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智能手机索尼Z1与RX100II拍摄对比

太平洋科技
索尼旗下顶级配置的旗舰手机Xperia Z1终于正式发布,其配备的摄像头规格相当高,2070万像素1/2.3英寸Exmor RS积层型CMOS、27mm广角F2.0大光圈索尼G镜头,配合BIONZ影像处理器,无不让人期待它的拍摄效果。这次我们为大家带来最强智能手机索尼Xperia Z1(参数 论坛 软件)与最强卡片相机索尼RX100 II(资料 图片 论坛)的实拍对比,看看Z1的拍摄能力会有多强(同时加演三星S4对比)。
关于索尼Xperia Z1(以下简称索尼Z1)的各种参数配置、特色技术,相信大家这两天都已经看到过很多很多了。
一、外观比比看
一部是手机,一部是相机,外观方面本来就没有太多相似之处,这里我们就以索尼Z1作为重点来看看吧。
基本上手机的屏幕决定了手机的大小,索尼Z1屏幕达到5英寸(1080p分辨率),正面看的面积自然是比较可观的。
平整的背面是索尼Z1的一大特色,摄像头没有凸出来,显得简洁,却并不简单。
作为拥有全系列影像产品线的品牌,索尼在手机拍摄方面的造诣相信是不用担心的,索尼G镜头、Exmor RS积层型CMOS都带有很高的技术水平。顺带一提,常见手机摄像头传感器面积约为1/3英寸,而索尼Z1的达到了1/2.3英寸,已经跟普通卡片相机持平,加上2070万像素,画面啊细节表现可以期待。
作为索尼首款专门针对拍摄的手机,索尼Z1配备了专门的快门按键,带有半按手感,实际拍摄时操作感觉与一般相机并无差别。另外,长按这个按键还可以直接启动并进入拍摄界面,方便快捷。
手拿索尼Z1拍摄时就是这个状态。
NFC已经是潮流趋势,通过NFC与索尼其他产品进行快速连接,即可把拍摄到的照片传输到其他产品上,用过的都说好。
二、索尼Xperia Z1拍摄菜单
启动索尼Z1的拍摄功能,默认会是高级自动模式,这对于绝大部分拍摄来说已经足够。可以看到取景画面用尽全部屏幕范围,取景感觉很畅快。同时可以看到右边静态照片拍摄与动态视频拍摄的按键是同时出现的,所以照片、视频拍摄之间无需切换。
自动模式嘛,可调节的选项并不多,“手电筒”就是补光LED常亮,用于视频拍摄时的补光。
点击模式选项,可以看到有几个特别的拍摄模式。时光平移就是拍摄时自动记录前1秒、后1秒合共61张照片,然后供用户选择其中一种,这对于瞬间的捕捉非常有用。图片效果就是各种效果滤镜,不过滤镜数量不算多。全景扫描是索尼的看家本领,在手机上自然也不能少。AR效果比较特别,是在画面上模拟多种动态效果,然后配合真实画面进行拍摄,运用得当的话,效果会很有趣。Info-eye就是当你拍摄某些名胜建筑或者地标时,会自动显示相关的信息(感觉好高端)。
好了,进入手动模式才是测试的重点,拍摄界面下可以快捷地调节曝光补偿和白平衡。对于曝光补偿的调节,我深感欣慰,因为平时拍摄最常用到的就是这个功能了。白平衡的模式数量不多,不过我觉得索尼Z1的自动白平衡挺准确的。
分辨率选项当中,我们当然是要选择2070万像素啦。
手动ISO支持50-800范围的选择。
索尼消费类数码相机的部分功能也在索尼Z1上看到,例如准确度非常高的笑脸快门,一笑就拍。
对焦有很多种模式,常用的应该是触摸对焦和人脸检测,而在索尼相机当中常见的对象跟踪模式,也在索尼Z1上出现。对象跟踪模式会根据用户锁定目标的颜色、轮廓特征进行跟踪对焦,只要目标没有移出取景范围,都能紧紧地追踪着。
图像稳定器功能,是电子的,这个有点失望。
针对智能手机启动拍摄功能的时间问题,索尼Z1提供了快速启动功能,其实应该就是拍摄软件常驻内存。
触摸捕获其实就是触摸快门,点一下屏幕完成对焦和拍摄,连快门按键都不用按了。
个人认为对焦点的数量还不够多。
AR模式下有这些动画效果,看样子,似乎日后可以通过升级来获得更多的特别效果。
三、ISO噪点对比测试
不少手机在拍摄时都已经支持手动选择ISO,这里比较一下索尼Z1和对手之间的差别。
拍摄时采用自动ISO,RX100 II采用P档拍摄,索尼Z1、三星S4均为手动档模式拍摄。
索尼Z1提供的ISO范围稍微比S4大一点,不过最高ISO均为800,这与RX100 II最高可达ISO 12800有较大差别(RX100 II传感器面积更大,ISO可以更高,是很正常的)。从对比图可以看出,索尼Z1比较倾向保留画面细节,所以画面当中的噪点会比较明显,不过也不排除所用系统是工程版本的关系。
四、实拍样张对比(画面细节部分)
全部照片均可点击查看原图。
五、实拍样张对比(画面色彩部分)
六、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经过一轮的对比,想必大家对索尼Z1的拍摄水平已经有个大概了解。具体来说,Z1的画面细节表现在2070万像素的加持下,的确没有让人失望,加上传感器面积本身就比普通手所用的大,表现良好。值得一提的是,索尼Z1的自动白平衡相当准确,甚至要比RX100 II还要准。
不过可能由于是系统版本的问题,画面被处理得过于保留细节,而在高ISO拍摄时产生了明显的噪点干扰,希望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