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上海2020年第一季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下降38%,破案上升逾40%

界面新闻

关注

原标题:上海2020年第一季度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立案下降38%,破案上升逾40%

上海警方向界面新闻表示,第一季度里,上海市反诈中心共拨打劝阻电话8万余人次,查冻涉案银行账户3200余个,成功冻结涉案资金8400万余元。

一季度发生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中,网络贷款是主要诈骗手段之一。

2020年1月24日,有群众向杨浦公安分局报案称:其在网上贷款时被骗。接报后,杨浦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原来,1月23日,急于周转的韩某使用手机上网搜索并下载一款名为“来分期”的网贷APP。此后,韩某通过平台与“客服”取得了联系,并在对方要求下进行注册。完成注册流程后,平台显示韩某的可贷款额度为108000元。

随后,韩某根据“客服”要求,向指定账户转账了多笔“服务费”、“激活费”、“保证金”,共6笔资金合18000余元。而等韩某欲从平台提现时,他却发现所谓的“贷款额度”只是一个数字,根本无法提现。他意识到被骗于是报警。

经走访调查,侦查员确认该贷款平台根本没有获得金融主管部门授信和授贷资质,系以提供网络贷款为名实施诈骗的“钓鱼”APP。而在韩某完成转账后,该平台再也无法打开。对此,警方经过深入调查,发现韩某转账的2万余元分别进入了廖某、雷某等人的银行账户,进而掌握了廖某、雷某等人参与电信网络诈骗的犯罪证据。

3月下旬,侦查员在广东东莞陆续将犯罪嫌疑人廖某、雷某等4人抓获。到案后,廖某、雷某等人如实交代了在明知他人实施网络犯罪的情况下,提供银行账户帮助转账提现,并从中“抽头”非法牟利的犯罪事实。目前,犯罪嫌疑人廖某、雷某等4人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在进一步调查中。

今年3月以来,杨浦警方集中警力,奔赴广东、山东、福建、河北等多地,对接报的多起涉网络贷款诈骗案件中,提供支付码、银行账户等支付结算违法行为的犯罪嫌疑人开展集中抓捕,目前已有49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上海警方表示,网络贷款类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一般伪装成贷款公司业务员,使用短信、电话、社交软件搭识被害人,以“大额度、低利息、对征信没有要求、迅速放款”等便捷条件为诱饵,诱骗被害人安装虚假贷款APP、登陆假冒贷款网站或通过社交软件发送给被害人“借款合同”。然后,编造贷款需先支付所谓的“贷款包装费”、“还款能力核实”等各种理由,要求被害人先支付首月还款本金及利息等,诱骗被害人向犯罪嫌疑人账户转款或通过第三方软件支付钱款。

一季度在上海既遂的网络交友类诈骗,不乏一些高案值案件。

上海警方向媒体通报了一起典型案件:2019年9月,上海市民李某通过网络,认识了一名自称“王晓晓”的女子,两人互加好友。通过聊天,李某发现“王晓晓”温柔贤惠、知书达理,感觉自己找到了真爱,两人关系迅速升温。确立关系后不久,“王晓晓”便提出了要求,李先生想都没想,赶紧给对方打了钱。收到钱的“王晓晓”更热情了,李先生心里美滋滋的。随后,李先生对于“王晓晓”提出的要求有求必应,结果短短3个月的时间便给“王晓晓”转账13万元。今年1月,李先生对自己神往已久的“女神”提出结婚的请求时,“王晓晓”以各种理由搪塞,最终消失。此时的李先生才清醒过来,知道自己上当受骗了。

接到报案后,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很快查清了“王晓晓”的真实身份。原来,“王晓晓”根本不是什么美女,而是一名已婚男子。随着案件的深入调查,警方很快便在四川将嫌疑人何某和其妻子许某抓获。

警方表示,网络交友类的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社交平台搜索被害人并添加为好友,冒充“高富帅”、“白富美”、“投资专家”、“境外赌博网站工程师”等身份与被害人建立关系。被害人有投资意向后,拉拢被害人进入微信、QQ群,推荐参与博彩投资,继而以“了解博彩平台漏洞”等理由引诱被害人参与博彩等活动,之后让被害人登录虚假网站转账,并在初期给予小额回报,当被害人完全相信所谓的网络博彩能够获利以后,便会大额转账投资,最终造成巨额的财产损失。

从发案情况看,此类诈骗的主要目标群体是女性(占比64%)和中青年人群(20岁至49岁占比80%),犯罪嫌疑人主要通过婚恋网站(占比70%)搭识被害人,通过即时聊天软件(占比90%)和被害人沟通,被害人绝大多数(占比77%)未能与犯罪嫌疑人视频聊天。此类诈骗的平均诈骗周期为15天,最短3天,最长60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