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声音社交凉了:社交场上,“黑马“脱缰

捕捉翻倍美股

关注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李晓蕾

来源:Tech星球(ID:tech618)

“在哪里可以下载音遇?”这是近几天音乐社交App音遇用户在贴吧反馈的主要问题。

4月18日,曾一度冲至App Store热榜,打败微信登至排行榜首位的音遇再遭全网下架。此前的2月12日,包括音遇、Hello语音、脉脉在内,就曾有733款语音类、社交类App被苹果下架。不到两个月时间,音遇被App Store踢出局两次。

音遇将上一次的下架原因为归结于:新版本中的技术Bug。针对此次下架,音遇官方并未给出任何回复。一位自称“音遇爆料墙”的人士称,音遇是因某些涉黄视频和软件内大面积不法分子的广告,所以全网下架。

不只是音遇 ,针对整个声音社交行业,监管压力都在逼近。近期,网信办发布消息称,将对小众即时通信工具开展专项整治,首批清理关停9款传播淫秽色情信息,或涉招嫖卖淫、售卖淫秽色情音视频的即时通信工具。其中就包括“比邻”、“聊聊”、“密语”等与音频、视频有关的社交App。

另外几款明星声音社交产品境遇也并不明朗,近期新华社报道称,“Soul”、“吱呀”、“处CP”、“寻欢-轻语”四款软件都不同程度存在头像暴露、言辞露骨、展示性暗示内容等问题。同时大部分语音社交软件还存在年龄限制宽松、未成年用户可随意进入等问题。网信办将最新下架的9款软件定为“首批清理关停”,针对传播淫秽色情的监管最终会落在何处,一切还未知。

在市场既定的日活天花板下,以微信、QQ为绝对主导的熟人社交场构建了坚固的壁垒,声音社交在定位于陌生人、弱关系的社交产品领域,以黑马姿态出现。但作为新生事物,仍面临商业模式不清晰、用户留存难等问题,这时监管压力接踵而至,声音社交会凉吗?

社交当道,声音社交踢馆

2019年音遇等众多移动社交产品突然兴起,背后的原因是早期的社交软件已经无法满足Z世代(95后和00后人群)的新社交诉求。红杉资本发布的《00后泛娱乐消费报告》也显示,后千禧世代(00后)主张特立独行,社交性、潮流性、个性化,是他们最看重的三大产品特征。

不过社交向来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巨大前景却吸引众多创业者加入。像陌陌、探探一类主打陌生人社交的产品在过去层出不穷,比如快播创始人王欣狱后回归,也做起陌生人匿名社交产品——马桶MT,戏剧的是,马桶还未正式上线就遭到封禁。即便是有取代微信的势头,由罗永浩站台的聊天宝存活时间也没能撑过两个月,团队迅速宣布解散。

声音社交则在交互方式上做出创新,连麦写作业、吃鸡、聊天,Z世代把语音玩出了新花样。继图文/表情包社交、视频社交后,2018年年底,声音社交突然火了起来。

其中音遇率先出圈。12月21日,音遇登顶App Store社交榜第一后,此后连续18天音遇均排在社交榜首位。音遇撬动了用户,也被资本亲睐。上线不到两个月,继拿到今日资本天使轮、Pre-A轮数千万美元融资后,音遇再获红杉资本中国、高榕资本领投的数千万美元融资,成为一时的明星产品。

另一款声音社交产品吱呀在春节前夕冲进App Store榜单前十,目前看来,背靠荔枝的吱呀几乎稳定在社交榜前十五的位置。早在2018年1月,在知乎、豆瓣大量投放推广的Soul就获得DST Global 领投的B轮融资。这家投出Snapchat、陌陌、脉脉、探探等明星社交项目的投资方,为Soul注入资金的同时也带来了行业关注。

目前,声音社交产品玩法各异,音遇以在线k歌短视频信息流、直播,再加上社交属性极强的快速匹配、好友建房、组建战队、领唱等方式,构造了一种游戏化的音乐社交场景。Soul则是给出几道测试题,利用算法为用户匹配到三观、兴趣更为接近的陌生人,称之为"灵魂配对"。吱呀对声音属性进行鉴定,分为"萝莉音""儒雅音"等,通过实时声音进行匹配,再进行场景化的社交。

大量的社交产品为95后打造了多元的虚拟社交场。荔枝创始人赖奕龙此前曾表示,95后喜欢在线上做交往,对他们来说,虚拟不再是现实的前戏。“95后的社交不是冲着见面去的,他们生活在一个虚拟世界里,他们不需要见面。原因也很简单,声音的想象空间很大,见面会破坏这种想象。”

Tech星球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市场上有超过30款声音社交App。从用户市场反应来看,声音社交的确撕开了社交场的口子。

监管迈进,声音社交困局

野蛮生长的声音社交,自然而然地被垃圾信息广告、涉黄信息盯上。至在一些社交语音软件上,有用户打着语音社交的名义来进行色情交易。平台注册门槛低、年龄限制宽松、具有匿名性,语音天然可伪装,这些都为监管增加了难题。

声音社交领域的“黑马”音遇下架后。音遇官方唯一一次发声是在官方微博上,称由于系统维护,近期修改相册、头像可能相对缓慢,其他功能不受影响。

在音遇官方发出的《音遇社区公约》中,强调了“禁止刻意模仿各种带有性挑逗的声音”“禁止刻意发表低俗涉黄音视频,引导场内低俗互动”、“音遇个人相册内禁止放带有群号、QQ号等有宣传性目的图片及带有辱骂文字的图片”。

这些问题显然已经暴露出来,而实际上,声音社交也是高监管地带。一位声音社交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涉及到游戏、内容社交、青年人,这几个点本来在整个监管上关注度都比较高。审核及内容把控上都需要更留意,包括实名认证,未成年人保护等。

在新华社发布的稿件《明码标价色情交易,未成年人随意进!“吱呀”等App该管管了!》中,就揭露了声音社交平台的各种乱相。包括:部分直播公告明码标价,用户只需支付一定的“房费”,就可以任意“带走”一位女主播,私下进行语音甚至是视频裸聊等色情交易;同时,为提升人气,一些主播用隐私照做头像,在昵称里打“擦边球”,个人主页显示衣着暴露的图片;有房管要求女主播“头像统一标准,露腿露胸”等。

声音社交平台对这类问题显然有关注,但平台自身对内容的审核同样不容易。一平台审核编辑表示,图文现在的AI 识别技术相对成熟,但音频、视频这类的很难直接识别。一个静态,一个动态的监控难度显然不一样,后者会难很多。除了算法、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把控外,也需要大量的人工审核,但这就会导致审核慢的问题。

音遇用户王飞(化名)就表示不理解平台审核方式, 100%的投稿量,被审核挡去了75%,剩下的25%纯卖萌、跑调的很多。审核制度不理想,导致用户体验极差。音遇就因审核问题而造成内容迭代慢,“老领唱”霸榜,“新领唱”混不下去,只剩下那几个老领唱“独领江山“,用户也找不到反馈问题的地方,从而导致用户不想继续玩,造成了大量的用户流失。

针对整个声音社交行业,监管始终悬而未决。而从近期网信办对小众即时通讯工具的监管关停来看,监管似乎已经不远了。声音社交平台迫切需要拿出解决方案,来积极回应监管部门和用户。

声音社交归向何处?

QuestMobile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9春季报告中也提到,语音社交可能成为继图文社交、视频社交之后的下一个载体,但仍面临用户卸载率高、行业监管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音遇App全网下架前,音遇用户留存量已呈现下滑趋势。从1月最高峰时期,音遇月度独立设备数为313万台,到3月分仅剩100万台,用户流失率为68%。大批用户经历尝新期后迅速流失,这种内容聚合的社交在陌生人的弱关系中,由抢麦、K歌打造的游戏化场景形成的短暂社交关系,很难形成持续的关系链。

实际上,无论是视频直播、短视频、还是声音社交,音频直播,用户都是在Kill time(消磨时间)。基于陌生人间的弱关系,当Z世代对某一类型声音社交产品失去新鲜感后,平台只能重复做拉新动作,但市场上必定存有用户天花板。

另一方面,声音社交产品盈利模式尚未成熟,多数平台均盈利变现模式只能依靠直播送礼物、打赏,以及卖广告,延长语音时长会员服务等营收模式,在苛刻的用户体验情况下如何做商业化,还是摆在整个赛道的待解难题。

解决声音社交产品的留存和商业化的难题,核心要解决的是如何加强社交关系链。一家游戏语音社交平台从业者告诉Tech星球,陌生人社交的确存在弱关系的问题,用户在平台产生的关系链强弱、关系链条数都会影响用户留存的时间。

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加强场景转化,该平台从手游语音工具转向手游社交的过程中,不再把游戏开黑作为唯一的使用场景,开始打造新的社交功能和玩法,包括相亲交友、点唱厅、电台等,让熟人、陌生人都能在平台内产生连接,形成更稳固的关系链,促使用户更长久的在应用停留。业务铺开后,娱乐增值收费也随之增多。

而内容监管也是声音社交产品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产品本身来说,声音社交产品中多数是基于陌生人的匿名社交,无论国内外,匿名社交向来存在监管难的问题,容易成为色情、暴力、造谣、人身攻击乃至犯罪行为滋生的温床。

被称为匿名社交鼻祖的PostSecret、基于熟人圈的匿名社交平台Secret、曾在国内火爆却因造谣而死的匿名社交平台“无秘“均因审核机制及监管等问题而宣告死亡。因此应用内信息的清朗、行业规范的置顶和监管的落实都是悬在声音社交平台头顶的利剑,亟待解决。

声音社交面临着产品本身的模式及行业监管的双重压力,但也有微信、QQ、微博都在不同程度被Z世代嫌弃的历史机遇。声音社交软件能否后来居上,被新兴一代用户Pick,成为更主流、大众的社交App,取决于平台方能否完善解决这些问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