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数码

经典复古而不失创意 松下LX3详尽评测

IT.COM.CN

关注

    作者:Sherlock

    说起松下LX系列,在圈内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高端便携DC市场最具代表性的产品, 凭借高贵的徕卡血统,卓越的性能表现,以及独特的功能设计,自第一代产品LX1推出以来,就吸引了无数摄影爱好者的关注。如果说第二代机型LX2属于旧酒装新瓶的话,那么上市时间不长的第三代机型松下LX3(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则让人刮目相看。虽然在像素方面没有取得突破,但整体机能的提升有目共睹,尤其是专业用户比较在意的画质和噪点控制上,有了质的变化。

松下LX3

    2005年7月,松下发布全新理念的LX1。它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16:9尺寸CCD的数码相机,同时,它还拥有了28mm广角、2.5英寸大屏和O.I.S防抖功能。一经上市就引起了轰动。



松下LX3

    2006年7月,在LX1的基础上,松下推出升级机型LX2,在延续外观设计和主要硬件配置的前提下,松下将LX2的有效像素提升到了1020万,配备了更大的2.8英寸屏幕, ISO感光度最高可达3200,操作界面进行了局部调整。



松下LX3

    时隔两年,LX系列迎来了第三代产品LX3,它采用的感光元件与LX2的1/1.65英寸1020万CCD有所不同,像素虽然还是1010万,但CCD尺寸为1/1.63英寸4:3比例。镜头变焦缩水到2.5倍,但24mm广角镜头首次出现在LX系列相机上,最大光圈更是达到F2.0。全新的高速高性能维纳斯IV处理器,带来整体性能的全面提升,短片拍摄达到高清标准。除了手动曝光模式外,LX3还具备iA智能自动模式。背面显示屏尺寸达到3英寸,像素升级到46万。



松下LX3

    采用新开发的1/1.63英寸CCD感光元件是松下LX3画质和噪点控制提升的主要原因。通过优化带有独特光电管的使用空间,实现了较大的光电二极管,每个单位像素的尺寸比千万像素DC增加了大约45%的面积,从而使得松下LX3的感光度与饱和度比一般DC提升了40%。

松下LX3

    LX3经典魅力——延续复古外观,独具风格

    我们此次拿到的是黑色版的LX3,同期发布的还有银色,不过两种颜色放在一起,黑色更能吸引眼球,看起来更接近专业。

    在造型设计上,LX3延续之前类似旁轴复古的风格,机身采用金属材质,表面经过磨砂处理之后,手感一个字“赞”。在LX3的顶部,我们看到了新增的外接闪光灯热靴,支持TTL自动闪光,从实用角度出发,意义不大,不过可以安装外接光学取景器(选配),看起来更拉风。

松下LX3

    松下LX3的内置闪光灯依然是弹出式设计,相比LX2,弹起高度高了不少,对比参数,发现LX3的闪光灯范围要比LX2广了近一倍。手动控制闪光灯开关,更为方便。我们在测试中,特别对其闪光效果进行比对,结果,无论是广角端还是长焦端,和目前售价在3000元左右的卡片机闪光效果,有天壤之别。

松下LX3

松下LX3

    手柄部分进行了重新设计,与机身浑然一体,表面覆盖有皮质,是握机稳定性有明显提高,金属装饰条的出现,似乎有些画蛇添足,和整机风格格格不入。

重新设计的手柄,皮革元素的加入不仅实用,而且让松下LX3看起来更有档次

    LX3专业魅力——专业操控一切尽在掌握

    背面显示屏采用3:2比例,并进行全方位的升级,不仅尺寸增大到主流的3英寸,显示精度更达到46万像素,画面显示细腻程度明显超越前一代,色彩鲜艳,可视角度较大,还支持自动亮度调节,无论是在白天或夜晚,也无论是室内或室外,画面均能实现清晰明亮的效果。

松下LX3

    操控摇杆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在菜单中设置参数的时候,相比传统五维方向键更方便,而且在选用单区域自动聚焦或定点自动聚焦模式时,可以通过操控摇杆将对焦点随意移动到画面中的任一位置。AF/AE锁定按钮,针对需要手动功能的玩家设计,在逆光拍摄时,重要性尤其体现,相比LX2,它的位置进行了下移,使用起来更加顺手。五维方向键不仅可以用来调整光圈快门等参数,依然将曝光补偿、自拍模式、闪光灯切换、主菜单等功能纳入其中。唯一需要说明的是,下方向“Fn”快捷键支持自定义功能(默认状态下为快速回放功能)。

松下LX3

    顶部由于闪光灯热靴的加入,布局变的非常拥挤,模式转盘依然在多种曝光模式之间实现切换功能,其中智能iA是新加入的模式,C1/C2两种个人拍摄模式也是首次出现。变焦/快门一体式设计,如今已经普遍应用,旁边的FOCUS键非常有用,当使用单区域或者单点对焦时,只要按一下FOCUS键,就能利用操控摇杆选择指定对焦点。

    LX3与前两代产品最大的差别就是没有采用16:9尺寸的CCD感光元件,拍摄画面比例可以直接在突出的镜头环顶部进行调整,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不同比例下,画面输出像素有所差别,4:3画面输出的是1000万像素,3:2画面输出是950万像素,而16:9的画面由于是经过机内裁剪实现的,所以像素只有900万。另外,和LX2不一样的是,LX3无论在任意比例下,都可以实现24mm超广视角。

松下LX3

    对焦模式是在镜头环的侧面来调整,虽然手动对焦也是通过电子控制,但是在拍摄微距时候,作用还是很明显的。另外有必要说一句,LX3在微距模式下,最近对焦距离大大缩短,达到1cm,终于达到主流水平。

松下LX3

    LX3徕卡魅力——大光圈F2.0 DC VARIO-SUMMICRON镜头

    LX3配备的这枚镜头是一大卖点,包括4片非球面镜片在内的6组8片镜片组成的徕卡DC VARIO-SUMMICRON镜头是一款拥有大光圈F2.0的24mm广角镜头,4片非球面镜片的使用非常罕见,它也是目前便携DC中最顶级的镜头配置,其光学素质赢得一致的好评,在我们后半部分的样片赏析中再细味。

电源开启状态

电源关闭状态下镜头与镜头环持平

    作为一款伸缩式镜头,LX3在不同变焦下,镜头伸缩状态和普通DC有很大差别,在广角端,镜头会伸至最长,而在长焦端,镜头会缩至最短。

广角端 长焦端

    供电方面,松下LX3使用的是一块3.7V,1150mAh的CGA-S005GK锂电池,根据CIPA标准,一次充电能够连续拍摄340张照片,而我们在实际测试中,结果和标准值几乎一样,其续航能力在同级别机型中非常突出,就连让我们的评测人员也伸出了大拇指。存储方面,内置容量50MB,支持SD和SDHC卡扩充。

    特色胶片模式

    在拍摄模式中,我们发现,松下LX3新增了胶片模式,选择多种胶片模式后,按下快门相机会自动记录3种不同色彩风格的照片,还可以自定义这3种效果。

操作界面

    人性化的包围拍摄功能,能每按一次快门,保存最多三幅不同效果的照片。

样张

样张

样张

    焦点随意选择及AF追踪功能

    松下LX3支持多种对焦方式,大家比较熟悉的包括面脸识别、AF追踪、多点、单点、定点对焦等,充分利用操控摇杆,可以自由选择对焦点,真正实现精确对焦,在配合三脚架,拍摄静物的时候,尤其好使。

操作界面

在AF追踪模式下,焦点锁定后,物体移动焦点会自动跟踪

    用户自定义模式C1/C2

    自定义个人拍摄模式原先仅在高端数码单反相机中出现,此次是首次出现在LX系列相机上。它体现出松下在机身专业化方面所做的努力,对于资深摄影爱好者来说,这一功能实用性很高。

操作界面

    自定义模式下,用户可以根据特定环境,以及拍摄习惯,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自由调整,灵活性更强,可玩性更高。


操作界面

    由于LCD比例是3:2的因此在使用4:3比例拍摄时取景屏左右两边会留出黑边,当然这对成像没有任何影响。由于LX3是一款针对中高端人群设计的便携DC,所以屏幕同步显示更多的参数。

操作界面

    智能iA场景识别功能首次进入LX系列,它可以在普通拍摄、风景、人像、夜景、夜景人像五种场景模式中自动识别,还可以根据对焦距离判断是否开启微距功能。

操作界面

    除了智能iA场景识别功能外,松下LX3还内置丰富的情景模式,包括肖像、柔化肌肤、风景、航拍、雪景、高感光度、宝宝、日落、宠物、高速连拍、连续闪光灯、胶片、针孔等。其中针孔模式下,拍摄出来的效果会出现明显暗角,宠物模式下,还可以显示宠物的年龄,闪光灯连拍模式,则是在黑暗环境下,捕捉连续画面(最多连闪5次)。


操作界面

    按下摇杆进入Q.MENU菜单可对常用参数进行设定。LX3的ISO感光度最大可以达到ISO 3200,不过画面的颗粒感过于严重,和单反相机的控噪效果还是存在明显差距的。

操作界面

    以往在便携DC中,白平衡设置除了自动模式外,还有预置模式,有些高端机型还支持手动。LX3在这方面则有了突破,引入专业单反相机才有的色温调整,相比白平衡调整更专业,更准备。

操作界面

    在拍摄模式下,几乎所有的设置都可以进行修改,想要灵活控制,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



操作界面

    在回放模式下,LX3的机载编辑功能比较单调,但回放模式独具匠心,除了常见的日历模式外,还可以把两张照片同时双画面回放。


操作界面

    为了方便管理照片,方便日后查阅,LX3还可以在机内给照片增加标题,不过仅支持英文输入,无法批量处理。


操作界面

    之前我们介绍的“Fn自定义”功能,就是在下面系统设置菜单中设置。各种不同的查看方式,以及菜单显示方式,也都可以在里面进行调整。玩了一圈下来,我们发现LX3的菜单细化程度绝对不亚于数码单反相机。



操作界面

    复古而不失创意,我想用这么一句话表述我对LX3的印象。作为单反辅机LX3从外观到功能都让我感到满意,虽然按键很多让人觉得操作貌似很复杂似的,但这正好满足习惯使用单反人事的专业需求。相比佳能G10,尼康P6000来说,LX3在机身体积上更有优势,而且LX系列的一大特色是可以方便地在4:3、3:2和16:9这三种画幅间切换,画幅的改变往往能给用户的创作带来新的启发和冲击。在进入实拍样张分析之前我们先看看这三种画幅的不同视觉效果:

4:3画幅

3:2画幅

16:9画幅

    风景样张分析

    说起来这次试拍的地点还和我对LX3的印象有几分相似,几条旧区的纵横窄巷加入艺术元素,经改造成为今天颇受中外游客欢迎的景点。透过LX3的24mm广角镜头更能为这个地方增添几分艺术色彩,24mm广角给人带来更强的空间感(第2,6张为广角拍摄),同时LX3在广角畸变控制上表现不错。在色彩表现上个人感觉自动白平衡表现略微偏冷,幸好LX3有强大的白平衡调节功能。另外,LX3成像清晰,但原图微粒尤其是暗部。总体来说,LX3的成像有着自己的风格,作为单反辅机这种成像画质能让摄影爱好者感到满意。

样张

样张


样张

样张

    微距样张分析

    作为旗舰机型LX3的微距最近对焦距离可达1cm(镜头广角端),非常强悍,能够配合用户各种微距拍摄需要,而且还可以自由选择对焦点。1cm微距和F2.0的超大光圈配合可以得到十分浅的景深效果,需要好好控制。LX3微距成像对细节有较好的表现,焦点区域毛发分明,色彩还原准确自然。

样张

样张

样张

    夜景样张分析

    F2.0超大光圈、光学防抖、高感光,三管齐下LX3让我有足够的信心对付弱光和夜景拍摄。从样张前两张为夜景,后两张是在室内弱光环境下拍摄的,夜景样张在ISO 800 和ISO 400下色彩还原没有受到太大影响,ISO 400的控噪表现良好,ISO 800原图有明显的降噪痕迹,不过整体效果还可以。最后的两张弱光下拍摄的样张分别是ISO 800和 ISO 3200的成像对比,区别还是很明显的,ISO 3200基本上只能应急使用。

样张

样张

样张

    在入门单反的压迫下,各大品牌旗舰DC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不过就在这种环境下有特点的机型还是能够生存下来的,就像松下LX3这种配置、外形和操作都相当高端专业的机型,在发布的时候已经非常吸引眼球。LX3已经是LX系列的第三代机型,和前两代相比LX3放弃了16:9的CCD还是采用常规4:3的,主要升级在于镜头,F2.0和24mm是LX3两大标志。单反的高质成像固然吸引,但随身携带确实不方便,如果去短路旅游或者上街扫荡的话我更倾向于带上LX3或GRD这类型的机器,LX3还是相当有市场的。

松下LX3

    目前,松下LX3的市场售价在3700元左右,虽然有点高但这类型机器的价格一般比较稳定。3700元可以买入门单反套机了,对于入门单反来说在价格上LX3是没有优势。再看看同类机型,尼康P6000近期刚刚上市价格为2999元,价格相当吸引但P6000的配置与LX3相比稍逊一筹;佳能G10目前的售价也在3700元左右和LX3旗鼓相当。不过对于LX3的目标用户来说,价格或许不是主要的问题,不可否认LX3值得拥有。

松下LX3

    试用松下LX3优缺点小结

    优点
    ·24mm广角+F2.O超大光圈徕卡镜头
    ·合理的按键设计,专业操控感受
    ·16:9/3:2/4:3 用户可在3种画幅中方便切换
    ·专业与智能相结合,可玩性更强
    ·造工精细,尽显旗舰风范

    缺点
    ·高感光降噪痕迹过于明显
    ·2.5倍光学变焦60mm的长焦端有点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