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比SATA2.0慢N倍!SATA3.0只是骗人噱头

IT168.com

关注

内容导航 【内容导航】

  • 第1页:划时代产品?SATA3.0硬盘终于到来
  • 第2页:SATA3.0究竟比SATA2.0多了什么?
  • 第3页:业内首款SATA 6Gbps规格硬盘曝光
  • 第4页:比SATA2.0慢!实测SATA3.0硬盘
  • 第5页:SATA3.0究竟是帮助传统硬盘还是辅助SSD?
  • 第6页:希捷 2TB/Barracuda LP/32M/串口(ST32000542AS)产品详细信息
展开全部 

【IT168内存硬盘频道】硬盘虽说一直是电脑配件高速发展的绊脚石,但是同时也是电脑配件必配的产品。有人说了一句话,非常贴切地形容硬盘在电脑当中的位置——“没有存储的电脑,何来快慢呢?”。硬盘的慢体验在传输速度方面,而这个传输速度又分为内部传输和外部传输。很老实地说,如今的硬盘内部传输提升的空间越来越小,毕竟温切斯特架构的传统硬盘在内部传输方面已经进入瓶颈(注:固态硬盘就完全有别于温切斯特架构,所以固态硬盘在传输速度的提升会如此迅速)。硬盘产品要改变传输速度慢的缺点,主要从外部传输入手。

硬盘在外部传输方面,主要通过接口来展现。从2002年到现在,接口实现了从PATA到SATA的转变,但速度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观。在SATA未能给速度带来多大提升的时候,SATA2来了,并带来了新的技术NCQ以及300MB/s的峰值带宽。到了今天,理论速度更加快,是SATA2翻倍速度的SATA3终于来了。作为新接口标准的SATA3.0,它的到来能否为硬盘带来新动向,压制日益发展的固态硬盘产品呢?


SATA 6Gbps的Logo

SATA 6Gbps的正式名称为“SATA Revision 3.0”,是串行ATA国际组织(SATA-IO)在今年5月份发布的新版规范,主要是传输速度翻番达到6Gbps,同时向下兼容旧版规范“SATA Revision 2.6”(也就是现在俗称的SATA 3Gbps),接口、数据线都没有变动。

内容导航

SATA Revision 3.0规范主要新特性:

1、可在存储单元、磁盘驱动器、光学和磁带驱动器、主机总线适配器(HBA)之间提供6Gbps速度的链路速度,并保证新的网络性能水平。当然,6Gbps(750MB/s)只是理论值,事实上SATA接口发送信息的速度为600MB/s,而受制于系统各部件的影响,实际速度会更低一些,而且不同环境差异会很大。

2、新的原生指令排序(NCQ)串行指令,面向需要大量带宽的音频、视频应用,可保证数据传输的同步。

3、NCQ管理功能,通过对未执行的NCQ指令进行主机处理和管理来优化性能。

4、改进电源管理功能。

5、适合紧凑型1.8寸存储设备的小型低插力(LIF)接头。

6、旨在让更轻、更薄笔记本容纳7毫米光驱的接头。

7、符合INCITS ATA8-ACS标准。

8、完全向下兼容,新规范产品与旧规范产品相连时速度会自动将至3Gbps或1.5Gbps。

SATA-IO组织还表示,现在的第三版规范仅用于内部SATA接口,而已在研发之中的更新版本“SATA Revision 3.1”会重点把eSATA外置接口的速度也提高到6Gbps,并解决外置接口耐用性(插拔次数)、更长数据线下的稳定性和扩展性等问题。从规格和参数上来看,SATA 6Gbps比现在SATA 3Gbps要强上一些。在这个规范已经公布了接近半年之后,SATA 6Gbps现在情况如何?

以上这么美好的理论背后,是否真的有现实的数据支持呢?IT168就用目前刚刚上市的希捷酷鱼XT 2TB SATA3.0硬盘作为例子,向大家叙述一下SATA3.0硬盘是真快还是假快?

内容导航

业内首款SATA 6Gbps规格硬盘——希捷Barracuda XT 2TB硬盘

希捷Barracuda XT硬盘采用四碟装设计,单碟容量500GB,7200RPM,此外,其64MB的高速缓存能够优化突发性能和数据传输速度。


从正面看,为了保证良好的抗震性,硬盘顶盖由特殊设计曲线构成,以增加抗外力能力。


从硬盘背面分析,PCB采用反转设计,将ATA控制器,缓存颗粒,电机控制器隐藏在内部,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接口方面,配备了SATA3接口,可为PC应用提供最高的性能--突发速度高达6Gb/s,向下兼容SATA 3Gb/s和SATA 1.5Gb/s接口,并采用与上一代SATA接口相同的电缆和连接器以便于集成。该款硬盘的SATA 6Gb/s接口让系统构建商能够借助SATA 6Gb/s硬盘控制器打造高性能台式机、全速游戏装备以及家庭和小型企业服务器。

内容导航

HD TACH是一款专门针对硬盘底层性能的测试软件。它主要通过分段拷贝不同容量的数据到硬盘进行测试,可以测试硬盘的连续数据传输率、随机存取时间、突发数据传输率及CPU占用率。

SATA3

SATA2

笔者首先测试经典的HD TACH,无论SATA3与否,平均读取传输率均在115MB/s,但写入方面,受限于主控Marvell 9123,SATA3下的写入性能反倒比原生南桥的还低。

SATA2

SATA3

从测试结果看,希捷XT采用SATA3接口后,性能反倒降低了。究其原因,还是目前提供SATA3接口的主控芯片Marvell 9123的写入性能低下所致。

内容导航

SATA3.0硬盘的表现可以说令人非常失望,在实际过程中甚至比普通SATA2.0硬盘还慢。那么究竟SATA3.0真正为硬盘带来什么样好处呢?而强调传统速度的SSD固态硬盘能否在SATA3.0上获利呢?下面我们就总结了当前SATA3.0的一些情况,大家看完之后自然明白SATA3.0到来的真正目的。

一、传统机械硬盘在传输率方面,受限于物理因素,不可能很快,接口带宽即使是SATA(150MB/s)接口也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满足其要求;

二、虽然SATA3标准确立许久,但现今的常见的SATA3主控芯片Marvell 9123,还未能充分发挥SATA3的所有优势;

三、SATA3确立的意义,主要是改进NCQ的算法,进一步提高存储性能,而600MB/s的峰值带宽,对SSD类高速产品有所帮助。


SATA3.0为固态硬盘带来更大发展机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