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nm双核绝杀!E8400从超频到性能测试

小熊在线
作者:小熊在线——WolStame
Penry对于Core的提升
Tick-Tock就是时钟的“嘀嗒”的意思,一个嘀嗒代表着一秒,而在Intel的处理器发展战略上,每一个嘀嗒代表着2年一次的工艺制程进步。每个Tick-Tock中的“Tick”,代表着工艺的提升、晶体管变小,并在此基础上增强原有的微架构,而Tick-Tock中的“Tock”,则在维持相同工艺的前提下,进行微架构的革新,这样在制程工艺和核心架构的两条提升道路上,总是交替进行,一方面避免了同时革新可能带来的失败风险,同时持续的发展也可以降低研发的周期,并可以对市场造成持续的刺激,并最终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Wolfdale是最新Penryn核心的双核处理器,也是Tick-Tock计划里的Tick,我们所知道Penryn比起Core核心,有比较大的改良,虽然不会是架构上的全面改新,但这种改良会把原有Core的架构改良后发挥到一个新的极致。
Penryn比起Core而言有下面几大的优势:
现时半导体制程工艺通常以nm(纳米)做为度量单位,其实际上是指集成电路中晶体管之间的连接线宽。连接线宽越短,单位面积的晶片上所能够容纳晶体管数量也就越多,其效能及功能亦将随之增强。
新的45nm生产工艺将可以大大提升核心电子管的数量,同时可以提升速度达20%,并且热量可以降低30%。以E8400为例,核心面积只有107平方毫米,而65nm制程E6850为143平方。不过,晶体管数量上E8400为4亿1000万而E6850为2亿9100万
Cache升为每两颗核心最高可以共享24way,6MB,而四核心也可以相对的升成6MB x2,相对于Core核心最高16way,4MB提升50%。新款处理器的二级缓存除了容量更大以外,还将会支持一项名为“enhanced cache line split load ”的新功能。
FSB较全面提升到1333MHZ,而最高可达到FSB1600MHZ。构架面对AMD的HT已经显得比较落后,Penryn之后的Nehalem处理器上,Intel将采用全新的CSI构架,在设计上类似AMD的HT总线技术,内置内存控制器,从而抛弃FSB构架。
指令集方面,目前的Core2Duo处理器中已经加入了SSE4,但是只是它的一个子集“SSSE3”,目前我们知道Penryn将会加入一共47条SSE4指令,未来还会再增加7条。全新整合的SSE4指令集将更针对视频方面的优化,为Clear Video高清视频技术(支持高级解码,拥有预处理和增强型3D处理能力)及UDI接口规范提供强有力的支持。SSE4指令能够有效的带来系统性能上的提升,这将使其更利于多媒体应用
Penryn移动版还有两项新颖的省电技术:C6 State和EDAT。C6 State可让笔记本处理器的功耗在空闲状态下降到非常低的水平,核心电压也会根据情况大大降低,同时缓存彻底转移其中的数据并完全关闭。从这种状态中恢复需要一点点时间,而且会对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对笔记本用户来说,电池续航时间的重要性显然更大。EDAT可以单独提高某个处理核心的频率,并将其他暂时不使用的核心关闭,以适应单线程任务或者只能利用一个核心的多线程任务。
Penryn仍会采用LGA775接口,与Pentium 4和Conroe Core 2 Duo相同,VRM模块并没有太大的改变,基本上以前所有可以支持Core的主板都可以在更新Bios之后都可以对其进行供电。
Penry中的两核明星-Wolfdale详介
Intel 45nm DT CPU | |||
Model | Speed | L2 Cache | FSB |
Quad Core | |||
QX9650 | 3GHz | 12MB | 1333MHz |
Q9550 | 2.83GHz | 12MB | 1333MHz |
Q9450 | 2.66GHz | 12MB | 1333MHz |
Q9300 | 2.50GHz | 6MB | 1333MHz |
Dual Core | |||
E8500 | 3.16GHz | 6MB | 1333MHz |
E8400 | 3.00GHz | 6MB | 1333MHz |
E8300 | 2.83GHz | 6MB | 1333MHz |
E8200 | 2.66GHz | 6MB | 1333MHz |
接下来我们看看Conroe核心(左)以及Wolfdale(右)的核心图对比,我们看到了Wolfdale几乎用了一半的面积来做L2 Cache。
Conroec以及Wolfdale的规格对比表:
下列是Wolfdale的家族规则列表
E8000系列的背后电容排列。
Wolfdale-E8400介绍
这是我们小熊评测室收到白盒的E8400实物:
CPU正面
这个配的风扇实在太寒酸,是Intel认为E8400太过低端,还是觉得45nm发热量太小?
底部也全是铝
看看这厚度....
测试平台介绍
CPU | INTEL Core 2 Duo E6850(3G 333x9 L2 CAHCE 4M) INTEL Core 2 Duo E8200(3G 333x9 L2 CAHCE 6M) AMD Athlon64 X2 6400+(3.2G 200x16 L2 CACHE 1MX2) |
主板 | ASUS ASUS P5E GA-MA790FX-DQ6 |
散热器 | Tunq Tower120 |
内存 | KINGSTONG HYPER-X PC9200 1T(5-5-5 @DDR2 800)or (4-4-4@DDR 1000) |
显卡 | NVIDIA GeForce 8800GTX |
电源 | TT ToughPower 650W |
硬盘 | 希捷 7200 10 250G(8M) SATA3G |
测试系统 | Microsoft Windows XP SP2 Professional |
测试软件 |
|
Sysmark2007测试
3D项目测试(上)
3D项目测试(下)
多媒体编码测试
其它软件测试
超频测试
45nm的制程在同频的情况下理论上不会直接影响任何性能,但是45nm会直接带来最低的电压,更高的频率,以及更低的发热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