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高清是噱头 “高清”笔记本其实不高清

IT168.com

关注

    引言:陪随着英特尔大旗的挥舞,08年笔记本市场的发展主题被定义为高清、游戏与超便携三项。此后,众笔记本厂商也是积极响应号召,纷纷推出以此三点为卖点的笔记本产品。而如何区分以上三类笔记本则成为首要任务,而笔者相信后两者的含义各位读者朋友自是了然于心,至于“高清”一项应如何界定则是如雾里看花般愁坏了不少用户。分清事件来龙去脉,探明事实真相是我们责无旁贷的责任。但截止目前,笔记本行业也确无高清笔记本的明确定义。为此笔者特别约请一位从事家电行业多年的编辑,以家电行业对高清标准的认识,来考量高清笔记本的定义,从而为您选购高清笔记本提供些许参考。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笔记本电脑的性能在近些年来得到的大幅度的提升,就算与主流的台式电脑相比也毫不逊色。与性能的提升夹杂而来的还有用户们不断扩展的应用环境,大型游戏、图形渲染以及高清视频的解码播放逐渐成为了笔记本所介入的应用领域。

    用户的需求永远是商家的追求,小众的技术需求往往会成为很多厂商炒作,进而将概念推销给大众的噱头。我们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就是所谓的“高清笔记本”概念,解码并播放高清音视频文件到底是不是笔记本的用途呢?高清笔记本又是不是被人们饭后用来调侃的“下蛋公鸡”呢?相信在看过本文后您将会对其有所了解。

高清笔记本是否会成为本山大叔家的下蛋公鸡呢?

    我们先来看看大多数媒体给高清笔记本所设置的门槛,其一是要提供HDMI接口来进行音视频信号的输出,其二是要能够提供足够的硬件机能来流畅解码高清音视频文件。这样的定位不言自明,就是让笔记本电脑客串高清播放器,通俗的解释就是让笔记本电脑充当标清时代“DVD碟机”一样的解码小角色。

有了HDMI就等于“高清”?

    我们姑且不评论如此的定位是否准确,但仅从消费比的角度考虑,市场上一些提供了相似功能的所谓的便携式高清播放机的售价也仅在千元左右,加上额外的存储介质投入也不会超过两千元人民币。事实上,高清的概念在各种播放器以及回放设备市场中也还没有明确的概念。那么,笔记本离高清到底有多远?而笔记本如果真的“高清了”,它们将离便携式计算机的定义有多远呢?

    简单的讲,高清节目的播放需要经历存储、读取、解码、输出、回放这五道工序。解码器设备承担的基本上是前四道工序,我们如果简单的将高清笔记本理解为解码设备的话,它必然要具有与这些工序相对应的功能(或者不涉及存储,直接从其他存储设备读取数据)。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数据的存储和读取。高清文件的存储种类很多,在HD-DVD淡出市场之后,蓝光影碟基本上成为了高清影碟的代名词。但是,我们可以看一看现在市场上的笔记本电脑产品,能够读取蓝光碟片的几乎不存在。如果我们额外考虑国内市场的特殊性(存在很多压缩格式的高清视频文件),笔记本硬盘那可怜的容量又成为了动辄数G文件的存储瓶颈。如果我们采用外置存储设备的方式来解决容量问题,随之而来的便是便携性与易用性上的不便(携带很多设备、播放时需要拷贝到机内硬盘)。

蓝光影碟和庞大的高清文件是笔记本要迈过的第一道门槛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笔记本电脑所要面对的解码问题。MPEG-2、Divx、Xvid、H.264和VC-1是高清节目比较常用的视频编码格式,然而现在笔记本所配备的显卡基本上还无法对这些格式进行全兼容的硬件解码(包括很多采用独立显卡的笔记本),部分情况下还需要CPU直接参与解码,随之而来的便是功耗、热量和CPU占用率的上升,有些笔记本的电池能否支撑到影片播放完毕还是个未知数。

本文导航:
·高清是噱头 “高清”笔记本其实不高清
·高清是噱头 “高清”笔记本其实不高清(2)

    除视频文件以外,高清节目还包括了庞大的多声道音频文件(DTS、AC3、ACC)。笔记本还没有办法硬解这些文件,这部分工作也都需要CPU通过软件来解码才能回放,这无疑更加重了处理器的负担。即便是台式机,软解压高清节目的音频部分都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更不用说笔记本电脑了,解决的办法只有用数字输出到外置解码设备进行解码。

解码音频文件的工作一直不为普通用户所重视

    最后,我们来看看输出的部分。厂商对这一部分往往宣传的最为突出,即支持HDMI输出接口。但是,此所谓HDMI是否是真正的支持HDCP协议且提供数字音频、视频输出的接口,还是对LVDS进行桥接或者DVI直接转换输出信号还值得考证,而这恰恰是我们能否顺利解码HDCP高清片源以及输出数字音频部分进行外部解码的关键。

    通过我们上面的分析,即便让笔记本电脑充当解码器或者简单的播放机都是一件比较牵强的事情。更何况高清播放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其中回放的部分在其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重,对于这部分的硬件要求而言,即便笔记本硬件的发展再迅速,小本本要想将其集成则是一件任重道远的事情。

高分辨率笔记本液晶屏幕的出现有效的满足了笔记本对视频回放的需求

    除了我们上面谈到的存储、读取以及解码部分以外,怎样将视频和音频系统的输出和回放进行集成也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对于显卡,支持HDCP协议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整合输出也很容易办到,这样反而可以绕开复杂的输出接口部分,而且现在市场上有很多产品都提供了1280*720(高清标准的分辨率底线)以上分辨率的屏幕,在视频回放方面笔记本电脑还是不存在太大门槛的。

如何将庞大的X.1系统合理精简并整合到笔记本中是个严峻的问题

    真正制约笔记本高清化的问题还是音频回放设备,笔记本的便携性与多声道音响系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现在业界还没有方法将音频格式解码芯片和庞大的X.1音箱合理整合到笔记本中去,制约前者的问题是成本和机能,而制约后者的则是体积和功耗。此外,如何在笔记本那脆弱的身躯中加入低音补偿系统也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低频声响的震动与计算机本身的抗冲击要求也是很难中和的。

    编者的话:如果我们只是将笔记本电脑当成高清播放机一类的解码设备,那么我们就需要投入额外的成本来满足相应的要求。当然随着硬件水平的提升,今后的笔记本电脑肯定会像解码DVD一样解码高清文件,但现在很多的所谓高清笔记本的性能还无法做到流畅播放并且全面解码输出。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我们不如额外购买一台高清播放机来的划算。同时,增加这些功能所带来的体积和功耗的上升也将会与其便携式计算机的初衷相违背,我们追求来追求去可能得到的更像是一台缩小了的台式机,而且不一定能够真正满足我们的需求。笔记本电脑并不是“会下蛋的公鸡”,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远比承揽不是自己的“活儿”重要!

本文导航:
·高清是噱头 “高清”笔记本其实不高清
·高清是噱头 “高清”笔记本其实不高清(2)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