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在不在? 适马24-70mm F2.8 DG评测

蜂鸟网
近些日子提到适马,最常见的形容词就是“黑科技”。但是适马最新推出的这支24-70mm F2.8 DG镜头镜头从规格上看并没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你在期待什么F2恒定大光圈,那肯定会失望的。总体来说,这应该算得上适马近年来推出的不那么“适马”的镜头了。在规格方面它采用19片14组的镜头结构,具备9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37cm,82mm滤镜口径,自带防抖功能。那么这支“常规更新”的Art系列全画幅表变镜头有什么亮点呢?请看这篇评测文章。

本次我们拿到的是佳能卡口版本的镜头,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和原厂镜头比较一番,下面的列表,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不同点:
产品名称 | 佳能 EF 24-70mm f/2.8L II USM | 适马 24-70mm f/2.8 DG |
镜头定位 | 135mm全画幅镜头 | 135mm全画幅镜头 |
镜头结构 | 13组18片 | 14组19片 |
滤镜尺寸 | 82 | 82 |
驱动马达 | USM | HSM |
最大光圈 | F2.8 | F2.8 |
最小光圈 | F22 | F22 |
光圈叶片数 | 9片 | 9片 |
最近对焦距离 | 0.38m | 0.37m |
最大放大倍率 | 0.21 | 0.21 |
镜头直径 | 88.5 | 88 |
镜头长度 | 113 | 107.6 |
镜头重量 | 805g | 1020g |

适马24-70mm F2.8 DG镜头结构
总体来说适马的这款24-70mm镜头延续了其SGV系列一贯的用料品质,从镜头结构相比原厂更为复杂,在19片镜头中有3片SLD镜片、4片非球面镜片以修正像差。而镜头前组镜片更是使用了一种镜片中央部分与周边部分厚度差相当大的非球面镜片。这种非球面镜片的达到亚微米的加工精度,研磨难度很大。采用这种非球面镜片的优点在于可以大幅减少普通非球面镜片容易产生的洋葱圈效果,有利于表现更为自然的虚化效果。
时光荏苒,这款镜头已经是适马发布的第四代产品了。作为最新的全幅“标变”,这款24-70mm F2.8 DG OS HSM延续了适马Art系列最新的设计语言。其外形相对简洁。


适马24-70mm F2.8 DG采用了标变镜头常用的外变焦结构,内镜筒伸出的时候有一条白线。



这支镜头自带防抖功能,除此以外在自动/手动对焦选择开关中也有MO全时手动对焦模式。


总体来看,适马24-70mm F2.8 DG镜头镀膜颜色保持了适马一贯的绿色,但是在某些角度时也会呈现出蓝色。

在卡口细节处理上,这支镜头配备了防尘防滴渐的橡胶圈,提升了镜头整体的防护性。


镜头遮光罩采用了莲花型塑料材质,内部有纹路设计,可以起到减轻眩光与鬼影的作用。

总体来说,适马24-70mm F2.8 DG作为第四代标准变焦镜头,隶属于适马SGV镜头群中的Art系列,整体做工是比较出色的。考虑到1020g的镜头重量,在使用时也十分压手。关于这支镜头的画质表现,请看下文的画质测试部分。
画质测试的第一步,自然还是要测试一下这支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我们分别测试这支镜头24mm端和70mm端的分辨率,通过截取画面的中心和边缘查看。拍摄时使用了佳能最新推出的6DII机身,关闭镜头防抖,采用机内JPG直出的方式,锐度与色彩设置均为默认。

24mm端测试


70mm端测试

从实拍上看这支24-70mm F2.8 DG在光圈全开是就获得了不错的分辨率,在光圈收缩到F5.6后达到了最佳画质,随着光圈进一步收缩,在F22时出现了画质衰减。从测试结果上看,这支镜头无论是24mm广角端还是70mm长焦端都有着不错的分辨率表现。
·色散测试
接下来我们继续通过实拍,测试一下这支镜头的抗色散能力。因为天气的原因,所以我们选择在室内使用人造光源拍摄。从这张略有后现代风格的照片中,笔者将高反差处放大截图查看:

色散测试

从放大截图可以看出,在全开光圈下,这支镜头存在一定的紫边,随着光圈收缩紫边程度逐渐减轻,当光圈收缩到F8时,色散情况已经变得比较轻微。
·畸变测试
在畸变测试环节可以看到,镜头在24端有轻微的桶形畸变,而在70端有轻微的枕形畸变,需要指出的是搭配测试使用的这台佳能6DII机身中已经内建了这支镜头的光学矫正信息,开启后会大幅改善这支镜头的光学表现。

24mm端

70mm端
·虚化测试
虽然这并不是一支主打大光圈的镜头,但是常规拍摄时还是会涉及到背景虚化的情况。并且从镜头的官方产品页上也可以看到镜头对背景虚化的光斑进行过优化,所以在这里我们还是进行一下虚化测试。

不同光圈下虚化表现
从实拍可以看出,应为镜头使用了特殊的非球面镜片,所以光斑处没有明显的洋葱圈纹路,而9片叶片的设计,也让镜头呈现出了很好的圆形。
·防抖测试
在适马的官方网站中的信息显示,这支24-70mm F2.8 DG镜头可以提供4挡快门速度的防抖补偿,所以在此我们也实际测试下这支镜头的防抖效果。拍摄采用手持的方式,在这个小场景中笔者使用70mm端拍摄,曝光时使用了1/100s的安全快门速度,先拍摄一张样张: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500
曝光时间:1/10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下面我们不断降低快门速度来进行拍摄,使用1/6s的快门速度下分别开启/关闭防抖各拍摄一张。可以看到适马24-70 F2.8 DG OS Art镜头的防抖效果非常出色,在1/6s的慢速快门下也能帮助笔者拍摄出清晰的图像。画面放大查看的情况下,开启与关闭防抖功能 ,照片对比细节明显。

防抖开启(左)与关闭(右)放大对比

焦距:70mm 光圈:f/4.5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暗角测试
暗角并不是衡量一支镜头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但作为一个常规测试项目,还是让大家心里有数。

24mm暗角表现

70mm暗角表现
在关闭机内矫正的情况下,镜头在24mm端全开时有明显的暗角,光圈收缩后逐渐改善。当然对于暗角也是见仁见智的事情,需要再次重申的是,这支镜头在佳能机身内已经内建了矫正数据,开启后暗角的情况会大幅改善。
在本次的样片拍摄部分,我们邀请摄影师拍摄了一组少女人像,样片有对比度与色彩调整。拍摄时搭配的是佳能5D3镜头,从实拍感受上来说,这支镜头的对焦速度与精度,都让人满意。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6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2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32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4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5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5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25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0
曝光时间:1/80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54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4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53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800
曝光时间:1/125s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编辑观点
相信通过近几年的发展,适马镜头在摄影玩家中的地位已经毋容置疑。即使参数方面并没有所谓“黑科技”的抢眼表现,但是从测试来看这支适马24-70mm F2.8 DG镜头素质的确可圈可点。24-70mm本就是一个“干活”的常用焦段,这支镜头出色的分辨率,不错的光学素质再加上八千多元的售价,让其成为了在影像市场中一款十分有竞争力的产品。并且这样一支全新的镜头产品的光学矫正数据已经存入了佳能的机身中也让笔者颇感意外。如果你实在担心兼容性或者是否跑焦的问题,这款隶属于Art系列的镜头同样也支持USB DOCK调焦底座,所以不用担心它的兼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