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理光互换镜头成像组件相机GXR评测分析

新浪数码

关注

新浪数码评测室:卞志国

2009年11月10日,理光公司宣布开发并推出了GXR——可互换镜头及成像组件的数码相机系统,也是全世界最小巧轻便的可互换镜头成像组件数码相机。这确实很有趣的产品,因为更换的不仅是镜头,还有传感器,而机身本身不附带图像感应器。


让我们来看看这样做的好处,我总结了下,大体如下:

1,可以针对不同的题材设计镜头和感光元件,例如长焦就适合用小尺寸CCD;

2,更换的时候可以防止镜头和CCD进灰;

3,机身可以做的很小巧,便于设计出小巧的产品;

4,可以接驳投影单元,存储单元等,编成投影机或者移动存储伴侣。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缺点,那就是:

1,造价升高,每个组件的价格在3000-5000元之间,几乎为一台单反;

2,小感光元件下画质难以对抗单反。

在此,我们还是先来看看这次理光推出的几个部分:机身、A12镜头组、S10镜头组。

GXR三款组件

GXR三款组件

GXR三款组件

机身设计,双滑轨很方便

背部的3英寸液晶屏

电池以及SD存储卡

顶部的热靴,可以接驳闪光灯或取景器

安装S10的状态

安装A12的状态

理光GXR系统

机身

机身的设计方面理光GXR采用了镁合金,这种材质在GR系列中使用效果极好,机身表面覆盖了一层抗腐蚀的“梨皮”涂料,提升了GXR的耐用度。操控方面新机基于GR系列和GX系列的操作控制设计,GXR拥有多种自定义按钮,更有全新的DIRECT按钮,可让摄影师对众多当前设置一目了然,用它还可以快速完成复杂的拍摄设置。

其具有与GRD III功能相同的方向键、三套“我的设置”设置值、ADJ杆和功能按钮,共同组合出GXR的操作性能。理光GXR独特的握柄构造便于握紧GXR的小巧机身,握柄表面的橡胶材料让用户便于持握。

GXR采用3.0英寸、92万点高分VGA液晶屏,拥有宽广的可视角度和高对比度。显示屏上有一层防污的氟涂层,一层防刮的硬涂层以及一层防反光的涂层,让屏幕即使在明亮的阳光下,也有很好的可见度,且色彩再现的范围覆盖了100% sRGB。

总的来说,机身要比GRD系列大不少,重了不少,但还是可以适应的。其重量是160克,而A12组件263克,S10组件160克,加上后达到320克或者420克,重量适中。

照片回放模式

DIRECT按钮调整极其方便

直接按动就可以调节各种包围风格

主拍摄画面,带水平仪

ISO从200到3200

画面比例,以及RAW格式

各种颜色,包括黑白和棕色

四向方向键的上下为曝光补偿调节

左侧为手动对焦

右侧为闪光量

也可以自行设定各种按键

A12组件

A12全称GR LENS A12 50 mm F2.5 Macro组件,该组件的最大优势是安装了APS-C画幅1230万像素的CMOS传感器。传感器的实际面积为23.6 mm×15.7 mm(APS-C大小),结合GR ENGINE III图像处理引擎,共同打造出高分辨率、低噪点的作品。其像素1230万,光圈f/2.5 - f/22,最近对焦距离微距7cm,正常拍摄30cm。

和这块APS-C传感器整合在一起的50mm F2.5 Macro镜头采用新开发的8组9片结构,含有1片双面非球面镜片,镜头单元能纠正像差。此外,它是一款配备浮动对焦系统的微距镜头,该镜头最大放大倍率为1:2,可以帮助拍摄者在大光圈下获得更为生动柔和的焦外成像效果。

这款镜头的ISO表现我们可以看到,其画质要远远好于1/1.7英寸的CCD,ISO从200到3200,在800和1600下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其对比度自动对焦方式对焦速度比较慢,这主要是由于其是一个微距镜头,但对焦一次的速度在2秒左右,还是显得有些慢。此外,其还可以录制24帧的1280x720视频,并以画质1280x854进行30张/秒的连拍。

总体来看,这款镜头的色差和相差水平较低,色彩鲜艳富于层次,焦段也很适合拍摄和创作,但价格稍贵,要5000元,这已经可以买一台索尼A550了。

安装A12状态

A12镜头

微距时拉伸镜头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黑白模式

棕色模式

A12微距效果

A12微距效果

A12微距效果

A12实拍

A12实拍

S10组件

RICOH LENS S10 24-72 mm F2.5-4.4 VC该镜头单元采用1000万像素1/1.7英寸CCD感应器,最大光圈f/2.5 - f/4.4,结合图像处理引擎“平滑图像引擎IV”,打造出低噪点的高画质摄影作品。该镜头单元采用一款具有高实用性的24mm至72mm高性能3倍广角变焦镜头,采用7组11片结构(4片单面非球面镜片),其中包括特制的低色散镜片,结构紧凑。

其具有镜头防抖设计,可于降低因手抖动而引起的模糊。微距拍摄约1cm,正常拍摄约30cm。ISO 100至3200,并可拍摄640x480的30帧每秒短片。从拍摄看,其在广角端用1/10秒可以保持不错效果,1/4秒则失败率增加,所以其防抖能降低1档快门。

其ISO我们可以看到,最高在ISO 800下可用。毫无疑问,在1/1.7英寸的机型中,其画质是不错的,但我很少用到72mm端,因为这时防抖要求较高,并且光圈也变小,拍摄难度增加。由于理光GXR的镜头模组拆换十分方便,我很希望其能打造一套从30mm到50mm到85mm的定焦大军,而1/1.7的CCD的话还是更倾向于GRD III。

S10模块特写

S10模块特写

S10模块安装

ISO 100

ISO 200

ISO 400

ISO 800

ISO 1600

ISO 3200

S10拍摄夜景

S10拍摄夜景

S10拍摄夜景

S10拍摄广角端

S10拍摄长焦端

总结评价

可以说,理光GXR是一个发挥了自家优势的一个系统,开创了一个绝无仅有的新领域。但是,我们在选购的时候,应该不是单单看着一个镜头去的,而是看着一个系统去的,这就要看这个系统是否符合逻辑,能在选择的范围内通过搭配获得更好的体验。

首先,我们看到GXR系统的整体重量很轻,两个模组加上一个机身,总计也就600克,并且小巧便携。可以说从体积上其是达到了设计的初衷。

其次,从镜头分布上,我们看到了24-72mm焦段,以及50mm焦段,应该说是比较丰富了,属于单反类的24-70,以及50 1.8组合。而从画质上,50mm镜头的表现比较出色,与APS-C不相上下,但24-72就表现一般了。

很明显,GXR的优势在于可以同时采用1/1.7英寸的CCD和APS-C的CMOS,如果只采用1/1.7英寸CCD,显然难以满足画质需求,而如果只采用APS-C的CMOS,就不如固定感光元件。因此,这个系统的关键在于如何让1/1.7英寸模组更有实用性,以及提升APS-C模组的画质和应用范围。而我认为,还可以采用更小的1/2.3英寸背照式CMOS,发挥更多的应用。

第三,价格上现在还有些偏高,例如机身就3000元,而我们知道带CCD和镜头的GRD III才3800元,所以GXR的机身在2000元左右更为合适,可能这需要一些时间。而A12镜头组虽然含有APS-C CMOS,但现在450D配合50 1.8的镜头价格也不足4000元,因此这个模组5000元的价格有些高。

第四,我们看到这个机身还可以有很多公用,例如变成投影机,变成数码伴侣,或者变成智能PDA也说不定,也许还会变成摄像机,现在我们还没有发现他的公用。

总的来看,这套系统在技术上并无大问题,两款发布的模组表现也不错,但今后具体怎么衍生,才能带来更大的乐趣,我们则要拭目以待了。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A12 RAW拍摄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