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精彩 Ti达芬奇高清MP4芯片性能解析

太平洋科技
数十年的多媒体进化史,与互联网流行潮高度融合,造就了今日多姿多彩、纷繁错杂的娱乐世界。包容更丰富的视频编码与格式,是几代IT人不懈努力的方向,作为全球最大的IC芯片供应商之一,美国德州仪器(Texus Instruments,TI)的达芬奇(DAVINCI)芯片,被广泛应用于各类数字播放器,是目前全球MP4市场最受关注的便携视听解决方案之一,其突出的优点在于具有全面的视频编码/格式兼容能力,对H.264、VC-1等编码提供良好的兼容,是现阶段视频编码兼容能力最全面的芯片。
消费者购买MP4产品,都希望自己随意下载的视频都能够在MP4上播放,不过,很多MP4产品都在借“高清”的流行东风,来炒作概念。实际上,市场上大多数MP4所采用的芯片解决方案,都不具备全面的视频编码/格式兼容能力。
![]() |
变形金刚2 引爆暑期电影狂潮
举例而言,国际标准的H.264高清编码,对于芯片的硬件要求最为苛刻,目前,大多数MP4因为芯片的技术限制、均不支持或无法良好支持H.264 High Profile高阶编码的视频文件播放,同样的问题,其它各类编码/格式都存在。因此,为了避免广大玩家盲目选购不适合的产品,用户至少应该了解目前主流的视频编码/格式都有哪些,并了解各类主控方案对其的兼容性能。本文,笔者将以Ti达芬奇主控方案的视频兼容性作为切入点,为你带来主流视频编码与格式的全方位扫描。
![]() |
Ti达芬奇,横扫万千高清资源
一、低阶标清编码/格式之FLV、3GP,MPG
在窄带网络环境下,基于在线流媒体播放或低端手机的需求,一些视频编码格式凭借小巧的文件体积,得到了广泛应用,以FLV、3GP,MPEG为代表的编码格式,能被几乎所有的MP4产品所兼容并良好的支持。这三种格式突出的优点在于视频的体积很小,可在100MB以内的体积、压制一部标准时长的电影视频,方便下载与获取,节省时间与存储空间,但是,由于其片源质量不高、压制算法较为落后,画质较差、仅能达到最基本的视频要求。目前,FLV主要应用于在线流视频播放,各大视频门户网站均采用这一格式,3GP视频,则主要应用于手机视频,基本符合小尺寸屏幕手机的观看特性。
![]() |
FLV虽然画质不理想,但是适合网络播放
此外,MPEG则是VCD时代画质的代表,由于片源的分辨率仅为352*240或355*288左右,加之压缩算法存在先天性劣势,使其画质仅与VHS录像带相当,其视频体积普遍在700MB左右,常使用AVI格式或DAT格式,体积大、画质差的双重死穴,使其资源数量相对稀少。
![]() |
低阶标清视频与VCD光盘一样,逐渐成为历史
客观分析,对于高清MP4用户而言,此类低阶标清视频的观赏价值较差,当然,对于希望方便下载、节省空间的玩家,可以择优观看。
二、常见标清编码/格式之RMVB、MPEG2、MPEG4、WMV
RMVB,是采用Real Video编码压缩的视频格式,由于其采用动态码率编码,在大动态场景,画面较为流畅连贯,相对于早期视频格式,其画质更高,体积控制在500MB左右(90分钟电影),实现了体积与画质的相对平衡,不过,其算法同样存在瓶颈,在细节表现、色彩饱和度以及高速动态场景,存在雾化/模糊现象,不过,在国内相对低速的网络环境,RMVB视频凭借“小体积”得到了即为普遍的应用,根据动态监测,其各类剧集、电影、动画、综艺视频的资源总量约在20万以上。
![]() |
RMVB比较适合剧集或是电视节目
MPEG2、MPEG4这两种视频格式是目前资源最多的,这两种视频封装方式也有很多种,最常见的是用AVI格式封装,还有其他封装方式包括MPG和VOB,其中VOB格式就是直接拷贝的DVD光盘的数据。而采用DIVX/XVID这两种MPEG4编码的视频体积上则降低很多,最常见的DVDrip,通常被调整到1.4G或是700mb的容量。这两种格式由于DVD光盘存在发行量大,资源异常丰富,是目前视频资源类型方面绝对的龙头老大,很多Real和FLV视频,也都是由这两种格式所转压的。对于今天的MP4用户,这两种标清时代的格式,才是观看的绝对主流,资源获得容易,在任何一个提供影视资源的网站,都可以找到不计其数的用MPEG4格式压缩的视频,种类从电影到电视剧、动画、综艺节目等等,五花八门。MPEG4的视频质量很高,文件体积也非常适合宽带网络的用户下载。
![]() |
MPEG4编码的资源种类丰富
由于压缩算法较为陈旧,压缩率较低,MPEG2视频虽然画质在DVD标清时代达到了最佳,但是普遍体积偏大,比如我们熟知的DVD,动辄就是4G乃至8G的容量。WMV是微软专门开发的视频编码,它基于ASF格式,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其压缩比更高,文件体积较为适中,资源较为集中,不过数量不如MPEG2与MPEG4丰富。
![]() |
WMV格式虽然有微软助推,但是仍然不算主流
三、主流高清编码之H.264、VC-1、MPEG2-TS
H.264、VC-1、MPEG2-TS这三种编码方式是高清时代的主流应用,都具有非常出色的画质,目前,新一代高清视频资源已确定采用BD光盘作为标准,而这三种标准均为BD蓝光标准,代表着最高的画质。当然,纯粹的1080P视频超出了MP4的能力范畴,今天的高清MP4,由于屏幕、便携、容量的关系,理想的最高支持分辨率为1280×720,更高便失去了便携播放的意义。玩家欣赏720P高清,注重的是画质,自然要用能够与之匹配的编码方式。
![]() |
看高清视频,认准BDRip
当然,纯粹的720P高清视频体积并不小,通常要4G左右的数据才能容下一个电影,不过,这也是目前MP4播放器最高水准的画质。720P的视频可以采用电视输出,把MP4当做高清播放器使用。除了鸡肋的所谓“高清RMVB”以外,今天的720P视频,基本都是以H.264的方式编码,MKV方式封装,支持H.264才意味着对高清的真正支持。这也是德州仪器Ti达芬奇芯片的优势所在。相对而言,微软的VC-1编码,虽然编码方式先进,并且BD光盘也有很多采用此方式编码的,但是720P转码过程中还并不多见,并且,VC-1编码的WMV-HD高清视频还是以1080P为主。
![]() |
H.264编码视频截图
![]() |
VC-1编码视频截图,两者不相上下
此外,MPEG2-TS编码则由于压缩效率较低的原因,视频体积普遍很大,所以也少有用这种方式压缩的720P以内的视频。随着BD高清片源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BDRip、HDTVRip高清视频也越来越多,H.264编码的高清视频数量也在持续的上升,目前网络主流的中高质量视频内容,比如电影、美剧、动漫等热门资源,已经实现了H.264新兴编码和传统编码方式并驾齐驱。
![]() |
H.264是目前最流行的编码方式
此外,H.264还有大量的应用是一些特殊分辨率的视频。比如水平分辨率1000左右的BDrip(如1024×576像素),清晰度要超过DVDrip甚至DVD,但是体积通常在2G-4G左右,又在Ti达芬奇方案支持的分辨率范围以内,非常适合在MP4上观看。此外,还有采用二分之一1080P分辨率的HDHR、HR-HDTV(HR代表Half Resolution),分辨率为960×540,文件体积大约为1.4GB左右,与BDrip差不多。而且,网络还有大量采用X264(H.264的一种分支编码)压缩的HALFCD与miniSD视频,其容量与普通RMVB相当,但画质接近1.4GB的DVDRip,实用性很高。当然,PSP和iPhone专用的视频同样是H.264编码,虽然分辨率不高,但是由于压缩编码先进,体积小巧,所以影片的清晰度足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 |
采用H.264编码的视频种类丰富,画质出色
四、主流视频格式扫描解析
很多MP4用户,经常抱怨自己的MP4播放器无法播放下载的文件,这种情况并不稀奇,因为这是混淆了封装格式与编码方式。具体而言,就是同样的编码可以用不同格式的文件封装,而相同的封装方式,视频编码也可能不同。最典型的就是MKV开源封装格式,这种封装方式堪称万能,除了主要用来封装H.264之外,还能封装其他数十种编码,诸如VC-1,甚至连苹果的Quicktime、RMVB也可以用MKV封装,并且,字幕、音轨也可以集成于其中。
![]() |
MKV是高清视频的黄金搭档
相对而言,AVI封装技术上并不先进,只能封装H.264、MPEG-4等编码,但是由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普及,所以才铺天盖地,但是,这种封装方式正在被MKV所取代。TS封装的特点就是时间上的任意性,在整个视频任何时间点打开,都可以继续向前播放,适合高标准视频的传输使用,TS封装的MPEG2文件,常见于1080P高清视频。最后,RMVB封闭格式,只能选择Real Video视频编码,缺乏灵活性,无法适应高清潮流。
![]() |
TS格式是1080P的传统霸主
除了高清的MKV、TS、AVI、RMVB之外,其他的封装方式还有WMV、MPG、VOB、DAT等,不过其应用侧重于早期视频文件,不过,从“即下即播”的角度分析,兼容各种封装方式也是对MP4芯片能力的要求。目前,Ti达芬奇芯片可以兼容的视频封装方式以及兼容的编码方式、支持的分辨率多达十余种,相对于其它MP4主控方案,Ti达芬奇是目前兼容能力最强、解码能力最强的MP4芯片解决方案。
![]() |
TI的达芬奇芯片有着目前最好的编码和封装兼容能力
全文综述:正是由于达芬奇芯片出色的编码和封装兼容能力,得到了用户的青睐,也吸引了更多的国内外厂商,它们看到了达芬奇芯片的优势,推出了一系列Ti解决方案的产品。较早推出达芬奇方案的爱可视的605,与爱欧迪年初推出的O2,都得到了广泛的美誉,不过其偏高的价格影响了市场推广。在国内市场,推出与爱可视解决方案类似的还有爱国者P882和纽曼M9000,由于都是采用硬盘存储,所以价格一直居高不下,都在两千元以上。
![]() |
音悦汇 T11(16G)图 库评 测论 坛报 价网购实价
蓝魔的T10和T11组件了适合国情的Ti高低搭配
相对而言,蓝魔音悦汇针对主流市场推出的的“钛”T10和T11,在达芬奇方案的基础上,采用了闪存存储方式,所以价格相比之下要更有亲和力,全能触摸高清定位的音悦汇T11,目前价位为16GB/999元,而较早发布的T10,价位已进驻4GB/499元,对于注重视频播放品质的MP4用户来说,无疑是乐事一件,当然,音悦汇钛系列的固件升级已经带给我们多次惊喜,接下来,高清MP4与Ti达芬奇方案还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会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