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上而下革命!入门DX11显卡5450测试

泡泡网
发布日期:2010年02月05日 作者:孙敏杰 编辑:孙敏杰
第1页
泡泡网显卡频道2月5日 2009年底到2010年初这段时间,AMD率先进入DX11时代出尽了风头,HD5000系列自上而下如约而至,打得竞争对手措手不及,毫无还手之力。
从HD5870/5850到HD5770/5750再到HD5670,HD5000系列每款显卡关注度都居高不下,凭借较高的性价比一经上市就供不应求,今天AMD又发布了针对入门级市场、定位最低端的一款DX11显卡——HD5450,本文就对这款产品进行详细的评测。
★ 2009-09-23:开创DX11宏图霸业!镭HD5870权威评测
★ 2009-10-12:锁定GTX285!DX11悍将HD5850最全测试
★ 2009-10-19:DX11大军压境!千元HD5770/5750全评测
★ 2009-11-24:谁敢来应战?"新卡皇"HD5970全面测试
★ 2010-01-14:DX11走下神坛!6XX元价位HD5670全测试
★ 2010-02-04:自上而下革命!入门DX11显卡5450测试
HD5450是HD5000家族定位最低的一款,核心拥有80个流处理器,显存位宽64bit。虽然规格较低,但功能没有任何缩水,HD5000系列赖以成名的DX11、40nm、Eyefinity三屏输出、高清视频双流硬解码(UVD二代)、次世代音频源码输出等技术得到了完整的保留,真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第2页
AMD HD5000系列总共有四颗核心,加上刚刚发布的HD5450的话,一共有七款产品,在不久之后还将发布两款,这些产品的定位和细分策略都很容易理解,并不像竞争对手那样复杂,也不存在胡乱命名、混淆用户视听的产品。
● HD5000系列DX11显卡规格表:
上表中略去了最顶级的HD5970,它其实就是两块HD5870的规格,但频率和HD5850保持一致,所有规格参数X2即可。
● Cypress核心:HD5970、HD5870、HD5850、HD5830
Cypress核心真身
Cypress核心架构图
HD5970和HD5870
HD5850和HD5830(即将发布)
由于HD5850和HD5770之间的性能差距太大,因此Cypress核心还将衍生出一款新的产品——1280个流处理器的HD5830,规格进一步精简、频率将会更低,但定价1500左右性价比将会更高,这款产品将会在中国春节长假之后发布。
● Juniper核心:HD5770、HD5750
Juniper核心真身
Juniper核心架构图
HD5770和HD5750
Juniper无论核心大小还是硬件规格都正好是Cypress的一半,由于定位合理,性价比很高,已经成为中高端市场的新宠,产品供不应求。
● Redwood核心:HD5670、HD5570
Redwood核心真身
Redwood核心架构图
HD5670和HD5570(即将发布)
与Juniper相比,Redwood的流处理器、纹理单元、光栅单元再次减半,但显存位宽保持128bit,因此性能损失不到一半,性价比依然较为出色。Redwood也有两款产品,即将发布的HD5570其实就是HD5670的DDR3版本,核心和显存频率进一步下降,从而拉开了定位。
● Ceder核心:HD5450
Ceder核心真身
Ceder核心架构图
之前的三颗核心都是一级一级减半而来的,但Ceder并不是想像中的200个流处理器规格,它只有80个流处理器,和上代RV710核心的规格完全相同。这不免让人有些失望,不过低端显卡的性能不是最主要的,新技术和新功能才是其最大的特色,下面就对Ceder核心的HD5450显卡进行详细介绍。
第3页
HD5000系列都支持DirectX 11、ShaderModel 5.0、DirectCompute 11,即便是定位最低端的HD5450也不例外。
● HD5450支持DX11:DX11对于低端显卡有意义么?
很多人都认为,DX11对于中高端显卡来说是很有意义的,但低端显卡本身性能有限,可能连DX10游戏都不能特效全开流畅运行,那么DX11游戏就更加不敢奢望了,DX11特效还敢开启么?
这种观点是很有道理的,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图形API发展到了DX10时代以后,游戏画面很难再有飞跃式提升,因此DX10.1及DX11当中很多新的特性都是为了改进游戏运行效率,提升性能,而不是盲目的增加特效。
DX10.1和DX11都能提升显卡的性能
所以,即便是低端显卡,也能通过开启DX10.1或DX11模式(如果游戏支持的话),来一定程度上的提升性能。DX11对于低端显卡来说,也不是摆设。
● HD5450支持DirectCompute 11:通用计算性能更快
另外,DX11对于通用计算方面也有很大的改善,DirectCompute版本从10.0、10.1升级至11.0,加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可以让显卡在通用计算软件中拥有更快的速度:
可以看出,同DX11类似,DirectCompute 11的改进主要集中在降低系统资源开销与提高效能方面,也就是说新的DX11显卡会有更强的通用计算效能。而旧的DX10显卡虽然会慢一些,但实现的功能也不会差多少,如此一来就完美的解决的兼容性问题,也能很好的凸出新显卡的优势,用户和厂商皆大欢喜。
在流处理器部分,HD5450加入了DX11新增的位操作类指令,并优化了Sum of Absolute Differences(SAD,误差绝对值求和)算法,指令执行速度提升12倍,此项指令可以在OpenCL底层执行。SAD算法应用最多的就是H.264/AVC编码的移动向量估算部分(约占整个AVC编码总时间的80%),如此一来使用HD5450做视频编码类通用计算时,性能会大幅提升!
第4页
● HD5450也能支持Eyefinity三屏输出HD5870/5850提供了Eyefinity三屏输出方案确实很诱人,没想到AMD在中端HD5770/5750/5670显卡当中也保留了这项技术,而且最低端的HD5450也可以支持三屏输出,沿用N年的显卡双头输出方案被终结,以后将会是三头甚至六头输出时代。
双屏有很多便利,但并不适合游戏玩家,因为玩家始终面对的是显示器的边框。而三屏就没这个顾虑了,主屏和传统显示器一样,两侧的副屏用来扩充视野,从而获得超宽的广角的显示效果。
此前Matrox推出了专门的3D环幕仪,可以将显卡的一个DVI接口扩展成为三个D-DUB接口,从而为游戏玩家提供最高1280x1024x3的三屏输出,而HD5770/5750则支持2560x1600x3的超高分辨率,HD5670和HD5450也能支持三个全高清分辨率,根本不是一个级别。
AMD官方确认HD5450能够支持三屏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HD5450的核心在硬件层面能够支持三屏输出,但首批上市的HD5450显卡都只能双屏输出,因为包括公版卡在内的这些显卡都没有提供DisplayPort接口,而Eyefinity技术的最低要求就是至少提供一路DP输出,相信未来会有支持三屏输出的HD5450上市。
另外AMD还透露HD5800/HD5700/HD5600系列可支持最多四屏输出,但同样需要更多DP接口支持。
第5页
● HD5450新技术:次世代音频源码输出
NVIDIA终于放弃了“飞线式”HDMI音频输出,在GT220和GT210核心中,整合了专门音频模块为HDMI输出声音信号。其实这一功能早在三年前的HD2000时代AMD全线显卡都已经实现,现在还有什么诱惑力吗?
PowerDVD 9支持HD5000音频源码输出
三年时间、三代产品过去了,用户对HDMI音频输出又有了新的要求,因此AMD与时俱进对内置的音频模块进行大幅升级,如今HD5000全线显卡都能够通过HDMI接口向AV功放输出7.1声道音频,除了传统的AC-3、AAC外,首次支持次世代的Dolby TrueHD和DTS Master Audio源码输出!
这是第一款也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做到这一点的显卡,该功能令一些专用的HDMI声卡无地自容,支持源码输出的HDMI声卡的售价都在千元以上,而一块HD5450显卡只要400元!
现在,用户只要随便购买一款HD5000系列显卡,就能使用PowerDVD 9或者FFDShow来为AV功放输出未经压缩的次世代音频源码,获得最佳的音频效果。
上图为网友使用HD5770显卡成功点亮功放上面DTS-HD和Dolby TrueHD图标的实拍照片,看来HD5000系列的次世代音频源码输出绝不是吹出来的!但据网友反馈兼容性还是有待提高,和部分片源还是有些问题,毕竟是业界第一次使用廉价的显卡来输出音轨,希望在未来的驱动当中可以优化、做得更完美!
第6页
技术方面其实用不着太多介绍,因为HD5450和HD5800/5700系列是完全相同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HD5450显卡实物,首先是ATI原厂公版卡:
● ATI公版HD5450 1GB DDR3
ATI公版真是不惜血本,为这么一款低端显卡竟然配备了高达1GB容量的DDR3显存,正反两面各4颗,物理位宽达到了128bit,可实际上Cedar只有64bit,太奢侈了!
H5TQ1G63BFR-12C是现代1Gb 16bit的gDDR3颗粒,1.2ns理论可达1600MHz,实际显存频率是1600MHz,已经很高了。
公版卡用的这个散热器实在是简陋的没法再简陋了,由此足以见得HD5450发热量很小,不过风扇转速较高噪音有些偏大,实际上AIB厂商都使用了无风扇被动散热设计。
接口为常见的VGA+HDMI+DVI三头输出,但经过笔者实际测试来看,这三个接口没法同时工作,最多只能双头输出,期待带DP的三屏版本出现。
这是ATI公版HD5450的GPU-Z截图,所有规格一目了然,650/1600MHz 1GB 64bit DDR3。
第7页
再来看看率先上市的景泰HD5450,这款显卡的规格虽然不高,但更加理智一点:
● 景钛HD5450 512GB DDR2
景钛HD5450的外形设计非常漂亮,黑色PCB搭配纯黑的散热片相得益彰,最关键的是正反两片都安装了散热片,有效散热面积大增,彻底消除了噪音的困扰。
可以看出,显卡背面也安装了硅胶垫,用以吸收热量传递给背部散热片,显卡PCB背面核心位置的温度也很高的,背面安装散热片的确是非常聪明的做法。
显存使用的是南亚易胜(elixir)显存颗粒,代号为N2TU1G16DG-AC,单颗1Gb(128MB)16bit DDR2-800规格,默认频率就是800MHz。
接口和供电方面,景钛的非公版和ATI公版没有太大区别。
上图为景泰HD5450的实际规格,显存容量和频率都是公版的一半,但更接近于该卡的市场定位,公版卡是不惜成本的作品,意义并不大。
第8页
再来看看首批上市的另一款HD5450,来自ATI全球最大的合作伙伴蓝宝石,这款产品的规格介于ATI公版和景钛之间。
● 蓝宝石HD5450 512MB DDR3:
同样是黑色散热片,但个人觉感觉没有景钛做得漂亮,无论散热面积还是结构设计,弯曲至显卡背面的散热片实际并不能带来更好的传导效果,不如在背面安装另一块散热片。
显存方面,蓝宝石的搭配最为合理,使用了四颗三星1Gb 16bit 1.2ns的DDR3颗粒,组成512MB 64bit的规格,默认频率1600MHz。低端显卡并不需要太大的显存容量,公版搭配1GB完全是暴殄天物,徒增成本而已。
接口部分都是相同的设计,目前还没有支持DP和三屏的版本出现,让人有些失望。
第9页
● 顶级测试平台配置
PCPOP.COM评测室 | |
硬件系统配置 | |
处理器 | Intel Pentium G6950 (G2.8GHz L3=3MB 双核心) |
主 板 | MSI H55-E33(H55) |
显 卡 | HD5450 1GB DDR3 HD5450 512MB DDR2 HD4350 128MB DDR2 HD3450 512MB DDR2 GT210 512MB DDR2 G6950整合显卡 |
内 存 | CORSAIR Dominator TWIN2X2048-10000C5DF DDR3-1333(9-9-9-24-1T) |
硬 盘 | 希捷7200.12 1TB |
电 源 | Tt暗黑650P |
软件系统配置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7 RTM 7600.16385 64Bit |
DirectX | 11 |
显示驱动 | NVIDIA Forceware 196.65WHQL ATI Catalyst 9.11WHQL |

作为入门级显卡,笔者选用了入门级平台配置进行测试,具体配置为Intel新奔腾双核G6950,搭配H55主板,4GB DDR3内存,由于CPU所限只能工作在DDR3-1066模式下。
● 测试方法与模式:
低端显卡性能有限,想要在高分辨率下、开启抗锯齿流畅运行主流运行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为了尽可能的模拟低端用户玩游戏时的实际模式,我们尽量保证测试时游戏能拥有30FPS以上流畅的帧数。
最终确定测试分辨率为1280x1024,不开启AA,游戏特效全开最低,在此模式下检验几款显卡的性能表现。
对比显卡GeForce 210,默认频率590/1400/1000MHz,显存频率较高
作为参照物,NVIDIA方面同级别的GT210自然不能少,ATI上代的HD4350和HD3450都将参战,另外Intel G6950整合的显卡也将加入对比,看看入门级显卡能比“免费”赠送的整合显卡强多少?
第10页
● DX10理论性能测试: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所使用的全新引擎在DX10特效方面和《孤岛危机》不相上下,但3DMark不是游戏,它不用考虑场景运行流畅度的问题,因此Vantage在特效的使用方面比Crysis更加大胆,“滥用”各种消耗资源的特效导致Vantage对显卡的要求空前高涨,号称“显卡危机”的Crysis也不得不甘拜下风。
相关评测:重铸DX10!20款显卡决战3DMarkVantage
画面设置:3DMark Vantage中直接内置了四种模式,分别为Extreme(旗舰级)、High(高端级)、Performance(性能级)和Entry(入门级),只有在这四种模式下才能跑出总分,如果自定义模式就只能得到子项目分数了。我们为这次的入门级卡对决选择了最低的Entry模式。
测试方法:低端N卡不支持PhysX,所以CPU测试子项中成绩都完全取决于CPU性能,差距也就是个位数,所以我们直接记录总分方便做对比。
新奔腾双核G6950内置显卡跑出来的分数还不错,居然领先于40个流处理器的HD3450。其它几款低端独立显卡的表现都在预料之中,HD5450 DDR2版的性能和GT210持平,DDR3版显存频率翻倍性能提升很显著,而HD4350由于显存太小性能较弱。
第11页
● DX11游戏:《科林麦克雷:尘埃2》
《科林麦克雷》系列游戏是为纪念去世的英国拉力赛车手科林·麦克雷(Colin McRae)而制作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不难见到许多麦克雷过往的身影。与一年一款的极品系列赛车游戏不同,DiRT2距离前作已经两年之久,目前《科林麦克雷:尘埃2》主机版已经上市,几乎登陆所有的主机和掌机平台、好评如潮,而PC版由于支持DX11的缘故,所以被延期至今年12月上市。
相关评测:DX11代表作!20款主流显卡决战[DiRT2]
画面设置:DIRT2堪称DX11游戏代表作,DX11的五大关键特性在这款游戏中都有体现,但遗憾的是该做并没有提供DX10模式,如果显卡不支持DX11的话,只能连降两级运行在DX9C模式下。即便是DX9C模式,对于低端显卡来说都太过苛刻,所有特效都降到最低才能保证测试较为流畅。
测试方法:试玩版Demo自带Benchmark程序,由于HD4000和N卡都不支持DX11模式,因此HD5000系列也强制运行在DX9C模式下进行测试,以保证所有显卡都具有可比性。
一到实际游戏中,Intel集显的原形毕露,DIRT2这款最新的DX11游戏居然都进不去,无法完成测试。
这款AMD赞助的游戏A卡自然表现出色,HD4350 128MB都要领先与GT210,HD3450只有40个流处理器规格太低性能很差可以理解。
HD5450虽然支持DX11,但显然它并不具备开启DX11流畅运行游戏的实力,只能在DX9C特效全关模式下保证有流畅的游戏性能。
第12页
● DX11游戏:《潜行者:普里皮亚季的呼唤》
《潜行者》系列游戏现在已经出到第三部了,其中第二部《晴空》是原作《阴影》的前传,而第三部《普里皮亚季的呼唤》则是原作《阴影》的后传,讲述了在变异区中心被发现后,乌克兰政府决定举行代号“航道”的大规模军事行动,目的则是控制变异区的科技,玩家的冒险也就此展开。
此前《潜行者:晴空》已经率先支持DX10.1,主要优化了抗锯齿算法、阴影渲染和效率,新版的资料片则首次加入支持DX11,通过Tessellation技术大幅加强了模型细节、纹理和光影,而且通过DirectCompute 11技术改进了算法,提升游戏性能。StartFragment
相关评测:感受DX11的魅力![STALKER]资料片试玩
画面设置:游戏提供了DX11、DX10.1、DX10、DX9等多种模式,经过多次试验来看,只有在DX9模式下特效全最低,低端显卡才有流畅运行的可能。
测试方法:使用官方Benchmark包进行测试。
看起来,128MB显存对于80个流处理器的显卡来说基本够用了,频率相近的HD5450 DDR2版并不比HD4350强多少,和GT210属于同一级别。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是因为新游戏把特效全关了之后,显存消耗大幅下降,而且低端显卡本身性能有限用不了太多显存。
HD5450 DDR3版表现出色,毕竟显存带宽增加了一倍,看来瓶颈还是在64bit显存控制器上,而不是容量或者核心规格。
第13页
● DX10.1游戏:《汤姆克兰西之鹰击长空》
《鹰击长空》由Ubisoft旗下的Bucharest Studio工作室所研发制作而成,以汤姆克兰西最擅长的近现代国际冲突为背景,加上现代化的军事武器,和五角大厦不愿证实的开发中的先进武器,交织出最激烈的高科技攻防战。而《鹰击长空》也脱离前面几项作品的框架,将战争从地面拉拔到空中,享受广大无界限的战斗空间。
画面设置:《鹰击长空》直接内置了对DX10和DX10.1的支持,它会自动检测显卡最高能支持的级别。通过此前的测试来看DX10.1并不会让画质变得更高,但的确能够让游戏跑得更快一些。
测试方法:游戏自带Benchmark,所有A卡和GT210开DX10.1模式,G6950整合显卡开不了。
GT210凭借较高的显存频率,发挥非常出色,一举超越了HD5450和HD4350。看来对于只有64bit位宽的低端显卡来说,显存频率的确非常关键,这也就是DDR3版HD5450性能遥遥领先的主要原因!
第14页
● DX10.1游戏:《孤岛惊魂2》
自《孤岛惊魂》系列的版权被UBI购买之后,该公司蒙特利尔分部就已经开始着手开发新作,本作不但开发工作从Crytek转交给UBI,而且游戏的故事背景也与前作毫无关系,游戏的图形和物理引擎由UBI方面完全重新制作。
画面设置:FarCry2对于DX10.1的支持度有限,主要是通过读取Z缓冲中的多重采样深度数据来达到更好的抗锯齿性能,这个功能既可以通过ATI DX10.1显卡来实现,也可以使用NV DX10显卡所支持的扩展指令集来实现,都能达到最好的效能。虽然该游戏要求不高,但低端显卡跑起来还是很吃力,只能设置到Low才能流畅运行。
测试方法:游戏自带Benchmark工具。
三款DDR2版的HD5450、HD4350和GT210性能非常接近,都是半斤八两,而有了DDR3的帮助性能的确可以提升很多,如果价钱不是贵很多的话,DDR3显然是首选。
第15页
● DX10游戏:《孤岛危机》
Crysis(孤岛危机)无疑是现阶段对电脑配置要求最高的PC游戏大作。Crysis的游戏画面达到了当前PC系统所能承受的极限,超越了次世代平台和之前所有的PC游戏。Crysis还有个资料片Warhead,使用了相同的引擎,只是多了一个关卡,因此我们还是使用原版做测试。
相关评测:DX10终极杀人武器!Crysis全方位测试
画面设置:Crysis是当今要求最高的游戏,低端显卡特效全关都未必能跑得动。
测试方法:Crysis内置了CPU和GPU两个测试程序,我们使用GPU测试程序,这个程序会自动切换地图内的全岛风景,得到稳定的平均FPS值。
结果和FarCry2差不多,HD5450和HD4350还有GT210性能差不了太多,这次DDR3版HD5450的领先幅度更大,高显存频率的优势可见一斑。
而G6950集成显卡的成绩惨不忍睹,连上上代的HD3450都不如,Intel在GPU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16页
● DX10游戏:《冲突世界:苏联进攻》
《冲突世界》将带领玩家返回著名的冷战时期,玩家每一个决定均影响游戏中人物和情节。可于游戏中感受不一样的团队精神,与队友于阴森恐怖的战场上一同作战。《苏联进攻》是其最新的资料片,收录全新角色、扮演苏联军队、10套新影片和全新多人联机地图等等。
相关评测:DX10视觉盛宴!9大显卡决战[冲突世界]
画面设置:《冲突世界》是首批DX10游戏之一,采用了自行研发的MassTech引擎,支持多种当前的主流显示特效,如容积云,景深效果,软阴影等,光照系统也表现出色,尤其是半透明的容积云特效营造出了十分逼真的户外场景,物理加速结合体积光照渲染出了最逼真的爆炸效果。
低端显卡依然使用内置的VeryLow模式,才能确保参测的几款显卡都有比较流畅的FPS。
测试方法:内置Benchmark是一段非常华丽的过场动画作为测试程序,最终得出最大、最小和平均FPS,测试结果非常精确。
特效调最低之后,几款显卡的成绩都不错,看来适当再开几个效果也足以流畅运行。GT210的发挥不错,超越了HD5450 DDR2版,这里显存频率很关键,如果HD5450也使用1GHz显存的话,相信实力就差不多了。
第17页
● DX9C游戏:《街头霸王4》
CAPCOM公司于1987年推出的大型电玩机台格斗游戏《街头霸王》,堪称目前格斗类游戏的始祖。经过了20多年的不断演化之后,如今的PC版《街头霸王4》不仅在画面上走向了全新方向,而且加入了各种新系统,试图让传统2D格斗游戏得到重生。
相关评测:格斗经典!PC版《街头霸王4》性能测试
画面设置:街霸4 PC版和游戏机版相比,除了支持高分辨率输出之外,还为玩家提供了画面渲染风格选择的功能,除与家用机版一样的“普通”模式外,还有“水彩”、“海报”和“烟灰墨”这三种追加的渲染风格,带给完全全新的视觉体验。
测试方法:低端显卡只能将所有特效全关,测试时使用游戏自带Benchmark。
在这款要求并不高的DX9游戏中,HD5450/HD4350的发挥还不如流处理器只有一半的HD3450,表现不正常,当然也有可能是HD3450 1000MHz显存贡献很多的原因。
第18页
● 年度大作:《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
作为《使命召唤》系列的第六部作品,在《使命召唤:现代战争2(Call of Duty: Modern Warfare 2)》中,将《使命召唤4:现代战争》剧情延续,俄罗斯又再次陷入政治上的纷扰不安。伏拉米尔.马卡洛夫(Vladimir Makarov)这位和伊姆兰.扎哈夫(ImranZakhaev)恐怖组织有关连的粗暴领袖,策划了一连串即将危及世界安全的阴谋。
相关评测:经典再度回归!全特效爽玩[现代战争2]
画面设置:《现代战争2》游戏中的画质进阶设定显得比较简单,在这里我们能看到常见的阴影开关、各种画面细节、材质填充模式等。COD6虽然引擎比较老,但经过常年累月的优化,爆炸、烟雾、火焰效果都不输给DX10游戏,要求也挺高,我们特效全开最低进行测试。
测试方法:游戏没有提供Benchmark,测试时笔者选用了一段固定的场景,期间会有大楼倒塌、灰尘弥漫等复杂的场景,通过Fraps记录整个过程的平均FPS。
和很多游戏的表现一样,HD5450并不比HD4350和GT210强多少,硬件规格决定了其性能不会有提升,重点就在于配备了何种显存。
第19页
● 物理游戏:《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
《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是根据Grant Morrison同名漫画改编,堪称蝙蝠侠历代最黑暗的一作。疯人院里关的都是蝙蝠侠亲手逮捕的罪犯。某天,以小丑为首的病人们声称觉得“无聊”,所以劫持了医护人员,要求蝙蝠侠前去陪他们“游戏”。这场疯狂的迷藏中,占尽优势的是反派们,蝙蝠侠不仅要提防杀气腾腾的各个患者,同时他自己的精神状态也处于失常的边缘。
与此同时,疯人院的一段历史被揭开:原来其创办者阿卡姆最后也沦为自己医院里的精神病。这座哥特式的阴森建筑仿佛带着数代的诅咒,成为蝙蝠侠和病人们无法摆脱的宿命。病人们满足于自己的疯狂,并不想逃离疯人院;蝙蝠侠承认自己厌恶那里是因为去那里“就像回家一样”。
相关评测:黑暗使者![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试玩
画面设置:《蝙蝠侠:阿卡姆疯人院》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虚幻3引擎,PC版在画面方面进一步提升,不仅解决了HDR+AA问题,还加了DX10中新的光影特效,而且还完美支持NVIDIA的PhysX引擎及3D幻镜技术。以高效率著称的虚幻3引擎本身对显卡要求不高,但大量PhysX效果的引入使得只有高端N卡才能跑动。
测试方法:游戏自带Benchmark,由于GT210不支持PhysX,低端显卡也无力开启AA,因此测试都在Low模式下进行。
结果还是和上几款游戏一样,看来几款显卡的实力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了。
第20页
● 功耗测试:
通过此前笔者所做的一项调查来看,网友除了关注显卡的性能外,对于显卡的功耗/发热/噪音的关注度居然超过了DX11和PhysX这两项热门的技术,看来节能环保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
使用功耗表测试整机的功耗
我们的功耗测试方法是直接统计整套平台的总功耗,既简单、又直观。测试仪器为微型电力监测仪,它通过实时监控输入电源的电压和电流计算出当前的功率,这样得到的数值就是包括CPU、主板、内存、硬盘、显卡、电源以及线路损耗在内的主机总功率(不包括显示器)。
待机为Win7 Aero桌面模式,CPU关闭节能、但占用率保持0%;满载模式为运行FurMark,获得稳定的最大值。由于FurMark测试太过严酷,集成显卡甚至不支持,所以我们改用HDR小球来测试低端显卡的满载功耗。
测试结果令人很意外,首先待机功耗几款独显都差不多,比集显高12-15W,这一结果与ATI官方给出的待机功耗非常接近。不管40nm还是55nm的显卡,其功耗控制都已接近集显,很难做到更低。
满载功耗,GT210虽然采用先进的40nm工艺,但功耗居然要比几款A卡多20W,看来过高的Shader频率让功耗增加不少。
HD5450的功耗比HD3450还要低,而规格是其两倍,性能提升不少,这就是40nm工艺的功劳。
第21页
● 性能总结:
通过大量游戏测试的性能来看,HD5450的表现并不出色,因为它的硬件规格其实和上代的HD4350是一样的,性能孰优孰劣完全可以从其频率、显存方面判断出来。
和竞争对手的GT210相比,它们的性能也相差不多,总体来看,HD5450只占微弱的优势,那点优势小到完全可以忽略掉……
不过,同为40nm的产品,HD5450的功耗发热控制要比GT210好很多,看来AMD对于40nm工艺的运用要更加娴熟一些。
● 产品点评:
很显然,HD5450最大的卖点不在于性能,而是功能。AMD的目的就是将DX11尽快普及,以硬件带动软件全面进入DX11时代。HD5450的发布标志这AMD全线产品已经完成了时代交替,而竞争对手NVIDIA时至今日一款DX11产品都没有,Fermi依旧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除了DX11之外,HD5450的Eyefinity、UVD二代双流硬解码、次世代音频源码输出、40nm低功耗发热等技术最为诱人。HD5450是一款非常理想的HTPC显卡,也是目前最便宜的高清“声卡”。
HD5000系列显卡的“三驾马车”
入门级显卡的性能本来就不重要,更何况本次测试几款显卡的性能非常接近,因此左右玩家选择的卖点就集中在了功能方面。N卡有CUDA、PhysX和3D Vision,而A卡有DX11、Eyefinity、Stream、源码输出。
对于入门级显卡来说,由于性能所限DX11、PhysX、3D Vision这些技术的用处并不大,那么在CUDA、Stream、Eyefinity、源码输出这些功能方面,相信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如何选择相信了解这些技术的朋友们一定心里有数,如果不了解的话,那么价格就是硬道理,谁便宜选谁准没错!■
稍后,AMD HD5000军团将会再添两元大将——HD5570和HD5830,前者将在春节前发布,后者将在节后发布。而NVIDIA方面新一代DX11显卡Fermi已经被命名为GTX480和GTX470,预计将在3月底发布,过完大年之后的显卡和游戏界将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