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静听去死吧!新版Winamp试用报告

泡泡网
发布日期:2011年02月17日 作者:王旭晗 编辑:王旭晗
第1页:来自朋友的推荐:Winamp 5.6版
泡泡网音频频道2月17日 没有谁可以一直保持青春、保持旺盛的活力,这对人来说是如此,对产品来说也是如此。哪怕是在IT业界享有声誉的苹果,也是经历了许多的坎坷,才创造了今天的辉煌。
而在音乐播放软件中,也有这样的一款软件,经历此起彼伏,从最初的活力,到最终的巅峰,再到后来的衰落,到现在的重新生长,它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Winamp。
Winamp是数字媒体播放的先驱,由Nullsoft公司开发,创始人Justin Frankel,它支持MP3、MP2、MOD、S3M、MTM、ULT、XM、IT、669、CD-Audio、Line-In等多种格式。在那个MP3火爆的年代,Winamp几乎是用户听歌、装机必备的软件。然而,在经历了一些方向上的迷失和错误之后,Winamp从原来的霸主跌落到无人问津。就在我们曾经所做的调查中,Winamp的使用人群只剩3%,而最受欢迎的千千静听的这个比例则是38%。
笔者也是当年也是W粉的,后来也转用了千千和Foobar。而当用习惯之后,也懒得再改回去了。不过,有不少朋友都说,现在的Winamp做的不错,应该去尝试一下。笔者再次爆发了一些兴趣,于是在官网下载了Winamp的最新版本:5.6版。经过初步的试用,感觉还真的不错。具体怎么样呢?笔者下面就为大家一一道来。
PS:先说最终感受,如果你只是为了听个歌,看个歌词,那选择千千静听吧,足够了;但如果想要声音稍微好点儿的,那必须是Winamp,和它相比,千千静听的音质可以去死了。
第2页:下载官方的简体中文版(免费)
首先,登录Winamp官方网站进行下载。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有免费的标准版,同时还有收费的增强版。不过,后者的售价为20美元,笔者还是“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前者。
已经许久不曾使用,对Winamp的印象有些模糊了。而从更新日志上来看,它主要是增强了对于WIN 7的支持,并且加入了对于移动终端的支持。而且,其中还加入了搜索引擎,比对在线音乐服务进行了强化。
● 版本更新日志
通过 Winamp for AndroidTM 提供无线桌面同步功能
导入 iTunes 库
对播客进行了重要调整,包括由 Mediafly 提供支持的新的目录
新增对 Windows7 的支持,包括任务栏播放器控件
有 16 种语言可供选择,包括土耳其语、罗马尼亚语和巴西葡萄牙语
改进了播放列表生成器
新增了 Winamp 工具栏,并可从浏览器控制播放(可选)
第3页:Winamp安装界面,可省去在线功能
安装初始界面,本版Winamp的特点
全新安装,仅占用48MB空间
附加的一些功能,主要是针对在线服务方面,包括Winamp工具栏、搜索引擎等。不过,这些功能对于国外用户来说可能有用,但对于国内用户来说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至少,笔者在试用之后是这么个感觉。
笔者安装时忘了取消一些组件,所以,“敏感”的360有所提示。没事儿,甭搭理就行了。
这个就比较杯具了,不知道怎么地,提示笔者电脑中的DirectX不对劲儿,需要重新下载。而这个东西,是和后面的“可视化效果”有关联的,最好还是更新一把。
提示选择面板,新版的不错,值得推荐
文件关联,这个也不用管,“下一步”就OK了
而这个就是在线服务的内容了,可以不要
还有个反馈,这个也不需要
第4页:新版界面很漂亮,支持移动设备
打开Winamp,真的相当漂亮,非常时尚的感觉,和几年前的完全不一样。不过,这种类似的布局已经在Winamp其它的版本上有了,只能说笔者太久不关注了。而且,从上不难发现,它集成了更多的功能。而不少朋友也许看着有些眼熟,没错,很有些Windows Media Player的感觉。
新版的Winamp很给力
跟Windows Media Player的布局风格有些相似
另外,有点儿意思的是切换曲目时,播放器右下角会有提示。虽然很简单,但是感觉还挺好,比以前的漂亮。
另外,本版对于便携设备有很好的支持。当PC与相应设备链接时,播放器会提示是否由Winamp来进行相应的音乐管理。
第5页:播放界面上半部分:老播放界面
播放器界面主要分为上下两半部分,其中,上半部分就是我们熟悉的、“老”的播放器部分。虽然说看上去给予的地方小了,但看着还是蛮亲切的。
文件信息显示以及波形显示窗口
歌曲、专辑显示窗口
与此同时,在该区域点击“右键”,可以切换为其它控制界面,例如均衡器
播放列表面板
同样的,在这里点击“右键”,还有更多的调节,例如对歌曲的等级进行评价
第6页:播放界面下半部分:很像是WMP
而播放器的下半部分,则是另外一些信息的承载区域。其中,包括四个大类:媒体库、视频、可视化效果、浏览器。其中,媒体库部分与Windows Media Player很相近。
播放器的下半部分
左下角可以打开媒体库的操控面板
视频播放窗口,支持的格式并不太多,一般也不用它
刚才提到过,“可视化效果”需要得到DirectX的支持,但笔者的有问题
最后,就是浏览器了,打开是Winamp的搜索引擎
第7页:五大控制界面,功能相当的丰富
下面,为大家简单介绍下四个最重要的控制界面主控界面、文件界面、播放界面、选项界面、视图界面。
主控界面主调节播放器的整个属性,例如面板、媒体库等等。并且,可以更改窗口和皮肤等设置。其中,有一“选项”属性,可以设置插件、播放文件等基础属性的调节。其中,最重要的是“首选项”的配置,后面会着重提及。
文件控制界面主要控制音源文件的来源以及播放列表
播放界面则是控制播放的形式以及快进、快退和音量控制
选项控制主要以面板、可视化效果和均衡器为主,并且可以调整歌曲信息
视图则是调整功能区块
第8页:复杂:播放器基础调节(插件)
这就是“首选项”的控制界面了,这里的都是Winamp的基础属性调节部分。很丰富,很全面,包括我们熟悉的插件也在这里。而玩起来最后意思的地方,也在这里。
对收费念念不忘,但恐怕国内用户都会选择免费版
常规首选项,控制互联网链接以及软件启动等
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列表,原版不支持APE的播放,但支持FLAC
在线服务控制,这是本版的一个重要部分。还是那句话,用到的时候很少
博客也是本版的一个重点,笔者没试,但如果需要下载注意更改存储目录
CD翻录功能,默认为:MP4/LC-AAC编码器
经典面板控制
现代面板控制
插件主控制界面,有相应的存储位置和一些初步设置
随机附带的输入插件
随机附带的输出插件
此外,其还对便携设备有支持,相应插件也放在了这里
第9页:插件功能很强大,提供相应下载
由于时间关系,笔者并没有做太深入的试用,主要就是体验了两个地方:1、插件;2、音频的播放能力。其中,插件也没有使用太多其它的,而只是安装了一个歌词插件。
其实,在Winamp的在线服务中已经有歌词服务,但估计是针对国外用户的吧,笔者在听莫文蔚的《回蔚》的时候,该服务并没有搜索到相应的歌词。
于是乎,老调重弹,咱自己装个插件吧。笔者选择的是“乐辞”,网上有下载,很方便。
安装也很简单,直接装就行了,其会自动检测Winamp,自动安装Winamp的相应目录之下。而在“首选项”的列表中,我们会看到这个插件的相关信息。而没有这样的安装功能的话,纯插件的可以直接放在相应的Winamp目录之中。
另外,插件的获得也很方便。在播放器界面中就有相关的下载,只需点击媒体库中左侧的“Winamp Add-ons”选项即可。此外,这里还有各种皮肤等提供。
第10页:音质超赞!比千千静听强太多了
在经过了简单的使用之后,笔者觉得新版的Winamp还真是不错,速度也很快,各种调节也很丰富。只不过,不少功能平实都不用到,可以尽量的省去。估计,国内会有人制作相应的版本吧。另外,虽然是从官方网站下载的简体中文版,但其中还是有很多没汉化的地方的,还需要国内的汉化组来折腾折腾。
可以说,在本地化方面这个官方版本的Winamp和我们现在常用的千千静听还是有毕竟大的差距的。但在功能方面,Winamp确实要比千千来的更多,但这也意味着操作上,Winamp要比千千静听复杂许多。
此外,必须要着重提及的是音质。是的,不对比不知道,一对比真的吓一跳——和Winamp相比,千千静听差太远了,可以直接洗洗睡了。两者简直没法比,笔者在试用时就是使用的这张莫文蔚的《回蔚》。将音量都调至相等,均衡器为默认的不调节,器材使用的是普通的耳机。
这时,你用千千静听去听,感觉声音非常的淡,没有味道,平平的,一点感情色彩都没有。但是,换用Winamp,你会感觉到非常强烈的低频,这种低频质量和量感都不错,很舒服的。而且,声音极具那种包围和空间感。与此同时,声音的厚度也增强了,细节也是如此,感觉很好。
● 试用总结
Winamp确实表现出色,无论是界面还是音质表现都非常棒。在这么多年没有使用之后,它的确带给笔者相当大的冲击。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音质表现,笔者没先到会有那么大的差别。
不过,Winamp的本地化还不够好,操控也比较复杂。就像开篇所说,如果你仅仅是为了听个歌,看个词儿那就还是千千静听吧。但如果不是,那还是推荐下载Winamp用用吧,绝对会给你震撼的感觉。而千千静听,那只是浮云,可以洗洗睡了的。
PS:在线功能遗憾了,虽然是更新的重点之一,但国内用户估计极少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