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高层专访:V-GO电动摩托的中国梦

新浪数码

Honda本田中国摩托车中心长永井康晃骑着V-GO上台介绍产品
Honda(本田)是摩托车世界毫无争议的老大,但因为种种原因,在国内,纯正本田摩托车只是作为少量摩友的玩具;虽然也有五羊本田或新大洲本田这样的合资公司生产中低端产品,但在人们心中,只有本田技研才是那个来自日本的带着信仰的品牌。
昨日,本田便在中国深圳发布了自己旗下首款电动摩托车产品,一辆不大的小车,被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中国本部长水野泰秀宣布成为电动化战略的重要一步。关于这款车的定位和它的更多细节,发布会后新浪科技与本田的三名高管进行了交流,对疑问一一进行解答。
法规到来 2018成节点
我们最关心的还是中国这个特殊市场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很多省市并不欢迎摩托车,即便满街电动车(电摩托)但大多是灰色存在,政策具有很多不确定性。所以现场就有媒体问到水野泰秀,本田为何选择在2018年末的这个时间进军中国市场,中国市场在本田电动摩托车板块的布局又是何种地位?
水野回答说,在他们看来,2018年电动车方面的法规对本田来说好态势。本田之前一直想参与到这个市场,但没有没有相应明确法规,所以他们比较徘徊到底如何参与。现在有了明确的法规,对厂商来说,则可以加明确接下来朝着这个方向推进。水野说,中国市场目前是全世界最大的市场。对于本田来讲,挑战最大的电动车市场是他们的第一个想法。第二,中国电动化相关的基础设施最为完备,要最大化地活用最完备的基础设施市场。第三,他们对合资公司JV进行车型研发的研究所位于上海,研发能力越来越充实成熟,参与这个市场的基础也更加夯实,这是我们参与市场的本钱。
至于为什么选择2018年年底这个时间?是因为本田将2018年看做“Honda电动车元年”,在发布会舞台上,水野也谈到,不管是四轮汽车领域还是二轮领域都有推出电动化的产品,包括之前在广州车展也投放电动滑板车等一系列,包括全产品线的商品我们都在往电动化的方向推进,接下来会在在这个领域做出更多的举措。
关于对手 本田的自信来自产品
从发布会看,本田首款电动摩托V-GO最直接的竞争对手是国内厂商小牛,后者来得比较早,而且占据了不少高端电摩的市场份额,本田应该如何赢得这场竞争?
永井康晃认为,与小牛相比,他们的优势在于搭载了Honda开发的“具有可靠、信赖性的锂电池”。它的防水性、安全性能和防冲击性都被反复提及。除了装载在脚踏板下实现低重心化,能提升行驶和操控性能。这款电池被强调了数次安全性,包括:预防过度充电而引起的鼓胀,铝合金外壳可提高抗冲击性和抗掉落的韧性,同时实现高度防水性能——这款车可在30厘米深的水中行驶;
具体到整车,V-GO装载智能APP强化防盗性能,还拥有16度爬坡的优越爬坡性能以及行驶稳定性。另外还搭载Honda专利的CBS(联合制动系统)。
永井提到了V-Go这个名字的由来,“V”是从中国“未来”的“wei”发音而来,同时蕴含英文“way(道路)”的含义。最后的“GO”是朝着未来道路前进的意思。两者合在一起,也是本田对这款车的期待。
他们承认,在过去初创的风投型创新型企业、例如小牛也参与到这个市场。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的成熟,未来,“我们这种传统摩托车厂家”和小牛这样的新兴创业型企业竞争的时代到来了。
关于销售与渠道
我们比较关心的是这款车在中国会通过哪些渠道销售,目标省市是哪些?毕竟将产品卖出去,才是中国用户对V-GO最终的认可。
永井康晃回答说,关于销售渠道,目前本田考虑以网上销售为中心推进。关于交付和售后,会由五羊本田与新大洲本田两家合资公司写作处理,今后合用这两家的销售网络。
他们目前设想的主要的销售区域,是在电动车普及,并且对二轮行驶没有进行限制的沿海地区和城市地区。当然,他又加了一句:还有多坡路的地区,V-GO有非常好的爬坡性能,希望在这样的区域能活用V-GO。
(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