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为何狂降?5款2.5吋1TB移动硬盘横测

中关村在线

关注

作者:中关村在线 郑兆远


第1页:为何2.5吋1TB移动硬盘屡降?

最近在移动硬盘市场上,1TB容量的产品价格直线下调,从最早的千元到现在的600多元,跌幅超过50%,是什么原因导致产品价格猛降呢?降价之后我们购买哪款1TB 2.5吋移动硬盘比较合适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看看本期的2.5吋1TB移动硬盘横向评测。


记得早在2008年的时候,希捷就已经在3.5吋硬盘上实现了单碟500GB的技术,而到如今2011年都3年多了,而2.5寸硬盘单碟250GB依然是主流。可能说对于3.5吋硬盘,由于可以装入最多5块盘片,所以磁盘密度低的问题还不是那么明显,而2.5吋的笔记本硬盘由于受到厚度限制最多只能装入2张碟片,提升磁盘数据存储密度就几乎成了提升硬盘容量的唯一有效途径。



5款1TB 2.5吋移动硬盘横测

随着大家的期盼,三星的HN-M101MBB上市了。单碟500G双碟封装总容量1TB 9.5mm 2.5吋硬盘标准厚度。这说明了什么问题?就是说很快希捷、西数等厂商均会推出采用双碟设计的1TB 2.5吋移动硬盘,那么采用三碟装的1TB 2.5吋移动硬盘肯定就会清理库存,并且价格也是没有太多利润,这就是为何近期1TB 2.5吋硬盘硬盘扎堆降价的原因。

本次测试笔者收集到市面上5款主流的1TB移动硬盘,包括USB3.0和USB2.0两个系列产品,其中希捷、西部数据和HP(惠普)均采用目前最先进的USB3.0接口,比较适合经常移动大容量文件的用户,而采用USB2.0接口的纽曼和旅之星则比较适合备份大容量文件的便宜,下面就先一起了解这5款产品的特点。


第2页:创新技术:希捷百搭模块化接口

★创新技术:希捷百搭模块化接口

移动硬盘作为同质化比较严重的产业,原厂移动硬盘与组装移动硬盘的价格相差越来越小。原厂移动硬盘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增加移动硬盘的特色功能和附加值,提高性价比。希捷2.5吋FreeAgent GoFlex系列移动硬盘首创“百搭模块化接口”技术,突破以往接口限制,让用户能以多种方式是使用硬盘,不再为接口问题而担心。



参与本次横评的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和它的模块化接口

该产品与任何一根GoFlex连接线或与系统中其它设备搭配使用,用户即可实现硬盘接口的升级,该产品特别设计的可拆卸式模块化接口使传统的存储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希捷还提供多种模块化接口可供选择,仅需转换连接线,即可将接口升级到eSATA或FireWire 800。


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拆解

  
原厂硬盘采取了大量加固防震措施

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内部结构相当紧凑,没有留下多余的空间,并且采用大量整齐有序的卡扣式紧合外壳技术,内部盘托设计有防震滑轮和卡槽。因此这款希捷移动硬盘具有一定的防摔抗震能力。

  
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的模块化接口拆解


模块化接口的核心部分

笔者拆开保护电路板的铝箔纸,能清楚的看到布满电器元件的模块化接口核心部分,包括最为重要的SATA接口转USB3.0主控IC。小巧的模块化接口结构简单,轻松化解接口更换的难题。


第3页:主张个性 希捷2.5吋1TB移动硬盘

希捷的百搭移动硬盘如今已经成为用户津津乐道的一款产品,不同的接口可以自由更换,非常人性化。本次横评第一款介绍的产品就是希捷FreenAgent GoFlex移动硬盘,同样拥有2.5吋产品中最高容量。



希捷FreenAgent GoFlex 2.5吋1TB移动硬盘包装

希捷FreeAgent GoFlex 2.5吋移动硬盘创新的设计突破了接口限制,用户能以多种方式使用硬盘。该产品与任何一根GoFlex连接线或与系统中其它设备搭配使用,用户即可实现硬盘接口的升级,该产品特别设计的可拆卸式模块化接口使传统的存储方式变得更加灵活,同时希捷还提供多种模块化接口可供选择,仅需转换连接线,即可将接口升级到eSATA或FireWire 800。

 
希捷FreenAgent GoFlex 2.5吋1TB移动硬盘外观(点击放大)

此款移动硬盘是希捷FreeAgent系列硬盘的第三代产品,外形设计延续了希捷FreeAgent Go产品的流线型设计,非常具有美感。该产品采用黑色ABS工程塑料材质,典雅大方,表面经过磨砂处理,且具有很好的防滑效果。


希捷FreenAgent GoFlex 2.5吋1TB移动硬盘厚度

开篇文章笔者就曾经提到过,目前2.5吋笔记本硬盘均是采用3碟片设计,所以厚度达到12.5毫米,而普通双碟本盘厚度在9.5毫米,所以组装移动硬盘同样厚度增加。

 
希捷FreenAgent GoFlex 2.5吋1TB移动硬盘接口

希捷此款移动硬盘提供的服务包括GoFlex TV高清媒体播放器、GoFlex NET网络媒体共享设备、数据无忧以及跨界变线。其包装上醒目写着“极速 USB3.0”,实际读写速度较之以往USB2.0接口提高了近3倍,节省用户的宝贵时间。


第4页:性价比代表 西数2.5吋1TB移动硬盘

除了希捷原厂移动硬盘,西数也算是强有力的竞争者。而且西数的这款2.5吋Elements SE移动硬盘主打性价比路线。它具备低噪音、低功耗、高性能的特点。不过该款产品相比500GB移动硬盘要偏厚一些,毕竟采用三碟设计,厚度到达12.5毫秒,不过丝毫不影响其便携程度。下面就一起了解这款产品。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包装(点击放大)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包装完全采用再生材料制作,白色为主色调,以最大限度减少资源浪费,包装下半部分以彩色标注着产品的信息参数,该产品为西部数据原厂原装,联强代理。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外观(点击放大)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外壳采用全黑色钢琴烤漆工艺,适合稳重的商务人士。产品正面设计遵循简单朴素原则简单,只有WD的产品LOGO。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厚度(点击放大)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厚度(点击放大)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型号为WDBPCK0010BBK,内部采用2.5吋5400转/8MB缓存笔记本硬盘。该产品侧面为USB 3.0接口,无需额外电源适配器,使用USB电缆直接提供电源。产品提供三年质保。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接口(点击放大)

西数Elements 1TB USB3.0移动硬盘背部有四个减震防滑脚垫,专为Windows系统计算机设计,并可轻松重新格式化为Mac适用的格式。


第5页:功能丰富 HP 2.5吋1TB移动硬盘

用之前的USB2.0移动硬盘考电影的用户都深有体会,超过百GB的话就需要等待很长时间,可见现阶段USB 2.0接口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大的容量需求。为此,惠普推出一款采用USB 3.0接口的1TB 2.5英寸移动硬盘,除了具备大容量外,高速存储也是特性之一,下面就一起了解下。



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包装

惠普USB 3.0移动硬盘为2.5吋(体积为113.5*80*19mm),重量仅190g,容量有500GB、750GB及1TB三种供选择。

 
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外观(点击放大)

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全部采用钢琴漆设计,整体外观均是黑色,显得非常商务和沉稳。正面仅有一个惠普LOGO,设计简单独特。


hp 1TB 吋英寸移动硬盘厚度

由于采用了三碟片设计,所以惠普1TB 吋英寸移动硬盘的厚度相对主流的500GB移动硬盘要稍厚一些,不过体型依然非常小巧。

 
惠普1TB 吋英寸移动硬盘接口和数据线(点击放大)

由于采用了最新的USB 3.0接口技术,所以同传统的USB 2.0接口不太一样,而USB线也改为USB 3.0专用的蓝色。


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脚垫

抗震方面,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在底部采用四个防震脚垫,设计非常人性化。另外,这款惠普1TB 2.5吋移动硬盘还配备了自动备份软件。


第6页:新品上市 纽曼1TB 2.5吋移动硬盘

上面介绍的均是采用USB3.0的产品,而市场上也存在一些采用2.0接口的1TB 2.5吋移动硬盘。这种移动硬盘一般都是满足人们对大容量数据的存储,所以在速度上面没有太多要求。首先笔者介绍的就是纽曼的一款八和"1TB黑金版移动硬盘。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外包装一览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外表采用无螺钉设计,进口精钢打造的盘身耐压抗震,可有效保护数据安全。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外观


纽曼八和(1TB)黑金版移动硬盘美图赏析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正面斜置一条抛光钢条,尤显干练、整洁。主题字为书法的"和"字在黑色背景衬托下大气而文雅,与八和主题相辅相成。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细节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正面左上角印有纽曼经典标识Newsmy,反面下部印有型号等相关信息。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采用超薄设计,厚度仅为一角硬币一半大小,便于携带,提升工作效率。接口旁边的小孔为炫蓝色工作指示灯,提示用户硬盘工作状态。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接口

纽曼八和(1TB)移动硬盘不愧为大师设计的佳作,光是外表已经很有聚焦度,很有苹果手机的范儿。


第7页:安全存储 2.5寸旅之星1T移动硬盘

最后登场的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该系列移动硬盘主打市场的方向就是安全存储。虽然称之为超薄,但是由于同样采用了三碟设计,所以同样相比主流2.5寸移动硬盘厚实一些。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包装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采用黑色纸盒包装,高贵典雅。在包装中央可以清晰看到该产品外观。旅之星超薄增强II型移动硬盘采用专利RSR技术软性完全隔离盘体与外盒受力后的冲击震荡。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外观(点击放大)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共有黑色、白色两种供用户挑选,聚脂与合金材质的完美结合突显不俗品位,该产品内部硬盘采用硅氧盘片,有着防磁、耐高温的特性。而且外型设计以及FDB自动液压滚轴平衡技术可有效抵御外界还来的震荡。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机身细节(点击放大)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具备3种功能操作平台及时管理数据,内嵌加密工具软件、杀毒软件、数据恢复工具软件,同步实时多个文件加解密;准确查杀内部病毒;及时还原被误操作删除的文件数据。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特写(点击放大)

旅之星2.5英寸超薄增强II型1TB移动硬盘采用独立外置开关设计, 实时随心控制功耗。同时还具备一键拷贝、复制功能。外壳上具有独立外置一键拷贝开关, 实时多个文件备份复制更加方便。独立外置开关设计,可有效降低功耗,引导启动、分区功能。


第8页:原厂体贴用户 希捷附赠软件给力

★原厂体贴用户 希捷附赠软件给力

硬盘价值可以用金钱衡量,但是用户的数据是无价的。对于移动硬盘厂家来说,除了出售硬件之外,他们还会运用自身强大的技术和研发实力,为客户设计备份还原软件,加大移动硬盘的附加值,增加产品竞争力。在本次5款移动硬盘中,笔者选出两款最为出色的备份还原软件。首先出场的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自带的备份还原软件。

1,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备份数据



步骤1:点击移动硬盘的FreeAgentCN文件夹安装备份还原软件


步骤2:安装完软件后,软件自动扫描移动硬盘是否健康


步骤三:选择需要备份的制定硬盘区间


步骤四:选择备份的文件类型


步骤五:选择备份的时间切点,可定时自动备份,非常方便


步骤六:备份完毕,点击确定即可

2,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还原数据

    相对于备份数据,还原数据的操作步骤相对简单,简单2步轻松完成,下面一起去看看吧。


步骤一:选择还原的盘符


步骤二:还原等待过程,耐心等待即可

3,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同步更新数据

笔者仔细研究此项功能,这项功能非常适合商务或者经常编写数据人士,用户可以设定制定的主机硬盘,使用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与之同步传输,即主机硬盘更新的数据,和移动硬盘同步更新。不过此项功能不适合单核主机,因为这项功能开启后,CPU占有率有所上升,影响主机运行速度,更适合无人状态值守。


步骤一:选择同步更新的硬盘区间


步骤二:设置同步的必要选项

编辑点评总结:在本次5款移动硬盘的附赠软件中,希捷1TB/USB3.0的附赠软件功能最为强大,全中文界面,画面细腻。并且通俗易懂,即使完全不懂的新手也可通过仔细浏览安装步骤的文字,完成使用的具体操作。


第9页:设置简单易懂 惠普备份软件介绍

★设置简单易懂 惠普备份软件介绍

在惠普1TB/USB3.0移动硬盘中自带了一款SimpleSave软件,该软件主要作用就是备份文件使用。



选择接受进行程序安装


单击绿色超链安装


软件升级下载


HP SimpleSave软件界面


高级设置可以选择备份的文件类型

通过SimpleSave软件的设置,无需额外安装任何软件,即可对电脑中的资料进行自动备份和更新,操作简单。无论数据存储在计算机的何处,软件都可帮助进行查找,初次备份后,还将对文件更改进行经常性检查,确保数据更新。这样,即便误删除或者误操作也不用担心重要数据的丢失。

    编辑点评:惠普1TB/USB3.0移动硬盘附赠备份软件功能简洁实用,同样也为中文界面,设置简单易懂,但是功能略显单一,操作界面略显生硬。


第10页:测试平台硬件与软件环境介绍

● 测试系统硬件环境

五款USB3.0移动硬盘的性能测试使用的硬件平台由AMD 羿龙四核805处理器、斯巴达克 黑潮BA-500 PRO主板和记忆4GB DDR3-1333套装内存构成,操作系统选用64位Windows7旗舰版。其中对于USB 3.0的存储产品均通过NEC D720200F1芯片转接完成,细节及软件环境设定见下表:



测 试 平 台 介 绍
中央处理器AMD 羿龙 X4 805
(四核 / 2.5GHz主频 / 4MB共享L3缓存)
内存模组记忆 4GB DDR3-1333 紫金城套装
(9-9-9-24 / 1.5v / DDR3-1333)
主板斯巴达克 黑潮 BA-500 PRO+
(890GX Chipset +SB850南桥 / BIOS版本号:0112)
显示卡主板集成 HD4290
(显示核心频率700MHz / 128MB DDR3显存)
硬盘浦科特PX-64M2S 64GB固态硬盘
(64GB / SATA 6Gbps / 128M缓存 )
电源供应器全汉Aurum系列 500W 金牌
(ATX12V 2.0 / 500W)
显示器理想美格 GML2457
(24英寸LED / 1920*1080分辨率)

● 测试系统的软件环境

操 作 系 统 及 驱 动
操作系统Microsoft Windows 7 64位旗舰版
(中文版 / 版本号6.1.7600.16385)
主板芯片组驱动AMD 890GX Chipset for Windows7 64位
(WHQL / 版本号 9.1.1.1004)
显卡驱动AMD-ATI Catalyst for Windows7 64位
(WHQL / 版本号 10.9)

桌面环境

1920*1080_32bit 60Hz

测 试 软 件 相 关 介 绍
应用测试FastCopy
(H.Shirouzu / 版本号1.99)
--
( -- )
底层测试HD Tune
(EFD Software / 版本号3.50专业版)
ATTO Benchmark
( 版本号2.41汉化版 )

由于受测的5款产品接口不统一,所以笔者也是分成两组对比,一方面可以看看同级别产品孰重孰轻,同样也能看到USB3.0相对USB2.0能快多少。下面就是具体测试环节。


第11页:底层测试:HD Tach速度测试

我们将这5款2.5吋移动硬盘分为USB2.0和USB3.0两组进行对比,首先在HD Tach测试软件中进行读取速度和突发速度的测试。

● 底层测试:HD Tach

HD Tach是一款常用的存储器测试工具。其不仅能够测试存储产品的平均传输率,而且可以同时检查出CPU占用率、突发传输速度等其他项目。HD Tach的读速度测试不依赖于文件系统,曲线成绩基本相当于硬盘内部传输速率测试。体现的是很理想化的硬盘速度,其外延部分大约是磁盘性能表中buffer to disk项目的反映,而真实应用中,极少有机会达到这样的高度。

★ 2.5吋1TB/USB3.0移动硬盘



HD Tach平均/突发速度(点击放大)

在HD Tach平均/突发速度测试中,这3款1TB/USB3.0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在70MB/s-80MB/s之间浮动。其中惠普1TB移动硬盘的速度最快,接近80MB/s;西数1TB硬盘硬盘垫底,但是读取速度也有72.6MB/s。而突发速率是指系统直接从硬盘缓冲区读取数据的速率,在这个项目中,所有产品均超过了130MB/s以上。其中惠普1TB移动硬盘表现最好,达到162.4MB/s。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


HD Tach平均/突发速度(点击放大)

接下来我们来看USB2.0的两款产品,这两款产品受限于USB2.0的传输性能,两款移动硬盘在平均读取速度在30-40MB/s,和USB3.0移动硬盘的平均读取速度相比差距并不大,大概落后50%的速度。而突发速度则和USB3.0移动硬盘有比较大的差距。

突发速率是移动硬盘在一种突发状态下产生的数据传输率,不可能从始至终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传输数据,我们仅可作为参考,因此并不能以它的数值来判断这个移动硬盘的实际性能。


第12页:底层测试:HD Tune Pro 4.60

● 底层测试:HD Tune Pro 4.60

HD Tune是一款硬盘性能诊断测试工具。它能检测硬盘的传输率、突发数据传输率、数据存取时间、CPU 使用率、健康状态,温度及扫描磁盘表面等。另外,还可详细检测出硬盘的固件版本、序列号、容量、缓存大小以及当前的传送模式等。

★ 2.5吋1TB/USB3.0移动硬盘



HD Tune平均读取/写入速度(点击放大)

接下来进入HD Tune软件读取写入性能测试。这3款2.5吋1TB/USB3.0产品我们可以看到,希捷移动硬盘的读取速度垫底,其余2款产品的表现较好,但基本和希捷移动硬盘属于同一区间70MB/s的性能参数,读取速度属于齐头并进,彼此之间差距相当接近。而希捷移动硬盘的写入性能最出色,达到了68.5MB/s,表现优秀;其他两款产品写入速度和希捷移动硬盘差距小。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


HD Tune平均读取/写入速度(点击放大)

在2款1TB/USB2.0移动硬盘的测试中,两者的平均读取速度差距并不大,旅之星移动硬盘表现较好,达到32.8MB/s。而在平均写入速度,两者差距更小,旅之星同样领先。总体来看,1TB/USB2.0移动硬盘在写入速度要远远落后于USB3.0移动硬盘。


第13页:底层测试:ATTO Disk Benchmark

● ATTO Disk Benchmark

ATTO Disk Benchmark是一款优秀且免费的磁盘基准测试软件,支持对稳定性/突发性传输速率进行读写测试,适用于常规硬盘、RAID、USB闪存盘、移动存储卡等产品的读写性能测试。 

★ 2.5吋1TB/USB3.0移动硬盘



ATTO Benchmark最快读取/写入速度(点击放大)

之前的测试我们基本取得都是平均数值,这样能很好的反应该产品的真实性能。而通过ATTO Benchmark测试可以得出的最大数值,这也是厂商一贯的标称方式。在ATTO最大读取和写入上,惠普和希捷1TB/USB3.0移动硬盘都超过95MB/s,并且他们的最大读取写入两者几乎相同数值,值得称道。而西数1TB/USB3.0移动硬盘则低于90MB/s。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


ATTO Benchmark最快读取/写入速度(点击放大)

在1TB/USB2.0产品上,旅之星1TB移动硬盘的最大读取写入性能都在40MB/s以上,非常均衡。而纽曼1TB移动硬盘的最大读写速度均跌破40MB/s,写入速度甚至低于30MB/s。

小结:在5款UBS2.0和USB3.0的最大读取写入速率的测试中,1TB/USB3.0移动硬盘产品几乎是USB2.0的1倍以上速度,性能占据优势,但是差距并不大。


第14页:应用性能测试:FastCopy

● 应用性能测试:FastCopy

FastCopy是个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这里使用两个目录来进行测试:第一个是包含2个文件总计容量为3620.9MB的“HDVideos”目录;第二个是包含12645个文件总计容量为4998MB的“Drivers”目录,分别考察移动硬盘应付大容量文件拷贝和大量小文件的能力。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



实际应用文件拷贝时间(点击放大)

我们使用移动硬盘在日常当中应用最多的就是拷贝数据了,如果移动硬盘本身传输速度快,那么在拷贝文件时就会省去很多时间。所以这项测试是考验移动硬盘产品的最关键因素。在大批量零散文件测试中,我们看到西数1TB移动硬盘耗时最长,达123.55秒。而希捷1TB移动硬盘则用时最少,为113.18秒。三款1TB/USB3.0移动硬盘的消耗时间相差较小,可见USB3.0接口可以完全发挥2.5吋机械硬盘的极致性能。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


实际应用文件拷贝时间(点击放大)

USB2.0大容量移动硬盘产品目前扮演的角色大多数是存储备份数据,主要是配合没有USB3.0的电脑使用。USB2.0移动硬盘在面对大容量的高清视频文件,两款1TB/USB2.0移动硬盘表现都不尽如人意。而在零散文件拷贝上,4GB左右容量拷贝时间在10分钟左右,仅比主流USB2.0优盘速度好一些。由此可见,USB2.0移动硬盘并不适合大容量视频以及零散文件拷贝。


第15页:2.5吋1TB移动硬盘总结及推荐
★2.5吋1TB移动硬盘总结及推荐

随着如今用户使用和存储文件数据量的不断增大,主流的USB2.0面对高清视频、3D游戏、海量数据存储已无法应对,也拖慢了工作效率。因此大容量USB3.0高速接口存储产品的上市是对我们来说是迫不及待的。而本次这5款不同规格不同品牌的USB3.0移动硬盘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 2.5吋USB3.0移动硬盘产品组总结

下面来综合一下各规格的移动硬盘的性能表现,客观公正的进行一下点评。



希捷2.5吋1TB/USB3.0移动硬盘特写


3款1TB/USB3.0移动硬盘数据对比图

惠普1TB/USB3.0以略微优势成为性能相对最强产品,但是综合考虑希捷1TB/USB3.0的模块接口优势和性能仅落后2.67%,本次2.5英寸USB3.0移动硬盘横评推荐产品:希捷和惠普的1TB/USB3.0移动硬盘。

☆ 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产品组总结

2.5吋两款USB2.0移动硬盘性能表现发挥到了极致,在性能测试中,USB2.0移动硬盘并没有和USB3.0拉开明显差距。但在实际应用中,却给1TB/USB3.0移动硬盘远远甩在后面。


旅之星2.5吋 1TB/USB2.0移动硬盘


2款1TB/USB2.0移动硬盘数据对比图

纽曼八和移动硬盘采用皮质外壳,合金内胆,优势十分明显,在做工相当优势,让人爱不释手;旅之星做工次之,但是22.4%的性能优势相当明显。本次2.5吋1TB/USB2.0移动硬盘横评推荐产品:旅之星1TB/USB2.0移动硬盘。

纵观目前整个2.5吋移动硬盘产品线,无论是USB2.0英寸规格还是USB3.0接口产品,他们之间的测试性能差距并没有明显差距,由于机械硬盘的速度较慢,无法满足USB3.0的速率要求,USB3.0已经榨干了当前机械式硬盘的全部性能,难以再有提高。

 明眼的用户早已经看出,机械式硬盘早已成为USB3.0性能的瓶颈,只有SSD固态硬盘才是高速USB3.0的最终归宿。目前大容量固态硬盘的高昂价格可见普及仍遥不可及,我们只有通过USB3.0接口技术解燃眉之急。

大家可以根据当前的需求来进行选购,在本文即将结束之时,笔者也希望通过本次2.5吋USB3.0和USB2.0的两大阵营移动硬盘横评,能使用户了解移动硬盘的最新技术,认识到机械硬盘在USB3.0接口下的局限性,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购买适合自己的移动硬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