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北回归线的特殊意义
什么叫做北回归线呢?从春天到夏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从赤道逐渐向北移。到了“夏至”当天(每年6月21或22日),太阳就不再北移了,此后又回头向南移。这个最北的位置在地面上绕了地轴转一圈就叫做北回归线(北纬23°26′)。“夏至”日是太阳直射点移动转向的日期,因此也是季节变换的关键日。
环绕地球的北回归线全长36000公里,其中海洋约23000公里(64%),陆地约13000公里(36%)(见图1)。从太平洋往东看,在北美大陆最先穿过墨西哥一国,但正好绝大多数经过高山峻岭;接着在非洲穿过西撒哈拉、毛里塔尼亚、马里、阿尔及利亚、利比亚、埃及等国,也基本上是撒哈拉大沙漠;在阿拉伯半岛穿过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莤长国、阿曼,又主要是内夫得沙漠和鲁卜哈利沙漠地区;到了南亚,自西向东先后穿过印度、孟加拉国、缅甸、然后进入中国境内,总长约5000公里,其中印度和中国各占2000公里。显然,整条北回归线所经过的,只有南亚这5000公里才是地理条件优越,适合生存而人口稠密和文明发展的地域。
再进一步看看北回归线穿越我国的具体情况。自西向东经过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其中广东所占的长度约1/3(见图2)。从图3显见,在中国境内,西半段穿过了高山峻岭,东半段是丘陵地带。丘陵地带是人类适宜生活的地理环境,而广东全线都在东半段之中,所以说,北回归线对于广东有着特殊的意义。
既然太阳光直射到了北回归线之后就转回向南了,这就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域光照偏少,全年中多数时间温度偏低,对于农业生产有不利影响。广东全省各地都分布在北回归线附近(显见于图2),又全线都是东半段的丘陵地带,这就使广东既有了温暖气候的天时,又有了小山丘和小平原相间的地利,所以非常适合农业发展。往北看,广东发展农业的条件最好;沿着北回归线往西看,先不与印度的地域做比较的话,也是广东发展农业的条件最好。因此可想而之,自从有了人类之后,广东应该是世界上较早发展了农业生产的地区之一,而广东的先祖们也应该是世界上较早对农业生产有研究,有发展的人了。
再看看世上少有的河流分布情况:广东的土地大部分处在珠江流域之中,而珠江既是包括了东、北、西江的多源头的河流,也是网状分布又有多个出海口的河流,这样的河流使水资源的分布更均匀,这不仅对农业生产更有利,也对交通更方便。在古代,陆路交通运输很不方便,肩挑背驮,费时费力。发展水运省时省力,因此珠江又使地利更升高一级,给广东的农业发展多助了一臂之力。再者,广东又面临南海,沿海从东到西很有利于船只的东西来往,这更使广东的农业发展如虎添翼。从闽南(福建南部)到粤西,直至海南的沿海各地都说同一个语系的话,这就足见南海沿海的东西交融从远古就已经开始。
广东水运的便利和发展,反过来又更促进了农业的发展。珠江口等天然优良港口和全年都可通航的温暖气候,加上水运技术的优先发展,都给对外商贸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是海上丝绸之路,在很早就从这里开始,一路往西逐渐延伸出去……。对内河运的发达和对外商贸的发展,终于就给广东创造了一个十分人和的氛围了。
综上所述,广东占有了世界上最优良的一段北回归线之后,既有了天时,又有了地利,更有了人和,这就注定广东有了优先发展的条件,眼前振兴中华的局势是这样,古代文明的发展也应该是这样。

图1:北回归线穿过全球情况

图2:北回归线穿过中国的省区
广州五羊天象馆 李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