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全画幅微单时代到来 索尼A7相机评测

中关村在线

关注

全画幅,这是摄影爱好者对器材的一种追求。全画幅带来了更好的画质表现,更为优异的控噪能力,更为动人的背景虚化效果。而随着越来越多的全画幅单反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期待着一款便携性能更为优异的全画幅微单产品的到来。而在今年10月份(2013年10月16日),索尼为我们带来全画幅的微单相机索尼α7(资料 图片 论坛)。新相机不仅拥有一块2400万像素的全画幅传感器,117点的自动对焦系统也让这款相机有着不输单反的表现。那么这款新机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我们接下来的评测内容吧。

全画幅到来 挑战单反系统新主力

无疑,A7最大的亮点就在于,在传统APS-C画幅微单的机身中,安装了一块全画幅传感器。全画幅带来了相机画质质的提升。不仅如此,在坐拥更大画幅的传感器的同时,相机的体积依旧十分小巧。相机的优异便携性让它更加的受欢迎。

“高画质+小型化”,这可谓是A7的一大设计理念。在详细的评测内容之前,我们先列出索尼A7的详细性能参数,好让大家对这款产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243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CMOS传感器
索尼E卡口 支持FE系列镜头 E系列镜头自动裁切 A系列镜头全功能转接
使用Bionz X处理器
相位反差混合式对焦系统(117点)
全天候机身设计
3.0英寸 640×480 机背显示屏
0.5英寸 1024×768 OLED材质电子取景器
固定连续拍摄速度 每秒5张
追焦连续拍摄速度 每秒2.5张
支持1080/50p视频 拥有无损HDMI输出能力
带有WiFi以及NFC功能

新相机换了更大的传感器,因而也需要更大像场的镜头来配合使用,虽然A7仍然采用E卡口,不过已经使用的是全新的FE系列镜头。而在FE系列镜头的支持下,我们终于在一台小巧的微单上,拥有了真实的全画幅视角。接下来,我们就来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这款大家都十分关注的产品。

机身小巧 棱角分明的多型混血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A7的外观,相机的外观设计的确略显简单,熟悉的手柄让我们第一时间想到了NEX系列机身,不过这次在机身中部顶了一个梯形的EVF取景器。相机手柄的手感不错,手柄比较深,而大面积的覆盖了蒙皮,单手握持也不易脱落。

机身背面是一块分辨率为640*480的3英寸显示屏,显示效果不错。无论是直接用来构图拍摄,还是回放观看细节都不成问题。A7的EVF分辨率为1024*768,无疑取景器的可视效果更好,而更高的分辨率还有一大好处在于,在我们手动对焦并使用放大辅助的时候,更高分辨率的取景器利于我们更精准的对焦。

为了更好的适应全画幅传感器,索尼发布了全新系列的FE镜头,本次伴随A7评测的镜头是A7的套机镜头:FE 28-70mm f/3.5-5.6 OSS(SEL2870)。相较于机身的体积,镜头的体积则着实有些偏大。镜身有大面积的塑胶蒙皮覆盖,手感不错。

操控专业 众多自定义键使用更顺手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索尼A7的更多细节设计。我们先来看看相机的顶部,在军舰部的左右两侧是相机的立体声麦克风,对于视频拍摄还是有着不小的用处的。机顶为标准热靴,而机顶右侧,为模式拨盘、一个自定义键、电源开关以及快门释放键。值得一提的是,机顶还有独立的曝光补偿拨盘。这对于“快拍”而言是十分有用的一个设计。

A7让我们比较满意的是手柄部分的蒙皮覆盖率,不过,让人略感意外的是,除了手柄部分外,机身正面是完全没有任何蒙皮的,这导致握持时拇指顶部接触的部分只有金属,这对手持的舒适度还是有着一定的影响的。希望未来的产品可以改进这方面的设计。

机背的主按键区与NEX-7以及RX1/RX1R的设计十分相似,因此有过索尼微单相机使用经验的朋友可以很方便的上手。机身上共有3个独立的自定义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相关的快捷键方便操作。

机身左侧为数据线接口区,包括了USB数据接口,HDMI接口,视频用AV接口以及麦克风接口。值得一提的是,A7的USB数据接口支持充电,因而我们可以用手头的数据线直接将相机连接到其他电源上充电。

索尼A7仍然采用了一块1080毫安时的NP-FW50电池,好处在于与之前的NEX系列机型电池通用。不过,由于电池真的不大,笔者使用时这一块电池也就最多能坚持一个下午,如果您想要保持相机的续航能力,要么带个移动电源随时充电,要么就多准备几块儿电池吧。

对焦迅速 混合对焦系统覆盖面积广

我们先来看看索尼A7的对焦系统。在新推出的索尼A7上,索尼为其配备了全系列中最为强大的AF自动对焦系统。117个对焦点的相位反差混合式对焦系统,让A7的对焦性能相较于之前的微单产品又有了很大的提升。

现如今的微单微单相机想要提升自己的AF对焦性能,加入相位对焦系统已经成为了一大趋势。在传感器上埋入相位对焦点,从而让无反相机的对焦速度大幅度提升,拥有了比肩单反的对焦速度。

至于相机使用的反差对焦系统,更多是让相机在拥有良好的对焦速度的同时,拥有更好的对焦精度。我们在使用很多微单相机的时候总会发现对焦精度不够理想的问题,这在A7上就基本不会出现。同时,由于相位对焦系统对环境亮度有着更多依赖,反差对焦系统的存在可以弥补这些不足。因而也才有了A7对焦系统的良好使用体验。

FE新卡口 镜头群初步成形需完善

索尼A7已经采用了全新的全画幅传感器,虽然仍然采用了之前的E卡口,不过由于像场变大。因而相机需要的镜头群需要全部重新建立,而让用户稍感安心的是,索尼在A7发布时,便已经为这套全新的FE系统准备了5枚镜头,包括:Sonnar T* FE 55mm F1.8 ZA,Sonnar T* FE 35mm F2.8 ZA,FE 28-70mm F3.5-5.6OSS,Vario-Tessar T* FE 24-70mm F4 ZA OSS以及FE 70-200mm F4 G OSS。

从使用角度来看,现在的索尼FE镜头已经覆盖了24-200mm的一个常用的焦段范围。满足日常拍摄已经够用了。当然了,现在的镜头群相较于其他系统而言,显然镜头群还是太小了,也存在着镜头光圈不够大,没有超广角,没有超长焦,这些镜头虽然普通用户不一定用得到,不过对于想要代替单反成为新系统的A7系列而言,没有这些镜头显然是无法得到专业用户的青睐的。

现阶段A7可以依靠转接来使用索尼A卡口镜头来救急,同时,索尼之前NEX系列的APS-C画幅镜头在A7上进行机内裁切后也可以继续使用。当然了,这毕竟是临时方案,尽早扩充现有的FE卡口镜头群是接下来索尼需要努力完成的工作。

分享方便 无线Wi-Fi较稳定显成熟

在索尼A7上,我们看到了熟悉的Wi-Fi和NFC功能,无线功能的加入相机的可玩儿性大大增加。便利的无线传输省去了数据线的麻烦,而NFC功能的加入则让无线传输变得更加简单。那么A7的无线功能表现如何?来看看我们的介绍吧。

首先,我们还是需要在我们的智能设备上安装相应的软件客户端,软件可以到索尼的官网或者相应的应用商店下载。

经过笔者的使用,索尼A7的无线功能还是比较好用的,连接的成功率非常高,同时配合NFC功能的加入,我们无无需再去寻找Wi-Fi热点,轻触就可以搞定。而传输的图片中仍然附带EXIF信息,方便进行拍摄后的检视等。

全幅优势 相机高感性能逐级测

介绍了许多,下面进入我们对相机的客观测试部分。索尼A7使用了一块全画幅传感器,我们首先还是会关注到相机的高感控噪能力。索尼A7使用的这枚全画幅传感器有效像素为2430万,在如今的全画幅传感器中算是像素数相对适中的。那么相机高感表现如何,一起来看看我们的测试吧。

得益于适中的像素密度以及全新的Bionz X处理器,A7的高感表现还是相当不错的。ISO1600以下都保持了相当不错的画面洁净度与细节表现力。不过从ISO3200开始,画面的细节有了较为明显的损失,可以看到在高感处理上,索尼还是进行了较为明显的涂抹处理,好处在于,相机的高感在有着相当不错的可用度(ISOO6400没问题,ISO12800偶尔可以救场),不过也意味着画面细节的明显损失。RAW格式表现稍好,但是也存在着一定的涂抹问题。

满足全画幅 28-70镜头分辨率测试

看过索尼A7的高感表现,我们再来看看配合A7使用的套机镜头:FE 28-70mm f/3.5-5.6 OSS。新镜头采用了8组9片的结构,这枚套机镜头在A7上的表现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按照常理,广角端基本会是变焦镜头分辨率表现最好的一端。而索尼的28-70mm镜头也是如此,可以看到镜头的广角端的确表现不错,f/4时展现出了镜头的最佳画质。而镜头在各档光圈下的分辨率保持的还不错,即便是在最小光圈下,分辨率也没有明显的下降,表现值得肯定。

镜头的长焦端显然相较于广角端在分辨率上有着一定下降,不过控制的还不错,在光圈大于f/22(包含f/22)时都有着不错的分辨率表现。而f/32和f/36时,由于极小光圈下的衍射问题,分辨率的下降也是正常的。总体看来,作为一颗套机镜头,这枚FE 28-70mm f/3.5-5.6 OSS的分辨率表现还是比较不错的。

表现全面 镜头暗角畸变控制测试

看过了镜头的分辨率表现,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镜头的其他表现。这里我们主要来看看28-70mm镜头的暗角和畸变控制表现。首先我们先来看看畸变控制问题。

可以看到,索尼的这枚28-70mm镜头的广角端畸变控制表现的相当不错,对于28mm的广角而言,这样的畸变控制已经是相当好的了,我们基本看不出太明显的畸变问题。这样的表现相当值得肯定。

而镜头的长焦端也表现不错,因而使用索尼的28-70mm镜头拍摄时,基本不用考虑太多变形的问题,基本可以放心进行拍摄。下面我们再来看看镜头的暗角控制表现。

至于镜头的暗角控制方面,在28mm广角端,f/8.0以下基本有可以被发觉的暗角存在,而随着光圈的进一步收缩,镜头的暗角基本就属于可以忽略了。而70mm的长焦端显然表现的更好些,虽然f/8以前也有着暗角,但是暗角颜色相对不那么深。当然了,暗角问题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通过简单的后期解决。因而也不必关心太多。

静态实拍样片 低感洁净细节表现好

介绍了这么多,大家对于索尼A7的性能表现也有一个相对完整的了解了。下面我们还是用实际拍摄的照片来向大家展示一下这款相机的实际拍摄表现。首先是光线良好环境下的低感光度样张,照片都是原图,喜欢的朋友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可以看到,不愧是全画幅传感器,索尼A7的画质还是有着很好的表现的。画面细节表现良好,而得益于全画幅的大尺寸,即便不是很大的光圈,也有着不错的虚化效果。相机本身的颜色风格比较中性,稍显浓郁的色彩很符合国人的色彩取向。

静态实拍样片 暗光环境控噪良好

看过了相机在低感光度时的表现,我们再来看看相机在暗光环境下的拍摄表现。同样,照片均为原图,大家可以点击查看大图。

在暗光环境下,索尼A7的表现也不错。在较高的感光度下也保持了足够好的画面洁净度。相机的控噪能力值得肯定。而在高感光度下,相机依旧保持了不错的细节记录能力。可以看到,全画幅在高感方面的确有着先天的优势。

视频实拍样片赏 画质总体比较好

看过了拍摄的静态照片,我们再来看看索尼A7在拍摄动态视频方面的表现。索尼A7支持支持1080/50p视频的拍摄,那么实际效果如何,来看看我们的视频样片吧。一下是视频中的截图,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下载原视频来观看。

从样片中我们可以看到,索尼A7的视频拍摄拍摄能力表现的不错。画面的流畅度相当不错,同时画面的细节表现力很好。而得益于镜头的OSS防抖系统,相机拍摄视频的画面稳定性表现的相当好。而相机在拍摄视频时的收音效果也相当好,观看视频时会发现声音的方向性非常不错。因而日常除了拍拍照片,拿A7来录些视频它也不会让你失望。

总结 打破传统颇霸气 成功仍需努力

以上就是我们对索尼A7的评测内容,相信看完以上的内容。大家对这款已经期待已久的机型也能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了解。作为一台可以说是2013年最为消费者所关注的相机产品,A7的确做到了很多相机没能做到的——小体积大画幅,既拥有相当出色的便携性,同时拥有很好的画质表现。可以说,A7的到来开启了“全微”影像的新时代。

关于全画幅微单:

作为如今无反相机中的主力厂商,索尼一直在不断的推出让人惊讶甚至是惊艳的产品,从最早的NEX,到后来的RX1,再到最新的A7与A7r。在大底相机的小型化之路上,无疑索尼走在了各个厂商的最前面。而全新的A7最大的优势在于——全画幅传感器。传感器的增大带来了很多性能的瞬间提升,画质,高感等等的一系列问题都迎刃而解。

关于体积:

索尼A7/A7r无疑是如今体积最为小巧全画幅可换镜头相机。便携性是这款相机的优势,也是我们对这款相机最为肯定的一点。但对于一款强调便携性的相机而言,索尼仍有着不少问题要解决。摆在索尼面前最为明显的问题是镜头体积。索尼如今的几颗FE卡口镜头的体积可以说和机身相比都显得不太成比例。同时也缺乏大光圈镜头(35mm定焦镜头只有f/2.8)。可以说体积问题对于索尼而言压力不小:像场的大小,自动对焦系统,防抖系统,这些都会成为镜头体积控制的障碍所在,我们期待索尼能早日解决镜头体积问题,从而让A7系列真正的成为一套便携的拍摄系统。

关于A7:

回到我们评测的这款A7上,相较于A7r,可以说A7是一台性能更为均衡的产品,相机拥有着更好的连拍性能以及更好的对焦系统。全画幅带来的画质优势让A7成为微单相机中最为闪亮的一个明星。虽然A7也存在着续航能力,设计上堆砌感过重的问题。不过这并不妨碍这款相机成为一款让普通摄影爱好者喜欢的产品。毕竟在如今A7的这个价位上,我们的确找不到什么能与之在参数性能上相抗衡的机型。当然,这款产品上我们也仍看到了一些如上文提到的问题,希望索尼能在A7的下一代产品中,带来设计更成熟,拍摄体验更好的产品。

优势所在:全画幅2430万像素画质超越之前微单产品

高感控噪能力表现优异

Wi-Fi无线系统稳定性好

机身体积控制优异 相当小巧(针对全画幅而言)

内置EVF可视效果良好 显示信息全面

对焦速度,对焦精度表现优异

相对不足:机身设计缺乏设计感,略显堆砌

镜头体积偏大影像整体便携性

相机单电池续航能力弱

镜头群仍需完善丰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