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工业设计 劲刮 “中国风”

天极yesky

关注

 

编者按:国外品牌需要通过亲近中国文化来开拓中国市场,中国品牌也在工业设计的道路上走到了新阶段。中国元素受到国内外设计界的普遍尊重。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芳兰》

这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首吟颂兰花的诗歌。中国传统文化常以“君子如兰”来形容一个完美的人。兰花象征着“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媚俗、不沽名钓誉,胸襟坦荡,心存远志。那么这种极具雅趣的传统文化和现代工业设计相遇时会是什么样子呢?

最近,一款电脑就以其特别的设计吸引了我们的目光。因为它在电脑外观的设计中巧妙独特地运用了兰花。这款方正科技最新推出的家用电脑卓越I500外观简洁大方,清爽沉稳的黑色机身,一株风姿绰约的兰花蕴含在晶莹的面板之中,再加上电源按键的一抹中国红和金属拉丝的点缀,恰如幽谷之兰,不张扬处却令满室生香,非常好地彰显出主人的品味和内涵。


“中国风”席卷工业设计界

这款让大家眼前一亮的产品只是众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品中的一员。曾为诺基亚顶级产品的8910手机,运用了中国武士和“扬眉剑出鞘”的设计理念,后来的改进版更是以身背长剑的秦俑为造型;盛唐纹细腻地纹在LG的豪华冰箱上,祥云飘上了三星的液晶电视,卡地亚的手表盘上了中国龙……可以说为了能在产品上运用和展现中国元素,国际上的工业设计师们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从中国家具中抽象出一部分元素作为创作素材,也成为世界上一些主流家具品牌的时尚作法。国际家具大鳄科宝·博洛尼在其作品中大胆地使用了“中国红”。其新款书架处处洋溢着红色的喜悦和奔放。以“中国红”为主色,被搭配以沉稳大气的黑,以黑、白、红为基本色,全面取代一直以来这个品牌传统而保守的暗色调。大气的红,精致的红,闪耀的红,神秘东方气质被欧式简约手法还原,成为贯彻2008年厨卫、书房、客厅、卧室的主要格调。

汽车领域。随着中国市场重要性的逐渐上升,世界汽车品牌在进军中国时,都会研究中国人的口味,对上市车型均进行“中国化”处理。中国书法的飘逸、太极的圆润、京剧的铿锵、武术的潇洒……再到中国宫殿的飞檐斗拱、中式园林的细致精巧,最后,这些“中国元素”都落在了汽车设计理念上:气派、细腻、含蓄、隽永,天人合一。

面对这股风潮,国内企业也不甘继续落后。长期以来,中国的工业产品在与国外产品的较量中往往处于下风,不仅因为在技术等硬性对抗上失利,也因为输在了产品外观和形象等“软实力”上。很多时候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消费者看上某个产品只是因为外观上的一处能打动人的设计,而我们的产品就常常因为形象和包装问题很难得到消费者认可。

因此,“中国风”吹来的时候,国内产品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把我们的元素运用到我们的产品中。美的“中国风”系列冰箱绘上了典雅的工笔花鸟;方正家用电脑卓越S2008中国红的机身上雍容绽放着国花牡丹;爱国者的“中国福”U盘像一方小巧精致的中国结,即将要上市的吉利熊猫汽车圆润的身材和黑眼圈就像国宝一样可爱……

方正科技产品中心工业设计部总监武巍告诉记者:“中国元素已经成为了国际设计界的一个很强的流行元素和时尚的风向标。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肯定再不能落后于人。而且作为中国人,我们更要努力抓住这个风潮甚至引领这个风潮。”

图为方正卓越S2008


中国元素的流行

在很多人看来,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许许多多带有中国元素的产品就出现在我们面前了,于是大多把这股中国风潮归结为2008年奥运会在中国举办。不错,奥运会是让世界的眼睛聚焦东方,但其实,这仅仅是原因之一。

通常来说,人们对于异国情调总会有很浓厚的兴趣。就好像我们会向往英伦的风情,意大利的浪漫,拉丁的热情一样,神秘而深厚的中国文化一向对世界有很强的吸引力。西方对于东方的兴趣早在16-17世纪就因为东西方交通和交流的发展而被大大激发:中国的瓷器,茶叶和丝织品在欧洲的风靡,欧洲的宫殿与园林设计对中国艺术风格的广泛吸纳,都是很好的说明。

不过,近年来中国元素确是以一种更加强势和个性化的姿态崛起了。这一方面是来自于发展势头令世人侧目的中国经济和庞大的中国市场的诱惑,另一方面是来自于中国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增强。

拥有13亿人口的中国是一个潜力无限的大市场,想来世界上任何一个企业都想在这个有待挖掘的市场里分一杯羹,而最好的办法就是最大地亲近这个市场。近期从好莱坞跳出来的那只《功夫熊猫》不就是好莱坞向中国抛出一支的橄榄枝吗?生硬是有一点,熊猫也长得不那么可爱,但是弥漫其间的那些中国气息还是可以觉出好莱坞对中国的善意。如此电影必然让国人感到一种巨大的满足和期待,于是大家纷纷掏钱,电影的巨额票房难道还有得愁?

唐装,旗袍,昆曲,国学,孔孟之说,传统节日……中华的传统文化近些年也得到了中国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十几年前,当欧美风潮劲吹神州大地的时候,人们都以拥有一件星条图案的T恤、一顶印有英文字母的帽子为时尚,以唱英文歌曲为潮流。然而时过境迁,到了2008年,满世界飘动方块字,人人学说汉语,中国文化的影响甚至染红了欧洲的婚纱。在做了多年关于西方的迷梦之后,我们突然发现自己的根是中国的,唯有把老祖宗留下的东西挖掘出来,流传下去,才能为世界所尊重。所以我们看到各大院校国学教育的兴起,群众对百家讲坛的热衷,老中青们对易中天、于丹这样的国学明星的追捧毫不亚于超级巨星,甚至很多网络小说的题材和风格都古色古香,文字讲究得不行。中国人自己对中国元素的认同和支持无疑是其流行的一个强劲动力。

图为电影《功夫熊猫》海报


工业设计的历程

中国元素运用如此广泛,在国内外如此受追捧和欢迎,是不是说工业设计界形成了一种中国风格或者流派了呢?

关于这一点,武巍认为:“它更多的只能算是一个流行元素。一个风格或者流派的形成跟国家的整体设计水平有很大的关系。中国工业设计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是和国外高端水平还是有一定差距。当然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中国的工业设计肯定会越来越成熟,乃至产生大师级的人物,而如果中国有更多的大师迈入世界殿堂,达到世界顶尖水平,那我们的‘中国风’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格和流派是很有可能的。”

工业设计产生于工业革命以后。虽然它的萌芽只是英国一群怀旧的乌托邦主义者对工业社会的反抗——他们希望用典雅美观的复古设计来反击代表粗制滥造的工业社会生产方式。但是渐渐地,工业设计这棵幼苗逐渐成长,发展成了一门实用的艺术,并形成了英国、德国、美国和北欧诸国等工业设计的中心,成为了工业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现代工业设计的真正确立是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1919年,一位叫约瑟夫·西奈尔的设计师在自己事务所的信封上首次使用了“工业设计”几个字;同年,在德国的魏玛,世界上第一家专业的工业设计学院包豪斯学院诞生;在美国,1925年,流线型风格诞生并风靡世界。

二战后,工业设计在复兴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1955年,亨利·德雷福斯出版《为人的设计》,提出了人体工学原理的理论,综合生理学、心理学、工程学和人体测量学来设计更让人幸福的产品。1957年,国际工业设计联合会(ICSID)在伦敦成立。

这一时期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日本的工业设计的崛起,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具有自己特点的高水平,在世界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和地位。

六、七十年代是工业设计的繁盛时期,各种高科技和新材料不断得到运用,各种运动和潮流不断兴起,形成了美、日、欧三大设计中心。

西方工业设计经历了近百年的发展,涌现了像雷蒙德·罗维、阿尔内·雅各布森,威卡拉等这样的具有推动意义的大师,形成了许多流派和成熟的风格,如德国的理性严谨,美国的商业化,法、意的精致奢华,斯堪地纳维亚的朴实实用等等。

水平的差异

“工业设计在我国的发展只有短短二十几年的时间,我们还处于探索和发展阶段。”武巍说,“所以有时候虽然我们看到西方设计师的产品在使用中国元素方面非常出色,其实并不是说人家对我们的文化了解就一定比我们深刻,而在于工业设计水平的差异。”

2007年,有“工业设计界的奥斯卡”之称的德国红点奖将最佳设计奖授予了一个特别的作品:YINYANG(阴阳椅)。椅如其名,德国家具公司Deton的这款设计就正是得益于中国阴阳哲学思想。作品由两部分构成,分开来是线条流畅的躺椅,合在一起就是中国人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太极图。选择的配色是古铜和银白——古铜为阴,银白为阳,圆润的弧线设计使这款户外使用的躺椅流露出一种自由、开朗、舒适、恬淡的感觉。就像德国红点官网上所说,这款躺椅融合了工业社会的高科技和手工业社会的传统精细,使它们达到了一种和谐的境界。

再比如一款很有意思的产品。意大利生活精品设计品牌ALESSI推出一组可爱的调味瓶The Chin Family(清宫系列),灵感据说来源于乾隆的画像。想象一下高高在上的乾隆皇帝要是看到自己的形象变成了一个小巧可爱的调味瓶,不知道是会吹胡子瞪眼还是乐得合不拢嘴。在这个家族里面,有Mr. and Mrs. Chin,还有King and Queen Chin,虽然只是日常使用的椒盐罐调味瓶,但是这些身着清装的小人那羞怯微笑和喜庆的打扮却能为我们的生活减去不少的乏味和疲劳。它是Alessi和台北的故宫博物院合作两年的结晶。

图为ALESSI调味瓶The Chin Family

而曾在北京车展上吸引无数目光的上海大众概念车NEEZA(“哪吒”的德语音译),则最为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元素的使用。以中国传统神话人物哪吒为灵感源泉,NEEZA整车以“中国红”为主色,前大灯设计灵感源于哪吒炯炯有神的双眼,按中国人特有的凤眼设计;牌照板采用中国传统牌匾造型,配以毛笔书写的活泼英文字体,新颖夺目;车顶镀铬饰条则体现了中国古代房檐顶端外加装饰物的传统造型特征;兼顾速度与霸气的轮毂设计,其灵感源于哪吒的武器——火尖枪;而其轮胎胎纹设计则源于哪吒的法器——风火轮,是设计师综合了中国传统的火焰图案与世界先进的赛车轮胎胎纹而取得的最新成果。

图为上海大众概念车NEEZA

在欣赏这些精美的作品的同时,有一点值得我们注意,那就是这些产品并不是简单地在产品的外观上做文章。我们看到它们时觉得于己心有戚戚焉,更多的是因为产品传达出了一种东方神韵。

武巍以卓越I500电脑为例,告诉我们,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并不是简单符号和形象,不能只是突兀地在产品外观上加以使用。设计的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将产品的特性和实用性与中国元素有机结合。比如这款电脑,作为一款高端产品,它融入了很多新技术,加强了对细节的把握,使功能较之以前更强大和稳定。这种表里的完美契合,才能符合君子般的兰花美观于形,沉稳于心的特质。

民族工业的新课题

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我国才真正接触并重视起工业设计。当时中国的情景倒颇类似于工业设计的萌芽阶段,轻工业开始飞速发展,很多产品因粗制滥造而被市场鄙视,因而引发了对工业设计的关注。 1987年,中国工业设计协会成立,从轻工业到家电再到通讯行业,中国的工业设计迅速成长着,扩展着。

要做出一个成功的设计需要多个部门相互配合。简单来说,除了基本的设计部门外,还需要企划处多方了解用户的使用和心理需求,分析流行趋势,根据不同季节不同时期不同人群做许许多多的调研报告。最重要的还是负责后期实现的工程处,产品从设计转化到现实产品的关键在于此。工业设计师工作介于工程师和艺术家,他们关注的是产品的形态和创意而并不会直接去设计一个齿轮或者做一个发动机来带动机器——那是工程师的工作。因此,工程师会和设计师就一个可能的概念共同努力把这个概念转化为现实。

前些年出于开发成本的考虑,很多企业还处于一种抄袭仿照国外成功设计的阶段。不过想当初日本的工业设计不也是由战后初期的模仿,发展到了目前极具自己特点的高水平的吗?

近些年随着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冲击,企业对工业设计和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断加深。许多工业设计中心不断地产生并发展起来,不少设计中心和设计人才开始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拿到包括红点,IF等设计界的大奖。

图为方正科技产品中心工业设计部总监武巍

大型的设计中心也积极同国际接轨,开展国际合作是中国工业设计发展的非常重要的一条路子。武巍告诉我们:“国际上的大公司常常不惜巨资和国际的著名设计公司合作,比如三星,其设计在这些年做得非常出色,就是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三星还在其企业内部建立设计学院,请来国际上的设计大师来培训其设计人员。我国的工业设计界现在也开始在这方面积极努力,以方正科技为例,也与世界上很多著名设计公司建立了联系,不久前就和美国著名的设计公司IDEO等建立过成功的合作。”

工业设计上的突破只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我们很高兴看到许许多多的中国企业在努力,在探求如何能“变中国制造为中国创造”。“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句话并不是一句空话,中国风的盛行就是一个很好的诠释。希望有一天世界认识的不仅仅是产品上中国风情的花纹,而是成熟而固定的中国风格和强大的中国工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