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活不过一年 戏说历代Intel短命芯片组

中关村在线

关注

作者:中关村在线 李阳


第1页:1999年——磕磕绊绊的820
    前言:相信凡是铁杆球迷都会对今年的世界杯感慨颇多。在缺少齐达内后,法国队满地鸡毛,辱骂教练、集体罢训,三场小组赛一平两负的战绩让这位昔日的世界杯冠军黯然失色,未进16强便结束了比赛行程,提前回家。同样让人伤感的还有意大利,这位卫冕冠军三战两平一负,小组倒数第一的成绩离开了赛场。06年的世界杯的第一第二,今年世界杯却没有进军16强,让我这个伪球迷都大跌眼镜。

做为摩尔定律的创立者和严格执行者,Intel(英特尔)一直追求快速的发展的策略,成为当之无愧的PC业品牌,各项技术远超于同类品牌。然而,高效的产出在获得业内的领先的同时,必定会推出一些存在缺陷的产品。今天,笔者就带大家简单回顾一下Intel五大短命的主板芯片组。


    1999年Intel 820芯片组正式诞生,作为440BX芯片组的法定接班人,Intel的820芯片组自从去年年底发布之日算起,就没有过过一天舒心的日子:先是对主板上的第三根RIMM的支持存在问题,而后又发现采用普通SDRAM的820主板在使用带ECC奇偶校验内存时出现严重的读写错误;一波还未平息,一波又来侵袭,使用支持普通SDRAM内存的820主板再爆严重BUG。



英特尔820芯片组(图片来自互联网)

Intel 820芯片组支持PentiumII PentiumIII处理器,系统总线最高可达133MHz,支持AGP 4X独立显卡,并采用了UDMA/66磁盘接口,兼容当时性能更高的RAMBUS内存,拥有如此多豪华配置的820芯片组本应在当时称霸主板市场。

祸起MTH(Memory Translator Hub,内存转换中心)芯片。最初Intel推出820芯片组时,原本不支持PC-100 SDRAM,而是支持性能更高的RDRAM(Rambus DRAM)。但由于RDRAM的产能有限,又不像SDRAM那样是一种开放的技术,生产RDRAM内存的厂商必须支付一笔技术使用许可费,所以造成RDRAM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价钱自然高得惊人,这些不利因素严重阻碍了820芯片组的普及,给了威盛等兼容芯片组生产厂商一个抢占市场份额的绝好机会。

为了摆脱这种不利局面,Intel公司为820芯片组设计了支持PC-100 SDRAM规范的MTH芯片,使得820芯片组也可以支持普通的PC-100内存。可是由于设计MTH芯片的时间太过仓促,为支持SDRAM的820芯片组留下了严重的隐患:MTH芯片对于计算机内杂讯的灵敏度非常高,使得相当一部分采用MTH芯片的820主板在系统杂讯过高时,因MTH芯片对数据传输内容产生误判而造成死机、重启动,甚至会导致硬盘内数据的损毁。(PS:比希捷固件门要恐怖的多。)

    多重打压之下,820系列主板不得不被迫召回,就此夭折。820芯片组不是Intel第一款失败的产品,但雷声大,雨点小的命运使其名列硬件市场寿命最短产品之一。


第2页:Rambus闹鬼——短命的850

显然,英特尔没有好好吸取Rambus内存带来的教训,2000年悲剧就在此上演。2000年11月21日,Intel发布了新一代的奔腾处理器—奔腾四,采用Willamette核心,Sock423接口,配套的芯片组产品是I845和I850,I845支持PC-133 SD内存,而I850则使用Rambus内存,这是820芯片组回收时间后,Intel再次推出支持Rambus内存的芯片组。这个失败产物就是I850芯片组。



采用850芯片设计的Socket 423主板

事实上,850的失败除了采用价格异常昂贵的Rambus内存外,最重要的原因是支持Socket 423的奔腾4处理器。


Socket 423(图片来自互联网)

Pentium4处理器的问世无疑是Intel又一次辉煌的开始,其使用了全新的NetBurst架构,最低频率为1.3GHz。早期的Pentium4使用Socket 423接口,但在后期Intel发现Socket 423接口的处理器频率最高仅能达到2GHz,在那个以主频衡量处理器性能的年代,显然这是远远不够的。

    2001年Intel发布了全新的Socket 478接口,并逐步将Pentium4转移到该平台上,由于两种接口互不兼容。Intel 850芯片组迅速被人们忘记,成为了又一款短命的芯片组。


第3页:奠定775基础——过渡的915

事实证明采用Socket 478接口的Intel Pentium 4和Netburst架构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甚至3.8GHz的Pentium 4 570处理器仍然沿用着这一架构,其对于主频的包容能力令人印象深刻。

    成熟的Socket 478没有让Intel停止创新的脚步,在推出系列经典主板之后,英特尔大刀阔斧的推出了LGA775接口的915芯片组,成就了新一代短命主板。



915G芯片组架构

如果说820、850芯片组的短命是个意外,那么915系列芯片组的短命绝对在Intel的意料之内。915系列芯片组之处就被定为一款过渡产品,这一点从其规格上就可以得到认证。915系列芯片组支持前端总线 FSB 800MHz的处理器(与865相比没有升级),支持DDR/DDR2内存(向下兼容DDR内存),第一次使用了PCI-E x16总线(依然提供了对AGP 8X的支持)。


LGA775接口系列仍是时下最热销产品(图片来自互联网)

正是由于915系列产品规格与865系列产品规格相近,装机成本却远高于865产品,因此915系列主板并未受到市场的认可,在黯淡中度过了一生。


第4页:悲惨的旗舰——X38的短命王朝

    915芯片组虽然短命,但其却给“后世”留下了两笔巨大的“遗产”。第一笔遗产是LGA775接口,这种接口的产品仍是目前市场上销量最大的产品。第二笔遗产是PCI-E x16插槽,这种插槽仍是目前唯一的显卡插槽(包含PCI-E x1\x4\x8)。

如果说915凭借着作为首款LGA775\PCI-E的芯片组的优势还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话,那么下面这位短命的兄弟,命运可要悲惨的多,这就是X38芯片组。



X38规格十分强大却难逃短命的命运

研发代号为Bearlake-X的Intel X38 Express Chipset也许是最为“短命”的桌面级旗舰芯片组。作为Intel顶级PC平台的代名词,X系列主板一直以最奢华的用料、最前瞻的规格被众多发烧友追捧。


X38芯片加装了保护盖,外形酷似CPU (图片来自互联网)

然而X38主板却显得有些生不逢时,在其发布不久,Intel 便发布了基于FSB 1600MHz的Core 2 Extreme QX9770。一款不能支持顶级处理器的主板如何谈自己是顶级呢?X38芯片组迅速被自家兄弟X48所取代。


第5页:大名鼎鼎的H55 你又能活多久?

    下面要要说的这个短命的兄弟,想必很多网友都难以猜到,这就是如今大名鼎鼎的H55/P55主板。相信很多网友都难以确信,如今这两个刚刚上市半年不久,正朝气蓬勃的H55/P55主板在笔者嘴中就成了短命鬼了呢?

笔者必须澄清,这里说起短命并没有恶语中伤的意思。笔者必须承认,采用全新架构支持LGA1156接口处理器的H55/P55主板,在性能与市场上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在成功的背后,难以掩盖H55/P55主板又将成为短命一代的事实。



2011年1季度Intel 将推出LGA1155接口的P67/H67芯片组

H55/P55主板将成为短命一代的依据来源于Intel最新的Desktop Chipest Roadmap。根据这份Roadmap,我们可以发现2011年1季度Intel 将推出LGA1155接口的P67/H67芯片组。这就意味着LGA1156(H55/P55)发布一年之后,Intel将再次上演接口更换。


LGA 1156与LGA1155对比

LGA 1155相比目前的LGA 1156接口将减少1个触点,并且两者是互不兼容的;除了在触点数量上的变化外,两种处理器边上的凹痕位置亦不一致,LGA 1155的为11.5mm而LGA 1156的为9mm,故目前的LGA 1156主板是绝对不兼容未来LGA1155处理器的,反之依然。


LGA1155插座实物

H57/P57主板的迟迟不肯到货,说明主板厂商已经预知到LGA1156接口短命的结局,因此不会为该平台生产过多的产品。除此之外,Intel 在该平台的处理器种类稀少,且有些消极的态度也对笔者的判断提供了佐证。

正如915芯片组一样,H55/P55作为Intel的试金石,再次创造了处理器的性能神话,完成了LGA775平台到新平台的过渡,也终究逃脱夭折的命运。


总结:

古语云:智者千虑必有一失。Intel作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一个品牌,难免会制造些短命的产品,有些是意料之外,有些则是Intel精心策划的杰作。英特尔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奸商通过不断的洗牌(更新产品,更换产品接口),一次又一次的掏空消费者的口袋。然而,在英特尔如今的技术极度垄断之下,想说爱AMD又是谈何容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