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挑战暗光线 佳能60D首都博物馆随拍记

泡泡网

关注

发布日期:2010年11月28日 作者:赵雷 编辑:赵雷


第1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1)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11月28日 这些天北京的能见度并不好,天空总有一层霾漂浮着,并不适合拍照,通透度很差。于是便想着寻找一些室内比较适合拍照的地方,而首都博物馆是一个好地方。首都博物馆原本在北京国子监的孔庙内,06年迁址到现在长安街白云路口。新馆设施很先进,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且设有北京风俗展览,这里可以说是了解北京历史的最好地方。

    这天去首博随身携带的是佳能的新单反EOS 60D,以及18-200 IS和50/1.8 II两支镜头。博物馆内拍照严禁使用闪光灯,因为闪灯中的紫外线和红外线会对展品造成很严重的损坏,有其是有机质文物,诸如丝绸、字画等,照度越高影响越大,这也是为什么博物馆中的灯光都比较昏暗的主要原因。并且为了避免磕碰,博物馆内一般也禁止使用三脚架拍摄,各位在参观时如果想拍照,一定要注意这两点。

首都博物馆,使用60D内置玩具相机滤镜处理

    好在手头有一支50/1.8 II的大光圈镜头,不过即便如此,依然需要较高的感光度支持才能保证快门速度。50/1.8 II只算得上一支定焦狗头,最大光圈画质比较肉,因此我有意将光圈缩小了一些,一般是在f2.2-4之间拍摄。因为没有光学防抖,所以将相机调整到M档全手动模式,快门设定为1/100s,其他参数均设定为自动,看看佳能的新款中端单反60D在暗光线下的水准能否令人满意。

第2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2)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刚开始拍了几张觉得很不对,明显欠曝,仔细一看设定才知道60D新增的ISO上限设定功能,将自动感光度的最大值固定在了ISO 800。因为这次就是要考验60D的高感成像,因此毫不犹豫的将感光度上限重新设定为最高的ISO 6400。在首博的拍摄环境下,一般都保持在ISO 800-1600的范围,少数会上到ISO 3200或以上。

    60D的屏幕值得说一说,首先它带有翻转功能,在拍摄时我会尽量借助身边可以倚靠的固定物,比如栏杆或者扶手来稳定相机,这时相机并不会移动,因此借助翻转屏使用Live View取景十分方便。另外在拍摄一些低角度的照片时,也可以蹲下将60D放在膝盖上使用Live View取景。

使用了60D的1:1画面比例拍摄

    60D的屏幕分辨率很高,且色彩还原真实,因此回放照片可以给我相当的信心。放大检视可以清楚的看到对焦是否准确,噪点是否严重等信息,实用性很高。

第3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3)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在目前APS-C幅面的感光元件中,60D的1800万像素规格是最高的,但搭配DIGIC 4图像处理引擎,其高感成像水准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便是在ISO 3200以上时,也能保证相对完整的细节还原,噪点的增加基本只集中在暗部,并且完全没有杂色,只是颗粒感的增加而已。

    在一些极端昏暗的环境下,我甚至用到了最高的ISO 6400,这时的颗粒感虽然比较重,但也很好的增加了画面的历史感,算是对拍摄对象的一种烘托吧。当然从成像水准的角度来说,我认为60D可用的感光度在ISO 1600及以下,再往上的ISO 3200经过一些简单的后期降噪处理之后也是很不错的。

第4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4)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60D在机内图像处理方面,新增了“创意滤镜”功能,可以进行柔焦、玩具相机、微缩景观及黑白颗粒这四种效果的特效处理。在博物馆中拍摄,自然是黑白颗粒最为有用,可以很好的增加展品沧桑的时代感,并且还有三档强度可调。对于不太喜欢花时间做后期处理的朋友们来说,还是很有用的。

黑白颗粒滤镜,最强档

微缩景观效果滤镜

微缩景观效果滤镜

微缩景观效果滤镜

玩具相机效果滤镜,冷色调模式

柔焦效果滤镜

玩具相机效果滤镜

第5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5)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第6页:60D首都博物馆随拍(6)

所有样片点击查看原图

    60D在首都博物馆中的拍摄表现令人满意,作为一款6000元级别的中端单反,其高像素优势在非全幅DSLR中依然处于领先地位。虽然感光度并非特别高,但在ISO 1600-3200这样的档位,都保持了相当不错的可用性,值得表扬。一些特殊位置的取景,也可以通过翻转屏来轻松实现。总的来说,这是一台物有所值的单反相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