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光圈定焦三杰 适马微单镜头详细评测
如今在变焦镜头大行其道的时代,不少有前瞻性的厂商开始为高品质的定焦镜头修炼内功。此次,我们拿到的是适马公司最新推出的三支定焦镜头,它们是为无反微单相机专门设计,其型号分别是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
这三支镜头的内部应用了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可以有效改善各种变形及像场弯曲。内对焦系统的设计保证镜头 在所有对焦距离上均拥有相同画质,匹配的最新研发的线性自动对焦马达,效果准确并且宁静,便于拍摄纪实题材和录像短片。三支镜头最大光圈均为F2.8,可 以在弱光下获得更多的通光量,在大光圈下还可以拍摄出精彩的浅景深虚化和圆形散焦效果。在下文中,我们将对这三支镜头的性能进行全方位的专业评测。
三支镜头均属于适马高端A(Art)系列产品
适马三大镜头系列
为了更好地解读这三支定焦镜头,我们先了解一下马公司旗下最新可互换镜头的三条产品线:A-Art唯美系 列、S-Sports运动系列和C-Contemporary时尚系列、。其中这三支镜头镜头隶属与高端的A-Art唯美系列产品线。在整个产品线中, A-Art唯美类镜头具有更精准的光学表现能力,能够满足摄影师对于美感和创意的最高要求,同时也是棚拍的理想工具。这个系列主要包括大光圈定焦镜头、广 角和超广角镜头以及微距和鱼眼镜头。C-Contemporary时尚系列镜头用途非常广,可轻松应付日常的拍摄题材。S-Sports运动类镜头具有超 高光学品质和表现能力,这条产品线主要包括远摄、超远摄定焦镜头和变焦镜头。除专注精湛光学效能、及表达能力的设计外,A-Art系列更能发放高端艺术的 展现,强调唯美触感,迎合艺术创意和表现。除适合风景、人像、静物、特写、或猎拍外,也是艺术摄影师的完美创作工具。
这三支定焦镜头的最大光圈均为F2.8
镜头结构
这三支镜头都搭配了最新研发的线性自动对焦马达,对焦时马达直接移动镜组,不需要利用齿轮带动,也不需额 外驱动其它机械部件,因此便能提供准确及宁静的自动对焦。镜头配备圆形光圈叶片设计,光圈组件由7片圆形光圈叶组成,在大光圈下能创造出色的主体背景分离 效果和柔和自然的圆形散焦效果。这三支镜头均应用了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其中19mm F2.8 DN 应用了3片非球面镜;30mm F2.8 DN应用了2片非球面镜,其中1片双面非球面镜;60mm F2.8 DN则应用了1片双面非球面镜和1片ELD超低色散镜片。应用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可以在成像时减少慧星象差象,确保中央至边缘位置的画面均拥有超卓的影 像质素;配备有SLD超低色)镜片,有效改善轴向及横向色差,避免大光比下的静物出现紫边。三支镜头均配备内对焦系统,可以保证在所有对焦距离上均拥有高 水平的画质,同时方便各种光学滤镜的使用。
外观和手感
通常,微单相机标配的廉价变焦镜头光学素质较为普通,并且浮动光圈无法满足专业摄影师的创作需求。这次适马推出由中焦的60mm F2.8 DN、标准的30mm F2.8 DN和广角的19mm F2.8 DN所构成的无反微单镜头组合,为摄影师提供更专业选择。这个系列的镜头都应用了远心光学设计,可以改善影像质素并辅助相机拍摄出高清的画质。除了可以自 动对焦,镜头设计了宽大的手动对焦环,手感更为顺滑,这种抛光材料和镜身其他部位的磨砂感可以明显区分,可以很好地利用不同质感区别镜头的不同部位,但外 部看上去却浑然一体,让人想起了专业的经典受手动镜头。
60mm F2.8 DN(A)分别有黑色外观和银色外观两款
镜头卡口采用了表面经过特别处理的铜造接环
三支镜头分别装载在不同型号的微单相机上
19mm F2.8 DN(A)在4/3系统上对应焦距为38mm
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20cm,镜筒侧面标出了日本制造的英文字样
30mm F2.8 DN(A)在4/3系统上对应焦距为60mm
镜筒侧面标出了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30cm
60mm F2.8 DN(A)在4/3系统上对应焦距为120mm
镜筒侧面标出了这款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50cm
19mm F2.8 DN属于标准的广角镜头
30mm F2.8 DN焦距接近于标准镜头
60mm F2.8 DN焦距适合人像题材的拍摄
60mm F2.8 DN的光圈孔径形状
19mm F2.8 DN的光圈孔径形状
30mm F2.8 DN的光圈孔径形状
三支镜头使用同样规格的遮光罩
解像力测试
在影棚中我们使用适马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这三支镜头拍摄了分辨率标版,拍摄时分别将光圈开至F2.8、F4、F5.6、F8、F11、F16及F22。拍摄使用ISO 100、最大尺寸和最高画质的JPEG格式、自动白平衡、标准色彩风格、关闭暗角控制和降噪设置,并使用自动对焦拍摄。对于拍摄结果,我们分别截取了画面 的中心和边缘部分,来查看镜头的中心和边缘成像,并通过截图对比查看该头的解像力。
19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
适马19mm F2.8 DN采用8片6组的设计,其中应用了3枚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
19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截图
经过测试可以看出,这支19mm镜头在各光圈下的解像力可以用惊艳来形容,最让人出乎意料的是,在F2.8时中心锐度几乎接近完美。 但在光圈收缩1挡到F4后,解像力达到了最佳状态,并一直可以保持到光圈F11。继续缩小光圈后直到F16以后解像力开始缓慢下降,但依然在可用的范围 内。从测试结果看,这支19mm F2.8 DN镜头的最大光圈分辨率非常出色,这一点极大地提高了镜头的实用性,即使在弱光环境中也可以放心地全开光圈进行拍摄。对于一支广角镜头,最大光圈可用便 可以成为一支出色的挂机头,而最小光圈不肉又可以成为一支出色的风光头。
19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
19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截图
查看19mm F2.8 DN镜头拍摄的分辨率标版照片边缘成像截图时,开始可以察觉到极轻微的色散现象,这在收缩光圈后很快就消失了。仔细观察不同光圈下的成像效果,可以看到 F2.8和F4时的边缘结像谈不上十分锐利,但是给人感觉非常饱满和厚实,成像效果远超常见的变焦镜头。如果需要拍摄画面精细风光或者商业题材,只要将光 圈收缩至F5.6至F16,边缘的锐度会极大的提升,尤其在F11时达到非常高的锐度。通过截图可以看出,虽然最小光圈下的照片反差有所下降,画面显得有 些灰暗,但是的解像力依然保持一定的水准。
30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
适马30mm F2.8 DN采用7片5组的设计,其中应用了2枚玻璃模铸非球面镜片,其中包括1枚双面非球面镜片
30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截图
通常的测试中,30mm这个较为实用常见的焦段通常更容易出好成绩。经过测试,在光圈F2.8时的中心锐度果然没让我们失望,由于最 大光圈的成像锐度极高,在光圈收缩1挡后都几乎看不出区别。继续缩小光圈后,画面的锐度依然保持在相当的水准,直到F11以后解像力开始缓慢下降,但依然 在可用的范围内,在F16-F22时反差开始有些下减弱。
30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
30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截图
查看分辨率标版照片边缘成像截图时,我们几乎察觉不到色散现象。仔细观察不同光圈下的成像效果,可以看到F2.8和F4时的边缘结像 依然保持非常高的水准,如果将光圈收缩至F5.6至F8,边缘的锐度会有小幅度的提升,同中心部分一样,在光圈F16时解像力和照片的反差有所下降,画面 显得有些灰暗,但是结像并不松散。
30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
适马60mm F2.8 DN采用8片6组的设计,其中应用了1枚玻璃模铸双面非球面镜片和1枚超低色散镜片
60mm F2.8 DN中心分辨率测试截图
我们使用适马60mm F2.8 DN镜头拍摄了同样的分辨率标版,并且截取了相同的画面部分。对于为微单相机生产的定焦镜头,前面的测试已经为我们建立了相当大的信心,下面就来看看这支 最新推出的60mm镜头表现。在因为在F2.8全开光圈,成像保持了较高的锐度,这对于拍摄大光圈下的人像以及微距题材非常有利。从照片截图上可以看出, 这支镜头在70mm端的最佳光圈是F5.6,这是的画面反差和解像力十分高。
30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
60mm F2.8 DN边缘分辨率测试截图
最后,我们测试了镜头的边缘成像效果。,过照片的截图可以发现这个焦距在各级光圈下的结像均较为锐利,尤其是光圈F5.6时达到高, 在F22时反差有可察觉的下降。综合来看适马这款镜头在各级光圈截图中有着非常高水平的发挥,几乎看不到大的缺点。尤其在光圈F2.8时成像十分锐利,这 在拍摄静物或人像题材时,构图时可以将主体安排在画面的任何位置,这也是一支出色的镜头带给摄影师的信心。
四角失光测试
19mm F2.8 DN四角失光测试图
30mm F2.8 DN四角失光测试图
60mm F2.8 DN四角失光测试图
这里,通过拍摄四盏持续光源照明下的白色背景,来分别测试适马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这三支镜头的四角失光情况。其中,我们拍摄全部光圈的效果图,但这里只展示了光圈F2.8和F4的拍摄效果图,因为在更小的光圈下,这三支镜头四角失 光情况几乎不可见。对于大光圈镜头,在全开光圈下有可察觉的暗角情况非常常见,这可以在数码单反相机或者软件中进行自动去除。
成像畸变测试
19mm F2.8 DN畸变测试
30mm F2.8 DN畸变测试
60mm F2.8 DN畸变测试
使用19mm镜头拍摄畸变测试版时,矩形框的四周产生了轻微的的桶形畸变,这在拍摄建筑等严谨的题材是,可以很好地控制线条。使用 30mm端拍摄畸变测试版时,矩形框的四周产生了几乎无法分辨的的桶形畸变。使用60mm端拍摄畸变测试版时,矩形框的四周产生了几乎不可见的枕形畸变。
背景虚化效果测试
19mm F2.8 DN焦外虚化测试
30mm F2.8 DN使用F2.8光圈时的焦外虚效果
30mm F2.8 DN使用F4光圈时的焦外虚效果
30mm F2.8 DN使用F5.6光圈时的焦外虚效果
30mm F2.8 DN使用F8光圈时的焦外虚效果
60mm F2.8 DN焦外虚化测试
适马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这三支镜头都运用了7片圆形光圈叶片设计,凭借着F2.8的最大光圈,可以营造出强烈的浅景深效果,在创作时可以突出主体,并且让背景自然虚化。这 里,我们在夜晚的灯光和烛光下使用不同光圈,拍摄了一系列郊外虚化的测试照片。通过测试照片中可以看出,这三支镜头在F2.8和F4光圈下的虚化光斑均趋 近与圆形,在F5.6以后开始趋近多边形。
实拍样张
我们将三支镜头带到了北京颐和园景区拍摄了一系列测试样片。期间,19mm F2.8 DN镜头拥有广阔视角,适合拍摄宏大场景的风光、建筑和室内环境。30mm F2.8 DN镜头在适合中景取景,拍摄时变形较小,在拍摄远近结合的场景时,可以很好地调节画面内容的结构和比例。60mm F2.8 DN镜头拍摄出的画面较为紧凑,这个焦段更适合拍摄中景或特写,具体这三支镜头的成像对比可以参考样片中游船和万寿山的三张照片。
焦距:19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80s
低角度仰拍北京颐和园廓如亭(八方亭)内部结构
焦距:19mm 光圈:F9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400s
以天空为背景拍摄明暗相间的湖心亭和柳树,前景的石阶质感清晰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000s
侧光拍摄树林和草丛,高光部分的锐度较高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00s
拍摄铜制的鸟型雕塑,焦点部位的清晰度较高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60s
使用最大光圈拍摄铜制瓶子,郊外虚化油润自然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使用大光圈拍摄铜兽型雕塑,背景中的水缸被虚化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60s
拍摄阴影中红色大门上的金色兽型叩门,照片锐利度依然很高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使用大光圈抓拍身着古装的外国游人,前景干扰被虚化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0s
使用大光圈拍摄湖边的铜牛,背景被自然虚化
焦距:19mm 光圈:F22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使用最小光圈逆光拍摄17孔桥上的夕阳和行人,高光处形成发散的星芒效果
焦距:60mm 光圈:F22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320s
使用60mm镜头逆光拍摄夕阳下的游人和桥墩
焦距:19mm 光圈:F22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00s
逆光拍摄木色和铜牛的剪影
逆光测试
通过测试样片可以看出,适马在设计初期特别研究过预防耀光及鬼影问题,镜片经过精研及多层镀膜技术处理,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耀光及鬼 影,在逆光环境下提供了清晰锐利和高反差的影像。这里,我们进行了多次逆光测试,通过19mm和60mm镜头别拍摄正对正午太阳的照片。从测试照片中很少 能够看到逆光下的鬼影和眩光,在极端的大光比条件下,19mm镜头偶尔能出现轻微的鬼影,不过这一点鬼影并不影响照片的画质,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增加照片 的氛围。
焦距:60mm 光圈:F7.1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800s
使用60mm镜头从万寿山上俯拍南湖岛和十七孔桥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4000s
使用最大光圈以第二根石柱为对焦点拍摄,背景虚化效果柔和自然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320s
穿过前景的回廊拍摄庭院中心的树木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3200s
使用最大光圈拍摄最左侧的铜瓶雕塑,可以看到其他铜像的虚化效果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25s
在室内隔着玻璃护罩拍摄老式电话机,木头的质感表现到位
焦距:60mm 光圈:F5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800s
使用60mm镜头拍摄时构图十分紧凑
焦距:30mm 光圈:F16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25s
使用30mm镜头拍摄时,画面符合人眼的观察习惯
焦距:19mm 光圈:F16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60s
使用19mm镜头拍摄,场景略显宽广和空旷
焦距:60mm 光圈:F13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00s
缩小光圈拍摄铜牛和万寿山上的建筑,建筑细节依稀可辨
焦距:60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0s
使用最大光圈拍摄铜牛,背景自然虚化,内容无法分辨
焦距:30mm 光圈:F9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400s
顺光拍摄时的色彩和清晰度十分出色
焦距:19mm 光圈:F11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25s
侧光拍摄时树叶和石墙的质感表现很到位
焦距:19mm 光圈:F11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左侧阴影中的金色高光部分被很好的表现
焦距:19mm 光圈:F11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500s
使用定焦镜头拍摄,构图时更加严谨和考究
焦距:19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00s
仰拍佛香阁中的宝塔,19mm的广角镜头变形较小
焦距:19mm 光圈:F13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俯拍昆明湖全景时,以排云殿为前景,侧光和高分辨率镜头让瓦楞显得十分立体
焦距:19mm 光圈:F10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320s
广角镜头拍摄排云殿时,会产生一定的纵深感
焦距:19mm 光圈:F5.6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80s
拍摄排云殿的大门,色彩和高光质感十分出色
焦距:19mm 光圈:F5.6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250s
日轮十分拍摄时,色彩偏向与暖调
焦距:30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日落十分拍摄水中的十七孔桥和廓如亭,水面的褶皱高光十分锐利
焦距:19mm 光圈:F13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广角镜头可以轻松纳入前景来衬托画面
焦距:60mm 光圈:F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60s
60mm镜头会产生视觉集中效果和请问的压缩感
焦距:19mm 光圈:F14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00s
从逆光到顺光场景拍摄素材进行接片,照片畸变小使得接片非常成功
焦距:19mm 光圈:F2.8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160s
使用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接片素材,画面冲击力较强
焦距:19mm 光圈:F13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250s
在佛香阁上拍摄排云殿和昆明湖全景并进行接片,画面气势恢宏
焦距:19mm 光圈:F9 感光度:ISO200 曝光时间:1/640s
近距离拍摄码头的游船接片素材,拼接后的效果犹如鱼眼镜头
A1检测后出厂保证镜头画质
以往适马利用传统传感器测试镜头,以量度其MTF表现。现在,适马研发出自家专利,运用4,600万像素的Foveon全色彩影像感 测体的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量度系统 “A1”。 以往难于侦测的高频细节, 现在也可收纳在所验证的范围。因此,适马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这三支镜头在推出市场之前,均需通过“A1”检验,这一点可以保证质量超卓,我们在测试和样片拍摄中也再次验证了这一点。
我们的观点:
在这次对适马19mm F2.8 DN、30mm F2.8 DN和60mm F2.8 DN这三支定焦镜头的评测中,我们针对镜身材质、操控手感、分辨率、四角失光、成像畸变、焦外虚化、极限逆光等项目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并且通过外景样片实 拍来检验镜头的背景虚化效果、微距拍摄能力、焦段覆盖以及弱光对焦性能。通过总结测试数据和拍摄效果,适马这三支定焦镜头不仅在各方面表现非常出色,尤其 在镜身材质和F2.8全开大光圈成的像质量上还带给我们很多惊喜。对于适马A系列镜头的定位,这三支镜头可以保证高素质的成像和常用焦距的覆盖,无论配合 套头使用,还是日常替代变焦镜头进行高品质摄影,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