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电信

iPhone 6助苹果市场份额飙升 大屏成功狙击三星

通信信息报

关注

本报记者 蔡晓卿

在大屏手机市场,虽然苹果姗姗来迟,但后来者居上。据研究表明,自iPhone 6和6 Plus上市以来,苹果在亚洲市场的智能手机销量大幅增长。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和应用的不断发展,大屏手机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不过,大屏潮流难以掩盖后智能机时代的创新乏力,就连一向以创新取胜的苹果也难免俗,iPhone 6的出现虽然能带来一时的盛况,但要持续提升竞争力,恐怕还得居安思危,积极求变。

苹果大屏手机迎来销量春天

自从iPhone 6和6 Plus发售以来,便受到了用户的疯狂追捧。根据Counterpoint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苹果在韩国的市场份额从iPhone 6和6 Plus发布前的15%,飙升至33%。苹果超越了另外一家韩国企业LG(14%),成为韩国第二大智能手机品牌。尽管三星仍然占据首位,但份额却下滑至46%。而在11月之前,该公司的份额始终保持在60%左右。

在日本市场,苹果的销量出现大幅度增长。去年11月,苹果在日本市场份额达到51%,远高于iPhone 6以及6 Plus发布前15%左右的水平,而日本排名第二的索尼,仅占有17%的市场份额。

在中国市场,苹果面临的竞争较为激烈,但去年11月12%的市场份额使得苹果超越三星,成为中国第三大手机品牌,仅次于小米的18%和联想的13%,而三星市场份额仅为9%。尽管苹果份额并不突出,但iPhone当月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却同比增长45%。

这不仅扭转了苹果2014年持续不断的衰退局面,而且还对传统大屏巨头三星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

大屏成为苹果的必然选项

近几年来,智能手机的更新换代速度越来越快,不仅各路厂商争相推出大屏旗舰手机,甚至连一向秉承单手操作金科玉律的苹果,也没能守住最后的底线,从4英寸的iPhone 5演变为4.7英寸的iPhone 6及5.5英寸的iPhone6 Plus,为何大屏是苹果的必由之路?

首先,狙击三星需要苹果亮出新王牌。三星Galaxy Note系列手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销量成绩,更引领了大屏手机的风潮。而三星也凭借大尺寸上的品牌优势,不断吞噬属于苹果的市场份额。遭到三星最强火力炮轰后,苹果不能再从容面对市场,于是大屏就成为了苹果唯一的选项。

其次,众多厂商纷纷加入大屏智能手机的行列,市面上大屏手机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这对用户的选择形成了直接的影响。果粉对于小屏幕苹果的抱怨也由此展开,适时扩增屏幕成为苹果挽回消费者的心的上上之策。

第三,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智能手机操作系统不断成熟,手机设备的通讯功能正在不断弱化,用户更加倾向于追逐时尚感和体验俱佳的产品,集音乐、影视、游戏、通讯等于一体的智能手机成为首选。据统计显示,消费者在电子书、新闻阅读、娱乐、社交、健身等方面花费的时间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大屏手机能给用户带来更佳体验,让用户更加依赖设备;对厂商来说,则带来无限机遇。苹果也伺机而动,一举出击,赢得了市场。

苹果新机带来繁荣也埋下危机

依靠iPhone 6及6 plus在市场上的超高人气,苹果公司的总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美元,更将推动苹果开创万亿市值的超级帝国。根据调查分析,苹果公司占据了智能手机市场大约86%的利润额,可以说苹果迎来了全盛时代。但在苹果极度辉煌的背后,实则隐藏着不少危机。

首先,作为大屏手机市场的开路先锋三星,却被后来者苹果赶超,败得体无完肤,甚至对其它安卓手机厂商也毫无招架之力。足可见之,大屏幕只是一个流行性的趋势产品,无法形成核心竞争力。

其次,手机市场濒临饱和状态。当苹果这个领先于整个行业的公司一旦发展到全盛时期,就必然受到整个行业的限制。在使用完“大屏手机”这最后一个嘘头后,苹果将要如何迎合越来越高的市场预期,也成为其不得不面对的焦虑之一。

第三,iPhone大屏新机的畅销,是以牺牲自身其他产品线的市场份额为代价的。随着苹果屏幕的不断扩增,iPhone与iPad之间的差异化也越来越小,iPad在iPhone的正面冲击下节节败退,销量持续下滑,甚至有消息称苹果将撤销iPad mini产品线。

如今,智能手机市场已是厂商林立,苹果的傲娇资本与之前相比愈发显得底气不足,因此,光靠简单的大屏策略恐怕不能形成持续竞争力。未来,手机整体消费市场将进一步细分,机遇与挑战并存,智者生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