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本周VR/AR之最:腾讯推QQ-AR平台,苹果眼镜泄密,融资额约2亿元

青亭网

关注

1、最重磅——腾讯正式对外开放QQ-AR平台,零门槛制作AR互动场景!

本周,腾讯在成都召开的2017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式开幕,会上汇集了全球的科技大咖和互联网精英。大会也主要阐述了腾讯接下来的大动作,已经对未来技术的探索。作为年轻人最大的社交平台,此次会议QQ以“新青年、新社交”为 主题,将年轻内容和创新技术全面开放,带来更多新鲜玩意儿。

随着QQ的不断迭代更新,QQ带来个更多的个性化产品功能,深受年轻大学生的喜欢。好玩有趣是年轻人喜欢的基本,此次大会腾讯正式宣布对外开放QQ-AR平台。

QQ-AR是手机QQ基于AR技术,用新的交互方式将线上线下无缝连接的功能。2016年8月巴西奥运会期间QQ-AR火炬传递,手机QQ首次将AR带入亿级应用。凭借着其创新与技术的结合,AR火炬识别图在24小时内有超过100万扫描,创下“ 24小时内扫描最多的现实增强(AR)图片 ”吉尼斯世界纪录称号。在2017年初QQ-AR天降红包结合过节习俗,让2.5亿人参与使用了QQ-AR,为QQ用户过节增添了不少乐趣。

历经2年,腾讯在图像识别、手势识别、物品识别、人脸识别以及视频、3D动画的展示与追踪等AR技术能力上都有了深厚的积淀。

大会上,腾讯表示将对这些技术能力开放的所有用户使用。只要你拥有QQ账号,均可登陆QQ-AR官网进行免费使用。对于QQ-AR开放的意义,腾讯方面表示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构建AR产品生态、扶持优秀开发者、丰富AR内容,促进AR行业的健康发展。

2、最神秘——传苹果2020年将发AR一体式眼镜,带rOS操作系统

为了寻求一款突破性产品以延续iPhone取得的巨大成功,苹果公司(Apple Inc.)现计划在2019年将AR(增强现实)头显技术落实到位,并最早于2020年开始销售。

新一代VR(虚拟现实)头显使用智能手机充当引擎和显示屏,不过,据匿名消息灵通人士透露,苹果的新设备将自带显示器以及芯片和操作系统。该人士还指出,苹果设定的这一开发周期相当急促,且存在变化的可能。

VR让用户沉浸在数字世界中,但AR却能把数字的图像数据与真实场景相重叠。

苹果首席执行官蒂姆·库克(Tim Cook)认为AR不像VR隔离感那么强,且极有可能会像iPhone一样创造一场革命。他不仅在《早安美国》节目上大谈特谈AR,在公司的财报电话会议中,库克对AR的关注程度也与销售增长情况不相上下。库克在最近一次财报会议上表示,“我们发现有些东西会改变人们工作、消遣、联系和学习的方式,简单来说,我们相信AR会彻底改变我们使用技术的方式。”

苹果对此拒绝发表评论。

3、最期待——微软MR适配SteamVR完成,11月15日推预览版套件

最新消息,微软计划在11月15日推出一个预览版软件,以支持自家MR头显和SteamVR连接。

虽然只是预览版,但这个消息自从微软于10月3日公布以来,就未曾公布具体日期,因此这个功能也备受业界关注。最大原因莫过于,目前微软在线商店的应用数量少的可怜,而打通SteamVR,则在应用数量上有很大的改变。

目前为止,该预览版套件将可应用在宏碁、联想、惠普、戴尔、三星的MR头显中使用。

在我们使用过宏碁MR头显设备后,一致认为它的内容太少了。所以,打通SteamVR后,无疑对于促销微软MR设备的销量有重大意义。

目前属于“预览”版本,功能和体验肯定也会更加完善,不过遗憾的是并没有表明正式版推出时间,各位小伙伴们再等等吧。

 4、最省力——Mirra发布3D设计工具,无需代码轻松创建VR/AR内容

目前Mirra开放测试版本现已向公众开放,作为一个3D设计和内容创作平台,无论是技术醇熟的开发者或是一无所知的初学者都可以在上面构建自己的个性化沉浸式体验,所花的时间和做一份简单PPT所用的时间差不多。

 

你可以向程序库上传图像、视频、音频、360°视频、360°图片、甚至是3D模型,程序库会对你上传的内容进行即时优化并使内容适用于数字环境。然后只要简单地将媒体内容拉拽进虚拟、增强和混合环境中的指定区域,一切就准备就绪,可以在云端发布了。最后,你可以通过HTC Vive,Oculus Rift或其它你喜欢的平台来观看你上传到云端的体验。

5、最实用——谷歌推用于VR和AR的音频SDK,轻松创建立体音效

谷歌近日推出适用于VR和的AR开发工具包(SDK):Resonance Audio,它能更方便的进行创作整合立体声音频。

全新的SDK被命名为Resonance Audio(中文直译:共振音响),它基于谷歌的VR音频SDK,而是源于一种跨平台的设计理念,手机移动端和电脑端都可以使用,同时也兼容AR和360度全景视频。用谷歌的话说,就是SDK包含了“高度优化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基于高保真立体声音响,使成百上千的同时3D声源空间化。”

换句话说,就是这款SDK可以处理成百上千的空间声源,而不会给硬件造成太大压力。谷歌称即使是在移动端平台,也不会影响音质。

Resonance Audio使开发员在其apps上有了更大的声音控制权。开发员可以控制声波的方向,以创造更真实的音效。举个例子,如果你在听吉他,开发员通过编程,可以做到:你走到吉他前,声音会变大,走过去后,声音就会变小,而不是仅仅通过距离来设定音量。也适用于“近场效应”,可以更好地描述距离。

这款SDK可以在iOS、安卓、Windows、Mac和Linux上运行,也已经与Unity、Unreal这样的引擎融合在一起。其跨平台的特点意味着开发员不用在各种头显中进行音频转化而耗费太大心力。这款SDK在GitHub上现已有售。

6、最扎堆——各家AR设备纷纷开卖,售价普遍感人

售价近5000美元,Daqri制造业用AR眼镜开始出货

该系统价格为4,995美元,并不便宜,但它可以优化呈现复杂的工作量,并可以由眼镜自行处理大量数据。它可以从Daqri的网站和渠道合作伙伴处直接购买。Daqri的目标客户是制造业、现场维护和支持服务、维护和维修、检查和建造等。

Daqri从头开始建立了许多技术。Daqri采用视觉操作系统(VOS),重达0.7磅。 该眼镜拥有44度的视野范围,并使用运行在3.1千兆赫兹的英特尔酷睿m7处理器。 它们以每秒90帧的速度运行,分辨率为1360 x 768。它们还通过蓝牙或Wi-Fi进行连接,并具有诸如广角跟踪摄像头、深度感应摄像头和高清彩色摄像头等传感器以进行照片和视频的拍摄。

奥林巴斯推企业级开源智能眼镜,售价近万元

奥林巴斯正在重振其在世纪之交使用的EyeTrek品牌,以销售一系列头戴式显示设备,现在它推出了最新的EyeTrek-Insight EI-10,它是开源企业级智能眼镜产品,价格1500美元。El-10可以安装在各种眼镜上,从常规到防护工作。它有一个很小的640x400 OLED显示屏,就像Google Glass一样,当用户戴上这个产品的时候,它就是半透明地显示在用户眼前。

一个小型的前视摄像头可以捕捉照片和视频,甚至可以实时地将镜头回放到主管。 El-10运行Android 4.2.2 Jelly Bean,它甚至有用于耳机或麦克风(或两者)的耳机插孔。El-10有1GB的内存和8GB的存储空间,集成Wi-Fi和蓝牙芯片(但没有蓝牙LE),它们全部采用驱动8.9英寸2012年Kindle Fire HD的德州仪器芯片。根据奥林巴斯的说法,El-10的电池续航时间只有30-60分钟。但300mAh的电池很容易更换。

El-10可以进行简讯演示,其中显示屏显示了内容和操作员代分割画面,对方能够从相机中捕捉到视图并用笔记进行说明。奥林巴斯正试图为El-10创造一个更开放,可定制的选择,当然,奥林巴斯不会阻止普通人和消费者购买这款产品。该公司将在其网站和一些消费渠道上出售El-10。

uSens与台湾厂商LEAPSY合作 推出首款内嵌自然手势AR头显

三维人机交互方案商uSens凌感与台湾AR头显厂商宇博先进LEAPSY合作,将正式推出全球首款嵌入式手势高端AR头显MR360+,预计售价5000美元,目前已签订百万级美元订单,首批量产产品预计2018年第一季度发货。

 

LEAPSY MR360+是市面上唯一一款内嵌自然手势追踪技术的AR头显,同时还结合了热成像及面部识别功能,采用RK3288芯片,双屏分辨率1280*720,视场角50°,主要应用于B端,包括医疗热感检测、安检、建筑保养及仓储防火检测等。uSens凌感与LEAPSY联合推出的MR360+,在软硬件方面进行了专门的优化,保证了手势模组的低资源占用。

基于英特尔平台,国内AR公司0glass宣布量产AR眼镜Danny

0glass pro2在去年10月份正式量产一年后,AR公司0glass又宣布正式量产基于intel平台的AR眼镜0glass danny。

与原来的0glass Pro墨镜式一体机AR眼镜不同,danny采用轻量工业级材料和墨镜式分体机设计,主机仅包含核心的显示模块、摄像头模块以及传感器模块,运算模块和电池模块则做成了独立的外携设备。

anny采用了英特尔Apollo芯片。“工业场景数据量特别大,运算的不是纯文本,涉及很多图形,而且AR的算法耗的资源也更多。”公司CEO苏波说明,采用intel CPU可以在浮点运算速度上提升4-5倍。同时,danny的电池容量扩充至10000mA,在电量满载的情况下,可以连续使用10小时以上。目前的定价在10000元以下。

7、最强强联手——Intel、AMD喜结连理!合作处理器参数曝光

Intel正式宣布将与AMD合作,此次新产品的代号是Kaby Lake-G,仍然隶属于第八代酷睿系列,而G代表“Graphics”,意味着它在在核显性能上会有十分明显的提升,目前已知的型号有Core i7 8705G、Core i7 8706G以及Core i7 8809G,GPU的识别码分别为694C:C0和694E:C0,当然这两款处理器暂时还是工程样品,并不确定是上市时的参数。

具体到性能,CPU部分仍是Kaby Lake处理器,依然是4核心8线程设计,主频3.1GHz,Boost频率4.1GHz。而显卡部分,i7-8809G内建高频的694C,基础频率为1190MHz,而i7-8705G内建694E,基础频率为1011MHz,预计两者的TDP也会有所区别。

Intel为了让自家的CPU核心与AMD 的GPU核心可以通过MCM多核心封装方式集成到同一块基板上,还特地设计了EMIB(EmbeddedMulti-die Interconnect Bridge)技术,将CPU核心和GPU核心整合封装在同一块基板上,彼此通过PCI-E 3.0高速总线互连。说白了其实就是新一代的“胶水”技术,可以让不同模块使用不同的制造工艺,不仅方便而且还可以降低成本。

核显部分与RX Vega系列的独立显卡类似, GPU部分会使用4GB HBM2高带宽显存,位宽1024-bit。AMD在自己的新款移动APU锐龙7 2700U也不过仅仅使用了10组NCU单元,性能上几乎已经可以追上NVIDIA MX150了。而SiSoftware Sandra's的数据库显示,这次的处理器最高包含了24组NCU单元,换算过来就有1536个SP单元,性能很可能会直逼RX 470D。

8、最蛋疼——持续使用VR超36个小时,创新吉尼斯世界纪录

YouTube频道LPVR的澳大利亚人杰克·麦克尼(Jack McNee)已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组织确认创下了新的“使用一款虚拟现实游戏系统玩电子游戏时间最长的马拉松”纪录。

这场马拉松是在4月进行的,麦克尼使用一部HTC Vive头盔、虚拟现实绘画应用Tilt Brush和他自娱自乐的创造力,在虚拟现实中生活了一天半,而这在吉尼斯世界纪录的网站上得到了确认。麦克尼用时36小时2分16秒,大幅打破了此前由科技记者乔吉·巴拉特(Georgie Barrat)创下的25小时24分18秒的纪录。

 

在他创造纪录的马拉松过程中,麦克尼只能不间断使用Tilt Brush这一款虚拟现实应用。关于这款应用,他作出了一个聪明的选择让自己不致无聊,即画出《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探险时光》(Adventure Time)和《精灵宝可梦》(Pokemon)中的人物角色,并且,由于这次挑战在线直播,他还与观众玩了几局猜词游戏Hangman和Pictionary。

在这段漫长的时间中,麦克尼通过他人喂食来进餐,而且看上去并未睡觉。在这一过程内,他还为致力于“在身体、社会和财政层面帮助需要帮助的孩子”的非营利性组织The Reach Foundation筹得了捐款。

9、最意料之中——曾制《精灵宝可梦GO》,今携《哈利·波特》AR游戏再度来袭

Niantic实验室凭借《精灵宝可梦Go》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不论用户在该游戏中经历了怎样的问题,它仍然是展示增强现实(AR)潜力的首要之选。Niantic实验室正在进一步研究,打造一款名为《哈利·波特:巫师联合》的全新AR游戏。

与《神奇宝贝》一样,《哈利·波特》仍是惊人的畅销之作。随着近日《哈利·波特和被诅咒的男孩》舞台剧的上演,环球影城的哈利·波特巫师世界等可以大捞一笔了。这样的话,设计出可以让手机用户利用AR互相发射咒语的方式也是迟早的事。

不过目前还未有更多游戏细节公布,现已知该游戏很大程度上源自Niantic之前推出的另一款游戏《Ingress》。《Ingress》是一款定位手机游戏,能让用户来到各个地点,探索各式神秘力量,保卫不同地方,还可以在周围环境中发现新道具。

从表面上看,该游戏确实很适合哈利·波特世界。在《精灵宝可梦Go》和《Ingress》中,玩家都被分到不同颜色的团队中,这点看起来很适合用在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学院上。国王十字车站这样的地点肯定会有一些有趣的魔法力量,“不可标绘”的隐藏魔法地点可能会散落在世界各地,等待玩家们去发现。

据外媒报道,该游戏由Warner Bros. Interactive联手打造,有望于2018年发布。哈利·波特迷们一定会期望游戏中出现魔杖等配件,类似于《精灵宝可梦Go》中的精灵球。

10、最土豪——

手势识别公司极鱼科技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发力车内交互方式

国内以TOF方案实现手势识别模块的创业公司极鱼科技宣布,已完成2000多万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是上海雎才资本。极鱼科技CEO房文新称,此轮融资将主要用于车内手势识别模块的研发和生产。

此前,极鱼科技的手势识别模块主要面向AR/VR领域,以及智能家居领域进行销售,客户多是下游B端硬件厂商。房文新表示,虽然AR/VR毋庸置疑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但现阶段,它依然存在硬件产品技术不完善、C端用户需求不强烈、厂商付费意愿低等问题。而智能家居厂商因为室内环境相对简单,倾向于使用语音交互或是超级APP控制设备的方法。

相比于以上两个应用行业,汽车前装市场对于手势识别模块的需求逐渐上升。并且手势识别功能多会应用在中高端车型上,车厂更注重体验效果,对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

房文新认为,未来车内交互必然是多种技术融合的方案,而不是“非此即彼”的存在模式。在车厂需求切实存在的基础上,手势识别方案商要做的就是如何将用户体验做到更好。用户体验主要集中在手势识别的速度和精度上。

HTC Vive投数百万美元,启动全球虚拟现实艺术计划

HTC今日宣布,将投入数百万美元启动VIVE ARTS全球虚拟现实艺术计划。VR作为一种潜力十足的沉浸式体验技术,可为大众提供欣赏全球艺术瑰宝的新方式。Vive将为VR应用内容、创作者及相关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与协助,致力于通过Vive革命性的创新技术改变人们创作及体验艺术的方式。

自问世以来, Vive一直积极拓展VR在艺术文化领域的应用,与包括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台北故宫博物院、巴黎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新闻博物馆以及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馆等在内的世界级艺术殿堂建立了开创性的合作关系。自今年11月23日起,Vive Arts将与伦敦泰特现代艺术馆共同举办意大利表现主义派艺术家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的特展。

届时,Vive将通过VR技术将人们带领进入莫迪利亚尼的创作世界,为参观者带来奇妙体验。此外,Vive还将与泰特现代艺术馆首度尝试在特展期通过VR内容平台VIVEPORT为大众提供特展内容的服务,让用户在家也可享受VR艺术体验。

苹果公司收购成像传感器初创公司InVisage Technologies

苹果公司持续开发越来越小巧但功能更强大的计算设备,因此苹果公司收购了一家纳米技术初创公司,具体来说该技术与图像传感器有关。外媒已了解并证实,苹果公司已经收购了InVisage技术公司,这家公司专门开发解决方案,以改善智能手机等空间受限设备的成像能力。

一位苹果公司发言人以其惯用声明证实了此次收购:“苹果会不时地收购较小的科技公司,而且我们通常不会(公开)讨论我们的目标或计划。”

不过,我们还有一位稍微不那么正式的Animoji把这个消息传递给那些喜欢聆听可爱动物发声的听众:

上个月,关于该收购的传言就不胫而走,但两家公司都未予以证实。但我们四处打探了一下,就发现了一些指向该收购的迹象:

在LinkedIn上,许多InVisage员工的信息已显示为他们在为苹果公司工作。我们可以确定,还有更多人也是如此,只不过他们还未更新LinkedIn个人资料。与此同时,InVisage删除了其网站上显示高级职员详细信息的板块(但你仍然可以通过web归档服务找到这些页面)。

腾讯投资Snap 20亿,想用微信经验重新设计Snap?

作为中国的互联网巨头(估价为4,700亿美元),腾讯可能会重新开发Snapchat应用程序,使其与Instagram和Facebook相竞争。

本周在发布了一些非常紧张的财务报告之后,母公司Snap表示他们正在重组该消息应用程序,以“使其更加易于使用”。

目前腾讯公司花费20亿美元又收购了该公司12%的股份,这一举动或许会对他们有所帮助。据说他们会让Snap学习其运营微信的经验,该软件作为中国的主导消息应用程序在全球拥有着8亿活跃用户,并有可能涉足其他业务领域,包括与《部落战争》制造商Supercell合作的游戏业务。

腾讯公司发言人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这项投资使腾讯能够获得机会与手机游戏发行公司和新闻采访公司合作,并与他们共同分享业务增长和货币化之后的财务受益。”

腾讯在2013年首次投资Snap,但并没有公开其在该公司具体的股权规模。作为赞助方,腾讯为该公司带来了消息领域的巨大影响力和专业知识。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他们将微信从消息应用程序变成了一把社交“瑞士军刀”,中国用户可以用它来进行支付、电子商务、本地服务、投资、银行等多种服务。

Touch Surgery融资2000万美元,为手术提供AR眼镜方案

伦敦的一家开发全息手术头显的公司已经从Facebook的Oculus头显的支持者手中融资了2000万美元(1500万英镑)。

由两位前外科医生创立的Touch Surgery计划利用这笔资金开发“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工具,在更精细的手术要点上培训医生。戴着微软的Hololens头显,他们会看到一个专业外科医生的实时视频反馈,在这之上还会覆盖虚拟指导,告诉手术是如何进行的。

此次融资是由美国风险投资公司8VC(一家旧金山基金)领投的,该基金的创始人在Oculus VR于2014年被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之前就对其进行过投资。

在伦敦风险投资基金Balderton Capital前期支持下,Touch Surgery的总额提高到了3000万美元。

Touch Surgery成立于2013年,其目前的应用程序提供数百个外科手术的视频教程。

AR教育初创公司Play Shifu完成A轮融资,欲扩大全球市场

据悉,AR教育游戏创业公司Play Shifu,完成A轮融资,由IDG Ventures和IDFC-Parampara Fund领投,但具体金额未披露。该公司将利用这笔资金扩大全球市场,并加强其技术和设计团队。

Play Shifu由斯坦福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坎普尔分校校友Vivek Goyal和Dinesh Advani联合创办,于2016年中期成立。 2017年5月,被Facebook选为FbStart项目,并为移动开发者提供免费工具和服务,帮助他们发展业务。

Goyal表示:“我们坚信能够弥合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之间差距的技术,尤其是针对早期教育的技术。全球市场的巨大响应给了我们在教育科技领域继续提升的信心。”

IDFC-Parampara Fund的普通合伙人Jatin Desai表示,Play Shifu是印度少数能成功将增强虚拟现实产品商业化并向全球客户销售的初创公司之一。

AR公司枭龙科技获戈壁创投数千万元Pre-B轮融资,将侧重B端市场

青亭网独家获悉,北京枭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枭龙科技”)宣布,公司于2017年9月底已经完成数千万Pre-B轮融资,投资方为戈壁创投。

此次枭龙科技的投资方戈壁创投是中国领先的风险投资机构,曾在中国深耕十五年之久。先后在中国和东南亚地区投资了超200家创新企业。如:途牛旅游网(纳斯达克:TOUR)、Camera360、CIB(被Asiasoft收购)、云智慧等。

 

(END)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