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核心PK八线程!多核CPU专业应用测试

泡泡网
发布日期:2010年07月21日 作者:陈骋 编辑:陈骋
第1页
泡泡网CPU频道7月21日 随着CPU向多核化发展,单核心产品已经几乎消失,双核CPU也基本只存在于中低端产品。高端CPU已经被四核心甚至六核心产品全面占据。
此时,CPU性能过剩论产生了,有一种说法认为,目前四核心CPU的性能已经足够了,甚至在未来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都如此。确实,在日常应用中,浏览网页、聊天、软解高清视频,一些常见应用的CPU占用率对高端四核来说十分低,多任务的瓶颈也都在硬盘或内存上。在不少游戏中,除了显卡,游戏效能表现往往对CPU主频更加敏感,在运行时往往只有两颗核心占用率较高。
一些日常应用和娱乐只能用到两颗核心
但是,并非所有的用户买高端CPU仅仅是为了满足日常应用和简单的游戏娱乐。像传统的图形/图像制作处理,视频转码、3D动画渲染等应用中,程序不但可以用到CPU的全部核心,每颗核心的占用率都在90%以上,接近100%,可以说是榨干了CPU的全部性能,这时候,一颗高性能的多核CPU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专业应用可以令多核CPU发挥出全部实力
本次测试,就市面上热门的多核CPU进行了对比测试,看看他们在专业应用中的效能到底如何。
第2页
在专业应用中,计算量和复杂程度是非常高的,CPU的每一颗核心都发挥淋漓尽致。甚至四核心都不能完全满足性能需求,于是,AMD和Intel都推出了更六核心的CPU,在未来还将会有八核心的产品。不过,目前Intel唯一六核旗舰CPU Core i7 980X价格高达7000多元,远非一般用户可以接受。
相比之下,AMD的羿龙II X6产品则最低只有1000出头,顶级型号也只有2000多元。而Intel在2000元价位上的Core i7系列四核CPU拥有超线程技术,可以将每颗物理核心当做两颗逻辑核心使用,这样其四核CPU就拥有8个逻辑线程。
那么,Core i7和Phenom II X6到底是4 vs 6?还是8对4?他们在专业应用中的表现如何呢?他们的市场价格也比价接近,都在2000元出头,消费者在选择的时候也会犹豫:究竟是超线程威力更强,还是多两个物理核心更是在?
这次测试选用了4核8线程的Intel Core i7 875K和AMD的六核旗舰Phenom II X6 1090T,以及Core i5 750和Phenom II X4 955两款纯四核CPU做对比。
我们先看看这次参与测试的几款CPU规格:
i7 875K 2.93GHz 4C/8T
i5 750 2.66GHz 4C/4T
Phenom II X6 1090T 6C
Phenom II X4 955 4C
第3页
又是一次Intel vs AMD的大战,平台选用如下:
测试平台分别使用P55和890G芯片组的主板,内存为2Gx2双通道,使用了FirePro专业显卡。操作系统为64位Win 7。
软件方面,使用Sisoftware Sandra进行了CPU和内存的基本性能测试,应用项目包括Media Coder视频转码、CineBench图片渲染、Photo Shop图片渲染以及Maya、3DS MAX、LightWave三款专业3D动画设计制作软件的测试。
测试中关闭了Intel的睿频和AMD的Turbo Core,以及节能技术。让CPU只在默认主频运行。
第4页
SiSoftware Sandra是一套功能强大的系统分析评比工具,拥有超过30种以上的分析与测试模组,还有CPU、Drives、CD-ROM/DVD、Memory 的Benchmark工具,它还可将分析结果报告列表存盘。SiSoft Sandra除了可以提供详细的硬件信息外,还可以做产品的性能对比,提供性能改进建议。
通过这项测试,我们首先对四款CPU的基本理论性能有一个清楚的概念。测试项目包括:CPU算术性能、多媒体性能和内存带宽三项。
Intel的CPU算术性能还是十分强劲的,尽管主频不如对手,但是成绩却更好,i7更是利用超线程的优势,硬生生的战胜了比自己多两个物理核心的X6。
Phenom II X4 955和X6 1090T的默认主频都很高,所以分别战胜了同核心数量的i5 750和多两个线程的i7 875K。
P55平台的Core i5/i7内存性能十分优秀,而AMD的Phenom II相比之下就显得弱不少,这在对内存带宽要求很高的应用中十分不利,会限制CPU的发挥。
第5页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最新的R11.5版改进了多线程渲染的方式,渲染效率大大提高。可以更好的检测多核心CPU的性能。
性能结果直接以分数表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经过多次测试,发现次软件测出的数值十分稳定,几乎没有波动,可以认为其对CPU性能的反映也是稳定、客观的。
借助于6个核心的优势,X6 1090T的分数最高。八线程的i7 875K稍弱。四核心的成绩稍弱,其中X4 955的性能要比i5 750强10%左右。
第6页
MediaCoder是一个免费的通用音频/视频批量转码工具,它将众多来自开源社区的优秀音频视频编解码器和工具整合为一个通用的解决方案,可以将音频、视频文件在各种格式之间进行转换。MediaCoder具备一个可扩展的架构和丰富的功能,可满足各种场合下的转码需求。目前,MediaCoder的用户已经遍布全世界170多个国家。在解码/编码过程中对同样考验CPU的以及内存效能。
测试内容为将一段1080P高清视频片段进行转码,软件转换完毕后产生的输出报告中包含转码时间。
在视频转码测试中,i7和X6的差距很小,不过同为四核四线程的i5和X4差距就比较大了。
第7页
Photoshop是Adobe公司旗下最为出名的图像处理软件之一,集图像扫描、编辑修改、图像制作、广告创意,图像输入与输出于一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深受广大平面设计人员和电脑美术爱好者的喜爱。在对大尺寸图片进行处理的时候,对内存容量十分敏感,读取操作和处理表现差异明显。这款软件同样支持64bit,测试中选用了对一张14000x10886大小为50M的JPEG图片进行染色玻璃效果渲染。
测试结果如下:
在PS的测试中,Intel的性能比AMD要好很多,这主要是由于内存带宽的差距造成的。受此瓶颈的限制,X6的CPU性能完全发挥不出来,和X4 955处于一个水平上。
第8页
屡获殊荣的 Autodesk Maya 软件是一个强大、集成的三维建模、动画、视觉特效和渲染解决方案。由于 Maya基于开放结构,因此您的所有工作都可以利用文档齐全的综合 API(应用程序编程接口)或两种嵌入式脚本语言之一(Maya 嵌入式语言 (MEL) 或 Python®)进行脚本处理或编程。这种开放程度与业界领先的三维工具套件相结合,使你能够在电影、电视、游戏开发和设计项目中实现自己的创想。
测试结果如下:
Maya 2009中,Intel的CPU打败了对手,不过优势并不大,四核i5 750和X4955效能基本相当,八线程的i7和X6成绩也比较接近。
第9页
3D Studio Max,常简称为3ds Max或MAX,是Autodesk公司开发的基于PC系统的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软件。其前身是基于DOS操作系统的3D Studio系列软件,最新版本是2011。在Windows NT出现以前,工业级的CG制作被SGI图形工作站所垄断。3D Studio Max + Windows NT组合的出现一下子降低了CG制作的门槛,首选开始运用在电脑游戏中的动画制作,后更进一步开始参与影视片的特效制作,例如X战警II,最后的武士等。
测试结果如下:
这款软件中AMD CPU的表现更好,不管是六核还是四核,都超过了对手。其中高主频的优势发挥了作用。而在如此长时间的工作中,更多的核心/线程可以令处理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效率。
第10页
LightWave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众多成功案例的为数不多的重量级3D软件之一。由美国NewTek公司开发的LightWave3D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三维动画制作软件,它的功能非常强大,是业界为数不多的几款重量级三维动画软件之一。
LightWave 9.6的新功能包括对动画、渲染和工作流程的改进和毛发系统、布局吸附以及文件通过拖拽自动加载等功能。同时在9.5和9.6之间的625个新特性和曾出现过的问题都已实现和得到了解决,且此版本更为稳定。LightWave 9.6版本是LightWave v9系列中的第五个免费升级版本。
测试结果如下:
8线程的i7与6核1090T不分上下,四核i 750与X4 955成绩也相当。不过多两个核心/四个线程的处理速度要快了将近30%。
第11页
这次的测试项目不多,主要目的是看看i7与X6在专业应用软件中的性能对比。总体来看,他们的性能是相当的,各有胜负,主要看软件的特点了。不过,AMD的内存性能有点糟糕,使得其在Photo Shop处理的项目中大幅落后,这样的情况在内存吞吐量很大的情况下也会产生类似结果,比如大容量的文件压缩/加密等等。
Core i7 875K Phenom II X6 1090T
除此之外,价格相近的i7 875K与X6 1090T在多数专业应用上差距不大,各有胜负。一个具备更好的单核心能力和多线程技术,一个则拥有6个物理核心来弥补架构上的劣势。你会如何选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