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中广互联CEO曾会明

新浪科技

中广互联CEO曾会明
新浪科技讯 5月13日下午消息,第二届CMMB终端产业发展论坛今天在深圳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构建完善的CMMB产业生态系统,新浪科技现场直播。
以下为中广互联CEO曾会明演讲实录。
睛彩导航也是前不久刚刚正式发布商用一个非常重要的业务,刚才孙总把睛彩导航的业务和商业模式给大家做了介绍,今天论坛的最后一场我也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分享一下关于CMMB终端产业趋势和预测。
在去年我们是在深圳,在威尼斯酒店,我下午在开场的时候也提到,去年我们探讨CMMB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声音,大家的疑惑,大家的指责,大家的抱怨,各种各样的声音。今天我们再来看,包括中广传播各个部门的经理分析,我觉得CMMB一年内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冷静去看CMMB到底意味着什么?我觉得实际上我们应该是需要重新考虑:
第一,对CBC来讲,对中广传播来讲CMMB是它的全部,是它整个的业务,但是对于在座各位终端企业,包括做方案的企业来讲,CMMB只是一个局部而已,或者是它只是一个你所做众多产品当中的一款,或是所做这些产品众多功能中的一个,这样的话,大家目前很多很多人,包括更早的时候是这样的思路。我的这款产品,我的产品加入CMMB的功能是不是能赚钱,这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我在这儿的感觉到这样的思维是存在误区的,怎么这样讲?从终端来讲,作为一个终端我们都有这样的思维,运营商制定传输的标准,最早像电话机、传真机,数据格式、传输格式确定了,大家做终端就好了,也就是说我们从上游拉动下游就可以有变化。但实际上CMMB我感觉走到今天并不是这样,并不是光靠上游的拉动,下游按照规范把这个东西做出来就行了。
在上午的CBC市场部总经理郭强的演讲里也提到,他说CMMB的发展靠CBC自己往前冲是不行的,是需要在座各位,无论是做方案还是做终端的一起配合去做,这里不仅是支持的问题,其实正是之前我讲这样一个以为从上游到下游的推动,这样的一个思维是从奥运的骤热到年初的加密一下子变成骤冷,这样的反差很多人归咎于加密。我的看法不完全是这样,后面我会做分析。
我们在今天必须看到,在现在我们所面临的消费电子,我们的面临的市场环境,我们面临的环境是三网融合,消费电子产业是在一个大洗牌的前夜,这一场洗牌关心到很多企业,实际上我们今天都可以看到,去年参加我们会议的很多企业在今天可能没有了,这个在深圳蛮正常的。我们很多规模比较小的一些民营企业,做阶段性的市场,这个没有也不能完全说是他们因为做了CMMB,我觉得在整个市场环境里有各种各样的因素。
我们看一些数据,PC2009年2480万,下滑6%。MP3、MP42008年开始大幅度下滑,2008年下浮35%。彩电CRT退市,彩电竞争白热化。
近三年来看,从2006年起,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低于GDP的增长,而在此之前大家看蓝色的部分,我们在2002年达到什么样的高峰?整个增长是60%左右,GDP增长是10%左右。现在我们看这张图我们能感觉到国家在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怎么样推动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怎么样去推进三网融合。
刚才提到的电视,最近很热的一个话题就是互联网电视,互联网电视是电视的一场革命,也是电视业和互联网必然对接的开始。我们还可以看到什么?这些彩电业从各家的方案,除了这些互联网电视还有立体电视,立体电视会在今年正式启动,包括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会有立体电视的试播。
我们再看看因特尔对消费电子的理解,1.0是模拟电视,2.0数字电视,3.0因特尔定义是可管理的互联网连接,这个概念和前面讲到的互联网电视有一个关联度,我们看到因特尔很明确提到可管可不管,应该说互联网改变了很多的游戏规则。
我们再去看上网本,上网本应该说是3G在推动,由运营商主导,运营商无论是TD还是WCDMA,还是CDMA2000三大运营商都在推动。还有什么样的变化?数字家庭,数字家庭除了电视机的变化,机顶盒的变化,还包括很多电子设备在家里的连接,也包括我们现在在做CMMB终端他们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何进行内部的交换和共享。
还有一个变化“云计算”,这两年推进得很快,无论是从高端的厂商,微软、因特尔、Google这些大企业在推动,我们看到“云计算”在广电行业带来的变化,云计算对终端影响是非常大的,云计算的功能性复杂的支撑还是需要的。
还有什么变化?在广电,在下一代广播电视网叫NGB,NGB很重要的一点是把CMMB涵盖在里面了,也就是说它有一些具体的应用,后面也会提到,从电视这种广播式的DVD的数字电视怎么样和CMMB信号切换,一个用户出门在看一场球,路上可以接着看,同样的服务通过一次订购,通过运营商后台的对接可以转到CMMB的手机上。CMMB也许不转播这个频道,但是可以通过本地的推送实现。
更大的变化三网融合,今年1月1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温家宝全面推进广电、电信双向进入,推进三网融合。三网融合对今天到会影响最大的是终端,三网融合的实质意义是什么?我一直有这样一个理解,现在广电和电信打得很厉害,无论是试点的选择还是三网的具体实施方案,但是对国家来讲,三网融合广电专得钱多还是电信赚得钱多?国家不关注这个事情,国家只关心是不是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三网融合又希望给老百姓提供更好的服务,更低的资费。跟好的服务,更低的资费还要赚更多的钱,这个机会在哪儿?融合之后业务的创新。
原来做电视的只做电视,现在电视语音业务、互联网业务、电视业务要形成新兴的业务,能够让用户花更多的钱提高所谓的UP值。原来的服务,我在北京一个月100多块钱联通的宽带接入,由于歌华的进入逐渐便宜下来,但是会有新的服务上来,带来的增量更大了。
现在整个行业,尤其是做终端的面临非常大的编剧,用户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三网融合、云计算还有物联网,物联网又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物联网对终端的影响,我前两天参加歌华有线的会议,在座对有线不太熟悉,有线电视行业还是比较知名,它有一个说法。再下一步不是卖电视机,是卖摇控器免费送电视机给你。这个话说得很有噱头,有点炒作的意味,但是说的是有道理的。什么意思?他卖也不是纯粹的摇控器,他可能针对你哪一个人,也许你心脏不好,可能是你心脏的监护仪,那个东西做成个手表戴着。在家庭网络无论WiFi进行发射,后面是你主治医师监测你生理的状态,屏幕只是一个显示而已。
终端的变化是革命性的,我想今天在座的各位有很多很多人,有很多很多有理想的企业我觉得会更深入思考的问题,也是我今天站在这里,其实我不止讲CMMB,我更愿意站在各终端企业,方案的角度上,从你们的角度看CMMB可能会更真实一些。
消费电子面临新一轮洗牌是必然的事情,我觉得毋庸置疑,我在这里敢这样去讲,实际上也是这两三个月我在帮一家,也是我们广东一家做数字终端企业做上市的募投,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太方便透露。我们这样的募投方向是怎么样做适合三网融合方向的终端,我们通过这样一个调查,我们和这个企业拜访了很多行业专家,包括政策层面的,包括技术层面的,包括很多标准层面的,我们探讨下来实际上今天也是把相关和我们CMMB产业有关的结论跟大家做一点点分享。
我一直是很敬佩山寨的,我觉得是中国特色,非常值得去正视,非常值得去支持的一个领域,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山寨需要的不仅仅是跟随,不是跟随的速度。说你iPhone出来多久我就能做出来,山寨在面临变化的时候也要分析。
第二部分我简单讲一下三网融合之下终端融合我向已经是必然,这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做?刚才我提到iPhone,我做一些分析,这些分析的片子全部来自摩根斯坦利。我们看数字,红的是全球iPhone的用户,浅蓝是iPod 的使用量。下面的黄线是什么?是可用iPhone的应用程序,这个蓝线爬得非常快,是iPhone下载的次数,大家清楚iPhone是提供应用软件商店的应用模式。我们看到它软件的增长和下载增长是非常疯狂的。
再看第二个数字,这是iPhone和iPod和任天堂和索尼PSP的对比,iPod是最高的。iPhone成功有很大一部分归于互联网的兴起,在这里从计算产品的时代,PC计算机,很多智能手机也是计算产品,整个的演进历程是这样。
我们再去看计算产品的周期发展特征来看,每一次新的周期都比原来带来更大量的收入,这是收入市值的对比,这是我们从大型机、小型机、个人电脑、多变互联网,每一个变化。包括Google也是一样,几年前他想出售的时候,大家看不到这样的价值。包括腾讯当年有点支撑不下去的时候,想很便宜的价格卖给门户网站,大家没有看到未来。iPhone有未来,是终端的体验改变了用户的行为,我们做终端大家多想去了解用户,看用户的使用习惯是怎样的。反过来我们可以靠我们的行为改变产品。
看一下这个数据,这是美国的数据,左边是用iPhone,右边是不用iPhone。黄色是用iPhone打电话的,70%花在手机上的时间是打电话,用iPhone打电话有45%,其他做什么短信14%,电子邮件12%,游戏、互联网。前面提到他可以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实际上终端带动的业务的应用。
我们去看这个柱图有三个,黄色的是iPhone,绿色第二条是智能手机,不包括iPhone在内的其他手机,第三块是非智能手机。我们看到iPhone的手机在音乐、游戏、社交比其他的应用使用得多得多,我们在这里总结一下iPhone成功的一些要素对我们是有借鉴意义的:它是运营商网络、服务变化之下的终端创新,甚至是一场革命。大家知道它设计独特,它有人性化的体验,很方便的网络连接,方便的网络连接方便这两个字我自己也可以足以说明一些问题,它的内容,也就是说我们看到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内容是来自网络而不是你本身。实际上很多的手机有很大的存储卡,8个G的存储卡也就100块钱,我可以去互联网下载,我用读卡器,电脑也有SD插槽,当都可以这样做。
内容来源于网络,只要我不愿意下载,我点就能下了,速度又不是很慢的话,这个时候你的商业模式实际上已经形成,这个我觉得是iPhone最成功的地方,我在这儿也讲了,我经常拿着两个手机,这个手机是上次来深圳买的googleG5,我买这两个手机想法很简单,我用原来的手机用这个,这个手机的存储是1个G,原来是400、500兆,我拿了发现,我要挂在网上,它给你带来你可以经常察看,他会把你E-mail同步下来看互联网的资讯。
iPhone的成功比如说Appstore这个大家非常清楚不用多说,它打造的是终端加业务,它卖的不仅仅是终端,我们看看孙总讲的睛彩导航,已经有类似的地位,是终端加服务的模式,我的加值部分是哪?我是提供实时的交通信息。
因为iPhone对用户行为的改变,它可以和运营商分钱,从来没有哪个终端厂商可以这样做,所以我可以看到,我们再来看一看运营商和终端是怎么做互动的?这个是中国移动在推出的信息机,它也提供各种生活资讯、音乐包括一些影视,这款产品是中国电信在做的mTouch,中国电信是打造家庭生活第四品。
这是最近非常热门的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包括像汉王的企业。这里我个人的观点,这样的产品是一个阶段性的产品,但是它代表很多的意味,它代表的是什么?一是有运营商,背后中国移动,三大电信运营商推动;二是网络,网络是什么?主要来讲是3G;三是应用,应用什么?应用是读书,终端,形成专业的终端。
前面我们分析包括iPhone的推动,有一点非常重要,运营商的重要性,原来可以没有运营商,很多企业希望进入虚拟市场,这是幻想,没有运营商主体推不动终端加业务的模式,我们可以去回顾这几年我们看到过的一些产品,有一些MP3做MP4的产品,自己想打造互联网的平台,通过它连接互联网下载,独立打造终端加业务的模式,也有做移动存储做得很好的企业,也是品牌企业,曾经希望把它的优盘作为一个介质和线下的业务,打折的服务、餐饮的服务,希望通过这个做类似的运营。
我们也看到互联网电视,还有不少的互联网电视希望自己去做后台门户,前面自己卖电视机,用户通过自己的电视机看自己的门户,甚至想在自己的门户上去形成一个终端加业务的模式。最后成功了吗?我们看不到成功。为什么?运营商和终端企业差别太大了。
我们再看一下CMMB的状况,这几张状态是我在展台拍的,前面程轩已经讲了,去年CMMB叫做基础建设年,我自己看主要干了两个事,把小蝴蝶飞到300多个城市,第二个事把小蝴蝶和各个省建立运营主体,去年主要铺网和建公司。我觉得CMMB在去年的发展是必然很艰难的,今年我们也看到到四月份这样的一些变化,我们也看到整个产业逐渐成熟起来。
三网融合融合我们再看CMMB再去看CBC,我觉得CMMB是什么?回答我一开始提的问题,首先它有明确的运营主体;二是日渐完善的覆盖网络。实际上它向移动便携终端,无论是广播还是推送功能最佳的网络,尤其是我们做好深度覆盖,像百强县逐渐向下的五年覆盖规划,在三网融合的框架下很多都是变化的,我们大规模的网络是发展的,对我们做终端的来讲,我们做终端的这些信号,这些功能,这些节目,很多内容在不断增加的服务是飘在天上随手可取,而且现在的芯片越来越便宜,有五、六个美金可以抓取到。这些对于我们的终端意味着什么,对用户意味着什么?可以理解泛在网。
再简单说一下我讲的手机,也就是Android的手机,我们看到很多Android的产品,用户体验非常棒,产品也很漂亮,Android的东西给运营商带来的价值,当然它不光是一款产品,iPhone是一款产品,一个公司,Android是一个操作系统带给一系列公司,包括HDC,Google自己做,包括摩托罗拉、联想,它带来的容量今年会超过iPhone。
这个数据比较老,不同的操作系统,最左边是iPhone,这张图Android还很小,三列图意味着什么?后面有点不清楚,我解释一下,最高的黄色的是看HDL网页带来的比例。第二块是移动互联网和应用程序,比如说我用这个来上一些网络游戏,移动互联网这些。第三块是全球的出货量,我这个产品占多少。
我们从第一个来看,iPhone开始的出货量占17%,他占移动互联网,也就是说联网应用的50%,它的整个网页占了65%。但是这个数据很快在变化,到上个月底Android操作系统流量已经占了25%,去年12月是19%,iPhone略有下降维持在37%,去年开始36%,这个数字一个25%,一个37%。我们看前面的比例是很悬殊的,前面的浏览量才占8%和11%。
我们前面分析了iPhone再去看Android操作有什么启示?我觉得iPhone是不可复制的,当然山寨机除外,山寨机是高仿不是复制。Android不一样,有什么不一样?它成功两个要素?一是开放,更重要的是它把Google的应用完美整合起来了。后面我还会去讲,Android实际上是一个操作系统,但是实际上它更多的是一个理念,我们顺着这个理念去看,我们自己在座各位再去做终端,包括CMMB的终端和其他的终端应该怎么去做,怎么样能把Android这样一个理念能够引入进来?
接下来花两分钟讲一下CMMB终端的趋势,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消费者来讲,时间越来越碎片化,我们都没有很完整的时间,年轻人很少,越来越少坐在客厅里看电视,有可能在网上看一看新闻,知道有什么事情去找一下,焦点访谈讲三网融合,我会找那天的骗子看一下。
互联网潜移默化,在很多人来讲叫根深蒂固,这个变化对我们来讲怎么做CMMB的手机是有很多启发的,我们再看手持电视包括手机电视在内的其他手持电视用户收视,之前我们有很多的误区,大家都觉得这个东西是上班的路上看,户外比户内看,看短片会比看电视剧、电影好。实际的数据看,无论韩国、日本还是中国目前CMMB用户使用数据来看,用户绝大多数看电视的时间是在家里,而且在韩国尤其明显,看的最多的是电视剧,绝对不是短片。所以我这样讲不是我们去做电视剧,不做短片,而是我们之前对用户的判断不一定是正确的,用户是变化的。
首先我们先看CMMB的特点,都会讲随时随地,随身携带,随手可得。CMMB有一个很大的问题,也是去年大家在讨论的问题,我是把它做成独立的播放器、迷你的电视还是众多功能中又带GPS又是智能手机,作为一个附属,我觉得两个都会有。
实际上有一点可能,大家要更多关注内容运营方面,就是便携功能的个人化和私密性,是我的个人电视,当然有一个例子不是很恰当,我也是听罗小布(音)讲的,他去挪威,那个地方成人节目是合法的,电视台可以播放的。后来手机也播放,电视台不当回事,后来发现绝大部分用户都转到手机,它是很私密,很个人化的东西,包括自己看电视剧,看一个东西,这轴收视行为个人化和私密性,这个特征可能对我们怎么样去做这个产品,包括怎么样做内容关系非常大。
还有便携功能的标配是非常重要的,这个标配是由在座很多厂商推动起来的,这是鸡和蛋的关系,用得多了标配了,无论是GPS还是在我们的上网本、笔记本上,包括在MP4等等这些产品上,做到标配,用户基础提高了,无论对CBC的运营和成本都会下降,这是共同去完成的事情。
我讲了很多,底下很多人会嘀咕觉得我在瞎讲,你前面讲iPhone也好,Android也好都是双向的,都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络,CMMB就是单项的网络,CMMB的功能就是很独立,觉得我前面讲的东西没有什么借鉴价值,我不认为是这样,我们去看,我们的手机很多有摄象头,这个功能是不是独立的功能?应该很独立,他跟我打电话没什么关系。当然3G前面装摄象头我打电话就有关系了。
我们再去看GPS是不是独立的?也是蛮独立的,可以有独立的GPS终端,我两款手机都有GPS功能,我把GPS和摄象头加在一起形成什么?Google这样做了,Google Buzz你可以分享给网友,在地图上找到他,会有网有的照片,无论是公开的推荐还是朋友的推荐。他完成的照片的记录和存储有巨大的容量,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所以说我们独立看很多貌似独立的功能实际上都有关联。
我们再看CMMB,现在已经在做的就是所谓简单的叠加,CMMB和MP4还是手机还是笔记本,和专业的观点,包括我们的股票机,包括我们的GPS,GPS不仅仅是加上CMMB的独立功能,还加上了服务,睛彩导航的服务,已经形成了附加值。
我们再去看还有什么,我们可以做本地的一些服务,我们CMMB加上数据广播,加上推送,包括本地存储,播存形成应用。还有双向的融合,双向的终端越来越多了,越来越多的终端都带wifi的功能,不光是TD,这些终端再加上CMMB的模块还缺一个什么?还缺互联网的应用,互联网的应用是什么?可以有视频,包括点播推送,我把CMMB的功能加上终端,我再有一个互联网的应用配合,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CMMB现在也在研究推送业务,我在互联网上可以有一个网页,我可以推送,因为广播没有意义,我要现场直播今天CMMB“睛彩”终端产业发展论坛,这对老百姓99.99%是没有意义的,对我们行业人是有意义的,我可以去推,我同时推十个节目,那边推一个电影,那边推一个歌曲,那边推一个专业的服务,后台形成推动。
还有什么,便携终端的网络化越来越成熟,无论是3G还是WiFi,还有NGB广播电视网,家里的电视机和CMMB的切换,这个切换我们今天来看还是一个愿景,但是我们看到整个的融合已经在这里。
最后我谈一下CMMB发展的预测,对预测来讲我不去忽悠大家,所以我自己不拿数据,我拿日本研究机构拿出来的数据,这是全国几大标准,包括日韩的标准,日韩的SDB,包括韩国的TDMB,包括DUBH等等一些标准,这家公司叫techuo systems research,2008年,全球手持电视终端5370,蕲州绝大多数在日本韩国。日本的1Seg占3210万台,韩国DDMB占1060万,加上SDMB,占有80%的份额。
2010年起,中国的CMMB将成为全球手持电视市场的主要驱动力,在中国这样大的市场,中国这样大的网络在推进的时候,最最重要一点,中国用户消费层次这么多的时候,在中国去推一个不太差的产品,不说好的产品,不是问题,大家如果去怀疑去研究一下脑白金是如何进入千家万户的?
最后花一分钟,这是去年我们在威尼斯的现场,2009年6月26日,我在论坛上提了三条建议:第一,CMMB应该网台合一,我们做网络也能做内容,今天我们看到了CMMB自己有自己的精彩电影,下一步会和CCTV和中国移动合作推世界杯的频道。第二,要抓住一些行业的应用,包括股票和GPS,今天我们看到了。第三,终端和资费应该捆绑,我们今天看到了发布的睛彩导航。
我在这儿不是说我自己建议或是预测多高明,我觉得没有意义,谁水平高一点也没有意义,这个行业这样做是不是有利,大家是不是能赚钱是有意义的。我这样讲我们能够很好看到,因为我和CBC的接触比较多,我觉得他们有好多事情,包括睛彩导航活动中的一些细节,我觉得做得都是有蛮多蛮多问题的,但是我从框架上,包括从孙局早上和刘波讲的一点,2010年覆盖会超过之前前三年投入的总和,把覆盖视为生命线。这两张是去年PPT拷过来的。
去年我提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做好地方运营商的服务;二是做好终端厂商的服务;三是做好对最终用户的服务。今年还不能提升我们对最终用户服务提到第一,因为用户发展还没有到大量的水平,应该说产业链整个环境还不是太完整,做方案、做终端、做业务应用都很全了,实际上我们看到中间还缺少很多润滑剂。这个事情包括我们在三网融合这样一个消费电子终端领域面临重大变革、面临洗牌的时候是我们需要共同看待、共同面对、共同改变、共同创新的时候。
在今天我还提几条建议,这几条建议很平淡:
第一,加强宣传,提高用户的认知度。
第二,渠道建设,睛彩中国去年我提的建议,某种意义不得已而为之,目前我们没有完整的全国性的渠道,这一点CBC非常重要。
第三,加强信号深度覆盖,我很高兴刘波的PPT,他讲我第一次看到。
第四,还有一点在内容领域CBC申请新的频点,在条件成熟增加新的频点,有些不是完全的频道,可能是整合之后的节目,或是整合之后的服务,或是推送,或是数据广播等其他的业务。
第五,一定要跟进三网融合,推进业务和终端的融合,这是我今天发言的主题。
在比较早之前,CMMB标准主要负责人申红斌(音)有两句话,之前对CMMB有信心就有未来。去年他说,大家还说有耐心就有未来。今天我想再提两个,我觉得大家在CMMB成功上需要信心、需要耐心,现在这个时候需要创新。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