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承与发展完美集合 后继人气镜头精选

IT.COM.CN
最近,相信关心数码相机业内的朋友都已经看到了,每年的春季数码相机发布时段已经到来,一些将会在2010年的春节市场上大放异彩的新款数码相机已经陆续亮相,让很多的朋友还是相当的期待。根据每年的数码单反相机发布的时间段来看,春节并不是重头戏,但是索尼已经率先推出了2010年的第一款最新机型α450,在小编来看,这是个好兆头。原因有三:
·第一,数码单反更新换代的频率更高,各个厂家品牌都已经加快了机器的新款推出周期,市场拼杀更加直接;
·第二,数码单反相机的更新速度越快,价格调整的速度也会跟着更快,让原本要在市场上征战一年的机型要在八个月内完成,那么售价自然会越低来抢占市场;
·第三,数码单反的更新越快,旧瓶装新酒显然只能哗众取宠,所以一定要有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支持来做保证,让我们消费者能用更少的钱购买到性价比更高的数码单反相机。
索尼单反相机
那么如果我们要求证这三点,最好的佐证自然就是索尼的这款最新的数码单反相机α450了。从这款机器的型号上我们可以看到,这款机器是索尼a550的简化机型,其目标直指佳能500D,尼康D5000,力求更大的市场份额。
索尼单反相机
虽然索尼在入门机型中已经有几款机器,但是让我们感觉还是缺乏更有效的竞争力。另外,作为一款定位在入门机型的数码单反,在配置上却比较成熟,在很多方面均为中端数码单反层面,而价格却在入门机型范畴,这无疑让更多没有镜头负担的玩家可以考虑它。其三,正如前边所说,α450在配置上有着很多中端机型的配置,比如说1/160秒的闪光同步,比如5张每秒的连拍速度,这都是目前很多主流中端单反相机的诱人之处。从目前官方给出的价格来看,这款机器将会在6000元左右开卖,并不算贵。
索尼单反相机
下面来看看在未来的一个月之内,还有哪些让我们期待的数码单反能够呈现在我们眼前。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在这次的数码相机春季发布会上我们除了看到了索尼的最新数码单反α450,还看到了佳能的一支镜头:Canon 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从目前官方公布的数据上,我们看到这支镜头和我们熟悉的那支爱死小白在外形上并没有更多的改变,依然是采用了白色的镜筒加红圈,美丽动人。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在镜头的配置上,除了那块无比珍贵的萤石镜片之外,佳能在二代爱死小白上多加入了两片UD超低散射镜片,使UD镜片达5片之多,镜片结构改为23片19组。不过很奇怪的是,这支镜头依然没有采用圆形9片光圈叶片设计,而是坚持了之前的8片光圈结构。
剖面图
在镜头的前组镜片镀膜上,官方宣称采用了最新的镀膜技术,在抗眩光和鬼影方面有着更加出色的表现。另外,对于我们比较关心的超声波对焦马达上,佳能公司却相对比较保守,没有给出更多的参考数据。
佳能EF 70-200mm f/2.8L IS II USM
在介绍完这支最新的佳能第二代爱死小白之后,我们进入本篇的第二部分内容了,那就是提升最快的第二代镜头。对于镜头来说,在一个焦段一个配置上,往往都会有几代的更新产品,比如适马的那支小黑,在短短几年之间,已经出了6代。但是对于更多的镜头来说,尤其是进入到数码时代,第二代才刚刚起步。那么,新镜头和老款镜头在设计上,成像质量到底能相差多少呢,这个问题很多玩家都并不是很明白。那么,小编这次就给大家推荐几支在第二代镜头上有相当提升的镜头,供大家参考。
佳能 EF 16-35mm F2.8L II USM 镜头
作为佳能在广角变焦镜头中的最强镜,16-35mm已经发展了两代,并且是佳能EF卡口的第三代王者之镜。这支佳能在设计上尽善尽美的广角变焦镜头,在各个焦段的一定光圈范围内,官方声称可以和一些顶级的相似焦段定焦镜头相媲美,就总的表现来看,却是目前佳能在变焦镜头中的王者。毕竟,在广角变焦这个本身就很难驾驭的焦段上,佳能有如此成绩,不愧光学巨人。
佳能 EF 16-35mm F2.8L II USM 镜头
作为该焦段的第二代,这支镜头首先从防水效果上有了进一步的加强,在镜头的设计上大量采用防水材质包裹,并且在镜头外层镜片上也加载了更高强度的镀膜,能最大程度避免液体腐蚀。另外,在这支镜头上采用最新的USM超声波对焦马达也让它的对焦速度和精度都更上一层楼。
曲线图
在镜片结构方面,两片UD超低色散镜片和三片非球面镜片能抑制鬼影和眩光,提高成像质量。圆形光圈设计也让这支恒定F2.8镜头在焦内外有更好的过渡。
在镜头的光学表现上,在保持了佳能一贯的高饱和的同时,有意的对红色系进行的多层过滤,让红色有更多的色彩变化,杂而不乱。在锐度方面,这支镜头的整体表现确实出色,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也依然有非常高的解析度。
剖面图
在镜头设计上,它采用了12组16片,9片圆形光圈叶片,最近对焦28cm,最大放大倍率为0.22 倍,滤镜尺寸为82mm,体积88.5×111.6 mm,镜头重量635克,目前售价13890元左右。
腾龙 SP AF 17-50mm F/2.8 XR Di-II LD Aspherical [IF] (A16)
这支镜头,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了,也是腾龙在小场标准变焦镜头中出货量最好的一支,代号A16,是腾龙A09那支强力标准变焦镜头的数码版本,也是06年腾龙发力最为凶狠的一支。到目前为止,这支镜头的出货量已经直逼前辈A09,成为不少入门玩家的首选恒定F2.8标准变焦镜头。腾龙作为目前副厂镜头品牌中正在崛起的一家,走了比较讨巧的路线。虽然在镜头做工上一直不见有什么好的改进,但是却在镜头的配置上花样迭出,让我们目不暇接。并且,从A09到A16的变化,也符合了目前副厂镜头的发展趋势。
腾龙 SP AF 17-50mm F/2.8 XR Di-II LD Aspherical [IF] (A16)
这支针对数码单反改进的镜头,在焦段上非常不错,经过倍率之后,涵盖了广角到中端焦距,并且还具备了恒定F2.8光圈,够炫。作为A09的数码版本,A16上市之后,马上成为广大玩家的副厂旅游镜头首选。作为腾龙的第四支Di-II系列镜头,A16装在APS-C画幅数码相机上等效焦距为26-78mm。在价格上,是尼克尔AF-S 17-55mm f/2.8 G IF-ED DX的1/3,售价仅仅只有2980元。相比06年刚上市的3600元,真的是有的降了。
在镜头结构上,这支镜头也还是非常扎实的,16片13组,其中复合非球面镜片2枚,LD超低色散镜片1枚,有3枚XR高折射率镜片。在做工上,这支镜头相比之前的那支A09来说是好太多了,不会动不动就就镜头滑出让我们非常头大
剖面图
怎么说呢?用有得有失来总结A16确实比较合适,不过在成像上,腾龙的饱和色彩还真就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尼康一向色彩偏淡的问题,并且2900元左右的售价,还是很说的过去的。
当然,这支镜头现在又出了一支VC光学防抖的。不过,在价格上,4100元的售价确实是高了点,在这些小编我就没有做太多的推荐了。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
“小黑”,这个称呼对于适马的这支APO 70-200mm F2.8 EX DG来说是一种荣誉,也是一种象征。象征着适马在这支镜头上的孜孜不倦。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个焦段,这个配置是镜头长焦的一个焦点,也是最能展现镜头生产技艺的招牌。而适马在短短的几年之间,一连出了三款3款70-200mm f2.8,分别是APO 70-200mm f2.8 EX HSM、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和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
光看型号就知道,从第二代开始的数码版本到第三代的数码微距版,可以说一代比一代经典。在这里,小编要声明的是,这支镜头的第一代目前已经停产,所以希望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不要被JS欺骗。至于第三代,多了一个微距,最近对焦距离在1米左右(二代小黑对焦距离为1.8米),却贵了1700元,不划算。所以,在这里还是推荐第二代的数码版本。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
能看到EX,就证明了这支镜头面对的是专业级别定位,对于适马,EX就意味着佳能的L,尼康的金圈,美能达的G。该镜头采用了适马自家的4片ELD超低色散镜片,能够在长焦段有效的消除因为大光圈带来的鬼影和炫光。而适马的高锐度特点在200mm的长焦端也能有极其出色的表现。在之前我们介绍的适马镜头中,并没有出现的HSM这个超声波对焦系统在小黑中也发挥的巨大的威力,在对焦速度方面,更加能满足专业玩家的需要,整个对焦过程几乎感觉不到杂音。虽然在小编试用时对于F2.8大光圈下的长焦和广角端成像并不是非常满意,不过这个问题在原厂镜头中也同样存在,在此也不多做深究。
曲线对比图
APO 70-200mm f2.8 EX DG HSM这支镜头由于上市时间比较早,目前的对应卡口除了奥林巴斯没有兼容,佳能,尼康,宾得,M卡口(柯美,索尼)都能使用。在镜头结构上,14组17片,4片ELD超低色散镜片,9片光圈叶片,滤镜口径77mm,威猛无比啊。目前售价5850元,颇具性价比。
剖面图
佳能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作为佳能APS-C旗舰 EOS 7D的发布,佳能也发布了09年的唯一一支L级红圈镜头,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不过,说起来这个镜头,小编还是有点其它的想法。当年尼康推出了一支105mm F2.8 Macro VR,一下子让不少佳能的玩家羡慕不已,虽然当时佳能已经有了百微,但是因为并不具备防抖功能,所以两者比较起来,还是逊色了不少。不过,从目前的人气情况来看,这支镜头稳居日本人气镜头榜的第一名。所以,小编对它还是有着非常的期盼。不过,严格说来,这支镜头并不是二代产品,它在镜头组成上和我们熟悉的那支百微并不一样,不过,作为佳能的第二支百微,我们也就这么认为吧。
佳能 EF 100mm f/2.8L Macro IS USM
新百微相比老款不仅加载了全新的“双重IS影像稳定器”能够对“倾斜抖动”和“平移抖动”这2种不同种类的手抖动进行良好补偿,并且采用了萤石,摇身一变,成为了L级红圈镜头。这下,佳能的朋友可以扬眉吐气了。
测试图
关于这支镜头,小编在看到其正式发布之前就已经有所耳闻,当时还以为是佳能只是在以前百微的基础上做了一个大概的调整。没想到,这支L级别的百微确实重新设计的。无论是从内部的镜片设计还是从外部的镜筒设计,均和我们熟悉的那支百微毫不相干。而宽大的对焦环,加对焦内屏,让我们看到了目前最为专业的100mm微距镜头感觉。
剖面图
在镜片设计设计上,它采用了12组15片镜片,虽然目前还不清楚里边的特殊镜片结构,但是可以确定萤石镜片是肯定存在。从佳能的官方发布上我们看到,这支镜头也采用了最新的镜头镀膜技术。
曲线图
在其它方面,这支镜头的最近对焦距离为30cm,采用9片光圈叶片,放大倍率为1:1,镜头滤镜尺寸为67mm,体积77.7 mm x 123 mm,重量为625克,目前的价格仅仅为6900元,算是不贵了。而且,从照片上来说,这支镜头确实强悍,让小编是相当满意。
尼康 AF-S Nikkor 50mm f/1.4G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尼康的庞大镜头库中,D型号镜头占据了众多的位置。凭心而论,在整体的感觉上,D型号镜头比G型号镜头在手感上要舒服的多。虽然镜头光圈调节的设计在如今看来已经有些过时了,但是对于很多老玩家而言,在卡口部的那个光圈调节环,是多么的熟悉。但是,在如今的时代中,D型号镜头已经在慢慢的退出历史的舞台,从28-70mm的D头到24-70mm的G头,再到现在的50mm的G头,我们已经看到了尼康的镜头改革。当然,和上边那支佳能的红圈百微一样,尼康的这支50mm定焦也不算是第二代镜头,但是小编倒是认为这支镜头完全代表了尼康第二代G头的改革。
尼康 AF-S Nikkor 50mm f/1.4G
对于这支镜头而言,其意义巨大。它不仅标志着50mm定焦镜头的自动对焦马达时代的开启,同时也标志着尼康的D型号定焦镜头将会被G型号镜头所取代。即便目前尼康并没有宣布 Ai AF 50mm F1.4D的停产,可是我们却已经能够感觉到这个历史化进程的发展。
在镜头型号上,这支镜头的AF-S说明了它加载了内置对焦马达,让D头对焦速度不够高速的问题得到解决。而这支镜头也是目前尼康在50mm定焦镜头上的最高配置。在加载到APS-C尺寸上之后,这支镜头的焦段为75mm。
测试图
在成像效果上,这支镜头由于采用最新的光学设计,平衡的实现了高MTF性能与感觉自然的虚化效果的结合,全新研发的光学系统有效地校正眩光和色彩失真。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反差与锐度的效果达到了专业标准。在色彩方面,这支镜头全新的多层镀膜让它在保持尼康一贯的淡雅味道的同时,加入了一丝暖暖的饱和味道,让不少老的尼康玩家有了一个小小的惊喜。
在镜头设计上,这支镜头采用了7组8片,9叶片圆形光圈,最近对焦距离为45cm,最大放大比率为0.15x,滤镜尺寸为58mm,镜头体积73.5 x 54 mm,镜头质量为280克。由于这支镜头的内对焦设计,使得它在自动对焦操作中不需要旋转对焦环,非常方便。作为尼康首支G型定焦镜头,它确实让我们值得期待。在价格上,目前的售价为290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