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

范丞丞480万快钱背后的轻佻与不尊重

新浪科技综合

关注

来源:南方都市报

刘远举专栏

娱乐明星范冰冰的弟弟范丞丞在微博发布了一张照片,按照微博的新功能设置,网友需要付费60元才能看到该图片。一夜之间,有8万网友花钱看了范丞丞这一张普通照片,范丞丞也因此赚到了480万元。

批评的声音很多,也有辩护的声音。辩护的声音主要是从市场自由的角度来讲。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市场中,明星做广告、演电影,都可以轻而易举获得巨额收入,而大学里面的教授、科学家却要清苦得多。这是因为,人性是有缺陷的,很多人愿意为歌星支付上千元的门票,但愿意直接资助霍金研究的人却要少得多。人性是短视的、贪图眼前的,人的理性也是有限的,人组成了市场,于是,人类有了有缺陷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大多数科学家注定没有娱乐明星赚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是一种有缺陷但却最不坏的选择。

对于人类社会中的商品与服务,有一个标准是对价值进行定价。这个思路变为具体的经济理念的时候,就是计划经济。计划经济努力规划好该生产多少双鞋,生产多少电视机,规划好每种产品与劳动的价格。在这个体系中,别说范丞丞这样的行为是不合理、不公平的,就连明星的片酬也是不合理的。然而,这种经济体系和思维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市场经济的思维则是个人需求决定价格和要素报酬,依据市场中不同的人的自由意志来定价,只要买卖双方合意,就是公平的,这也是效率最高的资源配置方式。

但是,我们观察、理解、解读社会现象,并非只有经济规律一个维度。在此之外,还有很多角度,比如情感、道德、公平等等,实际上,现代经济学已经逐步纳入这些维度。所以,在纯市场的角度,仍然有更进一步的阐释空间。一般来说,明星即便从粉丝那里赚钱,也要唱歌、跳舞、演电影等,这是借助在市场中生产、销售服务和产品以实现金钱的转移。这种转化过程是基于市场对粉丝的尊重。

虽然有观点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明星有了直接用相片换钱的可能。现在粉丝就喜欢直接养着爱豆,帮爱豆炒作,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范丞丞没有什么作品,走的是爱豆路线,这是一种粉丝对爱豆的豢养,与之前粉丝与偶像的关系不完全一样。过去不管刘德华郭富城还是梅艳芳,都要依靠作品获得粉丝喜欢。几十年前的粉丝也买明星的照片贴在墙上,只不过钱被卖画的人赚走了,现在则直接进了爱豆的腰包。

但是,以前粉丝也可以直接向明星汇款,但几乎没有人这么做。现在,能够凭一张相片就赚取粉丝几百万的明星也很多,但绝少有明星这么做,即便是“爱豆”型明星,也要借助某种形式的转化。这就意味着,这种转化过程仍然有其必要性与意义,而近乎直接索取钱财,是对粉丝的蔑视与不尊重,是一种杀鸡取卵式的做法,过去与现在都不会成为一种常见的模式。

换到另一个角度,对粉丝来说,在任何时代、任何经济条件下,钱都应该被用得有意义。这种意义当然可以是为了自己取乐,自己高兴就好,底线是不违法,但是仍然不妨比底线高一点点,那就是尊重自己,不要把自己放在无知、愚蠢的境地。实际上,现在的范丞丞仅仅因为姐姐是范冰冰而获得知名度,并无多少个人品牌资本,某种程度上,这更像是一种炒作,但这种炒作方式仍然是对粉丝的不尊重。

不尊重与轻佻还体现在其他意义上。范丞丞借重的是他姐姐的资源,所以,这是一种典型的“搭便车”。所谓搭便车,是指经济主体(包括厂商或个人)的经济活动对他人和社会造成的非市场化的影响。简单地说,范冰冰很有名,连弟弟范丞丞也变得有名。

搭便车所得不费功夫,最易被滥用。某种程度上,范丞丞赚这480万快钱的举动,正是对范冰冰形象的滥用。那么这个局面就是可以理解的:自己的形象会珍惜,而没形象无所谓的人,又无法用相片赚钱。那么,一个自己仍未建立形象,却可以利用姐姐资源的人,当然就会这么做。这种搭便车的行为出现在亲人之间,要么是范冰冰并未把自己的形象、粉丝看得太高,怀着同样不尊重的态度,要么范丞丞并未尊重自己姐姐的形象。(作者系专栏作家)

加载中...