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号”是个啥?

投资界
微信公众号太成功了,不仅在外部有了众多模仿者如“头条号”、“百家号”,鹅厂内部其他业务线也都想直接copy这一模式,如此前推出的“QQ公众号”。
现在,QQ音乐又推出了“音乐号”。
“去听,去发现。”6月1日,QQ音乐新版本发布,正式推出“音乐号”。
这是QQ音乐面向优质内容账号形成的认证体系。乐评人、编辑、公众号作者等优质内容生产者可申请成为专栏作者,发布专栏文章;电台DJ、主持人、音乐人等则能申请为电台主播,上传电台节目、创建直播。
音乐类APP做文图和视频内容,QQ音乐不是首例,但用整整一个版块去呈现,倒是没有先例。
听歌的时候,我们总会对一首歌背后的创作故事感兴趣,“音乐号”发展到某一天,顺手点开能看到一首歌的背景吗?还是像豆瓣一样,只是建个情怀社区而已?
为什么做“音乐号”
QQ音乐试图在当天的微信公众号推送中,用一篇文章文艺地说明了原因——《听过很多首歌,但也不敢说自己懂音乐》——
而前一天,5月31日,发现版块团队也在APP中发文提及,此次改版将回归文字、声音和影像,希望音乐不止有好听与不好听,还有更丰富、立体的背景故事。
所以,QQ音乐这次准备打情怀牌?是,但不尽然。
“音乐号”专栏作者文章列表
情怀为名,实则在布局内容。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9月,QQ音乐覆盖8亿用户,日活跃用户破亿。但从《2016年中国在线音乐行业研究报告》分析来看,用户数占据绝对优势的QQ音乐,未能在分享、社交上继续保持优势。
“音乐号”的推出,可看作QQ音乐以自身庞大的用户量与优质内容生产者的一次资源互换。
目前,入驻者除了首批邀请的国家大剧院古典音乐频道、Billboard中国、看见音乐、乐童音乐、淘漉音乐、果酱音乐等专业音乐类媒体外,也有在音乐上小有成就或纯粹热爱的团体或个人。
专栏作者、电台主播可以多种形式在平台上发布作品,作为回报,QQ音乐将给予其专属认证标识、流量曝光,及主播收入分成。
“音乐号”怎么玩?
《关于陈粒之外,你知道的不多》《糟糕,A妹唱出了那个你戒不掉的人》《北漂的梦想,音乐里的城市》......打开QQ音乐“发现”版块,这样的内容比比皆是。
“复活”音乐杂志、电台、电视节目这类已经被遗弃的呈现模式,以图文、音视频方式讲述人物故事、时代烙印、最新资讯等。以此来勾起老一辈的回忆和年轻人的成长记忆,内容和情怀两手牌兼着打,“音乐号”打得不错。
而在呈现形式,“音乐号”就像是垂直类微信公众号。但与之不同的,其将所有内容聚集在一起,用户可依据喜好点开感兴趣的文章,若看完后感觉不错,再关注作者。
这样一来,用户不用为内容的来源苦恼,也无需为了看不同媒体的内容,在APP之间来回窜。此外,用户还可根据发现页的自动算法推荐,获得感兴趣的音乐内容。
“音乐号”认证专栏作者及文章后评论
那除QQ音乐外,其他同类产品是如何做内容的?
据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观察,市面上较火的音乐类APP网易云音乐、酷狗音乐、虾米音乐、酷我音乐均有精选专栏,且PGC与UGC形式并存。
以网易云音乐为例,其作为一款专注于发现与分享的音乐产品,去年便已开设UGC音乐专栏。
但不论网易云音乐也好,虾米音乐、酷狗音乐也罢,均是在首页或乐库中设置一个专栏入口,而非整个版块的内容支持,QQ音乐做内容的决心可见一斑。
网易云音乐(左)与虾米音乐(右)均在首页设专栏入口
用内容连接用户,并逐渐加强与平台黏性,再在后期切入社交。QQ音乐的如意算盘打得够妙。
未来发展如何尚待观察,但就目前显示的数据来看,“音乐号”专栏文章阅读量还远远不够,多为几百。刺猬公社问了一圈周围的朋友,知道“音乐号”的人也几乎为零。因此,团队下一步的规划和发展尤为重要。
但“音乐号”这类音乐垂直内容聚合平台的出现,是否也给了视频类APP一个启发,值得观察,毕竟它们和音乐类APP存在相同的痛点:用户留存较低,没啥忠诚度可言。
所以,可以猜一下,下一个出现的会是“爱奇艺号”还是“优酷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