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原厂并非香饽饽 副厂低价高质镜头推荐

IT.COM.CN

关注

虽然在前段时间,尤其是过年回来之后,很多的数码单反相机都有了一定的价格上涨,但是镜头还是相对稳定的。然而,现在不仅仅是尼康佳能两个品牌,连同索尼,宾得都纷纷按耐不住,弄的好像是价格联盟一样,心照不宣。

副厂低价高质镜头推荐

其实,不仅仅数码相机市场如此,在IT市场都有类似的情况。笔记本电脑的大量缺货,U盘,DIY装机的内存也都纷纷有了很大幅度的涨价。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小编就自然要推荐大家购买一些副厂镜头,其原因有三:

·第一 副厂镜头目前的做工已经非常成熟,并且镜头库的涵盖也很广泛,从鱼眼到超长焦一应俱全;

·第二 副厂镜头的价格相对目前纷纷扰扰的原厂镜头来说,更加稳定,并且还有降价的趋势,各个副厂镜头厂家也都看到了原厂镜头价格的一路飙升,正在抓住机会;

·第三 副厂镜头的卡口已经相当的完善,主流的佳能,尼康,索尼以及宾得的卡口都有产品,所以品牌限制已经比较羸弱。

至于很多玩家担心的副厂镜头的售后服务问题,经过小编和当地的副厂镜头维修点的沟通来看,在目前的整个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售后服务体系已经相当完备了。所以,对于数码单反的镜头配置来说,我们还是要坚持只买对的,不买贵的这个基本的原则。

顶级当家小生

在本期的文章中,自然要大力的推荐一些目前副厂镜头中的顶级当家小生,让大家在面对原厂镜头涨价的尴尬时期时,也能通过副厂镜头的支持得到更好的画质表现。

APS-C尺寸的标准定焦镜头 图丽AT-X PRO DX 35mm F2.8 DX Macro

图丽这个品牌在副厂中的名头虽然不如适马响亮,但是就光学底蕴来看,一点也不逊色于适马,只是这个品牌在中国的市场推广上并没有非常强势。又因为它的产品线也并不多,所以对于很多新玩数码单反的玩家来说相对陌生。

图丽AT-X PRO DX 35mm F2.8 DX Macro

在数码单反时代,图丽在镜头的改进上并不急功近利,而是稳扎稳打,在镜头光学设计上下了很大的功夫,而第一支真正意义上针对小场数码单反推出的定焦镜头35mm F2.8 DX Macro AT-X PRO一上市,就得到了我们的认可。

从镜头的型号上看,这支镜头是专门为小场倍率数码单反研发的,并且加载了微距功能。在安装到APS-C尺寸的数码单反上之后,焦距等效于35mm传统相机的52mm,非常接近于50mm标准镜头的焦距。在镜头做工上,它坚持了图丽一贯的高品质,金属卡口,全金属镜筒。宽大的对焦环,具有自动对焦和手动对焦切换快捷按键。虽然从外形上这支镜头更像一支广角定焦镜头,却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支小场标准镜头。

镜头结构

在镜头结构上,它采用了8组9片设计,9片圆形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为14cm,放大倍率为1:1,体积73.2 x 60.4mm,重量为340克,滤镜尺寸为52mm。对于这支镜头,小编是大力推荐给需要培养焦段感觉的玩家,因为它的50mm定焦,因为它的1:1放大倍率,也因为它的高质量成像。目前这支镜头的价格为4300元,兼容卡口有佳能,尼康,索尼,宾得。

测试数据

在成像素质上,这支镜头相当强悍。俗话说微距无弱旅,在这支镜头上自然是再次证明了这一点。从小编我试用的感觉上看,这支镜头在光圈全开的情况下,具备了高质量定焦镜头的素质,锐度并没有丝毫降低。在色彩表现上,这支镜头在坚持了图丽一贯的淡雅色彩之余,由于采用了最新的多层镀膜技术,对于三原色的饱和有了一定的加强,这也进一步配合了数码单反的成像特点。

副厂标准镜头第一强 适马 50mm F1.4 EX DG HSM

适马的定焦镜头在目前的副厂镜头中,小编一直都是比较偏爱的。原因自然是其画质表现是堪比原厂镜头的。而这支适马 50mm F1.4 EX DG HSM更是目前在所有50mm定焦镜头中,最犀利的一支。在小编的很多朋友里边,都纷纷出了佳能,尼康等相同焦段的标准定焦镜头来上这支强头。

适马 50mm F1.4 EX DG HSM

对于这支镜头,想必大家都不是很陌生了。毕竟从2008年的3月发布到上货开卖,我们等了一段时间。而对于目前在的50mm焦段F1.4配置的镜头来说,这支镜头算是第一支加载了超声波对焦马达的,这对于定焦镜头来说,尤其是这种标准的人像镜头,真的是非常具有优势的。在小编亲手把玩时,对于这支镜头确实非常爱不释手。在做工上,全金属镜筒手感非常好,宽大的对焦环阻尼适中。

在成像上,这支镜头即使光圈全开,成像还是一个字--锐!太锐利了。由于大光圈的背景虚化效果太好,以至让我们感觉上人物是直接粘在背景中的。这种效果,确实是因为锐利。在色彩表现上,这支镜头坚持了适马一贯的淡雅色彩,但是由于多层镀膜的色彩优化,在对于三原色的还原上,我们看到了一丝的暖意,非常吸引人。

镜头结构上,这支镜头采用了6组8片设计

镜头结构上,这支镜头采用了6组8片设计,且使用了能有效消除像差的非球面镜片,在镜片上还使用了超级多层涂膜技术,所以能有效地减轻重影及炫光的产生。9片圆形光圈设计的光圈叶片,让焦内焦外的过渡非常自然,对焦系统采用了适马的HSM超声波马达,所以AF速度更快及对焦过程更宁静。在其它方面,这支镜头的最短的摄影距离为45cm,最大摄影倍率是1:7.4,滤镜尺寸77mm,重505克。目前售价为3300元左右,算是目前售价最贵的副厂50mm定焦镜头了。不过,物有所值。其兼容卡口有佳能,尼康,索尼,宾得。

标准变焦镜头

中段焦距是我们日常摄影中最常用的,在镜头的发展历史上,最早的变焦镜头也是最先在这个焦段上设计的。为ASP-C尺寸全力打造的此焦段高端镜头只有尼康和佳能17-55mm F2.8,不过价格却非常高。就目前来说,副厂镜头在这个焦段上却有很多的选择,其中,最受我们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腾龙的那支代号为A16的小场恒定F2.8以及适马18-50mm F2.8 EX DC Macro。

腾龙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这支代号为A16的镜头是从我们熟悉的那支A09演化而来的,同样的一路恒定F2.8大光圈,同样的Di II系列镜头,同样的XR高折射镜片,2片非球面镜片以及1片LD低色散镜片,都让这支镜头延续了腾龙镜头在色彩上的绚丽。在SP小场镜头的研发中,腾龙还使用了前组镜片表面镀膜金属来消除眩光和鬼影。可以说这支镜头在全焦段的成像质量都比较理想。

腾龙 SP AF 17-50mm F/2.8 XR Di II LD Aspherical

但是,A16的腾龙标志性缺陷也算是明显:变焦对焦环做工逊色,采用塑料镜筒,手感不够理想;没有对焦马达,在暗部时会出现拉风箱的不对焦尴尬;焦段锁虽然是为了应付变焦松动而采用的设计,可是却让人觉得并不习惯。另外,在最近27mm的对焦距离会经常出现不能准确对焦的问题,所以还是有些遗憾。

样张

这支镜头结构为13组16片,光圈叶片为7片,最近对焦距离为27cm,放大倍率1:4.5,滤镜尺寸67mm,体积为83.2mm*73.8mm,重量430g,价格目前在2700元左右,兼容卡口目前只有佳能和尼康两个品牌。

适马 18-50mm F2.8 EX DC Macro 镜头

这支镜头算是在众多副厂品牌中最早推出该焦段的恒定大光圈变焦镜头,也是许多玩家都收藏的一支高质量镜头。在镜头的外形设计上,这支镜头秉承了适马一贯的设计,采用了磨砂镜头表面处理,全金属镜筒以及金属卡口,非常耐用。而这支镜头算是适马除了那支18-200mm OS之外卖的最好镜头之一,并且也是从18-50mm F2.8 EX DC镜头升级而来,无论是从镜头设计来时镜头表现来看都非常成熟了。

适马 18-50mm F2.8 EX DC Macro 镜头

这支镜头的焦段从18mm的广角端到50mm,在乘以ASP-C尺寸倍率之后,焦段依然涵盖了广角到中段,恒定F2.8大光圈,放大比率为1:3,最近对焦距离达到了20cm,非常强悍。在镜头成像方面,它也沿袭了适马的风格,全焦段都具备了相当的反差和锐度,除了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下略微有点肉,其它都很不错。值得注意的是,这支镜头在畸变上有着非常不错的表现,即使是广角端,我们也很难看到明显的桶型畸变。在色彩上,由于它加载了自家的多层镀膜,加之ELD低色散镜片的出色表现,一反传统适马在暖色调的平庸,具备了出色的色彩还原效果。

不过在对焦方面,由于缺乏适马HSM超声波对焦马达的支持,在反差不够明显的地方对焦缺乏准确性,相应带来了在最近20cm对焦时的微距不够精准的问题。另外,由于这支镜头加入了微距功能,在镜头结构上也出现了相应的变化,13组15片镜头在体积上也略大于A16。

广角端和长焦端测试

在镜头结构上,这支镜头使用了7片光圈叶片,镜头滤镜尺寸72mm,体积为79mm×85.8mm,重量450g,目前价格为2800元左右,卡口包括了佳能,尼康,宾得,索尼以及适马SA,是目前拍摄范围涵盖最广的一支高质量镜头。

远摄变焦镜头

图丽 AF AT-X 80-200MM F2.8 Pro

说到副厂的恒定F2.8的长焦变焦镜头,我们就不得不提到这支镜头。从镜头历史上说,这支镜头并没有适马的小黑那么悠久,但是因为自家在成像上的特点,引得很多C家人对这支镜头非常感兴趣。在镜头特点上,不光是这款镜头,图丽的不少AF AT-X 系列镜头都在设计上采用了非常保守的古典结构,让图丽的早期镜头在众多镜头群中一眼就能看出来。

图丽 AF AT-X 80-200MM F2.8 Pro

AF AT-X 80-200MM F2.8 Pro这支镜头算是图丽目前在镜头水准和价格上比较平衡的一支。在镜头型号的后缀上我们看到了Pro字样,代表了图丽的专业做工,而这支镜头在成像上也确实对得起Pro的印记。虽然不少玩家都在抱怨只有在光圈缩小到F8之后,严重的紫边才有所收敛并且在室内比室外的成像效果要好,其实只要不直接逆光或者使用遮光罩,对于炫光和紫边和鬼影的问题都能让图丽的SD超低色散镜片来解决。在对焦方面,这款镜头还是有图丽的老毛病,就是在低反差的环境下,对焦比较慢。

样张

说了这支镜头在对焦上的不是,下面就该说它的好了。在目前的镜头价格上,图丽的这支镜头算是非常厚道了。在镜头结构上,11组17片,4片SD超低色散镜片,9片光圈叶片,滤镜口径77mm,都是实在玩意,4550元上一支80-200,恒定F2.8的小炮,怎么能不爽。卡口包括了佳能,尼康,宾得,索尼。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镜头

适马的70-200mm焦段镜头也经过了4代的革新,而最新的一代正在酝酿之中,不用说大家也知道,就是在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的基础上加入OS光学防抖系统,如此一来,相信会在70-200mm镜头中掀起平价高质适马风潮。说远了,还是先说这支受到不少玩家都比较钟爱的适马小黑吧。作为副厂镜头中的一哥,适马是目前唯一出品该焦段的顶级镜头品牌(图丽在之后会有详细说明),并且在整体的表现上,也并不逊色原厂镜头,成为平民中的贵族。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镜头

适马小黑的做工在小编我的眼中算是相当不错的,金属镜筒,磨砂材质,紧凑的变焦对焦环,以及镜头前部的金圈,还没拍,那出来就已经很牛了。另外,这支镜头也是目前在这个焦段唯一具备了微距拍摄功能的,可以提供全焦段最近100cm的微距拍摄能力,成为它的一大卖点。而适马镜头的结实耐用,也是我们都非常了解的。

适马 APO 70-200mm F2.8 EX DG MACRO HSM 镜头

在成像特点上,这支镜头的最大特色就是够锐,不仅是在缩小光圈之后锐,在全焦段光圈全开之后一样犀利。从MTF曲线图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这一点。不过,小编要提醒大家的是,这支镜头在加载滤镜之后,在长焦端锐度会有一个明显的下降,并且是不管什么品牌的滤镜,这一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在色彩方面,适马和尼康一样,整体色彩素雅清淡,没有佳能和索尼那样的浓艳,尤其是在暖色调的处理上,更是有一些保守。不过,在加载到适马SD14机身上之后,配合X3感光器却刚好达到统一,不知道适马是否故意如此。

测试

在这里小编要大大赞赏一下适马的HSM超声波对焦马达,在昏暗环境中一样能够安静迅速的对焦,而在长焦端的准确对焦,也显示出适马的大家风范。在镜头结构上,这支镜头采用了15组18片设计,其中包括2片ELD和2片SLD超低色散镜片,在配合多层镀膜,有效的减少眩光和鬼影。9片光圈叶片的设计也趋向圆形,焦内焦外过渡自然。滤镜尺寸77mm,体积86.6 x 184.4mm,重量1380克,目前售价为6700元,是非常具有性价比的一支副厂镜头。卡口包括了佳能,尼康,宾得,索尼。

一镜走天下

虽然,小编对于焦段跨度太大的镜头一直都并不感兴趣,其原因自然是镜头的焦段跨度越大,其成像质量越不稳定。但是,自从尼康的那种18-200mm VR推出了之后,似乎一夜间,各个镜头品牌都纷纷推出这个焦段的一系列镜头产品。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副厂镜头。如果说在这个类型的镜头中拿原厂和副厂镜头比较,小编更加倾向去副厂镜头。原因是在这个焦段上,我们不能去要求更加强悍的画质表现,所以副厂的价格优势就被更好的放大,是适合我们玩家购买的。另外,这个焦段的副厂镜头目前也都推出了光学防抖系统支持的版本,相比原厂镜头,更加实惠。

适马 18-200mm F3.5-6.3 DC OS 镜头

目前在副厂镜头中,能和原厂中端镜头在品质上相比的就是适马,而在此焦段上销量强过尼康18-200mm VR的也只有适马这支18-200mm F3.5-6.3 DC OS。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它涵盖了佳能,尼康,宾得,索尼,奥林巴斯等卡口,更多的是这支镜头加载了OS光学防抖系统,并且在成像品质上并不输于其它任何一支原厂镜头。说到这里,小编还是略微有些遗憾,为啥适马不在这支镜头上加载超声波对焦马达呢?

适马 18-200mm F3.5-6.3 DC OS 镜头

镜头做工上,这支镜头虽然没有EX标识,可是不论镜筒还是对焦环变焦环都非常细腻。在镜头设计上,这支镜头采用了2片超低色散SLD镜片和两片非球面镜片,加载了自家的多层镀膜,在配置上并不劣于其它原厂镜头。并且由于采用了内对焦设计,让这支镜头能够非常方便的加载各种滤镜,在风景拍摄时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并且,OS防抖系统也让这支如此长焦的镜头有更多的实用性。

在成像表现上,这支镜头承袭了适马一贯的高锐度特点,虽然在长焦端有明显的锐度下降,可是在F8时就已经能够满足我们一般摄影爱好者的要求。在色彩上,这支镜头由于加载了全新的SML多层镀膜,让本来以色彩淡雅为主的适马多了一丝秀丽,三元色还原多出了一些饱和的味道,让以风景题材拍摄为主的这支镜头能够更好的诠释作品。

镜头结构

在镜头设计上,它采用了13组16片,其中包含了两片超低色散SLD镜片和两片非球面镜片,7片光圈叶片,最近对焦距离45cm,最大放大倍率1:4.4,滤镜尺寸62mm,镜头重量405克,售价3800元左右。单以配置和价格看,适马的这支镜头已经不算贵了,在加上它在成像上的不错表现,能不大卖么?卡口涵盖了佳能,尼康,宾得,索尼。

而腾龙的一支AF 18-270mm F/3.5-6.3 Di II VC LD Aspherical (IF) Macro这支镜头,虽然是在焦段上,相对适马来说更远,也加载了腾龙自家的VC光学防抖系统。不过,正如之前小编对于一镜走天下的镜头的观点,长达15倍的光学变焦对于镜头的成像表现来说,确实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并且,这支镜头在小编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整体的成像效果也并不理想。加之4200元的售价,说便宜也并不便宜。所以在这里小编对就这支不再做过多的介绍。如果这支镜头能够成功降价至3300元左右,相信在这个焦段的镜头市场上还有一定的作为。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