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软硬件

唯冠召开iPad维权发布会:起诉苹果是维权

科技时代

关注

>>发布会全程实录

新浪科技讯 2月17日午间消息,唯冠创始人杨荣山今日联合和君创业总裁李肃、深圳唯冠代理律师马东晓在北京召开iPad维权发布会,说明唯冠与苹果公司之间的 iPad商标权纠纷。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在会上指出,苹果公司当年购买iPad在全球多个国家商标权时存在欺诈行为,现在起诉苹果是维护权益。

唯冠iPad的前世今生

深圳唯冠今天召开的维权发布会引来极大关注,在国浩律师事务所北京办公室的一间会议室里,60多家媒体挤满了整个会议室,很多最后赶到的媒体只能站在门口参与会议。

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开场介绍了唯冠生产的iPad产品。据他介绍,iPad是一款产品名称(全称是internet Personal Access Device),同时也是一个商标。唯冠公司在1998年下半年开始设计iPad产品,研发投入超过3000万美金。

据杨荣山介绍,iPad是唯冠iFamily系列产品之一,2000年正式对外发布。“这在当时是一款概念性产品。”因为唯冠并不拥有iPad在美国的商标,产品只能以OEM方式卖给惠普。

由于当时液晶显示屏不够普及并且造价较贵,唯冠iPad采用了阴极显像管CRT显示屏。杨荣山表示,由于在干燥的环境下,CRT触摸显示屏很容易发生操作错误,造成iPad最终没有获得很成功。

在今天的发布会上,唯冠公司向现场媒体散发了唯冠iPad的介绍资料。根据提供的材料,唯冠iPad是一款有鼠标、键盘、显示器的小型台式机, 与苹果公司现在出售的iPad平板电脑完全不同。另外,唯冠iFamily系列产品还包括iNote、iPDA、iDVD、iClient等。

唯冠卖掉iPad商标权

据杨荣山表示,唯冠在推出iPad以后当时做了全球商标的注册,主要涉及欧盟、墨西哥等31个国家,在其他地区没能获得iPad商标,是因为日本松下公司进行了注册。当时苹果与唯冠还都相安无事,但在2003年双方发生了诉讼,不过不是因为iPad商标权。

杨荣山表示,2003年,苹果想在欧洲注册iPod播放器商标,因为iPod与唯冠iPad商标有很大的相似性,唯冠于是发起诉讼阻止苹果进行注册。

“我们历经三年缠讼,也花费了很多,最终我们放弃继续跟苹果缠讼,我们撤销了对它的抗辩,这是我们第一次跟苹果的交锋。”杨荣山没有解释当初为何放弃起诉苹果。

当时的唯冠发展正顺风顺水,曾跻身全球前五大显示器制造商,最高年销售收入曾达到100亿元。不过,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唯冠陷入了困境。

“2008年金融风暴的时候,唯冠受到了巨大的伤害。”杨荣山在维权会上说,不但两个美国最大的客户倒闭,唯冠还积压了大量显示屏库存。由于当时液晶屏的均价从250美金迅速掉到了140美金,跌去了60%,最终导致唯冠银行欠款20亿人民币。

杨荣山说,随后唯冠开始在银行的协助下进行重组,而期间一家英国公司IP Application Development开始接触唯冠,寻求购买iPad商标权。后来,这家公司被证明是苹果为了获得iPad商标而设立的壳公司。

杨荣山回忆说,英国IP公司的律师主动与唯冠联系,说公司简称与iPad商标很相似,要求购买商标权。双方最初商谈的只是iPad欧洲地区的商标权,随后双方又商谈全球商标的转让。

“英国IP公司最初出价是2万英镑,因为这还不够注册费用,我最初没有同意出售。”杨荣山说。遭到拒绝后,英国IP公司向唯冠发邮件称如果唯冠不卖,就会利用法律诉讼的方式去申请撤销唯冠的iPad商标。

杨荣山表示,2009年唯冠出现财务危机,正在打算收缩海外业务,同时又因为遭到诉讼“威胁”,于是唯冠台北公司主张卖掉iPad商标。“卖了还有钱拿,如果诉讼的话不晓得会花费多少律师费。”

2009年12月,杨荣山授权员工麦世宏签署相关协议,将8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iPad商标全部权益以3.5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英国IP公司。协议通过附件的方式列出了本次iPad商标转让的区域,其中包括墨西哥、新加坡、中国等地。随后,英国IP公司以10美元的价格,将上述10个iPad商标权转让给苹果公司。

一个月之后的2010年1月27日,苹果正式向全球发布了其平板电脑产品iPad。杨荣山说,那个时候才知道自己“受骗”了,并明白英国IP公司实际上就是苹果公司。

iPad中国商标权纠纷

在杨荣山介绍完iPad商标转让过程之后,马东晓律师随后开始介绍iPad中国商标案详细情况。马东晓表示,iPad中国商标权纠纷案中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苹果当年设立的英国IP公司到底有没有买到iPad中国商标权。

据悉,唯冠台北公司和英国IP公司当年签订的商标转让协议里面包括了8个国家和地区的10个iPad商标权,其中8个商标权归唯冠台北所有,2个商标权归深圳唯冠所有(即iPad中国商标权)。商标权归属不同法人,为今天的纠纷留下了隐患。

深圳唯冠认为,当年与英国IP公司签订协议的只是唯冠台北公司,两家公司是不同的法人,唯冠台北能够转让的只是其拥有的8个iPad商标权,无权转让iPad中国商标权。

在这一问题上,苹果公司及英国IP公司认为,唯冠台北公司和深圳唯冠的法人代表都是杨荣山,唯冠台北可以代表深圳唯冠。不过,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在一审判中没有支持苹果方面的观点。因为按照中国法律,如果该转让协议生效,还需要有深圳唯冠公司的盖章。

深圳中院在一审判决表示,iPad中国商标权是深圳唯冠公司的财产,杨荣山虽然是深圳唯冠的法定代表人,但无权随意处理公司财产,并且商标转让协议中杨荣山是以唯冠台北的法人身份出现,授权书的内容和签名盖章均是唯冠台北,与深圳唯冠没有关联性。深圳中院据此一审驳回了苹果要求确认其拥有iPad中国商标权的请求。

据介绍,当年唯冠创始人杨荣山并没有亲自签订这份转让协议,而是授权唯冠台北公司法务部处长麦世宏签署。深圳唯冠律师马东晓向媒体公开了这份授权书,以证明当初的授权法人仅仅是唯冠台北公司。

据授权书显示,上面共有两个盖章,一个是唯冠台北公司的盖章,另外一个是杨荣山的个人盖章。按照台湾法律,这是一家公司向一个人进行授权必须的两个盖章。

此外,据马东晓指出,即使唯冠台北公司向英国IP公司转让iPad中国商标权的合同有效,但如果只是签订合同,而没有履行商标权转让的程序,这个商标转让也没有生效。目前,iPad中国商标权权益人仍然是深圳唯冠。

他撇开深圳唯冠代理人的身份对此事作出了评论。他认为,苹果在整个交易过程中犯下非常低级的错误,没有对知识产权作尽职调查。

“苹果这么伟大的一家公司,出现这种低级错误我觉得很遗憾。它的律师可能在交易当中策划非常好,但是知识产权一个环节疏漏了,没有调查这个商标权到底归谁,这是一个很惨痛的教训。”马东晓表示。

和君创业驳斥苹果声明

在马东晓发言之后,和君创业总裁李肃发布了一份致苹果的声明,反击苹果此前重申中国商标权权益的声明。和君创业的声明如下:

第一,唯冠公司从2004年到2006年为iPod上与iPad商标近似而在英国与苹果公司诉讼,从这一诉讼之后从来没有也不可能与苹果谈判出 让iPad商标。苹果公司设立的虚假小公司花3.5万英镑买走iPad商标,是用不正当的欺诈手段取得的,我们委托美国公司正在准备起诉苹果公司。

第二,iPad中国商标没有卖给苹果公司是当年苹果公司承认的事实,双方进行了上时间的转让谈判,2010年八家银行查封唯冠深圳公司后,苹果 还派律师与八家银行协调有偿转让商标,现在是苹果公司强行使用iPad商标后,不承认当年的谈判。至于iPad商标是不是卖给苹果,和苹果能不能在大陆使 用iPad商标,根本不是唯冠公司承认不承认的问题,是中国法律容许不容许的问题。当年娃哈哈与达能签署合同出让商标,被国家工商局驳回,而iPad商标 这个既有欺诈之争,又根本不是商标持有者深圳唯冠签署的合同,苹果公司现在和将来都根本不可能被中国的商标予以承认。

第三,香港法院为双方的合同纠纷根本还没有开庭,苹果公司公然称香港法院支持它们商标拥有权主张,这是欺骗舆论的行为,是对法律常识的违背。

第四,苹果公司以双方诉讼正在进行为由,并引证香港法院的临时禁制令,阻止中国工商部门执法,是对中国司法的蔑视,当年娃哈哈与达能诉讼期间, 达能在BVI法院拿到对娃哈哈的禁制令,由某中介组织挑衅中国司法主权,被娃哈哈诉讼法律责任,以对方承认错误告终。中国工商部门按中国法律执法是正当的 执法,不认真执法的部门应该以不作为而被我方律师起诉。(罗亮)

>>发布会全程实录

调查状态:进行中 欢迎参加问卷调查
1.

你怎样看待iPad商标纠纷?

唯冠要求苹果赔偿合情合理
苹果当年已购买iPad商标权
说不清
2.

你认为iPad商标案结局如何?

唯冠胜诉获得苹果赔偿
苹果胜诉无偿使用iPad商标
苹果与唯冠达成和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