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光污染的类别及成因

中国科普博览

关注

Glare(眩光)

眩光通常指光源照射进人眼所产生的目眩现象,分为直接眩光和非直接眩光。直接眩光指光源核心直接照射人眼,比如迎面的汽车头灯射出的光线;非直接眩光指光源亮度比其背景亮度高的多,从而对人的视觉造成影响,比如黑暗中的强光。

眩光通常使人视线模糊不清,降低人眼分辨光度强弱的能力。比如汽车灯光可以使行人或者驾驶员短暂性“视觉丧失”,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防护不当的情况下,眩光还会伤害人的视力。长期在强光条件下工作的工人(如冶炼工、熔烧工、吹玻璃工等)会由于强光而使眼睛受害。

眩光示意图

Over-illumination(过度照明)

过度照明指光的亮度远远超过了需要的程度,主要是对能源的无意义使用造成的浪费。尤其户外商业广告牌、商业大楼是过度照明的主体。有数据显示,美国每天由于“过度照明”所浪费掉的能源相当于200万桶石油!过度照明还会引起非直接的眩光现象,从而对人眼的视力造成伤害。

广告牌所需的灯光大大超过了实际需要的水平

Light trespass(光入侵)

光入侵是指外部不必要的光线进入了私人领域造成的干扰。比如邻居家的照明光线照进自己的窗户和居室,影响自己的生活和娱乐、睡眠(比如夜间的灯火让人难以入睡),从而感到不适的现象。德国巴伐利亚市通过对200位市民的调查,其中有三分之一的人抱怨晚间睡眠受到室外灯光特别是过亮的霓虹灯的干扰,有五分之二的人反映不能入睡,而且感到头昏、眼花、耳鸣、咳嗽乃至引起哮喘。

外部灯光过亮影响居民生活

对天文观测者来说,光入侵的影响非常大。因为城市里强烈的灯火经常会掩盖天空中的星星所发出的微弱光线,这使观测活动变得非常困难。目前各国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来保护人们免受侵害。

建筑物耀眼的灯光使对周围的建筑产生的影响

Sky glow(人为白昼)

即使在没有灯光的情况下,夜晚的天空也并不是完全黑暗的,星星会散发微弱的光芒,太阳系中的太空尘埃也会散射太阳的光线,这就是所谓的自然的天空辉光(natural skyglow)。但是随着近几个世纪人为照明设备的使用,出现了人为的天空辉光现象即人为白昼(artificial skyglow)。

卡尔加利上空的人工白昼

人为白昼多是由于城市中楼宇相互反射的光线超过了地平线,通过附近的大气层发射到天空产生的现象。

墨尔本人工白昼现象, Dr T. J. Richards拍摄

人为白昼将减低天空与星星的对比度,严重影响天文学家的工作。据统计,在夜晚天空不受光污染的情况下,可以看到的星星约为7000个,而在人工白昼的影响下,只能看到大约20-30颗星星。

人为白昼还会对生态环境产生破坏,强光可能破坏昆虫在夜间的正常繁殖过程。

Clutter(混光)

混光指不同的光线混杂在一起对人的视觉产生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的颜色各异、亮度不一的霓虹灯会给驾驶员和夜间飞行员造成极大的困扰。混光会使驾驶员视觉混淆,从而注意不到障碍物,可能造成车祸;而飞行员则需要花精力在这些各式各样的光芒中辨认航空信号灯。

混光现象示意图

其他类型光污染

目前光污染还没有统一的分类方式,除眩光、过度照明、光入侵、人为白昼、混光等五种类型的光污染以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比如白亮污染(墙面或建筑物对太阳光的镜面发射造成的危害)、红外线和紫外线等等。

此外,根据光污染发生的时间不同,国内也有专家将光污染分为“昼光光污染”和“夜光光污染”。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