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玉米开谈:CS昔日王者微软IE3.0的前世今生

天极网

关注

炽天使 

传奇出自偶然 微软IE3.0鼠标

IE3.0银光鲨是微软在游戏鼠标方面至今让很多玩家还为之倾倒的力作,而IE3.0之所以取得这么大的成绩却是个偶然。当初微软开发IE3.0的时候定位为高端办公用户群体,只有少部分玩家采用它作为游戏装备。也就是说微软的无心插柳反而造就一代经典游戏鼠标的传奇色彩。


说起IE3.0恐怕要追溯到2001年光电鼠标开始盛行的时候,这个时候微软适时的推出了它的最新光学引擎技术IntelliEye2.0。并且伴随着这项技术的研制成功,微软推出了最新旗舰作品IE3.0银光鲨。IE3.0诞生的当年正是光电技术推广的年代,很多键鼠厂家已经转向了这种更新的技术产品开发。光电产品针对机械产品有着便于清洁,适应表面性能强等诸多特点,这让当时光电技术得以迅猛发展。而在技术方面微软当时拥有最先进的IntelliEye2.0技术,并且把它毫不吝啬的应用到了最新推出的IE3.0之上。其6000次/秒的刷新率以及出色的手感和键感很快得到CS国际明星的普遍认可,进而登上了当时游戏鼠标至高无上的宝座。之后04年微软突然宣布这款经典产品将不再生产,一时间各国货源紧缺价格上涨很快,一款X06版的IE3.0甚至被炒到了千元的价格。微软IE3.0受欢迎的程度可见一斑。

微软IE3.0技术参数:

IE3.0技术指标及详细资料

核心:IntelliEye

DPI:400(复刻版450)

刷新率:6000次/秒(复刻版9000次/秒)

最大加速度:25G

最大速度:54IPS

喷漆:铝离子沉淀技术(早期)后期为普通喷漆

支持系统:WINDOWS、MAC(复刻版增加Vista系统支持)

连接:USB/PS2

驱动:Intilli Point4.0/4.1(复刻版Intilli Point6.0/For Mac6.0)

微动: OMRON D2FC-F-7N(MS)

其他:5个可自定义按键、人体工学设计、刻度滚轮、磨沙材质侧面


经典在哪里 微软IE3.0鼠标的特点(一)

其实这款鼠标能够取得这么大的成功不仅仅是依靠炒作以及明星效应。相反,微软在当时对其的广告宣传方面收效甚微。它的成功很大程度和自身的出色性能以及当时过人之处密不可分。

稳定性能优越

说起性能其实当时不乏有比它高的强者,比如罗技的MX500。但是由于当时罗技高估自己在技术方面的领衔程度,将其旗舰产品MX500的DPI升级为800。使得这款也近乎经典的产品和铝制以及玻璃材质的鼠标垫无法兼容。直到后来出现大屏幕高分辨率的显示器,它的高分辨率才得以发挥作用。特别在当时盛行的竞技游戏CS中会时不时的出现丢帧现象。而IE3.0银光鲨虽然采用了更加先进的IntelliEye技术,但是分辨率并没有升级仍然为400。进而凭借其6000次/秒的刷新率,完全解决了游戏中丢帧的现象。所以说出色的稳定性能,是微软IE3.0能在当时鹤立鸡群的主要原因之一。

握感变现出色

所谓握感就不能不提及现在还在流行的名词:“人体工程学原理设计”,它是指基于以人为主而在外观、颜色、性能等诸多方面进行研发设计的一门鼠标科学技术。

用过微软IE3.0鼠标的朋友都知道这款产品体积偏大,顶部弧度非常合适把握。同时,它的左右按键也设计有凹槽。能够让食指和中指非常舒适的放在上面。另外对于无名指的放置也恰到好处,这一点比起现在某些名牌游戏鼠标要做的出色的多。从科学角度出发,这种宽大体型可以承担手部90%的压力,对于健康和舒适度来说很贴切。这同样是大家对它赞不绝口的原因。


经典在哪里 微软IE3.0鼠标的特点(二)

微动开关强劲

微动开关是鼠标中的一个及其重要的部件,同时也是衡量一款鼠标性能重要指标。当时微软IE3.0银光鲨鼠标采用了著名日本OMRON中国分公司出品的D2FC-F-7N(MS)型微动开关。从型号的最后MS可以看出是专门为微软设计的,而这个微动也没有令采用它的微软失望。这款微动键程适中、回力大、弹性十足点击伴随有强烈的清脆感。因此采用了型号为D2FC-F-7N(MS)的微动开关让它迅速得到众多玩家是认可。以至于到现在D2FC-F-7N(MS)成为衡量一款鼠标微动性能的重要参考。

超强的兼容性能

鼠标的兼容性能和电脑其他配件的兼容标准有着本质的区别,鼠标的兼容性能主要是针对鼠标垫而言。拿银光鲨最拿手的游戏CS来说,市场中针对这款游戏研发的鼠标垫是类型最多的,材质也是最复杂的。其中就包括布制表面、塑胶合成材质表面、铝制表面、玻璃表面以及布制表面的衍生产物——涂层类表面5大类。在这5大类当中,以铝制表面、玻璃表面以及涂层类表面这3大类最为特殊,也是对于鼠标性能要求最高的,而正是因此造成了许多鼠标无法正常工作的尴尬局面。但是无论是这5大类中的哪一类,IE3.0都能轻松应对,因此,IE3.0核心的强大性能以及设计的超前性可见一斑。而且在兼容性这一点上即便是7年后的今天推出的个别最新产品相比IE3.0依然有所不及。

适时是舞台CS

人气最旺盛同时也是生命力最强的团队配合型主视点射击游戏(FPS)

可以说IE3.0能有如今的经典地位,有一半的功劳要归于CS,正是CS火暴的人气以及长久的生命力造就了IE3.0的辉煌。不过话也要说回来,之所以能够受到广大CS明星以及玩家的青睐,IE3.0本身优异的手感以及性能也是决定性的因素,正是由于这个原因,IE3.0才被称为CS专用鼠标。如果要问IE3.0在CS中最明显的优势在哪里,我想使用过的人都会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那就是平衡。的确,在CS这种拥有众多特点各异的枪械同时却又极重真实射击感的游戏中,IE3.0拥有其他鼠标无法岂及的平衡性。首先,虽然它的体积比较庞大,但是其本身较轻的重量使得它的灵活性并未受到限制,在步枪与手枪这种需要频繁瞄准以及应付各种突发情况的运动战枪械上IE3.0表现出了极高的灵活性,无论是快速瞄准还是压枪扫射都可以轻松应对。而在以稳重与精确为主要前提的狙击型枪械的使用上,IE3.0宽大的底盘以及面积相对较大的鼠标垫脚又为它带来了极为优异的稳定性,无论是定点射击还是追枪、甩枪射击都能表现出令人满意的精度以及稳定手感。另外,由于OMRON微动的键程与回力特点,使得游戏中步枪点射变得极其容易掌握,无论是单发点射还是2-3连发甚至是4-5发的连续单点,OMRON适中的键程与清脆的回力都会给玩家带来清晰的节奏感以及实实在在的命中感。而在高达6000次/秒的刷新率保证下,无论你在游戏中如何快速移动鼠标都不会出现任何跟踪失败。因此,正是由于上述众多优势综合在一起所体现出的平衡性,才使得IE3.0成为了玩家们公认的CS专用鼠标。


传奇鼠标的伤痛之处

事物是相对的,任何产品不可能完美无缺。这款微软最经典的产品同样有着自己难以避免的“伤痛之处”。笔者至今为止接触过无数使用过这款鼠标的玩家,其中包括笔者本人。和其他人一样对于这款产品真的是又爱又恨。

微动双击

指鼠标微动由于老化而在点击过程中出现单击变双击的情况,也称为连击或连电。

前面已经提到过,IE3.0采用的是型号为OMRON D2FC-F-7N(MS)的姆龙微动,OMRON微动本来可以算是所有鼠标微动品牌中口碑最好的一个,它以手感清脆,使用寿命长而著称。但也许是上盖与微动接触的触点结构设计不合理,又或者是微动在PCB上的位置欠妥,总之这种以寿命见长的微动到了IE3.0上基本使用一年到一年半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双击现象,个别的寿命更短。而这种问题在同样采用欧姆龙微动的罗技鼠标上却很少出现解决办法:发回代理处进行质保或打开外壳自行更换微动(适用于过保鼠标或动手能力强的玩家)

短命的滚轮

IE3.0的滚轮可以说是整个鼠标中最为失败的设计之一。新的鼠标滚轮手感尚可,只是感觉滚动的刻度略大,但是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IE3.0的滚轮就会迅速老化,变得极为松弛,滚动起来可以说手感全无。 另外,此滚轮还存在一个极为严重的BUG,那就是如果你在游戏中把滚轮设置为切换武器或者跳跃,那么无论你的滚轮新旧程度如何,只要在CS中用力磕鼠标,这时手中的枪则会立即切换成刀亦或是莫名其妙的自动跳起。这对于鼠标速度很低需要大幅度移动鼠标转身的人来说无异于噩梦——在身后出现敌人以后快速移动鼠标转身,但是因为幅度没有控制好,导致拿着一把小刀对着手持AK的敌人......或者干脆害怕的跳了起来...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办法:老化问题无解,切刀问题可以通过修改武器切换热键设置来加以避免。

断电

鼠标在使用过程中突然停止工作,并且内部的LED全部熄灭。

这种情况到目前为止还无法准确的断定到底是鼠标的哪一个部分出了问题,比较流行的说法是USB接口出现问题或者鼠标线断裂等等。可以说断电是所有问题中最为棘手的一种,出现的机率不是特别高。解决办法:立刻返修或尝试使用PS2接口,另外如有条件可通过更换鼠标线予以解决。

侧键手感差

与传统鼠标不同,IE3.0的侧键并没有采用按键与微动直接接触的方式,而采用了极为复杂的结构,因此,它的侧键与微动的接触过程可以用一波三折来形容,这就导致两个侧键的按键感觉极其糟糕,即使是全新的IE3.0它的侧键按上去也感觉软绵绵的,一点也没有欧姆龙微动那种应有的清脆感,而且松动情况极其普遍,许多全新的侧键也像无骨头一样松松垮垮。另一方面,IE3.0的侧键位置也不十分合理,初接触很容易误按,需要适应。可以说这个侧键也是整个鼠标上最失败的设计之一。


庞大的族系 微软IE3.0鼠标不同版本详细介绍

IE3.0从2001年投产至2004年停产,再到2006年复产,期间因为厂商降低成本以及其他各种因素使得市面上出现过多种不同版本的鼠标,这一点想来深入接触过IE3.0的玩家都应该印象深刻。下面笔者就将岂今为止所接触以及听说过的所有版本做一个分门别类的介绍,以求将这篇总结尽量做到完美。但是,毕竟我们只是普通的玩家,而不是微软鼠标生产部门的负责人或统计员,因此在介绍过程中难免会有疏漏,所以希望大家及时指正。

关键词:北纬

中国大陆微软产品总代理 从2002年中期微软产品全线进军中国期间开始担任微软产品的全国总代理,至2005年初淡出市场。期间为微软外设产品的普及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也正是由于该公司缺乏行之有效的营销策略,导致微软产品无法突破销售瓶颈进而黯然退出。可以说是一个毁誉参半的厂商,但至少通过微软产品为自身积累了足够的知名度。正是它见证了IE3.0的兴衰。

X06版本

于2001年30周开始投入生产,编号X06。出厂日期3001,该版本为最早期的首批IE3.0。X06版本首批编号3001,此后编号依次为3101、3201、3301.....至02年19周最后一批出厂日期为1902的版本为止,X06版本至此结束生产。其中3101-0602批次底部标签上的条码部分为椭圆形(3501之前,日期在条码下面。3601后日期在条码右侧。前几个批次条码包含PIN以及Product两个数字码,而后的批次则改为P/N及PID两组)0602之后的批次条码全部改为长条型。

0702-1902则为长条形条码版本 由于微软公司正式进军中国大陆市场时间为2002年8月,国内行货批次也从02年8月开始计算,因此中国大陆行货版本无椭圆型条码,而全部为长条形。

主要特点:

A.外壳颜色为暗金,类似香摈色。表面喷漆采用了铝离子沉淀技术,特点为经久耐用,颜色均匀,金属感极强。但由于该技术在环保方面表现很差,因此在02年20周X08版本投产时遭弃用。使用该技术的X06版本在长时间使用磨损后漆面原本的磨沙感开始消失,并逐渐变成较为光滑的手感,类似镜面。(X06批次的众多版本中存在一个无全新表面应有磨沙感的批次,此版本虽表面全新但也极为光滑,具体原因不明)

B.侧胶面、滚轮、鼠标线均为棕黑色。侧胶质量及附着力较好,但在一定时间的手汉侵蚀后会变为黄色。

C.脱膜线(鼠标光头周围的明显裂纹)处理较好,大厂风范尽显。

D.包装为全红色,商标IE字样中的E字为小写e,此为与其他编号版本最大区别。

作为IE3.0最早的生产批次,X06版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使用价值都要凌驾于后期的X08版本之上。因此在2004年IE3.0停产之后的疯狂炒作期间,全新的X06价格竟从原被的499狂涨至800以上,而北纬正规行货版的价格则更高,更有甚者即便是开价千元也难求一新。此中玩家的狂热程度可见一斑啊


各地区X06不同版本外包装比较

中国大陆版 共分为两种包装,早期为包装正面贴有明显的北纬公司圆形中文标识及价格标签,不过由于微软进入中国市场较晚,因此北纬版的行货只有2002年产的长条形条码版本。销售地区: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版(后期)后期标签改为贴在包装盒底部,其他与早期版本完全相同。销售地区:中国大陆

美版 特点:包装正面英文字数较少 销售地区:美国、加拿大(北美地区)

欧版 特点:包装正面带有欧洲不同国家文字,且字数极多 销售地区:欧洲各国

日版 特点:采用不同于其他地区所有版本的小体积包装盒,极易分辨。 销售地区:日本


各地区X08不同版本外包装比较

于2002年20周开始投入生产,编号X08,出厂日期2002,该版本为首批X08。此后编号依次为2102、2202、2302.....至03年52周最后一批出厂日期为0352的版本为止,IE3.0停产。其中后期生产日期标号改为年份在前,周日期在后,如0352

主要特点:

A.外壳颜色为银灰。表面漆采用普通喷漆技术,金属感较强,但光泽层次感略逊于X06。相比X06版本的铝离子沉淀技术在耐用性上则要逊色一些,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掉漆现象。

B.侧胶面、滚轮、鼠标线均为灰蓝色。侧胶质量及附着力相比X06版本在质量上略有下降,变色及掉色现象极为普遍。

C.脱膜线(鼠标光头周围的明显裂纹)处理效果一般,个体差异明显,相比X06版本同样略有不及。

D.包装为半红半褐色,商标IE字样中的E字为大写E。

与X06版本相比由于生产时间较晚,因此并未造成货源紧缺。停产后价格虽然有大幅度上涨,但是随着复刻版IE3.0的上市,价格也出现了明显回落

中国大陆版(早期) X08上市初期的版本,最明显特征表现为包装盒正面贴有北纬官方499元价格的圆形标签,包装盒本身为全英文,无中文字体。销售地区: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版(中期) X08上市中期的版本,特征为将原本北纬圆形标签改为咖啡色的正方形贴纸,并清楚的标注了IE3.0详细的性能指标,并增大了面积。销售地区:中国大陆

中国大陆版(后期) IE3.0停产前最后一个包装版本,特征为包装盒表面不再加贴中文标签,而是改为在包装盒底部加贴北纬公司官方质保标签。销售地区:中国大陆

美版 特点:与中国大陆版包装色调相同,但正面英文说明字数较少,右下角的圆形LOGO是美版与其他版本区别的最明显标志。销售地区:美国、加拿大(北美地区)

早期欧版 特点:与大陆版包装色调相同,但正面带有欧洲各国语言文字说明,字数较多,且圆形LOGO的位置在左面中央位置,明显区别于美国版本。销售地区:欧洲各国

后期欧版 特点:包装色调与表面文字均与大陆版相同,但底部无中文标签。某段时间国内大量涌入该版本水货,而来源地为香港,因此该版本也俗称港版。销售地区:西欧


各种版本的微软IE3.0 OEM产品比较

关键词:OEM

OEM是英文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的缩写,按照字面意思,应翻译成原始设备制造商。OEM泛指一家厂家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和产品配件,亦称为定牌生产或授权贴牌生产。即可代表外委加工,也可代表转包合同加工。国内习惯称为协作生产、三来加工,俗称代工或加工贸易。在IE3.0的众多版本中,OEM产品是除了行货以及盒装水货之外质量最有保障的一个重要分支,因此需要详细做一介绍。岂今为止,市场上出现过的OEM版IE3.0共分为两大类:


A.DELL版IE3.0A

IE3.0A 微软为DELL公司整机或服务器所代工生产的配套鼠标。其最大特征就是底部标签IE3.0字样后面相比行货多了一个大写字母A,以及在条形码中的PID码后面添加了OEM字样,用以与行货IE3.0作出区分。IE3.0A与行货相同,也存在早期版本与后期版本差异,具体表现为02年约30周之前出厂的版本与行货X06版本具有完全相同的外观及制作工艺,因此可以将其视做早期版本的IE3.0A。而02年约30周之后出厂的版本在外观及做工方面则与X08版本完全相同,因此可以将其视做后期版本的IE3.0A。不过需要特别提到的是,无论是早期还是后期的IE3.0A编号全部统一为X08,并没有因批次不同而通过改变编号进行区别。

早在2002年8月2日微软硬件正式上市之前,国内著名的电子产品销售网站新蛋就开始出售散装的OEM产品,这可以看做是国内最早的OEM产品销售。而在后来,国内又市场流入一批来自香港的水货IE3.0A,至此,OEM产品在国内的热销才正式拉开帷幕。不过由于这批香港水货产品数量并不多,因此在国内市场并未造成太大影响,真正促使IE3.0A火暴国内市场的原因其实是DELL公司对于这款产品的公开销售。大约在2002年11月,DELL公司的销售部门开始公开发售IE3.0A。只要通过邮购的方式就可以获得一个由DELL自行包装的散装IE3.0A,并付带一本多语言说明书及一张驱动光盘,并享受DELL一年质保。一时间其低廉的价格所衍生出的高超性价比彻底征服了广大玩家,众多无法接受高价行货的用户开始对其趋之若骛,而销售商们也囤积了数目不小的IE3.0A作为存货。但好景不长,2003年2月,由于低价产品严重扰乱了行货的正常销售,DELL在微软的强大压力下终止了IE3.0A的销售业务。而后随着销售商存货的不断清空,DELL版的IE3.0A也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注:虽然国内市场流通的IE3.0A基本全部来自于DELL,但是由于国外同样大量存在该版本鼠标,因此不能确定所有X08版本的IE3.0A定单全部出自DELL,很有可能微软也为其他公司生产过此编号产品。不过由于此事暂不可考,所以只能是作为一个未解之谜而留待今后证实。

ALIENWARE版IE3.0A

ALIENWARE版IE3.0A 微软为著名品牌机销售公司ALIENWARE所代工生产的整机或笔记本电脑的配套鼠标。其最大特征就是鼠标表面一改普通版本一成不变的银色,取而代之的是眩目的金属彩色。而为了搭配多达11种颜色的笔记本电脑及整机,这款IE3.0A同样开发了多达11种充满个性的颜色。与DELL版相同,ALIENWARE版底部标签IE3.0字样后面同样比行货多了一个大写字母A,以及在条形码中的PID码后面添加了OEM字样。另外,ALIENWARE版也存在早期版本与后期版本差异,具体表现为早期版本编号特征与DELL版完全相同,而在后期版本中则采用X09作为统一编号,这一点与其他任何版本的IE3.0都不相同。另外侧面的喷漆处理工艺2个版本也有差异。

在众多版本的IE3.0中,可以说ALIENWARE版无论是收藏价值,还是传奇性,以及视觉效果都是所有版本中最强的。也许是厌倦了普通IE3.0那一成不变的银色,当网上开始流传ALIENWARE彩色版本照片的时候,几乎所有的IE3.0拥趸都为它那充满金属质感的绚丽颜色所折服,进而开始研究如何购买。不过令人失望的是,ALIENWARE公司早期根本不进行鼠标的单独销售,想要得到鼠标只有购买整套的ALIENWARE电脑整机或者是笔记本,因为鼠标只是作为附属而进行赠送的非卖品。直到X09版本出产之后,ALIENWARE也许是意识到了鼠标单独发售的巨大市场前景,所以终于开始在各国的官方网站上对鼠标进行单独销售(不包括中国及亚洲)价格与普通版本基本一致,配置也是一个小纸盒加上驱动光盘。不过由于购买渠道以及加上国际邮费之后的巨大价格落差,导致这款鼠标在国内的数量极为稀少。


世界各地珍藏版微软IE3.0鼠标(一)

因此对于那个时期的爱好者来说,拥有一款ALIENWARE是一件相当有面子的事情。假如你真的能拥有其中一款颜色,那么无论是在哪一个外设论坛都足够引起一片羡慕的赞叹声以及数量众多的求购短信息,更有甚者还容易引发大量口水流入键盘而导致的短路现象(笑)可以说那个时期ALIENWARE版的IE3.0是众多收藏爱好者以及IE3.0拥趸的共同梦想,大家的普遍想法都是:尽管颜色很多,我不敢奢望,但哪怕让我拥有其中一款也就足够了。这种情况大约维持到了2005年中期,当时由于IE3.0停产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商人们为图利润,想尽各种办法从世界各地搜罗到大量的水货IE3.0,而且基本都是国外的正规行货,这其中就包括ALIENWARE的彩色版本。当时的价格基本维持在500-550元左右,这个价格可以说基本与加上国际运费的邮购差不多,因此也还算是合理。至此,许多国内玩家才有机会真正的接触到了这款梦幻中的极品。早期来到国内的是黑色以及黄色两款颜色,一段时间之后又有一款蓝色来到。正是由于在短时间内迅速接触到了这么多的颜色,国内的收藏家们才开始真正的讨论起全版本收藏的可能性。不过遗憾的是,在蓝色版本进入国内之后就再也没有其他颜色到货,而且世界各国的官方网站也相继宣布断货,所以大家的收藏计划也再次搁浅。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彩色版本的逐渐减少,原本就比较高的价格又开始不断攀升,最稀少的黑色版本竟然也被炒到了800多元的高价,而且至今未见回落的趋势。

X08版本,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金属质感超强,色彩纯正,视觉效果极为出色。侧面采用黑色磨沙工艺,避免了X09版本光滑侧面所带来的手感变化,防滑效果出色,并且不易变色,但有掉漆风险,与复刻版侧面并称综合效果最佳的处理工艺。早期版本LOGO为ALIENWARE标志性的外星人头像,并未加上后期版本的字母LOGO,且尺寸较大。 已知颜色有蓝色、绿色、橙色三种,具体颜色数量由于资料有限而难以考证。


实物蓝色

X09版本,共11种颜色,且喷漆工艺有所不同,因此具体部分会在下面的单独介绍中详细说明。


黑色(space black)英文译名:space=太空 黑色

表面采用黑色底漆+亮漆的喷漆工艺,特点为漆面反光度极高,无颗粒感,外表庄重。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X06版本IE3.0完全相同的棕黑色磨沙材质,为所有11种颜色中唯一采用该配置的版本。稀有度:A+ 收藏度:S+


黄色(Nova Yellow)英文译名:Nova=新星 黄色

表面采用黄色底漆+亮漆的喷漆工艺,特点为漆面反光度极高,无颗粒感,外观色彩明快靓丽。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B+ 收藏度:S+


世界各地珍藏版微软IE3.0鼠标(二)


蓝色A(Majestic Blue)英文译名:Majestic=尊严 蓝色

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特点为漆面亚光效果,颗粒感较强,外观深沉、神秘。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B 收藏度:S+


实物尊严英文译名:Conspiracy=诡异 蓝色

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特点为漆面亚光效果,颗粒感较强,外观靓丽,金属感极强。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AA+ 收藏度:S+


实物诡异橙色(Martian red)英文译名:Martian=火星 橙色

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特点为漆面亚光效果,颗粒感较强,外观靓丽,金属感极强。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AA+ 收藏度:S+


世界各地珍藏版微软IE3.0鼠标(三)


实物火星绿色(Cyborg Green)英文译名:Cyborg=生化人 绿色

表面采用金属烤漆工艺,特点为漆面亚光效果,颗粒感较强,外观靓丽,金属感极强。LOGO为ALIENWARE by microsoft字样加小型外星人头像。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AA+ 收藏度:S+


银色(Saucer Silver)英文译名:Saucer=银碟 银色

采用与X08版IE3.完全相同的表面喷漆工艺,磨沙质地,金属质感较强,但光泽一般。侧面采用与黑色版本上壳相同处理工艺,但为防滑反光度有所降低,手汗极大者甚用。稀有度:AAA+ 收藏度:S+


紫色(Plasma Purple)英文译名:Plasma=粒子 紫色

由于笔者始终未见到该版本实物,因此无法提供实物照片,只能以官方概念图片代替。表面工艺从图片推测基本与其他亚光表面版本相同,也是采用了金属烤漆工艺。侧面处理工艺不详。稀有度:S+ 收藏度:S+


世界各地珍藏版微软IE3.0鼠标(四)


粉色(Venusian Pink)英文译名:Venusian=金星 粉色

极为少见的一个颜色,2005年以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网络上都从未见过此版本,因此照片也只能由概念图代替。喷漆工艺:不详侧面处理工艺:不详 稀有度:S+ 收藏度:S+


变色龙A(Chameleon red-gold)英文译名:Chameleon=变色龙 红-金变色,与粉色相似

同样是一个从未见过实物的版本,因此显得极为神秘。喷漆工艺:不详侧面处理工艺:不详 稀有度:S+ 收藏度:S+


变色龙B(Chameleon Purple-green)英文译名:Chameleon=变色龙 紫-绿变色

变色龙的另外一个版本,除了颜色之外与前一款完全相同。喷漆工艺:不详侧面处理工艺:不详 稀有度:S+ 收藏度:S+

全部11种颜色官方概念图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概念图与实物在效果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总体来说,实物的美观程度要优于概念图随整机销售的还有同样色彩的微软多媒体键盘,在X09版开始发售以后配套键盘也开始了单独销售。图为实物蓝色键盘与鼠标组合。


其他形式出现的微软IE3.0鼠标(一)

战队包

微软硬件的总代理北纬公司于2003年左右推出的一种5只为一盒包装的散装版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也算是一种官方承认的行货。主要面向的是以5人为一个整体的CS战队。后期开始零售,在市场上停留的时间并不是特别长,不过与DELL版本的IE3.0A相似的低价格为其增添了足够的性价比,但同时也给行货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战队包IE3.0在外观上与正统行货IE3.0无异,背面条码也并未加入OEM字样,而且性能及做工都与行货完全相同,因此是除了OEM版本之外比较值得购买的版本。


战队包IE3.0的外包装

最终收藏版

北纬于2005年初淡出市场之前最后推出的简易包装版本,内付驱动光盘,外观及背面条码与战队包无异。借助因停产所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最终收藏版着实也火了一把。不过此版本后被发现部分序列号居然与某批工包产品出现了连号现象,但却以行货价格销售,因此被部分资深代理鉴定为工包+自制包装盒的垃圾版本,而此次上市行动更是被部分玩家戏称为北纬临终前最后的抢钱行动,后逐渐淡被人们遗忘。

半盒装

距离现在最近的一批水货产品,来源不明。具体特征为无外包装盒,而只有行货包装内部的红色内胆及塑料膜,边缘采用订书器压合,X06、X08版本均有。关于半盒装的来源普遍流传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此版本来自美国微软公司内部,为员工购买版本,因此包装简陋。另一种说法是此版本为国外翻新货。此两种说法虽然都有一定根据但是由于双方都无法提供有利证据而无法最终定论,因此它的来源问题也就成了至今为止关于IE3.0的最大迷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半盒装IE3.0的非使用故障机率要高于行货以及OEM产品。


其他形式出现的微软IE3.0鼠标(二)

工包

工包,就是散包,既不是站队包,也不是OEM产品。表面看与行货基本一致,唯一区别就是无外包装及驱动光盘,包装措施只是一个简陋的塑料口袋。此版本来路不明且种类繁多。是所有版本中个体差异最大也是质量最无保证的版本。直接从工厂内偷出的,质检不合格而不允许制作正式包装的、翻新及翻修的洋垃圾都有可能混杂其中。其中最为离谱的要数2005年中期的一批X06版工包,其中一部分附带的PS2转接头居然是罗技的,而非带有microsoft字样的标准头,其来路的复杂性可想而知......

复刻版

在停产两年之后为了应对依然庞大的市场需求以及挽回产品销售颓势,复刻版的IE3.0终于在千呼万唤中来到了我们的面前。继承前辈所有优势的同时复刻版改进了老版本侧面易变色的最大弱点,以及包括将刷新率一举提升至9000次/秒等多处改进。编号改为X80开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国内行货底部标签也终于改为全中文印刷,不过也许是为了确保上市初期的货源充足而进行了赶工,行货复刻版本IE3.0采用了与港版相同的繁体中文标签,这又使许多玩家怀疑起中国大陆版行货称谓的准确性,不过虽然未采用简体中文标签,但是行货3年质保的期限却是实实在在的,因此对于行货的疑虑可以完全打消,标签方面只能期待今后的批次有所改进。

未知版本

除了以上的众多已知版本外,还存在2个没有任何资料但可以确认存在的版本。ALIENWARE金色限定版和彩色版展品

非零售版本。ALIENWARE公司制造,表面采用金属考漆工艺,侧面为亮黑色喷漆,从图片效果来看金色版的制造工艺应是与绿色等亚光版本相同,因此手感也完全相同。稀有度:SSS+ 收藏度:SSS+。另外一个顶级收藏版本为德国一次电子展上微软的展示品,主要为红色。并未正式销售,且未留下任何实物照片,可以说是现存的最神秘版本。


鉴别微软IE3.0必备的小知识

IE3.0包装盒顶部标签信息说明:

a:售往地区编号 57:北美 63:欧洲 64:中国

b:全球唯一的S/N编号 25120为行货X06的编号,70387为行货X08的编号后八位为鼠标编号,后六位代表鼠标的序号,一个批次同时生产的鼠标编号是连续的。

c:代工工厂工作组类别

d:售往地区备注 English na 为澳洲北美等地区 Eurp 为欧洲 LVM 为中国 IM Explorer 3.0 Win32 PS2USB均一致

e:鼠标产地 所有ie3.0均产自中国

f:生产日期 与鼠标底部标签数字顺序相反 如顶部标签:0131 底部则为3101

g:生产日期批次的编号,类似鼠标的S/N编码,每个批次的编号一致可以看做鼠标的第2道防伪措施。

h:条形码编号

鼠标底部标签信息说明:

以上图为例,4201为生产日期,01年42周。P/N与PID则是行货质保的重要依据,由于官方会记录每一个售出的行货产品信息,因此P/N与PID是否符合官方信息则成为了质保的关键。值得注意的是PID后几位数字,也就是545466。这个545466是与包装盒顶部标签的S/N相对,在早期的北纬官方论坛,想要查询自身产品是否为行货则必须提供P/N、PID以及S/N这3项数据,否则不予查询。


微软IE3.0辉煌的成绩和发展历程

IE3.0产量

从产品编号的变迁中我们大致可以推断出IE3.0共计约126个生产批次,其中X06-25120的ie3.0生产日期为3101-1902,此期间产量大约为870000左右,即全球的X06ie3.0共生产87万左右。X08生产日期为2002-0352,此期间产量大约为800000 即全球X08ie3.0产量共计80万左右。 再加上各种OEM版本,推算整体产量在3000000只左右。(此数字系推算所得,可能与实际存在较大误差)

IE3.0国内发展历史

2001年中期,第2代IntelliEye光学引擎开发成功,IE3.0鼠标正式投产(所有的IE3.0鼠标产地均为中国)

2001年31周,第一批X06版投产,至2002年19周X06版本停产。

2002年8月微软正式进入中国,由于X06版本已停产,因此国内行货只赶上1402-1902的最后几批。

2002年20周,X08版投产,至2003年52周IE3.0全线停产。全部批次的X08均有行货。

2004年底-2006年初,国内市场IE3.0严重缺货,期间大量水货流入国内。其中包括美国行货版X06、X08、ALIENWARE版IE3.0(黑、蓝、黄)、工包、半盒装以及北纬最终收藏版。这个时期可谓是IE3.0市场的黄金时期。

2006年11月,复刻版IE3.0上市……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