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苏黎士大学Rolf Pfeifer教授:未来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

新浪科技
新浪科技讯 10月24日消息,2016世界机器人论坛21日开始举行,大会邀请国内外机器人领域知名学者、专家围绕“共创共享共赢,开启智能时代”这一主题进行交流研讨。瑞士苏黎士大学Rolf Pfeifer教授表示,未来如果机器人的技术足够成熟的话可以做很多人类的事情,这是我们对未来机器人的一个愿景。
以下为演讲实录:
这个机器人叫做“R-Boy”,也是欧盟提到的人类大脑项目,帮助大家回顾之前讲话的内容。去年我也参加过世界机器人大会,所以这里我讲的并不适用于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没什么大的问题,这里我想讲的主要是消费社交机器人,这类机器人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未来的机器人应该是什么样的呢?之前Kazerooni教授说不应该只看电影当中的情节,所以我们应该回到现实当中来看真实的人是什么样的。理想和现实的差距真的是很大,左边的图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功能,外表看上去也是非常的光鲜,右边的图是在合肥的星巴克里面使用的机器人的情况,可以看到只能送一送食品和饮料,也不能很好地倒咖啡。因为这些机器人功能的原因,所以最后这家店不得不关掉了。这样的辅助技术如果进行炒作的话,这种炒作要有道理才可以,所以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能够真正得到我们应有的、想像当中的社交机器人。
这是2013年12月份,就是Google买了八个机器人公司,然后说Google就这样做了,背后一定是有道理的,之后媒体就跟上了,也进行了大幅的报道。机器人并不是技术媒体,而是财经媒体或者经济媒体。实际上机器人已经和我们在一起有了五十多年的时间,这是在丰田的一个工厂,这些机器人做了非常杰出的工作,包括我们的手机、摩托车和汽车,使得整个世界变得更加便利了,所以我们也非常感谢机器人。Google说要买八个机器人公司之后,现在也可以看到一个新的运动,要把机器人从工厂的厂房里面走出来。唯一的一个机器人能够走出工厂的话就是来自本田的这家机器人,他们花了很长的时间进行研发,而且它的走路仍然不是特别自然的步态。这样做实际上是不容易的,所以我们不能低估目前我们任务的难度。医疗当中的应用可以支持人们去搬重物,但是我们的期待值同样不能过高,需要很多年的努力才能进一步地研发和改进现有的功能。
我们还有很多的想法,比如用无人机去送快递,或者是用电脑去送汉堡包等等,有些机器人也有传感器,右边的只能四处走一走。这是二十多年前,可以看到PaPePo制造出来以后不断地在商业当中取得了成功。NEC是一个世界级的公司,它就开发出来了PaPePo这样的机器人,为了让它适应大众市场把它的成本大大降低了,所以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医疗的这家公司还在这个项目上面挣扎。这是鹊巢咖啡在东京的一个咖啡馆,PaPePo可以告诉你咖啡机最新的一些功能,但是并不能够为你冲一杯咖啡。要让它进行沟通的话还是有很大的误解,它不能直接地说话,只是很多时候当一个母亲带着一个孩子到咖啡厅里面喝咖啡的时候,这种沟通要比和机器人的沟通复杂得多。我们必须警惕这样的一种机器人,可以看到二十年前或者十五年前,实际上我们把机器人从工厂里面移到了我们的生活空间当中,可以看到从2014年到2015年机器人方面的投资增加了百分之一百七十,差不多比之前的投资量超过了两倍,所以有人认为机器人前途无量。
所有的这些有没有可能纯粹是烧钱呢?作为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和媒体都有一个责任,就是从科学和工程的角度来看机器人的发展还是很好的,但炒作也并不一定是坏事,可以提升公众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实际上这个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显现出来了。Google对于一些公司看不到商业应用的前景,另外他们也担心破坏他们公司的形象,成败上千万人都在看机器人的视频,有些视频可能人们比较害怕,就是不想要这种机器人,如果这些预期被满足的话当然是更好了。我们能够真实地告诉大家机器人到底能做什么或者不能做什么,必须要了解人们的心态,也不仅是要说空话,而且要履行我们的承诺,并且机器人的功能不仅是能够有些语音和识别的功能。
很多机器人是用钢铁做成的,但是人的百分之八十五都是非常软性的东西,所以从本质上来说人是非常柔性和软性的。人类之所以有这么强的传感能力就是因为大多数都是用软性的材料,如果要打造这种和人类比较接近的机器人就必须要用这种软性的材料。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非软性的机器人,包括可能定位、移动和抓取,也可以往里面灌咖啡,它的材料是非常软的,可以被动地根据其它物体的外形调整它的形状,不用你去控制就能够实现。如果人类想要握住一个硬的东西,抓住一个玻璃杯的话你的手指会随着它的组织适应它的形状。如果我们在手指上放一些硬的东西可能就抓不住这个玻璃杯了,所以还是涉及到用什么材料的问题,软性材料要测试的话还是要对这个物体进行抓、捏和推,肯定也希望像人一样抓取这些东西,这些都需要软性材料的使用。
未来如果机器人的技术足够成熟的话可以做很多人类的事情,这是我们对未来机器人的一个愿景。
Rolf Pfeifer:我们现在成立了一个工厂叫做“Living With Robots”,这些机器人将来可以做服务员给大家发一些饮料,也会装很多的传感器,人们在未来和机器人互动也会更加自然。第一个产品可能是做一个吧台的服务员,我们这里用到的技术包括软性的机器人技术,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材料简化这种中央控制的功能。第二个产品就是要解放它,也就是说要让机器人能够从过去的限制当中走出来,比如在吧台工作的话中间可以走动的地方就非常的窄,其实就不需要过多地走动,只需要熟悉那一点地方就可以了。
希望在2018年的RobotLaunge见到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