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巨头争锋 三款24口智能交换机横向评测

中关村在线

关注

作者:中关村在线
第1页:评测背景与评测方法

在IT市场高速发展的今天,厂商间的竞争也在加剧,在红海市场中厮杀势必让各家厂商都使出浑身解数,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彰显竞争优势。如今,云计算、虚拟化等概念汹涌而至,大有改写网络市场格局的趋势,而对于接入型网络交换设备呈现的老态让许多人已经不太重视。

事实上,中国庞大的SMB市场已经清晰地表明:中小企业传统网络接入与交换市场还大有作为,一款合适、好用、高效的交换机产品在其中则扮演者重要的角色,各大巨头在这一生态层面当然都有自己的拳头产品,今天我们就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款24口智能接入型交换机进行横向评测,看谁才是王中之王。


本次参评三款产品:H3C S1626、华为S2326TP-EI、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评测中心

评测方法:本次评测考核五大部分,分别是外观参数、吞吐量、延迟、温度、ARP安全,占总体分数比重为:10%、30%、30%、20%、10%。每个单项测试满分为10分,总分为各单项测试成绩乘以分数比重之和。

测试目的:通过测试,为用户客观展现产品性能以及功能表现,旨在帮助用户选购适合自己企业的网络交换机。

                                 注:本次测试基于RFC2544标准,测试结果仅供参考。


第2页:产品外观参数测试

一、产品外观参数测试

这不是消费级产品,所以你无需要求它那么漂亮,这不是每天只用几分钟的设备,所以你一定要让它看起来可靠……

对于企业级设备来说,一个个方方正正的盒子本身没有太多区别,希望通过下文对三款产品的参数和做工介绍,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在产品选购时的思路。

H3C S1626

H3C S1626以太网安全交换机是一款二层以太网设备,提供了24个百兆以太网端口、2个千兆SFP端口(与后2个千兆以太网端口复用)以及一个Console端口,支持Vlan划分、端口镜像、端口限速、DHCP-Snooping、IP+MAC+端口+VLAN四元素绑定、防ARP欺骗、ACL、VLAN-ACL、STP/RSTP、Voice VLAN、静态LACP等功能,可以通过Telnet、命令行、Web界面、SNMP等多种方式进行管理。



H3C S1626

在安全性上,H3C S1626同样不同凡响。提供了防ARP欺骗、防蠕虫病毒、防MAC地址攻击、四元绑定、智能绑定(一键绑定)、DHCP Snooping、ACL等一系列安全特性,并且提供了可视化的WEB操作界面,其外观典雅精细的做工值得推崇。作为一款接入型智能交换机,H3C S1600广泛应用于企业、酒店、智能楼宇等细分行业,可为用户提供高性能、低成本、可网管的安全解决方案。


配置端口与状态指示灯

    华为S2326TP-EI

同样作为国内知名品牌,华为S2326TP-EI交换机面向IP城域网和企业网,满足以太网多业务承载以及各种以太接入场景。其基于新一代高性能硬件和华为VRP(Versatile Routing Platform)软件平台,可为用户提供丰富灵活的业务特性,有效地提高产品可运营、可管理和业务扩展能力,具备优异的防雷能力和安全特性,支持强大的ACL功能,支持QINQ,支持1:1和N:1 VLAN交换功能,满足VLAN灵活部署的需求。


华为S2326TP-EI

该款产品的端口布局比较紧凑,电源接入等功能全部集成在前面板,设计上显得中规中矩,提供了24个百兆以太网端口、2个千兆Combo端口,支持DHCP Snooping绑定表、侦听用户MAC/IP地址信息等功能。


端口与电源布局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交换机是面向中小规模网络部署的入门级固定配置交换机。其采用简体中文的设备面板和图形化界面,为入门级配线间和小型分支机构提供桌面快速以太网和千兆上行网络连接。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该款设备通过提供完备的入门级安全策略、服务质量(QoS)和可用性功能,降低了企业网络总体拥有成本,还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从非智能集线器和不可管理的交换机向便于扩展的可管理网络迁移的简便的途径。


端口部分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配以24个10/100以太网端口和2个10/100/1000BAST-T上行端口,在端口数量和理论吞吐指标上与前两者相同,外观黄色醒目标志成为机身一大亮点。通过组播过滤和加强的全套生成树协议(Spanning Tree Protocol,STP),实现了网络可扩展性及更高可用性。

综上所述,从外观和功能配置介绍上,H3C S1626以其典雅的机身设计和强大的安全功能、Cisco Catalyst 2918-24TT-C以其特色的外观和更为扎实的做工占得先机,而华为S2326TP-EI各方面则表现一般。


外观参数评分结果


第3页:吞吐量测试

    二、测试前期配置方法

为了便于测试实行,我们采取创建Vlan的方式进行采样对比,Vlan针对1-12端口,主要应用于吞吐量与延迟测试,由于只有2个千兆口,所以测试时采用符合RFC2544标准的异步吞吐量测试方案,端口以子集形式出现来考察整机在数据处理方面的性能。

以下是三款机型的配置方案:

H3C S1626



1-12、26端口的Vlan100


配置界面中的端口开启状态(1-12)

华为S2326TP-EI


Vlan2(1-12端口)


Vlan2端口状态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Vlan2配置状态

连接方式以H3C S1626为例,26口接千兆,1-12口接百兆,对打流量进行吞吐量及延迟测试,其他两款机型类似(端口号随Vlan配置更改)。


连接方法


第4页:吞吐量测试

三、吞吐量测试

吞吐量的表现体现出一款接入型交换机最基本的性能,由于采用了非对称测试,所以结果并非理论限速,详细结果和报告分析见下文。

H3C S1626



H3C S1626测试中


吞吐量测试柱状图


吞吐量测试结果

    华为S2326TP-EI


华为S2326TP-EI测试中


吞吐量测试柱状图


吞吐量测试结果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测试中


吞吐量测试柱状图


吞吐量测试结果

在理想状态下,2个千兆口带24个百兆口在满负荷状态下是非对称的,但事实上,在网络实际应用中,所有百兆口同时满负荷工作的概率极低,即便是同时工作,瞬间峰值也很等同于入口流量,而网络内部的数据传输是影响不到千兆口的。

以本次测试为例,假设12口同时需要数据传输请求,则对应一个千兆端口分配的带宽应为83MB左右,通过上面的测试结果表明,H3C S1626交换机的UpStream刚好达到这个水平,这说明该设备完全能够达到理想中的满负载,并且协同作业能力也可顺畅完成,在不对称带宽情况下,让上行端口利用率最高,在剩余端口未使用时,12口仍可最大限度满负荷工作。

华为S2326TP-EI的表现有点出乎意料,在最为严格的64字节小包测试可以达到峰值,可是其它包长测试均没有达到理论最高,竟然在1518字节最大包长却吞吐效率最低,只有45MB,在设备的稳定性上有待商榷。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的表现也算不错,只有最小包长64字节的通过率较低,只有9.4MB,其它包长则达到理论值。一般来说,网络交换中的平均包长在256-512字节之间,所以如若并非在极限压力下,其性能也值得称道。


吞吐量评分结果


第5页:延迟测试

    四、延迟测试

如果说吞吐量表现出了产品的“量”,那延迟指标则表现出产品的“质”。数据交换在保证规模的同时还要保证效率。下面是三款设备的延迟测试结果:

H3C S1626



延迟测试柱状图


延迟测试结果

华为S2326TP-EI


延迟测试柱状图


延迟测试结果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


延迟测试柱状图


延迟测试结果

测试结果中,H3C S1626和华为S2326TP-EI两款设备表现出了大数据包的延迟更长的特点,但H3C S1626的整体延迟数据稍稍优于华为S2326TP-EI(数值越小越好),Cisco Catalyst 2918-24TT-C再次“栽”到了64字节上,延迟过高可能也是其吞吐量表现异常的一种体现。


延迟评分结果


第6页:温度测试

五、温度测试

对于长期运行的网络设备而言,发热量多少会对设备的稳定性造成影响,而在大力提倡绿色低碳的今天,产品能否做到低发热也成为很多用户选购产品关注的一项指标,下面就是针对三款产品的温度测试。

测试方法为测量空载温度结果以及自环满流量温度结果,以此模拟产品在工作状态下的温度实况,测试环境温度在23摄氏度。

空载温度实测结果



H3C S1626(48.8摄氏度)


华为S2326TP-EI(45摄氏度)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32.2摄氏度)

自环满流量温度测试


H3C S1626(59.8摄氏度)


华为S2326TP-EI(55.5摄氏度)

Cisco Catalyst 2918-24TT-C设备不能自环,未进行自环测试。该产品具有静音风扇,预计温度会低很多。


温度测试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Cisco Catalyst 2918-24TT-C的表现更好,这也得益于其自带的静音风扇,华为S2326TP-EI表现中档,而H3C S1626的测试温度在三款产品中最高。


温度评分结果


第7页:防ARP攻击测试

六、防ARP攻击测试

ARP攻击针对局域网内影响非常大,如果不能有效拦截此类攻击,将使得整个局域网无法正常运行。



ARP功能

由于只有H3C S1626支持ARP防攻击,由于其采用了IP/MAC/Port/VLAN四元绑定,所以再创建一个Vlan进行测试。


Vlan界面

建立一个ARP Reply攻击流,构造虚假MAC地址为01-01-01-01-01-01,准备进行ARP网关欺骗攻击。


攻击成功

通过四元绑定将IP、MAC和端口和Vlan绑定,接下来再次进行ARP攻击,我们发现交换机已经完全能够防护住攻击。


拦截成功

由于H3C S1626具备了防止ARP攻击功能,并效果良好,所以此项测试表现突出,虽然华为S2326TP-EI不具备防攻击功能,但其具有ARP防欺骗,所以在ARP安全上也有些许表现,至于Cisco Catalyst 2918-24TT-C由于两类功能均不具备,进而不能给分。


防ARP攻击评分结果


第8页:评测总结

    七、横向评测总结

至此,三款产品的评测工作已经完成,接下来按照开篇方式,计算各产品最终得分。



横向评测结果

虽然从综合得分上H3C S1626遥遥领先其余两款产品,但我们仍然不能片面的认为该款产品的领先优势在实际使用中会如此明显,因为每位用户在选购时都会有侧重点,比如温度上就不是H3C S1626的一项优势,如果说剩下两款产品有比较明显的不足,应该就算ARP安全上没有抢眼的表现,而对于网络安全以及应用层的关注增多,采购者势必会更重视这部分内容。

在网络快速发展的今天,如何选择一款适合自己企业的接入型交换机并不容易,面对市场上五花八门的产品,首先建议用户选择诸如H3C、华为、思科这样的国际品牌,质量上有所保证,而具体的功能以及对性能的要求,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