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寻常路 详测GT240功耗以及解码能力

太平洋科技
【12月4日太平洋电脑网重庆站】GT240显卡是最近NV推出的定位中段市场的一款显卡,其采用最新的40nm制程GT215核心。由于采用了先进的40nm制程,GT240在显卡功耗、温度以及核心面积上都有了很大的改进。相对于中低端的GT210/220显卡,GT 240的规格显然强大不少,满足主流游戏用户的需求是不成问题的。今天我们就不评测GT240的性能,我们来看看GT240的解码,编码能力如何?以及功耗大小。
GT240显卡基于GT215核心,拥有96个流处理器和128bit位宽,拥有GDDR3和GDDR5两个版本。我们知道,如果要提高显存带宽,可以增加显存工作频率或显存位宽,而要改变显存位宽,最常见的办法就是增加显存颗粒数,这样势必提升显卡成本,而且还会增加显存的功耗。作为nVidia首款采用GDDR5显存的显卡产品,虽然工作带宽不如9600GT的256bit,不过GDDR5显存的高工作频宽在弥补这方面的性能损失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一举两得;与此同时,也为未来的高端GT300核心显卡打下基础。
显卡规格对照表 | |||
型号 | 9600GT | GT240-GD3 | GT240-GD5 |
核心编号 | G94 | GT215 | |
制造工艺 | 65/55nm | 40nm | |
流处理器数 | 64 | 96 | |
DirectX | 10 | 10.1 | |
核心频率 | 650MHz | 550MHz | 550MHz |
Shader | 1625MHz | 1340MHz | 1340MHz |
显存频率 | 1800MHz | 2000MHz | 3400MHz |
显存类型 | GDDR3 | GDDR3 | GDDR5 |
显存位宽 | 256bit | 128bit | 128bit |
视频加速 | VP2 | VP4 | |
价格区间 | 499~599元 | 499~599元 | 599~699元 |
从规格对照表上可以看出,9600GT和GT240的规格互有高低。其实我认为相比较上一代显卡,对于GT240我有几个看法。
1.以前NV的55纳米显卡只能通过SPDIF外接声卡才能实现HDMI输出,而GT240则可以不通过外接就是实现HDMI音画输出,这一改进让人相当满意。
2.在ATI使用DDR5许久后,NV才将DDR5使用在自家显卡上,使得NV玩家也能享受到高显存频率带来的性能提升。
3.相比较96GT,GT240仅仅只有128bit带宽,这很难让人满意,不过这也是NV为了给未来的中端型号让路的一个表现,这也预示着GT240仅仅是占领低端市场的一款产品,这款产品的最终售价会在499元。
4.虽然说GT240支持DX10.1,不过我个人认为并没有多大的意义,毕竟DX10.1的游戏对硬件要求很高,GT240这款中端显卡并不能满足全特效的要求。
5.40nm工艺的引进让玩家在超频上更加得心应手,通过合适的方法,核心频率极有可能超1G。同时40nm技术也带来了低功耗和低发热量,这对网吧业主而言未免也是一个福音。
6.GT240可以与DDR3和DDR5相搭配,这就意味厂商会自行退出各具特色的产品。DDR5显存的频率比较容易提升,从目前来看,公版GT240使用的0.5ns显存理论可以运作在4000MHz的频率上,不过为了保险期间仅仅将其设定为3400MHz,所以超公版GT240会是未来的一个看点。
在前面的测试中,我们可以得知GT240性能和96GT相当,今天的测试我们就不跑分了,我们来看看GT240的功耗和硬件解码能力,近日我们收到鸿基厂商快递过来的GT240鬼瞳版,这款产品最大的特点就是超公版设计,今天我们就拿这块显卡来试试刀,看看GT240是否真的值得购买。
鸿基 GT240鬼瞳版采用了基于40nm工艺制程的GT215芯片,支持最新的DX10.1特效、SM4.1以及OpenGL3.1标准,支持MPEG-2等硬解,而还支持原生的HDMI视频/音频输出。显存方面,鸿基 GT240鬼瞳版采用0.5ns的高速GDDR5显存颗粒,组成了512M/128bit的显存规格,核心/显存频率方面则为550/3600MHZ。这款产品的工作频率已经超公版200MHz,性能方面自然会有更好的表现。
供电方面,鸿基 GT240鬼瞳版采用2+1分离式供电设计,采用全固态电容以及封闭式电感,保证显卡的稳定安全运行。散热方面,则使用散热效果出色的带鳍片的静音风扇,给显卡提供一个温度适合的环境,延长显卡的使用寿命。
接口方面,鸿基 GT240鬼瞳版提供了GT240必备的DVI+VGA+HDMI接口,完全能够满足用户的各种影音和高清平台的要求。
PConline产品库——规格参数 | |
型号: | GT240鬼瞳版 |
核心频率: | 550MHz |
显存频率: | 3600MHz |
显存容量: | 512M |
显存速度: | 0.5ns |
显存位宽: | 128bit |
输出接口: | 1×VGA接口,1×DVI-I接口,1×HDMI接口 |
>>更多详细资料(图片报价参数比较网友点评评测·行情) |
[参考价格]:鸿基 GT240鬼瞳版 599元
[推荐商家]:重庆新千禧电脑
[联系电话]:023-86136555 13368250081
[购买地址]:重庆市佰腾数码广场3F-20
显卡测试平台和方法说明
在正式测试之前,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这次评测有关的相关评测平台和评测方法。
硬件平台 | |
CPU | INTEL Core 2 Duo E8500(333MHz×9.5=3.16G、6MB L2 Cache) |
主板 | 技嘉X48 |
内存 | DDR2-800 2GB×2 5-5-5-15 |
硬盘 | 西部数据 WDC WD6400AAKS |
显卡 | 鸿基 GT240鬼瞳版(550/3600MHz) GT240-GD3(550/2000MHz) 9600GT(650/1800MHz) HD4670(750/2000MHz) |
软件平台 | |
系统软件 | Windows 7 x64 |
驱动程序 | ForceWare 195.05 AMD 9.10 |
在这次测试中为了不使CPU成为显卡性能瓶颈,我们选择了E8500搭配技嘉X48主板作为测试平台,并加入目前市场上价位相近的几款显卡进行对比测试。另外,考虑到Windows7系统将逐渐成为今后的主流系统,同时它还能支持Direct 11因此在测试中我们所用了Windows7 64位操作系统作为测试平台。
显卡功耗温度测试
我们采用严厉的FurMark进行烤机,10分钟后记录此时功耗为满载功耗和温度;然后待机5分钟,记录此时功耗为待机功耗和温度。测试环境保持在26摄氏度。
测试成绩:
得益于先进的40nm制程,在显卡功耗测试上我们看到GT240的满载待机功耗不仅低于性能同级别的9600GT,同时性能比它更低的HD4670显卡在功耗上与GT240保持一致。
NVIDIA CUDA应用软件测试
NVIDIA CUDA架构目前在国内外数十款软件中均有应用,对于经常需要用到视频转码的用户来说最难熬的就是转码过程中等待的时间,而如果我们运用NVIDIA CUDA转码的话则会大大缩短转码的时间。基于此,下面我们就带目前市面上常用的Mediacoder和Badaboom视频转解码软件进行了CUDA转码测试,对比GT240与HD4670在同样的设置下的转码时间。
在Badaboom视频转解码测试中我们选择了一段大小为1.62GB的H.264高清视频经行转换,在Badaboom转换中选择软件内置的IPhone格式进行转换,在转换中输出视频码率设置为2500kbps。
由于BOODBOOM本身不支持AMD显卡,因此在BOODBOOM测试中我们无法获得它的具体测试成绩,不过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目前市面上的转码软件对NVIDIA显卡的支持更好,NVIDIA玩家更适合视频玩家需要。另外,在视频转码中我们看到大小为1.62GB的高清视频运用GT240进行转码只需要4分钟左右的时间,这大幅度缩短了网友的转码时间。
在运用GT240显卡进行Mediacoder时我们将编码器选择为CUDA Encoder并打开编码器画面处理,在输出码率上设置为1436KBPS,而在运用HD4670进行转码时则选择X264编码器进行转码。
在运用Mediacoder进行转码时我们看到采用NVIDIA显卡的CUDA Encoder编码器进行转码时所需要的时间仅为5分半钟,而HD4670在选择X264编码器进行纯CPU编码时的时间足足比GT240多出了一倍。
HDVideo Playback测试
高清硬解一直是GPU非常重要的技术,目前最新发布的GT240显卡集成了VP3单元,可以对任何格式的视频文件进行完美解码,为此今天我们对GT240进行了高清播放测试。在高清测试中我们运用PowerDVD进行高清视频播放,并且分别将硬件加速开启和关闭以监测在这两中情况下的CPU占用率。
通过上面的百分比相信网友可以清楚地看到我们在关闭硬件加速时的CPU占用率达到了44.7%,而当我们将硬件加速选项打开时在进行高清播放时的CPU占用率仅仅为7%,这一点很好的说明了GT240在高清硬解方面的出色表现。
编辑点评:GT240显卡基本上保持了与上一代55nm的9600GT一样的性能,但是在高清以及CUDA通用计算方面的改进,让这款显卡更适合中端消费者对于高清和视频转码方面的需要。另外这张显卡最大的亮点就是它不用外接电源,无论对于采用新旧电源的用户来说都可以轻松的升级这款显卡;另外先进的40nm制造工艺赋予了这款显卡非常低的功耗和显卡温度,这一点对于一款定位中端的显卡来说是非产重要的,因为它不仅面向个人用户同时也面向网吧,更低的功耗和温度无疑最大程度增加了显卡的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