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又时尚 智能石英表Trasense评测

中关村在线
随着近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智能手表,产品种类层出不穷,连一直是智能设备行业标杆的苹果也在今年下了水。也正式因为Apple Watch的正式进军,智能手表已经被大众所熟知。
但是这类产品的随着被大家使用的越来越多,人们逐渐发现了它们“不实用”、“没的玩”、“太费电”等缺点之后,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求可能只是简单的那几 项功能,运动检测、来电提醒、防丢失这些功能如果都能和普通的传统型手表进行捆绑的话,相信很多人,特别是使用过智能手表的用户,肯定对这种手表有着巨大 的诱惑力。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款手表,它既有智能手表的一些如运动检测的简单功能,表面上又和传统手表别无他样,这款名为Trasense Watch的智能石英表巧妙的将两种产品优势结合到了一起,它既不会让你每天晚上为它充电,也不会因为它太过繁琐的功能设定而为其烦恼。

Trasense Watch外包装盒

Trasense Watch内包装盒
Trasense Watch的产品包装盒内除了手表本体之外,其他的配件相当简洁:一本折页的中英文使用说明,一个为了更换电池而拆卸后盖的钢片,以 及两块2032的3V纽扣电池。除了附赠的这两块附赠的纽扣电池之外,手表机身内也是自带了一块电池的,按照厂商承诺的1块电池理论续航6个月,所以正常 使用1年以上应当是没问题的。

Trasense Watch产品配件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现在都在用充电电池,而Trasense Watch还在用纽扣电池呢?因为它真的很省电,在大多数时候,Trasense Watch只是一块在默默的记录你行走数据的普通手表,所以完全不需要充电锂电这么大容量的电量,而且也许真的为它配上充电电池, 可能流失的电量要远远大于它实际使用消耗的数值。
编辑点评:
Trasense的包装设计酷劲十足,黄色抛光的商标似乎浮在了黑色的外盒包装上,并且与手表表盘形成了完美的视觉统一性。随机附赠的产品配件虽然只有电池和拆机片,但是考虑到这款手表以简约至上的产品定位,以及其无与伦比的超长电池续航,也许这些配件都有些略显多余了。
机身细节:简约至上 时尚大方
虽然Trasense长得很像传统手表,但是它的表盘设计的却十分时尚,精心打造的黑色磨砂不锈钢表面刚柔并济,坚固细致的磨砂表面,以及表盘上的弧度灯和模仿C字跑道设计的表盘,凸显出了这仍然是一款具有时尚与运动感的智能手表。

Trasense Watch表盘上的记步弧度灯
不得不说Trasense在表盘的细节上做的还是不错的,简约的设计但是该有的也全有了,表盘的玻璃镜片采用了蓝宝石,所以镜片硬度的问题肯定没的说,再也不用担心手表表面会出现划痕。
虽然表盘上取消了传统手表时间刻度的数字,并且没有秒针,但其实这一切都是在为表盘内C字报道上的记步弧形灯让路,为了不让增添了百分比完成度的数字之后显得整个表盘特别臃肿,这种看似简约的设计却让手表在平添了智能性后仍然不失传统手表的模样。

Trasense Watch表盘右侧表冠
Trasense表盘的右侧并没有采用与智能手表一样的开关,而是和正常的石英手表采用了一样的调节时间的表冠。虽然这毫无科技感可言,但是却还原了手表的本质,给予用户最基本的使用感受,从此再也不用给手表进行一套繁琐的设置了。

Trasense Watch表盘背面
表盘背面采用了金属拉丝的设计,中心处的LOGO在光照条件下,由内至外散发着辐射状的光芒。表盖内有防水的橡胶圈,按照厂商的说法是3ATM的防水级 别,也就是30米防水,但是考虑到手表内橡胶圈的厚度,建议大家最好还是不要带去游泳或是洗澡,但是简单的防汗防水溅还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编辑点评:
Trasense名为一款智能石英表可是一点都不为过,虽然在表盘上并未有显示时间刻度的数字,但是这并不会对正常的查看时间有任何影响,而且这样做的 目的还可以突出智能记步弧形灯的存在感,表盘整体的设计与弧形灯遥相呼应,在显示步行数据百分比的同时又没有落下时尚感。
手表配置的蓝宝石镜面在成本上实在是下了功夫,光是表盘大小的这块蓝宝石就已经需要一百多元的成本了,考虑到众筹时只卖299的Trasense应当算是物有所值了。
更换电池:工具便携 随时拆解
表盘的后盖周围分布着均匀相对的6个凹点,可以用附赠的拆机钢片对准两个相对的凹点,以逆时针的方向旋转对后盖进行拆解。
随产品附赠的拆机钢片两侧有两种不同长短的尺寸,可能是考虑到以后会再生产一款适合女生佩戴的表盘尺码,所以直接将其做到了一起。所以用户在对Trasense Watch拆解后盖时,应当用钢片的H01方向对准表盘的后盖,进行逆时针的旋转拆解。

Trasense Watch机身内部
打开了机身的后盖,首先看到的一张印有3V纽扣电池的贴纸,撕开贴之后就可以看到其下方的2032纽扣电池了,不过还是建议大家不要总是打开表盘的后盖,因为一旦电池被取下,手表记录的数据就会清零,如果你刚好忘记同步数据,那么可能今天的运动规划就要报废了。

Trasense Watch拆解后盖时应对准钢片的H01口

Trasense Watch机身内部的另一块纽扣电池
在拿下了2032的纽扣电池之后,可以看到在其下面还有一块更小的石英表电池,这块电池只为石英表针供电,所以在外侧更大的3V电池是只为了数据记录以及表盘运动数据灯,以备在这些耗电量比较大的功能让电池没电时,手表的基本功能仍然可以正常运转。
编辑点评:
Trasense手表在电池上的处理做的非常精细,采用了两块纽扣电池的处理,巧妙的将智能功能与手表功能分别对待,相对比较耗电的智能功能采用了更大 的2032电池,以备手表没电对用户带来的损害。
而在更换的表盖处更是做到了细心处理,因为很多石英表都是不具备用户自己更换能力的,基本都是要跑到维修点通过专业的工具进行电池的更换,所以从表盖上的6个凹点以及附赠的拆机钢片上可以看出,Trasense在用户体验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功能实测:功能单一 存在误差
Trasense的运动检测功能也是以简约的设计至上,这一点在手表表盘的风格上就看得出,同样这份简约的设计感也被移植到了手机的App上,精简的页面、简单的信息输入,用最简洁明了的图表显示了用户一天以及一周的运动情况,以及数据对比。


清零后的记步数据(图一) 单纯摆臂的记步数据(图二)


实际步行的记步数据(图三) 爬楼梯的记步数据(图四)
上面4张图为笔者的实际步行测试,图一为清零的数据,图二为笔者摆动手臂100次后记录的步数,图三为实际行走100步,图四是爬了100阶的楼梯,可以看到记录数据,还是说明Trasense手表在记步算法上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
正常来讲智能设备在记录步行时,不应依照手臂的挥动次数,而应当以实际步行量来计算,从笔者上方记录的图儿来看,光是摆动手臂100次就已经超出了实际 摆动26次(126-0=126),特别还是像笔者这种长时间打字需要活动手腕的人,那一天不知要超出多少实际步行量。
而图三实际行走100步的测试结果,误差率已经超过了惊人的30%(261-126=135),相信按照这样大的偏差的记步算法,如果一天的行走数算下来均有超过30%的过量,那么基本上已经达不到任何的运动规划了。
最后一张图四是笔者爬楼梯100阶的数据纪律,因为笔者是扶着楼梯的扶手在进行爬楼,而误差只有4步(357-261=96),在此有两种可能,一个是 Trasense的记步算法在爬楼梯是的确很准,但另一种可能就是因为笔者一直在抓扶手,所以手臂的摆动幅度较小,所以导致最后的数据结果少了4步。


全天时及最近7日的运动记录(图左) 将运动记录分享至社区(图右)
将当天的运动数据上拉之后,还可以看到当天每个小时的运动幅度,以及之前7天里用户的运动记录。方便用户为时刻关注自己的运动总量,为自己的运动规划做出调整。
并且Trasense还支持数据分享功能,在首页点进右上方的分享按钮,就可将自己的运动数据分享至微信、朋友圈、微博或QQ空间,让朋友与家人一起分享你的付出与收获。


App端用户资料(图左) 来电提醒时App停运(图右)
基于简约的设计理念,App端需要用户输入的资料非常之少,除了姓名、年龄、身高、体重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设定好个人目标,个人目标会在每天运动数据中 的百分比总量。在个人目标右侧是手表电池的剩余电量,因为手表采用了石英表盘,并无法显示出手表的电量,所以在App端可以查看还是比较人性化的。除此之外,Trasense还具备简单的防丢提醒和来电提醒,提醒的方式为震动。
右侧的截图是笔者在测试时因为工作的关系,无法经常查看运动数据,导致后台的蓝牙连接时间过长,来电时无法让App端无法启动Trasense的震动功能。但是在正常运动下,运动检测长时间处在工作状态,手表与手机一直有数据的交换时,应该是不会发生此类状况的。
Trasense Watch传统型智能手表 优点及缺点(中关村在线智能穿戴频道点评) | |
优点 | 缺点 |
简约易用 无智能产品的繁琐设定 | 使用功能比较单一 |
电池续航时间超长 | 无除运动检测外等智能手表功能 |
有简单的运动检测等智能功能 | 计步算法存在漏洞 |
编辑总结:
现在的可穿戴厂商们总是在相尽办法开发各种技术先进的智能功能,来捆绑用户们的使用粘性,存储、音乐、云端、导航等功能都在逐渐的从用户们的手机上向手表转移,但是随着这些功能的增加,电池的续航也逐渐吃力。在众多技术均得到发展时,电池的工业水平却仍然进度缓慢,在用户们享受科技带来的各项功能后,却要忍受为其不断充电所增添的烦恼。
可以说Trasense Watch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在可穿戴领域的一个新的认知,Trasense做到了把所有的束缚都统统抛开,将舒适度及易用性还原给用户。“戴上它然后忘记它”,也许这才是真正用户想要的可穿戴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