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科学家研究发现大猩猩为杂食动物

新京报
很多人都知道黑猩猩是贪荤的。在BBC的《地球脉动》一片中就展示了黑猩猩群围猎猴子,并且生啖之的血腥场面。而另一种类人猿大猩猩,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素食主义”的典范。然而,最近德国科学家在对非洲大猩猩的粪便分析之后发现,大猩猩可能也偶尔会“偷一下荤”,尽管科学家还不确定它们究竟怎么“偷”。
原本是个“食草者”
动物的饮食分类并不十分严格,食草动物和食叶动物在吃叶子的时候,会吃进大量的叶子上的昆虫,而据此前研究,一向被当做“素食者”的大猩猩(包括稀有的山地大猩猩)甚至会利用树枝作为工具,钩取蚁穴中的白蚁来吃。肉食动物也会时不时有意寻找、进食草类和其他植物。同时,如果它们的猎物是食草动物,它们也能消化猎物胃中的植物。而吃植物果实的动物除了将水果作为主要饮食来源之外,有时候也会吃些叶子或小虫子等。
自然界中极少存在完全只进食某一类食物的动物。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大家都是“杂食者”,只不过杂食的程度不同而已,就像一条线段,一个端点是素,一端点是荤,而每种动物都在这条线段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但很少有动物出现在端点上。倒是在人类——一种典型的杂食性动物当中,存在故意限制自己食物范畴的现象。
黑猩猩和大猩猩被认为是和人类最亲近的动物,但这两种动物的饮食习惯,一直都存在着谜团。根据此前的研究,前者的饮食习惯更为确定。有研究表明,普通黑猩猩是杂食动物,有很强的攻击性,并且有着很复杂的社会关系,而稀有的倭猩猩则基本上以植物果实为食,它们温和,并且不喜欢使用暴力。
相比而言,大猩猩到底吃什么,说法就不太一样了。在大众文化当中,大猩猩形象凶恶,血盆大口,满嘴獠牙,一副食肉猛兽的模样。但通常来说,大家还是认为大猩猩是典型的食草动物,以水果、叶子、芽等为食。也有人将其归为“食果动物”。不过,和大部分其他食果动物、食草动物一样,它们也会吃一些昆虫。此前有影像证据显示大猩猩会像黑猩猩一样吃蚂蚁和白蚁。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大猩猩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吃,它们的犬齿和头部的矢状嵴令其可以轻易地嚼碎竹子等硬植物。
尚不能排除是DNA污染
这些定论在近期出现了变化。最近,科学家对加蓬劳昂沟国家公园的山地大猩猩的粪便进行了分析,发现其粪便中存在猴子和麂羚的DNA。这个发现引发了人们对大猩猩饮食的猜测:或许,它们也会偷偷地食肉,它们可能会进食腐肉,甚至可能直接猎食。
这份研究由德国马普学会演化人类学研究中心所做。在其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上的论文中写到,研究猿类饮食具有一定难度,因为猿类通常生活在森林深处,很难目测到,而一个种群的行为又很难代表另一个种群。
在这次的研究中,科学家从大猩猩的粪便中提取到的其他动物的DNA并不多。论文作者舒伯特(Grit Schubert)说,或许这个发现与人们之前的认识并不矛盾,这些动物的DNA或许是污染造成的。如果要将大猩猩归入杂食动物,甚至食肉动物当中,那就要排除污染的可能性。
此前已知大猩猩是吃蚂蚁的,有的蚂蚁可能会以动物尸体为食。当大猩猩吃了这些蚂蚁之后,它们同时也消化这些蚂蚁消化系统里的哺乳动物DNA,然后再排泄出去。另一种对这些DNA的解释是,这些猴子和羚羊可能曾经翻动过大猩猩的粪便,以便寻找可食的种子或其他的植物残余。这些哺乳动物甚至可能只是简单地舔了这些粪便,或嗅了嗅,或在上面排尿,说不定也会留下DNA。在这个情况下,分析的样本就遭到了动物自然行为的污染。
“我并不完全认为大猩猩是食肉的,这个现象可能有很多种可能性来解释。”舒伯特说。
其实,大猩猩的近亲黑猩猩早就在吃肉了,而即使是性格温和的倭猩猩,也并非生活在一个完全充满“爱与和平”的世界里,在2008年同样来自马普学会演化人类学研究中心的一份研究显示,一些倭猩猩也会像黑猩猩一样猎食其他灵长类动物。
编译/本报记者 金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