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不少中国家电企业和商家还没有学会自己走路

新浪综合

关注

跟在别人后面走路,永远都会落后半拍,永远都不可能实现弯道超车。对于所有中国家电厂商来说,必须要学会自己走路。这一道理看似简单,却关乎中国家电产业未来十年的发展前景与商业空间。

作者:贺扬 来源:家电圈

在全球市场上,中国家电产业已经这么大了:市场规模早就突破万亿大关。但是,不少中国家电企业和商家,至今还没有学会自己走路!

最近两年来,中国家电产业出现的持续性市场寒冬、消费寒流,原因很多。表面上看,是高速发展20多年的中国家电产业,传统驱动模式已经走到头了,必须要停下来换档前行;

本质上则是,大量的中国家电企业和商家,过去习惯跟在别人的屁股后头,没有学会自己走路,找不到自己的方向,打不出自己的节奏,在众多外资企业纷纷撤退或转型后,一下子陷入迷茫。

这些年来,关于外资洋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神话与传说”此起彼伏。中国企业由此也就陷入“没有尽头”的跟随、模仿和学习的份儿。

最早,是关于日本企业的品质神话。以索尼、松下、东芝、三洋、夏普为首的日本企业,以精益制造为核心,开启在中国家电市场的高端高品质神话。由此,这些日本品牌至今还是不少中国家庭的首选。日本的精益制造,也成为摆在中国制造征战全球的一道关口。

此后,是关于美国企业的管理神话。以惠而浦、美泰克为首的美国企业,当年以现代化管理,特别是职业经理人文化,开启中国家电的管理现代化大幕。虽然这些年来,美资企业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却为中国企业植入现代化管理和经验的基因。

同时,是关于德国企业的工匠制造。以西门子、博世为首的德国企业,以独有的工匠精神,与中国低端制造形成鲜明对比,更让大量中国家电“粗制滥造”无处藏身。这也让西门子家电当年在中国经历多年亏损之后,终于迎来量增利涨的新通道。

此外,近年来韩国企业的工业设计。以三星、LG为首的韩国企业,以时尚大气的外观设计,开启整个中国家电的工业设计意识,也让很多中国家电出现大量“哈韩族”,最终让不少家电企业还陷入一轮“表面功夫”的同质化泥潭中。

同样,最近多年来,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上,以美国百思买、亚马逊,以及日本山田电机为代表的外资零售巨头,也曾大举进入并不断推动以所谓的欧美日韩现代零售模式,来改良改造中国家电零售体系。至今,不少家电人都认为“日本家电卖场甩开中国几条街”。

甭管是德国制造、美国管理、日本品质,还是意大利设计、韩国工业,对于当前的中国家电产业来说,都只是“别人家的成果”,解决不了中国家电业自己的病根。

从小处说,中国家电企业必须要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找到自己定义、把控产业方向和趋势的能力;从大处说,以家电为主导的中国企业需要构建一张新的国家名片。可以说,对于所有中国家电企业和商家来说,必须要进入“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发展新通道。

过去的中国制造,在全球只是“廉价、便宜货”的代名词;未来的中国制造应该如定义,靠的不是国家层面的规划和定义,而是一家家企业通过“实打实”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制造能力,来重新定义。这是中国家电制造产业的唯一出路。

最近几年来,在中国家电零售行业,先是以国美、苏宁为代表的连锁巨头,通过全国化、品牌化、连锁化“统购统销”扁平零售模式,完成对百思买、山田电机、万得城等一大批外资连锁巨头的清洗出局。随后,则是以阿里、京东为首的电商巨头,构建的网购新模式将亚马逊、新蛋等一大批外资电商巨头,赶出主流市场的竞争,开创全球家电网购的新模式。可以说,在国美、苏宁,阿里、京东等本土企业在中国家电零售市场强势崛起背后,正是基于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同样,在中国白电市场上,以海尔、美的、格力为首的本土企业,在最近20多年之所以快速崛起,并将大量称霸市场的日韩欧美企业:有的如三洋、东芝则被直接赶出市场,有的如LG、飞利浦则挤到边缘市场,有的如伊莱克斯还在垂死挣扎之中。关键原因就在于,海尔、美的、格力很早就明白,如果总跟在这些外资企业身后,永远不可能超越,必须要找到自己的路,打出自己的招术。

最近,在中国的黑电市场上,以海信、长虹、乐视为代表的本土企业,也明确发现这一问题。在当年从CRT到平板时代,三星、LG,以及索尼、夏普的显示技术竞争路线,牢牢将中国企业限定在跟随者、模仿者通道中。于是,从海信在显示技术上推出ULED和激光两项自主创新技术的试水,到乐视跳硬件竞争,构建以内容为主导的大屏生态新竞争体系,以及长虹直击用户,构建人工智能的竞争新通道,都是在形成与日韩企业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

长期以来为,我们总是认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却忽视了在大量学习、借鉴和引用“洋办法、洋模式、洋经验”过程中,也在不断制约、限制着中国企业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的能力。更在不断控制中国家电产业的转型升级和自主发展的打造。

中国家电市场的问题,一定是由本土企业来解决;中国消费者的家电需求,也一定由本土企业来满足。同样,中国家电市场的主导者、引领者,一定是诞生于中国本土的优秀家电企业和商家。这才是中国家电产业的未来唯一发展变革方向。

其实,早在多年前的中国厨电产业,以方太、老板为首的中国本土企业,就通过立足本土市场的饮食文化、烹饪习惯、厨房环境,积极立足于本土化、差异化的厨电产品创新:从欧式、近吸式油烟机,到欧近跨界吸油烟机、大吸力油烟机;从微波炉、洗碗机到蒸微一体化、水槽洗碗一体机,不断满足本土化需求。更将大量的外资厨电巨头远远甩在身后。

同样,如今在中国制造面向中国智造转型过程中,以海尔、美的为首的中国家电巨头,正在家电制造领域率先推动智能制造、智能工厂,以及机器人的快速落地,为中国制造智能化转型探索新路。并立足于自身的智能制造经验打造中国制造2025的新标准和新模板。这是中国制造借助智能化风口,超越德国制造和日本制造的重要节点。

对于众多中国家电企业和零售企业来说,未来的方向就是“走自己的路”,而最大突破口,那就是回归本土市场、立足本土消费需求,打造并设计一系列真正解决消费需求的好产品、好方向。同时在参与商业市场竞争过程中,要敢于进一步打出自己的节奏、走出的新步伐,才是正道。

随着家电互联网时代大幕的开启,全球一体化浪潮的席卷而来,对于所有家电企业来说,未来竞争的核心,不是简单的全球化,而是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化,差异化。由此,只有扎实做好做强中国本土市场,才能让中国家电企业具备更多的实力和水平,参与海外其它区域市场的竞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