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 Watch 3体验:更快可打电话 但还是iPhone配件

新浪综合
好奇心日报
第三代 Apple Watch 的外观几乎跟第二代一模一样:一块圆角矩形、四面弯曲的屏幕盖在金属表身上,侧面是数码表冠和一枚功能键。
新产品最扎眼的外观改进是一些型号的数码表冠被涂成了红色,意味着即使 iPhone 关机,这些手表也能独立接打电话。这也是 Apple Watch Series 3 相比前两代产品最大的不同。
但红色表冠本身没有特殊功能,只是一个设计选择。它的作用是告诉别人“这人戴的表可以打电话”。为此你需要多花 600 元。
跟 iPhone 8 类似,Apple Watch 3 做了一系列性能上的提升,比如支持无线充电(不兼容 Qi 协议)、使用更快的处理器、更低功耗的无线芯片、计数更准确的心率和记步器。你能直观的感受第三代和第一代 Apple Watch 在打开应用速度上的差异。
我们戴了一周可以打电话的 Apple Watch 3,以下我们对它的一些看法,以及评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从配对开始,更方便了
第三代 Apple Watch 已经在 9 月 15 日开始预购,本周五正式发售。最便宜的 38mm 铝合金版本售价 2588 元,带蜂窝网络的版本 3188 元。
我们测试的是 42mm 金色铝合金版本以及黑色不锈钢版,都可以通过 LTE 联网。
第一次使用时,Apple Watch 会弹出一个配对界面。这跟 iOS 11 的快速配对类似 ——两部运行 iOS 11 的手机靠在一起,其中一台处于出厂状态的手机会跳出配对询问 —— 手表则是当靠近运行 iOS 11 系统、安装 Watch 应用的 iPhone 时,手机上会跳出“开始配对”的提示。
点击继续就会看到 Apple Watch 标志性的“扫图配对”界面。这里不如手机之间数据迁移便捷的是,用户仍需要在配对过程中输入苹果账户密码,以完成配对和数据恢复。
恢复过程中,手表待机界面不再是一个环状进度条。该进度条被挪到左上角,屏幕正中间是三个演示动画,介绍表冠、侧边键、主界面的用法。这是 Watch OS 4 的改进之处。
激活手表的电话网络功能花了四个小时
毫无疑问,Apple Watch 3 最大亮点是可以脱离手机单独打电话了。
用户可以在激活 Apple Watch 的过程中或者时候单独在 iPhone 的 Watch 应用内启用该功能,目前只支持中国联通,而且得是归属地为上海、广东、河南、湖南和天津的手机账号。移动、电信要等到年底,目前没有具体时间表。
设置蜂窝网络前,请先确保 iPhone 升级到 iOS 11、运营商配置文件更新到 29.1(联通)。激活新表时会看到“设置蜂窝网络”界面,点击设置弹出联通对该业务的介绍页,在 2018 年 12 月 31 日前启用,免一年功能费和一次性开通费(功能费月付 10 元),手表共享手机的套餐。
接着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和密码登陆、填姓名和身份证进行实名认证、最后点选“确认办理”。大约 2 分钟后,手表蜂窝网络功能正式启用。点按手表上的联系人、最近通话列表或者直接拨号,就可以打电话。同时你会收到一条短信,表明手表的蜂窝网络功能正式启用。
如果你是在手表开始使用之后再激活蜂窝网络,可以在 iPhone 的 Watch 应用里选择“蜂窝网络”进行设置。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新手表上市第一天激活的人比较多、使激活服务器不堪重负,在输入了身份证号码和姓名之后,联通提供的页面始终加载不出,需要反复尝试。我们周五从下午 1 点一直到 5 点都在刷新该页面,最后才成功。
目前国内已经有报道表明第一批拿到新 Apple Watch 的用户遇到了和我们同样的问题,在进行到联通电话号码实名认证时始终无法获得通过。
理论上这不是苹果的错,验证过程的体验由联通提供。但这依然是 Apple Watch 使用体验的一部分。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苹果规范好运营商的激活流程——它已经让运营商在很多更难的事情上妥协了。
手表通话质量出色,但还是推荐你搭配耳机用
发布会上,苹果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Jeff Williams)给一位在太浩湖上划船的同事打电话。后者一边划船一边用手表接听,期间保持划桨动作,没有刻意抬腕对着手表说话,仍能实现清晰的通话效果。
实际使用过程中,我们测试了多种手臂摆放姿势下的通话效果,基本跟演示接近。比如你用手表打电话时不必抬起手腕把它放到嘴边、手臂呈自然下垂的状态,对方也可以清晰的听到你在讲什么。甚至把手背在身后对方也能听清,不过这个时候你的声音听上去会非常远。
手表自带的麦克风还有一定的降噪处理,只要不是太吵闹的背景音乐或者嘈杂声,不会影响主体声音的传输。走路、跑步的时候都可以接打电话。
但我们更建议的是搭配耳机使用,能得到更清晰、更私密的通话效果。也因为此时不再使用手表扬声器了,还能更省电。
测试通话功能时我们也遇到一些问题。
50 多次通话中,有三次手表免提通话时有回音、有两次免提模式下没有任何声音。尽管这些暂时偶然出现、我们无法稳定复现,还是会给体验减分。
在苹果的设计中,手机端完成蜂窝网络设置后,手表就可以独立打电话了。
即使切断手机的蓝牙、蜂窝网络,或者直接开启飞行模式。手表依然可以独立通话。
不过我们拿到的第一次测试手表不行。在 Watch 应用的“蜂窝网络设置”中有一项叫“将蜂窝移动数据用于”,这里有“从我的 iPhone 镜像”和“自定”两个选项。默认是前者。
我们测试发现此时无论手机处于飞行模式或关机状态,第一支手表都没法接打电话。将上述设置改成“自定”之后,手表可以在手机关机时打电话,飞行模式时仍不可以。重启多次也没有变化。
第二支评测手表一开始也遇到了一次类似的问题,蜂窝网络设置得选择“自定义”才能让手表在手机失去信号的场景下打电话。
不过重启一次手表后,无论手机处于什么状态,只要 SIM 卡不取出来,手表就能打电话。
苹果无法解释我们遇到的问题。这个有可能是个例,因为暂时没有发现大量针对该问题的投诉。
Apple Watch 没法和 iPhone 双卡双待
iPhone 一直没有双卡双待。新 Apple Watch 看上去是一次机会。
iPhone 用号码 A 激活 Apple Watch,然后 iPhone 换成号码 B。理论上这样就可以双卡双待了,只是号码 A 只能用手表拨打。
但测试下来不可以。
理由之前提过,Apple Watch 用蜂窝网络打电话的前提是绑定的 SIM 卡放在手机里。如果取出,手表会提示“没有蜂窝网络套餐”,没有网络也就打不出电话了。
还有一个不实用的方法以实现双卡双待:iPhone A 用主号码,iPhone B 用副号码、跟手表配对,出门只带 iPhone A 和手表。
但这种场景下,手表完全依靠 LTE 网络而非蓝牙连接手机获取信息,会极其耗电。这就失去了双卡双待的意义。
开通蜂窝网络理论上更耗电,但 Apple Watch 3 续航好于预期
跟我之前戴的 38mm Apple Watch 2 相比,新 Apple Watch 3 能用更长时间。经过一天接受至少 100 条通知、30 分钟导航、两个时长 5 分钟的电话之后,Apple Watch 3 还有 68% 电量,而 2 代只剩 30%。
Apple Watch 3 的续航超过我的预期。
其中一方面原因是 42mm 手表电池容量更大,另一方面是新的 W2 无线芯片拥有更低功耗。官方说法是 Apple Watch 支持独立语音通话的同时,续航时间跟上一代持平。前提是你没有频繁使用 LTE 网络。
而在我们用手表连接 AirPods 打了一小时电话、连着问了 Siri 几个问题之后,Apple Watch 3 电量继续从 68% 掉到 29%。这一点好过苹果所称手表续航可以坚持“使用 LTE 通话时间超过 1 小时”。
苹果公司对 Apple Watch 3 系列电池寿命的评估是基于许多限制之下,比如在 18 小时内查看时间 90 次、接收通知 90 次、使用 45 分钟 app 等。
因此,如果将手表连接到蜂窝网络并打开 GPS,进行长途跑步者或徒步的旅行者可能会发现自己对电池寿命感到失望。
届时你可能得关闭蜂窝网络、蓝牙甚至 GPS 功能,直到用的时候再打开,才可能得到期望中的 18 小时续航。但这样又不符合使用蜂窝网络版 Apple Watch 的目的。
新处理器让 Watch 3 打开应用速度比前两代都快,而且是在不牺牲续航的前提下。
只是用户打开大部分应用还是要等。你可以通过应用常驻后台的方式实现快速打开,代价是续航时间大幅减少。
最大的变化其实是 watchOS 4
跟随 Apple Watch 3 一同而来的新事物是 watchOS 4。苹果每年都在不断地升级该系统,使手表更容易使用,今年也不例外。
Siri 首次支持语音互动,用户问什么,Apple Watch 3 透过麦克风回答什么。鉴于 Siri 准确率不够高,有了语音回复后,用户可以不用再盯着屏幕确认 Siri 的反馈。这是 Watch 3 独有的功能,新的处理器使 Siri 能跟用户对话。
多任务界面已重新设计。现在,当你按下手表侧面的按键时,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将以垂直格式重叠显示,此前是每张卡片不重叠的横向排列。
如果你在听音乐或者 Podcast,抬腕唤醒手表见到的就是播放控制界面。并且,手表可以作为一个独立音乐播放源,不再只能充当遥控器。
免不了的一大更新,跟健康数据追踪和运动有关。健身是苹果希望 Apple Watch 吸引你的主要功能,也是人们愿意花至少 2000 元买一块只能连续工作 18 小时电子手表的最大动力之一。
新系统可以每周或每天给你发运动提醒,意在鼓励你动起来、打破之前的运动记录、完成先前设下的运动目标。当你的运动量或者成绩超过之前某一个记录时,手表也会推送相关通知。
在运动选项中,现在新增一个高强度锻炼和多运动选项。后者可以让你停止前一项锻炼接着开始另一项锻炼,一次记录多种锻炼的时间、卡路里消耗等数据。而游泳模式则可以不间断记录你使用的多种泳姿,但在训练结束之后才会出现。
改进的心率监测也值得一提。在 watchOS 4 里,任何具有心率传感器的 Apple Watch 将记录用户的静息心率、平均步行心率、恢复心率,并将这些数据集中绘制在一天 24 小时的图谱里。
背后的想法是,任何不正常的心率可能表明一个更大的问题。苹果正在与斯坦福大学和远程医疗公司 American Well 合作,研究是否可以凭这些经年累月的数据准确检测心律失常。
去年《好奇心日报》参观过苹果的秘密运动实验室,它们请来参与多位参与 Nike+ 和 Fuelband 项目的人、购入数百万美元的设备、组建数十人的团队花几年时间在这间实验室弄清楚一些基本问题。
这些举措代表着苹果对细节的关注,愿意为细节所付出的投入。
Apple Watch 3 仍然更像 iPhone 的附件而不是独立设备
加入 GPS 功能、升级 watchOS 3 以后,Apple Watch 2 更像是一个超级运动手表,它的目的简单、直接,就是一个可以让 iPhone 用起来更好的健身配件。
而加入通话功能、升级 watchOS 4 的 Apple Watch 3 变得更全面,可仍然没有摆脱 iPhone 附件的身份。即便处于独立通讯状态,它远不是一个完全的 iPhone 复制版,它仅仅保留了一部分核心通讯功能。需要联网才能用的 Siri 和微信等应用都无法使用。
跟之前区别是提高了独立性,至少只带它出门你也不会错过重要电话。缺点也同样明显:手表只能通过 LTE 通话,这对通话网络的质量是个考验。
Apple Watch 3 其他大部分功能仍要依附 iPhone 才可以用。它干脆不支持 Android,在一定程度上阻碍 iPhone 用户迁往 Android 阵营 —— 用户已经花了 3000 元买表和 6000 元买手机了,只要 Apple Watch 和 iOS 没有变得太难用,这些用户换手机还是会优先考虑 iPhone。
适合独立使用手表的场景也有限,比如运动健身、下楼遛狗、出门买个东西。一两个小时可能扛得住,但想让它 100% 代替 iPhone 还是不可能的事。
Apple Watch 硬件到了第三代、系统已经是 4.0,变成了一个挺好的 iPhone 健身配件。至于它是不是必要,取决于你是不是那么在意通知系统以及它和 iPhone 的互动。
如果你还在用一代 Apple Watch,并且离不开它,新手表还是挺值的升级。如果在用第二代手表,并且跑步的时候也有带手机的习惯,升级的意义不是很大。
如无特别标注,题图及文内图由作者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