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影响睡眠的生活噪声多半来自楼上

都市快报

关注

改善方案:改吊顶或自制吸音装置

最近,网友Bubble1103在19楼发帖诉苦,搬进滨江一个高档楼盘已有两年,有个问题一直让她很纠结:他们一家总是受到楼上邻居的噪声骚扰。

Bubble1103举了个例子:周末早上7点不到,楼上就开始放音乐。晚上11点,楼上还在吸尘搞卫生。有一次实在太吵,她和老公上去敲门,结果楼上的女主人振振有词:“我们楼上也很吵,你什么时候见我们上去说了?住公寓就是这样,要是你们觉得吵,就去住别墅啊!”

还有更雷人的事,Bubble1103要向大家求助:楼上两口子半夜动作太大,能直接把她和老公从睡梦中吵醒。

“昨天我们扫墓回来,很早就睡了,结果到半夜1点多,又被他们的战斗声吵醒!更尴尬的是,早上上班,进电梯的时候还遇见了楼上男主人。我当时真想和他说:‘大哥,你们结婚十几二十年了,感情还那么好,敬佩啊,不过身体还是要当心的哦。’不过最后还是没好意思说。灰溜溜地走出了电梯,貌似我还是更尴尬的那一个。”

记者联系上Bubble1103,她和老公是双职工,白天都要上班,晚上有时被楼上邻居的生活噪声干扰,甚至已经影响到睡眠质量。“装修时,我还特地给家里的水管、墙壁、地板都做了隔音,没想到效果还是这么差。”

吊顶才是隔音工程的关键

我找到一位专业做建筑隔音的业内人士请教原因。这位姓刘的隔音工程师说,很多生活噪声主要来自楼上,但现在装修房子有一个误区,装了隔音玻璃和隔音地板,却独独忽视了头顶。像帖子里的网友Bubble1103给墙壁和地板全部做了隔音,但实际上受惠的是楼下邻居。

“声音从楼上传到楼下,是一种被动吸收。一要看楼板的厚度,能阻挡掉多少噪声,二要看楼上楼下的装修,楼上如果铺的是地砖,楼下听到的噪声就大一点;如果铺的是地毯,就会好很多。而楼下则要看吊顶是什么材料,像现在卧室吊顶普遍用的是木板或石膏板,里面没有铺吸音棉,隔音效果要差很多。”

楼上楼下隔音差

是因为楼板厚度不够

为什么楼上楼下的隔音效果这么差呢?他回答,这主要取决于楼板的厚度,目前民用住宅楼板的厚度在8-12厘米间,老房子一般就只有8厘米。除此之外,在地面浇水泥之前,还要铺上一层具有隔音效果的三元乙丙橡胶,这样楼上楼下的声音才不会互相干扰。“三元乙丙橡胶国产的每平方米要100元,进口的每平方米要200元左右,很多开发商都不愿去做的。”刘工程师说。

浙江大学建筑技术研究所的张三明所长证实:很多房屋验收时,楼板的撞击声都是超标的,最明显的例子就是:楼上走路,楼下听得很清楚。“一个原因是楼板的隔声量不够,还有就是很多墙上的插座带孔,也会造成声音传播。”

要解决老小区隔音问题

试试自制隔音装置

显然,老房子的隔音效果更差。以我为例,平时三楼邻居搬椅子、在屋里走动,我在楼下也能听见。每天晚上9点,这位邻居必定打开电视机,收看一档电视节目,而那时,我大多待在卧室里,感觉就好像电视机挂在我头顶上,吵得人心烦。

上周,我借来一个分贝仪,等邻居晚上打开电视机,我关上门窗,在安静的卧室里测试,分贝仪显示噪声达到40分贝。那么,噪声源——楼上的电视音量达到多少呢?

“起码在70分贝以上。”刘工程师估计。“这是通过墙壁传导的固体传声。楼上的电视机正好靠墙放着,而你的床头架也正好靠墙。”

他建议,最实惠的解决办法是:找一块宽一点的木工板,在上面没有规则地打孔,“孔打得越多越好,木工板的两面再粘上一层吸音棉”,然后用墙面胶把它挂到床头的墙上。“如果想要好看点,外面再贴一些装饰画。整个成本估计只要100多元。这样可以抵掉10-12分贝,而3个分贝的音量在听觉上就是很大的差别了。”刘工程师说,这个方法,对于老小区的隔音改造基本都能适用。

看看这些日常动静 其实分贝都不低

利用分贝仪,我又做了一个小测试,发现平时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生活动静其实分贝都不低。譬如——

滚筒洗衣机:70分贝

抽水马桶的冲水声:67-70分贝

电吹风:65-74分贝

穿着硬底拖鞋在地板上来回走:63-71分贝(但几乎感觉不到)。

“80分贝以上的声音对听力就能产生损害,比如听音乐会之后会短暂耳鸣。80分贝以下的生活噪声虽然不能形成物理损伤,但会激起情绪上的反应,比如烦躁。”市一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贾月芝说,“对噪声的忍受力,个体间存在较大差异。平时坐办公室的文职人员对噪声是比较敏感的,女性对声音的敏感度也要高于男性。”而在夜间,人对声音的敏感度更强烈,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细节,也会吵到楼下邻居的原因之一。

〔链接〕

打有不规则小孔的吸音木工板

电视发出的声音通过墙壁传到楼下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