡,但却需要长达45分钟的漫长的预热时间。并且蒸汽机汽车加一次水的续航里程,相比电动车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更短。由于当时只有城市中才拥有良好路面,大部分时候汽车都只能在本地使用,因此电动车续航里程短的问题并没有成为阻碍其发展的原因。
20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 汽柴油机跃升第一
1886年,只是在整个汽车历史上很有纪念意义的年份,这一年卡尔·本茨制造了闻名于世的奔驰一号内燃机汽车。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电动汽车逐渐被内燃机汽车替代,究其原因主要有四点。第一,美国在城市间建立起良好的公路网络,需要汽车拥有更长的续航里程;第二,德克萨斯、俄克拉荷马和加利福尼亚等大油田的发现,降低了汽油价格,令普通消费者也能负担燃油费用;第三,Charles Kettering在1912年发明的电力起动系统使得汽油机不再需要人力起动;第四,Hiram Percy Maxim在1897发明的消声器,大幅降低了内燃机的噪音。而当时的电动车速度低,续航里程短,而内燃机汽车的速度更快,续航里程更长,并且价格便宜许多。
20世纪90年代至今 电动车的复兴
二战后,受能源危机的影响,再加上环境的日益恶化,日本首先在恢复发展之路上开始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1965年电动车被正式列入国家项目。两年之后,日本成立了日本电动车协会,旨在进一步促进电动车产业的发展。1971年,日本通产省制定了《电动车的开发计划》,对电动车的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规划,其中对购买电动车的用户还制定了优惠补贴措施。
美国也不甘其后,1975年,美国邮政服务公司从美国汽车公司购买了350辆电动吉普车,用于试验运营。这些电动吉普车的最高时速为80公里,续驶里程能达到64公里,充电时间为10小时,通过天然气加热器实现供暖和除霜。这350辆电动吉普车虽然对美国邮政的业务没有实质性的贡献,但这一行动清楚地表明了当局对电动车的鼓励态度。

1977年国际电动车汽车会议
1990年,加里福尼亚州议会通过一项《ZEV法案》,要求在1998年的汽车总销售量中,必须有2%的零排放污染汽车。到2000年,零排放污染汽车应占汽车总销售量的3%。2001年达5%;而2003年增至10%。随后,美国东部的10个州也仿效加州的做法,出台了相应的零排放法案。
1992年德国政府也在吕根岛建立了欧洲电动车试验基地,在1992-1996年间,进行了装备新型蓄电池和动力系统的电动车实测运行,其它很多国家或城市也加入了这个试验基地。吕根岛近五年的实车运行为德国电动车的发展积累了很有价值的信息。
进入21世纪之后,能源危机令混合动力和全电动车再次受到关注,在美国市场,丰田普锐斯混合动力车的销量获得增长,汽车制造商们也纷纷跟进,研发出各自的混合动力车。少数几间车厂则开始制造电动车原型,以摆脱原油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
当下,能源日益匮乏,雾霾愈加严重,城市生活变得拥堵不堪……这一切都迫使人们不断寻求新的出行方式。电动汽车也终于重返舞台再次成为出行的焦点。智能化、车联网、安全便捷、低碳环保成为了新的出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