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探索

世界第一台电脑在情人节诞生

深圳特区报

关注

1946年2月14日西方情人节这天,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埃尼阿克”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这个在战火下催生的庞然大物耗电量超过174千瓦小时,据传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会变暗;而且它的电子管平均每隔15分钟就要烧坏一只。

然而,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它的计算速度却是手工计算的20万倍、继电器计算机的1000倍。美国军方从中尝到了甜头,因为它计算炮弹弹道只需3秒钟,而在此之前,则要人工计算很长时间。

除了常规的弹道计算外,它后来还涉及诸多的科研领域,曾在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埃尼阿克”头上的光环,始终存有争议。一部分人认为,英国1943年研制出来的“巨人”计算机才是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只不过它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直到1975年,英国当局解密了相关档案,人们才对这一内幕有所了解。不过也有人认为,“巨人”机还算不上真正的电子计算机,而是介于继电器计算机与现代电子计算机之间。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物理学家阿塔纳索夫才是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发明者。早在1939年12月,他就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但由于当时正值二战,他没有申请专利,也没有公布资料。

尽管众说纷纭,“埃尼阿克”仍然是多数人公认的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情人节也因此被永远载入了人类发明史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