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份的CES展上出现了一款双屏幕的Android智能手机,其中一块屏幕是便于阅读,而且极为省电的E-ink电子墨水屏。这款双屏 YotaPhone在亮相之后就受到了许多媒体的关注。昨天,它终于在俄罗斯、德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上市了,不久以后还会登陆更多的国家。
YotaPhone正反面分别是一块720p分辨率的4.3英寸LCD显示屏和采用E-Ink电子墨水显示技术的屏幕,处理器为主频1.7Ghz的 双核高通骁龙S4 Pro,虽然在今年1月份看来还算不错,但499欧元(约合人民币4130元)的价格现在就其配置而言似乎有些偏高。不过对于一家首度进行手机设备制造的 创业公司来讲,这一点或许是可以原谅的。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款手机在国外媒体的第一手评测中是否符合其价格定位。
外观设计与LCD屏幕
从正面来看,YotaPhone并无过人之处,而且过宽的边框和没有新意的外观设计令其并不符合当代手机工业设计美学的主流价值观。10mm的厚 度,和133×67mm的前面板规格使这款手机颇有矮胖和砖头的握感,考虑到后面还有一块电子墨水屏,这一点应该也是可以理解的。而且后面板电子墨水屏上 面部分呈微微弧度,手感相较10mm的参数会感觉相对更薄一些。
除此之外,3.5mm耳机接口在左上方,microUSB接口在手机底部。比较有意思的是,SIM卡槽位于设备顶部右边位置,并且这个SIM卡槽实 际也正是设备的电源按键。大猩猩玻璃与机身的接合相比去年所见的原型设备要紧密得多。加上整个机身并没有其他可取下的部分,手机握在手里感觉相当紧实牢 靠。
4.3英寸720p的主屏幕显示效果还不错,字体和图标都能保持不错的锐度,虽然视觉效果不会让人感觉惊艳,但可视角度亮度等各方面表现还是基本令人满意的。颜色显示并不浓艳,相较主流Galaxy S4一类的手机屏幕当然还是要逊色一截了。
系统操作
YotaPhone前后面板没有物理按键,在操作方式上采用的是手势滑动。不过这些手势并不是在屏幕上进行的,而是在屏幕下方的触控感应区域之上。 如向右滑动是回到Home页,向左滑动则是回退上一步操作,双指向下滑动是进行截屏,并将内容显示到后面的E-ink屏幕之上。
手势操作原本是不错的交互解决方案,不过YotaPhone的操作方式仍有很大的改进余地。首先,在屏幕下方添加触控感应区域增加了设备的体积,如 果能将所有操作移到屏幕上进行显然会更好;其次,这块触控板的灵敏程度较差,经常需要重复操作才能让指令生效。不过外媒拿到的还是预先发行版本,正式零售 版或许会在这方面有所改进。
YotaPhone出厂搭载的系统是原生Android 4.2.2果冻豆,除了YotaPhone自身为设备绑定的配套应用,以及滑动手势操作的交互方式之外,整个系统并无特别之处。系统操作相对流畅,偶尔会 有卡顿。运行《激流快艇2(Riptide GP 2)》这样的游戏时常出现掉帧的情况,应付一般的休闲游戏则不存在任何问题。
E-ink显示屏
E-ink电子墨水屏是这款手机的重头戏,由于E-ink技术本身的显示原理,加上并没有加入背光,以及在内容需要更新前不会刷新屏幕,E-ink显示屏相比LCD屏要省电得多。按照Kindle长年来的宣传,电子墨水屏可以达到纸质书籍的阅读体验。
不过很可惜的是,这块YotaPhone手机所配的E-ink显示屏分辨率仅有360×640,在显示Android系统Home页的时候,图标和 下方文字几乎都已经看不清楚,相比Kindle设备的可阅读性要差得多。另外,电子墨水图片显示的像素残留问题在这块屏幕上也表现得颇为夸张。
YotaPhone双屏概念的另一个大问题是缺乏第三方软件对E-ink显示屏的支持。YotaPhone自己倒是在Android系统中绑定了一 些定制的应用,如记事本、日历、RSS阅读器等,这些应用界面的右上角都有可将目前主屏幕上显示的内容映射到E-ink显示屏的按钮——应对需要进行长时 间文字阅读的情况,无需点亮LCD屏幕就能进行的特点确实令手机使用更加省电。
但这些应用本身的功能就相对有限,而且几乎没有什么第三方软件再对E-ink第二屏幕做支持,令这块电子墨水屏的使用率大打折扣。Google Play商店中虽然有Kindle、Kobo等应用可供下载,但它们都不支持第二屏幕的显示功能。电子书服务Bookmate是少有对YotaPhone 提供支持的应用,只是功能不多。
当然,YotaPhone的E-ink屏幕并非一无是处,用户不仅可以对屏幕的桌面图片做更改,而且该屏幕上还能显示电量、时钟、即将进行的约会和 会议等用户需要时常查看的信息。这样一来,用户需要在闲暇时偶尔看一眼这些内容就不需要每次点亮屏幕了。比如好多人有每隔一段时间查看是否收到 WhatsApp新消息的习惯,在E-ink屏幕常亮的情况下,这种便利性就显现出来了。
Twitter、Facebook的源更新信息也能显示在电子墨水屏上,当然这主要得益于Yota自己开发的RSS应用,只不过所显示的信息是完全静态的,用户只有手动刷新才能更新信息显示。如果这项功能可以完善,那对喜好社交网络的用户来说将会相当实用。
续航与摄像头
1800mAh电池容量在日常使用中基本能够令人接受,常规进行游戏、视频播放、发消息等操作,一天一充是绝对必要的。如果配合E-ink屏幕阅读和信息概览功能,较少触及LCD屏幕,那么续航时间会更久一些。
1300万像素摄像头的成像素质还不错,色彩和曝光表现基本令人满意。只是问题在于,摄像头在后面板上所处左下方的位置比较奇葩,拍摄时手很容易挡到镜头,横拍竖拍皆是如此,需要用户刻意地调整手势。以下是样张:
总结
499欧元的售价配合这样的设备表现,或许比较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现在市面上有Nexus 5这样性价比出众和Moto G这样价格低廉的设备存在的情况下。Yota Device的CEO Vlad Martynov在回应价格问题时说,YotaPhone有20%的价格来自于额外增加的E-ink显示屏,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和配件,比如天线设计和避免 骁龙处理器过热的设计,以免对E-ink屏幕显示产生干扰;另外还有20%则或是因为Yota是一家刚起步的创业公司,所以在类似高通这样的厂商面前还没有讲价的能力。
不过Martynov同时表示:“我们的第二代产品必定会有个不错的价格,因为我们会向供货商证明自己,我们会售出更多的产品。”但愿到那时,稍显 粗糙的E-ink屏幕显示效果和第三方软件支持缺失的问题也都能得到解决,起码就现在来看,YotaPhone还很不成熟,我们所能给予的就只有鼓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