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机箱风扇是否越多越好? 编辑为你解疑

中关村在线

关注

作者:中关村在线 赵大威


第1页:面子功夫十足--全网罩成主流

当今机箱在设计上不断地推陈出新,而且机箱中附带主动散热理念的产品越来越普遍。从前端冷抽扇到后端热排扇很早就成为众多机箱的标准配置,同时这也是仍然流行的前抽后排的经典设计。随着五金工艺和研发技术的不断改进,近年来侧板风扇和顶部风扇也逐渐成为以主动散热为卖点机箱的标准配置。很多厂家也都看中多点位主动散热的优势,所以都纷纷推出了自己有代表性的产品,并且附带的风扇也是越来越多。

但是我们要注意的是主动散热虽然在散热效能方面,比一般被动散热的38度机箱要更优异。可是主动散热中风扇是否应该越多越好?风扇多是否温度就会降低?风扇是否是噪音的罪魁祸首?带着一系列的疑问。笔者就用一款刚上市不久的 零度部落--部落卫士V6 机箱来给大家破解这些疑问。



零度部落 v6 机箱

虽然零度部落刚刚进入市场,其实它属于三众科技一线产品。专门定位于Performance Gaming System 客户群而打造。主张的是品质、效能、自我三大特点。机箱采用2009年流行的电源下置设计,让电源彻底脱离参与机箱内部散热的问题。机箱前面板采用通体式的金属网罩,这样做的好处是更有利于前端冷抽扇的工作效率。


零度部落 v6 机箱 前面板

 
零度部落 v6 机箱 前面板LOGO,顶部特写

前面板采用通体金属网罩设计,顶部还配有水冷水槽。这样做对于冷抽风扇的前端吸热有很好的辅助效应。此外,机箱前端两侧采用栅栏式设计让机箱从正面看上去更立体更现代。


零度部落 v6 机箱 顶部搭配众多按键

机箱顶部相比一般的产品要多了很多按键。前端的电源和重启按键相互紧挨,正是由于挨的太紧所以容易造成误操作。开关后方是三段位式风扇控制器,分别为停止、巡航(60%)转速、全速(100%)旋转这三种模式,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意改变风扇转速。再后面是2个USB和音频I/O接口,对于下置机箱的用户来说非常方便。


第2页:细节与特点--小巧改变大效果
99d这款产品主要特点都聚焦在侧板上面,与市面上一些其它的机箱相比,V6的侧板搭载了一颗14cm大型风扇,并且还为风扇准备了一个坚硬的保护罩,看起来就象一个举着盾牌的武士。 对于时下追求主动散热的用户来说,侧板搭载风扇的设计一定会在近期成为主流的中高端机箱配备,它提供了更有效的散热能力,能及吸收外界的低温空气并迅速的抽取进来,解决机箱内处理器和显卡周围高发热的问题。



零度部落 v6 机箱 侧板

大家从图中可以看到,机箱侧板搭载的14CM大尺寸风扇。对于主打主动散热技术的机箱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杀手锏。机箱没有单独放置一刻风扇在侧板中间,而是出于美学考虑增加了一个坚硬的外壳配备的网罩,保证风扇不会带入过多的灰尘。


零度部落 v6 机箱 背板

产品背部采用全黑化处理,常规的9cm风扇、7个PCI标准插槽、下置式电源位、还有水冷孔位全都为玩家准备好。侧板背部还提供两颗可折叠式扣手,方便用户在用此扣手拉开机箱侧板。


零度部落 v6 机箱 尾翼

机箱在背部顶端增加了一个尾翼处理,让机箱后端看起来更加飘逸。同时这个尾翼也有控制机箱离墙距离的功能,让机箱背部不会离墙体过于接近(背部离墙体过于接近会对散热有很大的影响)。


零度部落 v6 机箱 底部

机箱底部采用大面积冲孔设计(接近75%的面积),主要是为了配合主动式散热设计。另外,机箱底部还搭载了可180度单项旋转垫脚,适合放置在任何场合之内,但是垫脚底部没有提供橡皮脚垫,所以可能造成塑料垫脚抓地不牢的问题。

fe1
第3页:5扇主动散热--位置与原理简述

产品的内部结构是关系到机箱内部散热的要点,一款好的机箱首先要在材质上达到要求,此外在主板托盘的尺寸、驱动器架位的机构、各个风扇位置的布局、多点为冲孔设计,等几个方面综合体现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机箱的内部结构是否合理。

首先来说零度部落V6机箱在材质上使用哪个了0.6mm板材,采用全身黑化的处理,在主板托盘使用了一体式的深抽工艺,对主板的支撑有非常大的帮助。折边采用大折边工艺避免安装时的意外划伤。



零度部落 v6 内部结构

机箱符合标准ATX尺寸,但是由于外部有塑钢材质包裹,让玩家看上去接近中塔尺寸。内部支持标准的ATX和Micro-ATX,或是E-ATX级别的主板,右侧一体式的驱动器架位还提供全套免工具拆卸扣具,非常方便。另一点好处就是内部空间相应增大,可以装入大尺寸的显卡入驻方便玩家搭建自己心爱的平台。


零度部落 v6 前端硬盘位风扇

机箱在前端硬盘位的中下部安置了一颗12cm红色炫灯风扇,转速可以达到1500RPM,运行时的噪音分贝仅为19dBA,并不会产生非常巨大的噪音。并且前置风扇还可以通过风扇笼改变风扇位置,并且可以通过升降风扇增加第二颗前置扇。


零度部落 v6 卡线扣

机箱背板预备了卡线扣,方便用户打理电源线材的走向。由于背板与另一面侧边距离过于接近,不是非常方便走背线,所以还是推荐同过理线器来安排线材。


零度部落 v6 背部风扇

产品在背部安置了一颗12cm风扇,但是没有炫灯设置,这颗风扇与前置风扇都采用1500PRM转速,工作噪音控制在17dBA左右。


零度部落 v6 顶部风扇

机箱底部豪华地配备了2颗12cm风扇,单从配置来看双风扇在顶部热排放方面非常有效果,能迅速带走机箱内不的热量。


零度部落 v6 背部PCI插槽扣具

产品在背部PCI插槽位置也设计了免工具设计,方便用户在安装显卡或是其它PCI设备时不会为一时寻找不到螺丝刀而扫兴。


零度部落 v6 散热理念

从上述文章我们可以看出,这款机箱搭载了5颗主动式散热风扇,并且在顶部位置还提供全风扇3档调速设计(全速/巡航/停止,只能操控除侧板外的4颗风扇),在理论上非常适合玩家使用。但是实际效果又会是怎么样呢?笔者通过加装平台和测试来为大家带来更详尽的测试信息。

38
第4页:3种模式上机测试--打破伪猜想
33e9

    机箱的风扇是否越多越好?这些可变速的模式是否有效果?为了打破这些疑问笔者找来平台测试风扇在全速/巡航/停止下的差异性。全速时是否温度最低,巡航时是否与全速有很大差距,还有就是如果用被动模式是否可行? 通过我下面的测试为您揭示真正的答案。


测试平台配置列表

CPU

Intel Core i7 920 + 原包风扇

主板

BIOSTAR TPOWER X58A

内存

APOGEE DDR3 1333 1GB x2

显卡

Inno3D GTX260

电源

酷冷至尊 龙影850

机箱

零度部落 V6


这次测试平台选用的是时下流行的i7平台,搭载原装风扇。显卡选用的是GTX260显卡,电源选用的是酷冷至尊 龙影850模组电源,能给系统提供充分的稳定,整体来说这套配置符合时下装机用户的需求。



通过设备测量机箱内温度

测试软件方面我们选用的是PRIME95和Furmark,把CPU和显卡双双达到满载程度,在用Everest来监控,然后从15分钟、30分钟分别来采集内部硬件温度。并用仪器采集机箱内部CPU和显卡附近的温度(室内温度22度)。


 
Everest 温度监控(全速15,30min)

 
Everest 温度监控(巡航15,30min)


Everest 温度数据表(CPU)

从上述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机箱的风扇在全速状态下差异并不是非常大,在30分钟以后巡航模式下,平台上处理器温度有所增幅有。


Everest 温度数据表(GPU)

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GPU由于附近有一颗14CM风扇所照顾,对于其它4颗风扇的转速没有过多影响,所以从表中我没没有看到太大的差异。


机箱内温度采集

从机箱内部的温度采集我们可以看出,全速运行下的风扇可以保证机箱内部温度要比巡航模式下降低很多,对于长期玩游戏的朋友来说,在打游戏的时候把风扇开到全速模式,在平时办公时有把风扇调回巡航模式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的是全速模式下,5颗风扇的的噪音稍有明显,如果对静音又要求的用户请慎重选择。

d29
第5页:全网罩设计--可否支持被动散热

由于顶部3段位风扇操控按钮设计了STOP按键,笔者非常地好奇想知道是不是端方位冲孔设计是否在被动散热模式下也有不错的效果便进行了一个实验性的测试,下面把数据给大家展现一下,让大家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笔者关掉了所有5颗风扇,让这套平台在只通过CPU风扇在机箱内部用被动方式跑满载。由于评测是温度控制在22度,并且机箱采用多方位冲孔设计,笔者希望机箱内温度能控制在40度左右,但是结果却出乎意料。



10分钟后机箱内部温度


10分钟后 Everest 里数据情况

在满载的情况下,机箱内部温度迅速飙升到50度。再看看数据表格中CPU四个核心温度的最大值都已经到达100度,风扇转速已经达到2800RPM,这样的状况让笔者停止了下一步的测试。综合来看i7平台满载的情况下还是很难在被动散热的环境下生存下去。


零度部落V6机箱分析


机箱几大优点

这款机箱在设计中融入了5扇主动散热系统,通过前端的冷抽炫灯风扇,和顶部的双风扇,还有背部的一颗12cm的风扇,再加上侧板的巨型14cm扇,保证机箱内部空气流通顺畅。但是随着风扇转速地提高机箱内风扇所产生的噪音也有所加强,对于要求苛刻的用户来说在入手主动散热型机箱的时候还要多多考虑。


机箱几大需要改进之处

产品顶部设计了3段式风扇位,有些过于复杂对于一般用户来说有些多余。前端顶部的开关键程略短手感不是太好,并且两个按键紧挨容易造成误操作。机箱PCI插槽的免工具卡扣在安装显卡时有些费力,如果能设计的更弹性化一些会更好。此外,机箱侧板非常难打开,让笔者废了半天的力气才推开,希望厂商在今后的设计当中对面板的用料和钣金工艺有更进一步的提高。

编辑总结:对于机箱的选购上,风扇多必然会对机箱内部的温控有所帮助,而且风扇的转数也有细微的影响。但是风扇的转速和数量会对平台整体的噪音有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您的平台显卡发热量不是很大可以考虑被动散热平台,那样会来得更安静更平稳。如果你能的平台经常要运行大型3D游戏,应该多考虑一下有主动散热设备的机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