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Web 30周年记:从高能物理的后花园 到互联网灿烂春光

捕捉翻倍美股

关注

欢迎关注“创事记”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

文/左林大叔

来源:左林右狸(ID:Left-Right-007)

丁肇中与蒂姆叔叔

Web 30 周年纪念日,不断有邻里提议大叔写点什么,这确实是一件大事,可以想象,如果木有蒂姆·伯纳斯·李对WWW的定义,互联网可能只停留在科学家们之间相互通讯的阶段,断然木有今天全球第一大科技产业的光辉地位,这也是 30 周年之际,微软和Google这两家巨头都以自己的方式表示感谢的原因所在。微软的浏览器和Google的搜索生意都是基于 WWW 的大应用,由此产生了超级大生意和万亿美金市值。

除了微软和Google,还有两家机构在 Web 30 周年之际刷存在感,一家是MIT AI Lab,一家则是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前者很容易理解,蒂姆·伯纳斯·李现在就供职于MIT AI Lab,蒂姆·伯纳斯·李 2016年拿图灵奖,MIT  也大书特书,而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则是当年蒂姆叔叔发明 WWW 协议时工作的地方,在一段时间里,WWW 协议其实也是职务作品。

有一个问题其实被邻里们忽略,那就是为什么是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催生了WWW协议。

欧洲粒子研究中心位于瑞士和法国边界,雪山之下,绿树丛中,远离人烟,是世界高能物理研究的圣地之一。欧洲粒子研究中心也被人翻译成欧洲核研究中心其实是一回事,粒子研究寻找的是比原子更小的颗粒,以及研究他们碰撞的规律。

欧洲粒子研究中心是由欧洲多个国家一起出资建立的不为哪个国家专属更多是全人类共享的学术机构。这样的相对松散的学术机构,领导人很重要,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很重要的一位领导者是丁肇中。哪个丁肇中?就是每个中国做科学研究都知道的丁肇中、1975年诺贝尔物理学得主华人科学家丁肇中。

丁肇中与欧洲粒子研究颇有缘分,他曾经于1963年在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做过一年的访问学者,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丁肇中则直接担任欧洲粒子研究中心的主任和首席科学家,推动了著名的L3项目

丁肇中与欧洲粒子研究中心是绝配,诺贝尔奖得主的身份让他能镇住各路大神,华人科学家的面孔让他能团结美国之外的诸多科学家,让全世界的科学家的智力资源都能为欧洲粒子研究中心所用。欧洲粒子研究中心从一诞生起就不属于哪个国家,更多是一个全人类共享的概念,需要的正是丁肇中这种与国家意志保持距离的大科学家来领导。

也就是在丁肇中治下,蒂姆叔叔两次进出欧洲粒子中心,第一次更多是帮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完善信息系统,而第二次更多是带着怎么建立起一个基于互联网的线上知识同步和共享机制这一宏大使命而来。由此,WWW 协议诞生在欧洲粒子中心是顺理成章,两者在精神内核上是高度统一的。

精神内核统一,还得有需求。高能物理研究,实验很重要,但不必每个实验都自己做,既然别的科学家已经做过的实验,得出了数据,你就不要再自己吭哧吭哧做一遍,而是可以基于其他科学家的数据和实验结果往前做。欧洲粒子研究中心L3项目的设备投入是当时全球领先的,也是全球其他高能物理研究者希望参考和借鉴的。WWW 协议一出,让这个领域的科研工作者们都能更方便同步到最新的科研数据和研究成果。

根据蒂姆叔叔的构想,他的这个模型将对接起 Web 客户端和 Web 服务器,承载起相互链接的超文本信息所组成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下,文档和其他形式的资源组成了网页,网页又组成了网站。每个网站都有一个独特的地址,便于保存与访问,这个地址就是我们现在说的 URL(当时称为 URI)。

蒂姆叔叔对全球互联网最大的一个贡献在于,他早在1992年就考虑网页浏览器并申请专利的事情,但最终木有(如果申请了,就木有网景也木有微软啥事情,好像360也木啥戏)他的最大一个愿景是,互联网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赋予人们平等获取信息的权利。他希望万维网能够帮助人类整理他们现有的知识,提供他们所不知道的东西。因为这个原因,他拒绝一切把万维网精英化的做法,更加拒绝从万维网本身获得金钱收益。

现在,蒂姆叔叔是 W3C(万维网联盟)的主席。自 1994 年创立这个联盟起(这一年他加入了MIT),他就一直投身于建立更好的万维网标准和技术中。蒂姆叔叔还支持政府资源信息公开,鼓励人们把自己所了解的有关公众利益的信息分享到互联网上。这种人文关怀,就是他最初创造万维网的初衷。

许榕生与高能所

中国互联网的诸多起源与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和高能物理研究也颇有缘分,1986年8月25日,在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工作、也是高能物理研究所ALEPH组(这个组正是由高能所和欧洲粒子研究中心共同建立的)的成员的吴为民远程登录到欧洲粒子研究中心网站,给欧洲粒子研究中心的德国科学家、也是ALEPH组的组长Stemberg教授发过一封电子邮件,这应该是中国科技历史上可考的第一封电子邮件

中国高能物理的圣地——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也可以说是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发源地。

如果我们都不那么健忘的话,那么,我们应该记住1993年3月9日,这一天,中美之间开通了互联网之间的连接,中国自此开始有了和全球互联网开端性的连接。1993年3月2日,高能所租用AT&T公司的国际卫星信道接入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斯坦福直线加速中心)的64K专线正式开通,成为我国部分连入互联网的第一根专线,说是部分,而不是全部,因为只能访问美国所指定的一些网站。

但中国这边庆祝会还没开,美国政府第二天就知道了消息,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关掉通往中国的线路。理由很简单,冷战虽然结束,但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进入Internet。美国政府担忧中国会从Internet上大量获取美国的商业资讯和科技情报(是不是很当下啊)。为此,双方在开通Internet通信服务后,也就是从3月2日到3月9日的这一周时间其实是不通的,也就是说,虽然连通了美国,但对方没有应答。从这个意义上说,1993年的3月2日和3月9日都有着历史意义,都值得纪念。

好在参与合作计划的40多位美国科学家向美国政府表达了希望开通的强烈愿望。一周后的3月9日,美国政府同意有控制地对中国开放Internet,美国发来一些文件,对网络安全问题作了详细明确的规定:中国专线只能进入美国能源科学网,并且不得在网上散布病毒和用于军事及商业目的,中方必须签字后才能使用。

推动这一专线连接并代表中方签字的人叫许榕生。许榕生原籍福建莆田,1947年出生在福州,少年时期就读福州三中。1965年,许榕生读完高中二年级后,提前一年考上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1978年,许榕生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中科院高能物理所研究生,许榕生一开始报考的是中科院计算机所的模拟计算机方向,但被高能所录取了研究生,高能所当时需要计算机人才帮着做实验数据的模拟计算。就这样,许榕生进入了高能物理所。可能连他也没有想到,他会在这块象征着中国最高科研实力的地方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并直接推动Internet在中国的生根发芽。

1982年,经中国科学院高能所领导批准和李政道教授推荐,许榕生到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攻读博士学位。加州大学有9个校区、8所分校,1965年成立的圣克鲁兹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在学术上和大名鼎鼎的伯克利分校齐名,也曾被著名的美国新闻杂志与世界报导杂志评鉴为最佳学府。圣克鲁兹位于旧金山以南约2小时车程的太平洋海岸,加州最著名的17 英里海滩及蒙特利半岛离此只有十几分钟车程,是一个风景秀丽的休闲渡假胜地,也是冲浪者的休闲天堂。

许榕生博士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直线加速中心(美国SLAC国家实验室)做的。在博士毕业的最后一年,许榕生会时常开着车从17号或者1号高速公路上转到280号高速公路,穿过硅谷,来到斯坦福大学做实验。1号高速公路有着全美最美丽的海岸线,而280高速公路两旁也风光秀丽,有连绵的群山,有如画般的草地,草地上面有牛羊放牧,还有樱桃和李树等果园风光,更有诸如沙丘街这样的圣地,真让人流连忘返。1987年许榕生获高能物理实验学位后,也留了下来,继续在美国斯坦福直线加速器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88年夏天,在博士后研究到尾声的时候,许榕生得到了祖国正负对撞机即将落成的消息,他决定回国。李政道教授得知许榕生回国的消息后,十分欣喜,并给予了包括许榕生在内的诸多回国留学生一笔每年3000美金的奖学金,并声明,这笔钱就是生活补贴,不用作为科研经费,怎么花都行。这笔经费在那场政治风波之后停掉,因此许榕生等其实只享用一年。但即便如此,许榕生也对李政道充满了感激。

就这样,1988年秋天,许榕生回国。许榕生回国后,美国高能物理界正好遭遇了一次大挫折:设在德克萨斯州的一项高能物理工程下马。这时在美国留学过并与这项工程有联系的许榕生建议一些美国科学家,何不到中国继续研究?许榕生的建议很快有了回应。斯坦福大学教授瓦特·托基(Water Toki)决定带一批美国学者来北京进行高能物理的研究。美国人要在中国做研究,首先提出接通互联网的问题,搞尖端研究要每天24小时与在世界各地的同行沟通进展来解决难题,必须将自己的电脑接通互联网。但当时中国科研与外部世界沟通只能通过国际长途电话和传真来调用国外的科研资料,不仅困难,而且费用昂贵。当时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也有这个需求。虽然许榕生回国带回了最新最好的模拟计算软件,但这类软件本身是有升级换代的,需要不断更新,这个需要通过互联网进行。

于是,中美科学家一起讨论怎么推进这个事情,最终决定采取租用64K通信专线的方案。当时AT&T卫星专线每月开销是7000美元,而打国际长途的费用每月要15万美元,也就是说用互联网可以节省20倍的费用,单从经济上算是个好事情。但由于适逢那场政治风波的缘故,结果此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

1991年夏,托基教授再次把中国与世界互联网进行连接的报告寄给十几个全球顶尖的科学家,让他们签名支持,这其中大部分都是诺贝尔奖的获得者,包括杨振宁、李政道及丁肇中等华人知名教授。这批科学家签名后,通过美国能源部高级顾问潘诺夫斯基(也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四人领导小组成员,后来成为中科院外籍院士)递交美国能源部,这封信对美国方面再次做出让中国高能物理研究所接入互联网的决定起了很大作用。托基教授将这封信托付给潘诺夫斯基的时候,特意让期间在美国访问的许榕生教授同往,目睹了这一令人感动的历史时刻。

最终的方案是,国际专线通过北京三元桥的国际通信局租用卫星,直通美国旧金山市,然后通过电缆连通斯坦福大学的实验室的计算中心。在中国这边,从三元桥接通五棵松的821局,再连接高能所,但在通往玉泉路口的高能所计算中心时出现了重重故障,于是只得一次次试验,就这样过了18个月才调通,期间美国工程师甚至建议从地铁里拉一根光纤。当时,因为巴统的缘故,美国当局限制路由器出口中国,美国科学家只得到斯坦福加速器中心借了路由器一个给北京高能所。

当时64K专线连接上Internet的线路费用是4000美金每月,由于是中美合作项目,因此按国际惯例,中方需要出2000美金,这对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能所计算中心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许榕生认识当时自然科学基金委工作的曾明(后来担任基金委网络信息中心副主任),曾明本身对互联网很感兴趣。在高能所面临网络维护经费困难时,他建议到基金委寻求帮助,并带领许榕生去见当时的基金委计划局副局长郭师曾,说明高能所可以提供网络资源服务。郭师曾对互联网的重要性十分清楚,她也很支持此事。不久,基金委同意与数学天元基金共同出资,给高能所30万元的经费,同时也开列出基金项目负责人的名单,请高能所开通拨号终端服务,使中国当时各个学科的重要科学家及早地通过高能所使用互联网服务。

高能物理所之后开始扩大上网账号的范围,同时也陆续有人闻风而来,穿过三道保卫、四道门、数百米的路程到高能所用公众账号体验上网或办事。这其中,有准备筹办Chinabyte的报人宫玉国,有想把自己写的小工具软件放到Internet上进行共享的程序员雷军,还有想查点海外文献的书生方兴东,最大的一个群体是新东方的学生们。新东方这些意图出国留学的学生们以往都是通过国际邮寄纸质资料的方式与美国的教授取得联系,费用高不说,回复也不及时,有了Internet和Email,就能与美国教授们实时联系。新东方诞生于1993年,与中国互联网同龄。在大叔看来,这是搅动中国未来创新的两只蝴蝶。

与许榕生渊源很深的还有两个互联网名人:一个是创办亚信的丁健,另一个是搜狐的创办者张朝阳。许榕生和丁健有着几乎相同的教育背景:本科是在北京大学念的,研究生是在中科大读的,到美国后的第一个大学都是加州大学,不同的校区而已,他们俩的区别就是许榕生要年长将近一轮;许榕生和张朝阳则同时受惠一个人,那就是大科学家李政道,他们同是受李政道先生资助而留学美国的(李政道奖学金的受益者的名单真可谓群星璀璨,哪天大叔单八),这个世界真的不大。许榕生研究员还给左林大叔验证了诸多重要历史细节,诸如最先回国加入亚信的丁健,他目睹了丁健给田溯宁通报高能所已经连接Internet的激动。

许榕生先生不仅是中国互联网连接世界的推手,他同时也是中国最早向大众传播和介绍Internet知识的人。他在电脑报上开设的关于Internet的专栏是中国最早的介绍Internet的专栏(哈哈,左林大叔当时是编辑),他开设的中国之窗是中文世界里最早的中文网站之一。在一次到重庆的讲学过程中,许榕生感慨自己接近Internet牧师的角色,左林大叔的老板、时任电脑报常务副总编的陈宗周就此把话接了过去,许先生,牧师就是教父的意思,你就是中国互联网之(教)父啊。许榕生也由此有了中国互联网之父的美名。

胡启恒、钱华林和 NCFC

在许榕生之后,另一位中科院出身的科学家、曾担任过中国科协副主席的胡启恒则在中国互联网与全球互联网的官方连接再进了一步。

胡启恒名门之后,她的舅舅范文澜是著名的文胆,她的哥哥是著名的团派干部、也是最年轻的常委之一,她本人是中国人工智能和模式识别领域的先驱者之一。她很长时间担任过中科院自动所的所长,正是在她的推动下,当时模式识别领域华人顶级学者傅京孙多次来中国交流,中国的一大批年轻人也应邀去傅京孙普渡实验室学习,他们中的翘楚被称为“普渡八君子”,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工智能特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这段故事,我们会在《中国人工智能简史》一书中予以讲述。

胡启恒是对中国IT产业、互联网产业和人工智能产业三个领域都有过推动和贡献的人,在中国的科技产学研的推动上,胡启恒应该是能进入Top3的行列。胡启恒本人也是联想公司的呵护者之一。早年联想卷入走私风波,柳传志提笔写的那封感人长信就是写给胡老的,联想扛起民族产业大旗的背后也与胡老的大力支持和推波助澜很有关系。

但胡先生对中国互联网的贡献更大。

1993年,中科院研究员钱华林来找当时的中科院副院长胡启恒,希望胡启恒能一起把.cn后缀的域名服务器从德国给迁移回来。胡启恒和钱华林一起做工作,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发达国家当时根本不希望中国有互联网。胡启恒、钱华林等人经过多次游说,甚至还发动一些美国科学界的著名人士写信到白宫,才终于把.cn的域名服务器拿回中国——那是1994年的年初。

胡启恒还负责过科学院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联合攻关NCFC项目(中国国家计算机与网络设施项目),一个由世行贷款420万美金\国家计委配套420万人民币的项目。作为这个项目的牵头人,胡启恒的任务就是先建这三家的校园网,然后再建一个骨干网,再装备超级计算机,作为网络上的公用资源(这么早就有算力的概念了)。但当时巴统对中国禁运,超级计算机不卖给中国,胡启恒领导的NCSE管委会一致决定,将这个三家的内部网用TCP/IP协议打通接上Internet。当钱天白、钱华林等科学家们费了很大的劲儿将这三家单位的网连起来之后,运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还是发达国家的干扰。例如:美国等巴统组织曾经对中国禁运核心网络设备,他们认为一旦中国有了互联网将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于是,钱华林等人就自己研制了网络设备,而钱天白教授做了中国最早的电子邮件系统。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在技术上连接上Internet。

但美国方面不让中国接入,这让参与这个项目的科学家们略沮丧。

转机出现在1994年4月,在得到当时副总理邹家华的批示后,胡启恒借中美双边科技委员会开会的时机跟着宋健访问美国华盛顿,与Neal Lane博士会面。在Neal Lane博士的安排下,胡启恒见到了美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委主席Wolff,并借此敲定此事。这一年的4月20日,中国全面接入全球互联网。

各位邻里会问,那大叔你写的《沸腾十五年》为何从1995年写起啊?这是因为,从1995年1月起,中国互联网开始进入商业化,《沸腾十五年》是本产业发展历史来着。(剧透下,《沸腾十五年》也会随着《沸腾新十年》的出版重新做修订,各位邻里有什么修订建议敬请留言,建议采纳者有大叔签名本送出。)

按照胡启恒对左林右狸频道的描述,她为这场中美的部长级别的会谈准备了许多。为了能保证接入能达成,她把关于中国互联网接入问题放在最开始的环节进行讨论,胡启恒的谈判策略是对方肯定会反对一些事项,但应该不会一上来就反对。而Wolff当场答应的举动也让胡启恒很诧异。一说是之前钱华林等中国科学家在各种学术会议上奔走呼吁给Wolff留下了深刻的印象,Wolff对中国一直很友好,顺水推舟;另一说则是当时克林顿把美国信息高速公路作为国策,美国开始认为互联网不再是军事设施的一部分,而是占领世界形成信息话语权的一种新工具新手段,换言之,美国也在此时,对中国的态度也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大叔看来,两者应该兼而有之。

关于此时美国政府和军方逐步去互联网政治化在硅谷有个广为流传的段子。两个斯坦福的博士生因为军方停掉他们的课题赞助,他们又不想放弃自己的研究成果,于是就拿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到处在硅谷找钱,这两博士生一个叫布林,另一个叫佩奇,他们后来创办的公司叫谷歌。

这个春天,是WWW协议问世的30周年,也是中国互联网全面接入全球互联网的25周年。这两个大日子叠加在一起,让我们不禁去思考全球互联网的下一个30年以及中国互联网的下一个25年。

如果说,四分之一个世纪前,正是诸多有普世价值追求的科学家们超越国家意志推动了WWW协议的问世,推动中国和美国这样的大国消弭分歧、打破封闭,形成相互开放、共同进步的局面,进而催生了中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那么,随着中美关系的扑朔迷离,中美互联网的科学家们和互联网业者又走到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将掌握更多的资源、拥有更多的影响力,但面对更复杂更具体的问题,这考量着这些当事人的耐心和远见,以及初心。

蒂姆叔叔在一次演讲中说,在互联网之外,他最爱的是人类,他认为互联网所带来的最好的结果,就是把全世界的人聚合在一起,共同协作。

胡启恒在接受左林右狸频道采访时说:互联网最重要的使命是跨越信息鸿沟,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谨以此文纪念中国全面接入互联网 25 周年,纪念那些将全人类福祉置于个体之上并为之付出卓绝努力、践行普世价值的名字:蒂姆、托基、胡启恒、许榕生、钱华林。

25年过去了,一切在变,唯有三寸素心,不曾改变。历史终将记住的,是这些由素心所映射出的万丈光芒。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