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APS-C标变头 适马新17-70/2.8-4评测

蜂鸟摄影君
春节前,笔者发表了一篇《0.22m微距 适马17-70/2.8-4 OS(C)微评测》,文中进行了简单测试与实拍,当时这支镜头的低调外观与微距功能都给笔者留下了不错的印象。本次评测,笔者对这支镜头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测试与实拍,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支适马17-70/2.8-4 OS(C)(佳能口)APS-C标变头的具体表现吧。
对于初次选购单反的摄影爱好者来说,APS-C单反较全幅单反在性价比方面有着巨大优势,而众多的初级摄影爱好者也不可能全都去购买价格昂贵的全幅单反,所以APS-C单反在一段时间内还是有相当大用户基础的。与全幅单反一样,标准变焦镜头也是APS-C单反重要的挂机镜头。
APS-C单反标变头焦段范围一般在16-85mm之间,适马新17-70/2.8-4就是一支标准的APS-C画幅单反标变头,它的35mm等效焦距为25.5-105mm(注:本次测试镜头为佳能口版本,转换系数为1.6,35mm等效焦距为27.2-112mm)。在评测内容开始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支镜头的外观与操控感受。
·镜身减重13%
虽然APS-C单反在成像质量上较全幅单反有些差距,但APS-C单反可以在机身小型化方面做更多的工作,其中镜头的减小减重就是一项重要内容。
左:新款17-70mm F2.8-4 OS 右:老款17-70mm F2.8-4 OS
适马新旧17-70mm F2.8-4 OS大小、重量对比示意图
相比老款产品,适马17-70/2.8-4 DC MACRO OS HSM (C)镜重减轻了13%,镜身也减短了大约7mm,也就是说镜头不仅重量轻了,体积也变小了很多,这使得镜头携带时更为方便,同时也为摄影者外出时减负不少。
本文导航
·整体外观
在上次微评测时,笔者就感觉适马目前的镜头产品在外观设计与做工方面确实做的不错。笔者仔细观察了一下,镜头表面的哑光涂装非常不错,其防滑效果也很好。另外,镜头变焦环、对焦环上的防滑纹操控手感也比较舒适。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不带遮光罩——17mm端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不带遮光罩——70mm端
因为是新头,笔者感觉镜头变焦操作时有些发涩,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变焦手感顺畅了很多。另外,这支镜头的手动对焦环阻尼很小,操作起来速度很快,所以非常适合初级摄影爱好者练习手动对焦。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带遮光罩——17mm端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带遮光罩——70mm端
另外,这支镜头的镜身上没有设置对焦距离窗口,而是在镜身上设置了对焦距离标尺,在伸出的镜筒上还标出了不同的放大比标识。
本文导航
·外观细节
这支镜头是适马日本工厂生产,做工工艺与产品质量都很有保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镜头的外观细节。
镜头前镜片镀膜反光效果,镜头做工非常不错,并采用金属卡口接环
镜身侧面设置有AF/MF转换按钮、OS防抖开关键;遮光罩内侧采用螺纹式防反光设计
从细节来看,这支镜头的做工非常不错。对焦环与伸出的镜头清晰标记着对焦距离与放大比标识,镜身左侧的AF/MF转换按钮与OS防抖开关操作时也很顺畅,特别是AF/MF转换按钮还设计有白色提示,细节设计非常人性化。
本文导航
·挂机效果
本次测试采用佳能EOS 7D机身。从使用感受来说,当镜头收到17mm端时,整个组合的大小体积还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使用机身更小巧的APS-C机型更能体现这支适马新17-70/2.8-4在体积小巧、重量轻方面的优势。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佳能EOS 7D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佳能EOS 7D
另外,这支适马新17-70/2.8-4原镜包装内附有一支花瓣形遮光罩,遮光罩小巧精致,既起到了防眩光的作用,外观造型也不显得很招摇,当摄影者拍摄人文题材时显得侵略性小一些。还有,镜头盖也进行低可视化式设计。总之,这支镜头在外观低可视化方面上下了不少功夫,主要目的就是让器材在实际拍摄时显得更低调一些。
本文导航
·镜头光学结构与MTF
了解了镜头外观与挂机效果,我们就要开始成像质量测试了。在进行具体测试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适马新17-70/2.8-4的光学结构图与MTF曲线。
适马新17-70/2.8-4进行轻量化设计的同时,也对老镜头的光学结构进行了重新设计。新头采用了16片14组的镜头结构,配有2片等效于天然萤石的FLD (萤石级特低色散) 镜片,和1片SLD (超低色散)镜片,3片非球面镜(Aspherical lens),其中包括1片为双面非球面镜片。
适马将旗下可换镜头产品归纳为三条产品线后,不仅在外观设计、生产做工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适马还利用自有专利,使用4600万像素的Foveon传感器MTF(modulation transfer function) 测试系统——“A1”,来进行镜头MTF曲线的测试。据适马官方介绍,以往难于侦测的高频细节,目前都可以进行测试。本次笔者测试的这支适马新17-70/2.8-4出厂前也经过了适马"A1"系统的测试。
本文导航
·分辨率测试
适马为这支新17-70重新设计了光学结构,并且还使用了许多特殊镜片,下面我们就进入本次镜头实测环节。我们先来看看镜头拍摄分辨率标板时的表现如何。
适马新17-70/2.8-4+EOS 7D分辨率标板测试取图读数位置
从上面的17mm端分辨测试读数可以看出,适马新17-70/2.8-4在17mm端全开光圈时的分辨率表现不错,最佳成像光圈为F5.6-F8。
与17mm端一样,适马新17-70/2.8-4在70mm端全开光圈时的分辨率成绩不错,其最佳成像光圈为F5.6。
总的来说,从分辨率标板测试环节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初步结论,这支适马新17-70/2.8-4镜头全开光圈时完全可用,其分辨率测试成绩与最佳成像光圈分辨率成绩差距不大。下面我们再来看实拍时的中央与边缘成像表现。
本文导航
·17mm端中央边缘成像
与分辨率标板测试一样,中央与边缘成像测试也是在评测室内完成,测试时在测试箱两侧45度角位置放了两支LED白色长明灯,下面先来看17mm端中央与边缘成像。
从实拍测试可以看出,镜头17mm端时的中央与边缘成像测试结果与分辨率标板测试时的结论一样——镜头全开光圈时的锐度很好,F5.6-F8是17mm端最佳成像光圈。
本文导航
·70mm端中央边缘成像
下面再来看70mm端。
镜头在70mm端中央与边缘测试结论与分辨率标板测试结论也一样——镜头全开光圈成像很好,最佳成像光圈为F5.6。
到此可以得出结论,适马新17-70/2.8-4的广角与望远端全开光圈时可用,且成像质量不错,最佳光圈在F5.6-F8之间,而最小光圈时的成像效果不太理想。
本文导航
·全开光圈焦外效果
下面我们再来看这支镜头在17mm与70mm两端全开光圈时的焦外表现如何。
70mm端全开光圈焦外测试取图位置(红框内)——最近对焦距离
这支镜头并不是恒定光圈设计,广角端最大光圈为F2.8,望远端最大光圈为F4,这样的设计可以将镜头体积与重量控制得很好。从上面样片看,镜头两端全开光圈时的焦外虚化效果都很柔和。因为此支镜头的望远端为70mm,其焦外效果更佳柔和。
本文导航
·光斑形状
相比上一代镜头,适马新17-70/2.8-4由原来的7片光圈叶片改为了9片光圈叶片设计,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17mm与70mm端的光斑形状。
可以看出,无论是17mm端还是70mm端,大光圈时的光斑效果都很圆,特别是画面边缘位置的光斑变形也很小。总之,整支镜头的光斑形状还是非常漂亮的。
本文导航
·17mm端色散测试
适马新17-70/2.8-4不仅重新设计了镜头光学结构,同时为了控制色散,还使用了2片等效于天然萤石的FLD(萤石级特低色散)镜片与1片SLD(超低色散)镜片。在进行色散测试拍摄时,笔者关闭了7D机身内的镜头控制功能,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17mm端的色散控制表现。
以上是17mm端F2.8-F8时的色散控制表现。可以看出各档光圈画面边缘的色散非常轻微,这样的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
·70mm端色散测试
下面再来看70mm端色散控制表现。
从上面样张可以看出,70mm端画面最边缘的色散控制也不错。总之,因为适马新17-70/2.8-4采用了多片低色散镜片,其总体色散控制还是不错的。
本文导航
·17mm端眩光测试
下面笔者在正午逆光的情况下测试了这支镜头广角端与望远端的抗眩光表现,先来看17mm端。
上面的测试图笔者只截取了F5.6-F22时的画面,因为在这个光线条件测试时,17mm端F4与F5.6时的画面均没有出现明显的眩光现象,而其它光圈时的画面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眩光现象。
本文导航
·70mm端眩光测试
我们再来看70mm端。
从上面样张看,在这个光线条件下,70mm端各档光圈的抗眩光效果比17mm端要好。总之,这个正逆光测试条件相对极端,任何镜头都不可能完全消除眩光,有时拍摄者也需要稍微调整一下拍摄角度,这样才可以更好的减少画面眩光现象。
本文导航
·畸变与暗角
下面我们再看看这支镜头广角与望远两端的畸变控制与暗角效果。测试时关闭了7D机内镜头校正功能。
从图上看,17mm端有可见的桶形畸变,70mm端有轻微可见的枕形畸变,对于一支APS-C单反标变头来说这样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上面是17mm与70mm端暗角效果,可以看出镜头两端大光圈时的暗角效果都比较明显,随着收缩光圈,暗角效果也随之减轻。
本文导航
·防抖测试
这支适马新17-70/2.8-4虽然不是恒定大光圈设计,但它带有4级OS防抖功能,同样可以让拍摄者以更低的快门速度拍摄清晰照片。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防抖功能表现吧。
从上面的测试结果来看,无论是17mm端还是70mm端,只要打开OS防抖开关,拍摄者都可以用低于安全快门4级的速度进行拍摄,这样的功能非常实用。
本文导航
·对焦速度测试视频
适马新17-70/2.8-4采用了HSM超声波马达,笔者在评测室正常光线环境下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了镜头17mm与70mm端时的对焦速度,请看下面两段视频。
正常室内长明灯光线下——17mm端HSM马达对焦速度视频
正常室内长明灯光线下——70mm端HSM马达对焦速度视频
从上面两段视频看,首先,这支镜头的HSM马达对焦时非常安静,还有,它的对焦速度很快,完全可满足摄影者对镜头自动对焦速度的要求。
本文导航
·微距拍摄
开文之所以说适马新17-70/2.8-4是一支全能镜头,是因为它不仅可以作为一支APS-C单反标变头使用,同时它还具有上面说到的防抖功能,还有它的最近对焦距离只有0.22m、放大比为1:2.8,虽然比不上专业微距镜头,但也可以拍摄出不错的近摄微距样张。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64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5.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以上拍摄的是一组花的近摄微距样张,从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焦点准确,大光圈产生的焦外虚化效果也非常柔和。
本文导航
·花草样张
春天到了,笔者除拍摄了以上花的近摄微距样张,还拍摄了更多花卉样张。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8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手动
焦距:70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拍摄这组花卉时稍有些逆光,但从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因为拍摄时控制了拍摄角度,所以画面中也没有明显的眩光现象。
本文导航
·室外样张
适马新17-70/2.8-4是一款APS-C单反标变头,也是摄影者常用的挂机头之一,所以拍摄者可以用这样的镜头记录生活中身边的影像。
焦距:63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5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7mm 光圈:f/2.8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20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17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0EV 白平衡:自动
以上这些样张为生活中随手拍摄,样张中的畸变并不明显,画面边缘色散控制不错,拍摄建筑时画面锐度也很不错。
本文导航
·人像样张
因为适马新17-70/2.8-4的35mm等效焦距为25.5-105mm(注:本次测试镜头为佳能口版本,转换系数为1.6,35mm等效焦距为27.2-112mm),这样的焦段范围正好拍摄人像。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250
曝光时间:1/125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58mm 光圈:f/5.6 ISO感光度:200
曝光时间:1/10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焦距:70mm 光圈:f/4.0 ISO感光度:100
曝光时间:1/160 曝光补偿:1EV 白平衡:自动
从样张看,镜头全开光圈时焦点清晰,焦外虚化效果自然。人物的皮肤色彩、服饰质感表现准确。看来这支适马新17-70/2.8-4确实是一支全能APS-C标变头,既可拍摄微距、还可拍摄人像、还有不错的防抖表现。
本文导航
·评测结语
适马新17-70/2.8-4的外观设计与产品的精细做工确实给笔者印象非常好。这支镜头外观的低可视化设计思路完全站在了摄影者的角度来考虑产品设计,这也说明适马在镜头设计方面的用心。
因为有了良好的做工,所以这支镜头无论是握持感还是变焦还是对焦时的操控感都很好,特别是HSM超声波马达快速而安静的对焦表现令笔者印象深刻。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不带遮光罩——17mm端
适马17-70mm F2.8-4 DC MACRO OS HSM (C)带遮光罩——70mm端
成像方面,这支镜头广角与望远两端的全开光圈都可用,而且分辨率表现与最佳成像光圈成像差距也并不明显。因为镜头采用了多片低色散镜片,所以它的画面边缘色散控制表现很不错。
0.22m微距功能历来就是适马17-70镜头的特色,虽然比不上专业的微距头,但一支标变头拥有这样的功能确实方便了拍摄者以更少的镜头来拍摄更多题材内容的照片。
这里要提一下的是,适马还发布了USB镜头调校套件产品——SIGMA USB DOCK(需单独购买),使用者可以用适马提供的SIGMA Optimization Pro软件为自己的镜头进行调焦校准。
优点:
1、镜头体积小、重量轻,镜头的握持感与操控感很好
2、广角、望远两端全开光圈表现不错
3、微距功能实用
不足:
1、遮光罩安装后容易意外掉落
2、如果镜身有对焦距离窗口会更显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