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摄影师详细评测徕卡紧凑型DC X1

新浪数码
1220万像素传感器,经典的徕卡风格机身,徕卡24mm f/2.8 Elmarit定焦镜头,在德国Solms进行测试、组装……它,就是徕卡Leica X1。
我从今年8月开始关注徕卡X1相机。那时,我和一些同行记者受邀参观徕卡位于德国的总部和工厂,并试用了当时尚未发布的徕卡M9和S2。当时,还有一款新相机吸引了我的注意,这就是X1。不过,厂商并没有给我们把玩X1的机会,它只给我留下了匆匆的一瞥。当时,X1还处于原型阶段,不过这并不妨碍我们对这款相机的热情。
徕卡X1
徕卡显然对X1充满信心,向我提供的X1是10月底生产的测试样品,固件版本为0.72i,有点老。厂商方面似乎并不担心我使用何种措辞来撰写这篇X1评测,他们表示,徕卡X1将在2010年1月全球上市。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并不是一份常规、面面俱到的评测,我会选择那些我认为对摄影者来讲最为重要的部分进行详细说明,所以,本篇文章的内容全部来自三周以来实际拍摄中对X1的了解。
徕卡X1 ISO 100样张
徕卡X1与M9的包装风格不同,但同样非常精美。徕卡X1的机身看起来比较像迷你版的M9,同样拥有很多经典的徕卡设计元素。较现今大多数按钮过多的相机而言,徕卡对极简抽象美学的追求更让使用者感到愉悦。在前面板镜头旁边,设有一个测光灯,用于低光线条件下进行辅助对焦。
徕卡X1顶部
徕卡X1顶部面板设有热靴,快门释放键、光圈和快门拨盘。每个表盘都有A档,允许光圈优先,快门优先或是全程序自动。这款相机并没有提供预设的模式选择,如情景模式、艺术模式、视频或其它噱头。所以,它是一款严肃摄影者的专属利器。
快门键部分可以进行开关、单次拍摄、连拍和定时拍摄的设定操作。需要指出的是,我所测试的徕卡X1样品,拨盘的档位与标识的吻合度并不是非常严丝合缝,不清楚是设计问题还是个别情况。
徕卡X1的闪光灯
自动弹起式的闪光灯还是比较智能的。按动闪光灯,就会自动弹起,再按下就会缩回机身内。
在顶部面板上,快门速度拨盘周围,有三个微小的孔,似乎这是相机的声音输出。相比其它一些相机将声音输出放置在后面板,我还是更喜欢这种设计。后面板设有2.7英寸23万色LCD屏幕,表现还算OK,但并不能称得上出色。市场中,搭配更高级显示屏的同级别相机比比皆是,我认为出于X1的售价,徕卡应该为买家提供更高分辨率、亮度更高的屏幕。
徕卡X1背部
徕卡X1后面板左侧设有5个按钮,这与M9的极简抽象风格非常吻合。右侧拨轮和按钮仍然采用传统的形式设计,但有一点区别,按钮是手动和自动对焦切换。
相机底座拥有一个结实的三脚架螺孔,并不是在镜头正中的位置。这可能会令那些喜欢panos风格的人感到不爽,不过与大多数人关系不大。另外就是放置锂电池和SD存储卡的槽位。在这台样机上,有时取电池时并不能很快弹出,在使用体验上造成了一定困扰。徕卡X1的菜单结构非常简单明了,内容长度只有4屏左右,拨动拨轮就可以方便地看到所有选项,选定之后按下右侧按键即可完成。
后面板上还有一个小巧而有效的工具,这就是位于LCD上方的小绿色LED灯。其作用就是在LCD关闭的情况下,提示用户自动对焦是否开启,你可以通过光学取景器进行直接拍摄。据了解,36mm光学取景器将在明年1月上市,价格为350美元。
徕卡X1的充电器很小,非常适合出行携带。此外,徕卡提供了一些可拆卸的插头适配器以适合不同国家的电源插座。
徕卡X1 ISO 100样张
镜头
徕卡X1采用的是24mm f/2.8 Elmarit ASPH镜头,其等效焦距为36mm。而徕卡M9配备的24mm Elmarit镜头的售价大概是3795美元,基本是入门级的X1价格的两倍。
那么两款镜头之间有什么联系呢?X1的镜头采用了与M系列镜头一样的光学设计。但打磨、定位和封装是否和Elmarit-M同样精细呢?就价格来看,很可能不是。不过,徕卡X1仍用它的整体表现证明了自己依然是一位明星。
X1的镜头盖上有一个搭扣,镜头盖需要被移开,否则相机开启后镜头无法正常伸出。镜头盖可以用细绳栓好,这与D-Lux 4类似。
徕卡X1 ISO 100样张
防抖功能
徕卡X1系统菜单中包含图像稳定设置,不过X1并没有配备光学或电子图像稳定器,那么图像稳定功能如何来实现呢:启动X1的图像稳定设置后,相机每次会自动拍摄两张照片,快门速度一快一慢,所以你能够听到两次快门声。然后,系统将把两次曝光的数据进行整合,通过数码图像处理合成一张照片。
关于这个功能,徕卡在X1的用户手册中进行了提示:
请稳稳拿住相机直到快门第二次释放之后;
由于该功能需要两次曝光,所以只适用于拍摄静态物体;
图像稳定器仅适用于快门速度1/4s~1/30s,感光度不能超过ISO 1600。
快门
我用过不少相机,徕卡X1的快门是最安静的之一,有时不刻意听的话甚至不会注意到。所以徕卡甚至提供了电子快门声,如果用户需要的话,可以在系统菜单中启动这一功能。有三项快门音量设置,关、低、高。据说这款相机的电子快门声是以徕卡M3的快门声为素材合成而来的。
当电子快门声关闭之后,徕卡X1非常安静。确实,很多小型相机都采用了合成电子和镜间快门,镜头的镜间快门的声音最细微,甚至在安静的室内都无法听到,除非摄影者离相机非常近。
快门响应
快门响应方面,并不能说徕卡X1的表现非常迅速,大概有1/4秒的延迟。传感器曝光需要一些时间,在正常拍摄环境下,这小小的延迟被自动对焦过程掩盖了。几乎所有对比检测自动对焦系统都需要一段时间锁定焦点。仅仅在手动对焦模式下,X1的快门延迟才会被觉察到,所以,也许99%的摄影者都不会对此感到介意。
不过,佳能近期发布的电子/镜间快门S90卡片机,却几乎能够实现0延迟,这点似乎是徕卡的弱项之一。
自动和手动对焦
徕卡X1的自动对焦与其它对比检测自动对焦系统的表现区别不大,也就是说,比单反相机的相位检测系统要慢很多。徕卡X1与松下GF1的对焦系统完全不同,而GF1可以视为X1的主要竞争对手,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将谈到更多关于GF1的内容。
我并不是要说X1的自动对焦很烂,其实与其它采用对比检测自动对焦系统的卡片相机不相上下,对焦过程大概需要1秒左右。如果X1没有得到红点设计奖或与M系列不是那么相像的话,我们也不会关心它在这方面的表现。由于自动对焦比较缓慢,徕卡X1并不是非常适合街拍。
在机身背面的拨盘上,我们可以将徕卡X1设置为自动对焦、自动微距对焦或是手动对焦。选择自动对焦之后,你可以按下LCD左边第二个按键选择对焦区域,选项包括中心对焦、11点对焦、点对焦、面部优先和手动点对焦。对于中心对焦和11点对焦来说,还有高速设置。高速设置能够提供更快对焦,当然这可能对图像质量产生一定影响,特别在拍摄对象是快速移动物体的时候。不过,在一些对比测试中,我没有发现正常和高速模式之间有很大区别。
手动对焦启动后,转动右上角的拨轮,可进行焦距的调整。有些时候,如在飞机上拍摄窗外的景物时,手动对焦非常有用,因为这时自动对焦根本不起作用。不过,手动对焦通常不是非常精确,所以我几乎一直使用单点对焦模式。如果徕卡有意在其未来机型上改进对焦系统,建议增加一个超焦距模式。还有,由于屏幕表现并不是很好,所以通过屏幕判断对焦效果也并不是十分理想。鉴于以上原因,还是很需要超焦距或区域对焦系统的。
实际使用
徕卡X1使用起来非常顺畅。顶部拨轮设计比较出色,从P档到A和S档的切换能给摄影师带来更多直觉。光圈优先和快门优先模式中,用户都可以进行手动或自动设置,相应信息显示在图片区域下方,同时系统也能够显示出图片的直方图。此外,拍摄界面还会显示对焦模式、测光模式、电池容量和剩余照片数。
如果设为手动调整ISO,那么ISO选项也将显示在系统界面之中。我并不介意在全自动模式中忽略ISO选项,但仍希望详细了解系统代替我选择了哪种ISO设置,然而,这一信息只能通过照片回放才能获取,确实是个令人恼火的问题,希望徕卡能在未来的固件更新予以解决。
另外一个小小的问题就是,徕卡X1并没有单纯的图片预览模式,镜头总会向前伸展,所以在浏览图片时也必须摘掉镜头盖。
文件和处理
徕卡X1能够拍摄raw格式照片,它可以在缓存区满之前、在两秒钟内拍摄6张照片。对于小相机来说,算是比较出色的表现了。10秒钟后,6张raw照片会被转存到存储卡中。
像徕卡M9和S2一样,徕卡X1以DNG格式存储raw照片,这些照片就可以在任何DNG兼容raw程序中进行处理,包括Adobe Camera Raw、Photoshop、Adobe Lightroom和Phase One Capture One。对于徕卡X1的注册用户来说,全功能版的Lightroom 2.5是免费的。
可选择的文件格式如下:
a. JPG Super fine
b. JPG fine
c. DNG+ JPG Super fine
d. DNG+ JPG fine
不过,徕卡X1并没有提供单一的raw格式选项,它是我接触过的唯一一款没有单纯拍摄raw格式照片的相机。不过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可以通过Lightroom软件将JPG图片过滤掉,它们太占用空间了。
照片质量
徕卡X1的画质表现堪称典范,其传感器质量和相机内部处理能力都是我见过的相机中比较好的。在13*19英寸的印刷品质量照片方面,徕卡X1的噪点水平基本与配备35mm F/1.4 Summilux镜头的徕卡M9没有区别,而后者的价格超过10000美元。在ISO 1600档时,徕卡M9相对X1有一些优势,以下就是实拍图片。
徕卡X1和M9的ISO感光度对比 采用各自最高档位 分别为ISO 3200和ISO 2500
当然,M9有效像素达1800万,未配备14bit模式的AA filter,而X1仅具备1200万像素,而且配备12 bit AA filter。
与松下GF1的对比
在市场中,与徕卡X1旗鼓相当的对手非松下GF1莫属。在对上述两款产品进行深入对比之前,先来看看它们的主要功能和参数:
毫无疑问,二者都可以轻松放入夹克口袋,但徕卡X1更小更轻,X1传感器面积是373平方毫米,而GF1为243平方毫米,约比X1小了将近50%。不过,以卡片机的标准,二者的传感器都已经非常巨大了。以佳能G11为例,其传感器面积只有可怜的43平方毫米。
松下GF1的20mm f/1.7镜头是可拆卸的,而且比X1的f/2.8 Elmarit固定镜头快50%。GF1还有电子取景器附件、能够拍摄高清视频,而X1没有这个功能。价格方面,GF1几乎比X1便宜了1000美元。
X1和GF1都没有发生较严重的偏色情况。下面再来看看感光度测试的情况:ISO 100和200档,两款相机的表现相差无几,X1在暗部表现更光滑。在13X19英寸打印质量的照片中,两款相机的表现差别不大。以下样张均经过Lightroom 3 Beta的锐化处理,并未进行降噪处理。
X1 ISO 400
GF1 ISO 400
X1 ISO 3200
GF1 ISO 3200
ISO 800时,二者之间也没有太多区别,X1在噪点控制方面有一些小小的优势。ISO 1600和3200档,X1的控噪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必须承认,在画质方面,徕卡X1比松下GF1强不止一个级别。
总结
徕卡X1外观优雅、体态窈窕,成像质量极好,甚至与许多单反平起平坐。噪点控制能力甚至超过了一些昂贵的大尺寸相机。24mm Elmarit镜头也比较出色,raw格式照片拍摄速度令人满意。不过,对焦速度一般而且LCD的规格不是太高。
徕卡X1在美国的零售价格在2000美元左右,这使得它毫无疑问成为小尺寸定焦镜头相机中最昂贵的一款了。当然,它也100%拥有同尺寸和类型相机中最好的画质。
松下GF1能够支持松下和奥林巴斯的微4/3系统规格镜头,如果通过适配器,甚至可以搭配包括徕卡M系列在内的任何镜头,其灵活性是GF1胜出X1的地方。虽然在较高档ISO的表现方面,松下GF1并不如X1,但在ISO 800及以下还是相差无几。它还拥有可选电子取景器,视频拍摄功能,此外GF1的自动对焦速度也比X1好很多,而其价格仅是X1的一半。
不过,对于追求极致图像质量的人来说,徕卡X1仍是一款极好的定焦相机。
徕卡X1 ISO 100样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